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特色农业产生的原因,提出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特色农业;特点;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254-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村的重点是农民增收。在科技、资源等条件相对稳定时期,发展特色农业就成为必要和必然采取的手段。实践证明,发展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1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特点
现阶段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农产品由供不应求转向结构性过剩;二是农业与其他产业关系日趋紧密,二元经济结构界限开始模糊,有些地方呈现了一元经济结构特征;三是农业增长方式从以传统投入为主转向以资本技术密集投入为主;四是可持续发展受到了重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经营正在改变;五是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六是农民增收途径从过去主要依靠增产和提价转向了主要依靠多种经营和非农产业;七是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八是农业的国际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
2发展特色农业的原因
2.1特色农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后,在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特色农业得到了极大发展。科技还使特色农产品规模扩大,升级换代,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而且新阶段的特色农业必将得到更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产前服务业使产业链条延长,增加了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种类,促进了垂直分工。专门化生产区域的形成不仅使影响扩大,数量提高,规模增加,质量优化成为可能,还促进了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进了特色农业的水平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了既有垂直分工、又有水平分工的混合分工。
2.2特色农业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一个地区有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特有的生物资源,通过选择培育,展现出独特的农业景观。各地区只有充分利用其特有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地区农业优势,才能调整好农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趋同的弊端,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稳定生存和发展。
2.3特色农业能够适应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市场需求
实践证明,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市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动态或静态需求无止境,而且是同类农产品的多层次,不同农产品的多样化,数量质量品种的多变化。一个地区绝对生产不了市场需求的所有农产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产自许多地区。每个地区只有发展特色农业,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真正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4特色农业适应绿色天然、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
农产品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说明,绿色天然、营养和保健类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非常广阔,这也是新阶段消费者对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各地只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农产品。
2.5特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或服务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倾慕和青睐,在市场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被消费者优先选择或得到认可。多种多样名优特色农产品之所以成为名牌,就是它们在本地市场具有不可替代地位,在外地市场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若再加上潜在的外地外国消费市场,更能显示特色农业的巨大发展前景。
各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以及许多地方的成功经验表明,特色农业已经成为一个县、乡,乃至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3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3.1做好资源调查和市场调查
切实做好当地名优特色产品、野生花鸟鱼虫和野生果菜粮油资源的调查,并做好适合当地条件的新品种市场调查;再根据本地区与外地市场的发展趋势,确立3~5个可供开发利用的品种。
3.2确定项目
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可行性,通过专家、市场营销代表、企业和农民组成的综合论证会,确定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项目。
3.3筹建和实施项目
组建专门班子,由龙头企业牵头,与农户签订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利。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章程和机制,还要有公证与监督,以便顺利实施已确立的项目。
3.4制定发展政策
党政机构要制定一系列鼓励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
3.5加强管理
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管理,协调好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及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积极申报绿色产品资格,注册品牌,下大力气做好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开拓新的市场。
关键词特色农业;特点;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254-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村的重点是农民增收。在科技、资源等条件相对稳定时期,发展特色农业就成为必要和必然采取的手段。实践证明,发展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1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特点
现阶段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农产品由供不应求转向结构性过剩;二是农业与其他产业关系日趋紧密,二元经济结构界限开始模糊,有些地方呈现了一元经济结构特征;三是农业增长方式从以传统投入为主转向以资本技术密集投入为主;四是可持续发展受到了重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经营正在改变;五是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六是农民增收途径从过去主要依靠增产和提价转向了主要依靠多种经营和非农产业;七是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八是农业的国际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
2发展特色农业的原因
2.1特色农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后,在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特色农业得到了极大发展。科技还使特色农产品规模扩大,升级换代,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而且新阶段的特色农业必将得到更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产前服务业使产业链条延长,增加了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种类,促进了垂直分工。专门化生产区域的形成不仅使影响扩大,数量提高,规模增加,质量优化成为可能,还促进了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进了特色农业的水平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了既有垂直分工、又有水平分工的混合分工。
2.2特色农业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一个地区有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特有的生物资源,通过选择培育,展现出独特的农业景观。各地区只有充分利用其特有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地区农业优势,才能调整好农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趋同的弊端,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稳定生存和发展。
2.3特色农业能够适应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市场需求
实践证明,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市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动态或静态需求无止境,而且是同类农产品的多层次,不同农产品的多样化,数量质量品种的多变化。一个地区绝对生产不了市场需求的所有农产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产自许多地区。每个地区只有发展特色农业,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真正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4特色农业适应绿色天然、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
农产品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说明,绿色天然、营养和保健类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非常广阔,这也是新阶段消费者对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各地只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农产品。
2.5特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或服务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倾慕和青睐,在市场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被消费者优先选择或得到认可。多种多样名优特色农产品之所以成为名牌,就是它们在本地市场具有不可替代地位,在外地市场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若再加上潜在的外地外国消费市场,更能显示特色农业的巨大发展前景。
各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以及许多地方的成功经验表明,特色农业已经成为一个县、乡,乃至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3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3.1做好资源调查和市场调查
切实做好当地名优特色产品、野生花鸟鱼虫和野生果菜粮油资源的调查,并做好适合当地条件的新品种市场调查;再根据本地区与外地市场的发展趋势,确立3~5个可供开发利用的品种。
3.2确定项目
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可行性,通过专家、市场营销代表、企业和农民组成的综合论证会,确定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项目。
3.3筹建和实施项目
组建专门班子,由龙头企业牵头,与农户签订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利。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章程和机制,还要有公证与监督,以便顺利实施已确立的项目。
3.4制定发展政策
党政机构要制定一系列鼓励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
3.5加强管理
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管理,协调好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及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积极申报绿色产品资格,注册品牌,下大力气做好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开拓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