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工科专业英语课程存在的教学现状,结合新形势下国家对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工科专业英语课程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授课内容上,增加了翻译方法、科技论文写作、学术交流和文献检索;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情景环境法、问题法和实践法;在考核方面,更注重平时上课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改革方案在不同专业进行了多年实施,实践证明科技英语应用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效果显著。
关键词:专业英语;工科;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王桂莲(1975-),女,黑龙江萝北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周海波(1973-),男,黑龙江肇东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10527)、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创新创业应用型包装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A2011-077)、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项项目“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式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62-02
专业英语学习是大学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英语学习过渡到专业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专业英语为必修课程,要求通过大学高年级的专业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专业信息的能力。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用人单位也要求工程技术类人才具备一定的科技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近年来,许多高校各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对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思考总结和改革探索[1],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一些创新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2,3],建议对课程的学期、课时进行合理设置和分配,以及采取趣味性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4]
针对目前高校工科专业英语课讲授内容单一陈旧、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考核方式简单等现状,结合当前国家对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本着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理念,对笔者所在学校的部分工科专业的专业英语课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一、专业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及教学现状
1.培养目标
工科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既具有科技英语文体的一般特征,又包含专业内容。当前新形势下,工科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提高了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从过去单一的培养阅读能力改变为听、说、读、写、译等五方面能力的全面培养。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后,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能较顺利阅读、理解和翻译有关的科技英文文献和资料;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科技文章和资料的结构、词汇、写作方法;能够与外国专家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
2.教学现状
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主流是“单词+翻译+阅读”,特点是一味的填鸭灌输,通常是教师全部占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听。在这种教学情境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兴趣且感觉教学内容枯燥,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差,约束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在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把主要时间都用花费在解释专业词汇和对句子的翻译,而忽略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语法的分析以及专业术语表达习惯的讲解。
二、改革内容
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主要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适宜的改革。
1.授课内容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只注重句子和段落的翻译,涉及的某些专业技术落后,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革前课程讲授内容主要是专业词汇和和专业课文这两部分;改革后授课内容增加了科技文献翻译法、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文献检索方法和专业文献选读。具体内容如下:
(1)翻译方法与技巧。各种翻译技巧(如转译法、省译法和增译法等)、句子的翻译(主从复合句、非人称主语句和长句)和其他情况的翻译(否定意义句式、被动语态、数量与倍数增减)内容。
(2)专业文章精读方法。讲授一些优秀的专业课文,同步介绍精读、泛读、略读、查读等各种基本的英语阅读方法,讲解上下文检索法、分析构词法等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技巧,在每一个环节,每篇课文后配有对应的练习题,题型主要有选择、判断、问答和写作等。
(3)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包括科技英语写作分类与科技论文特点、科技论文的构成与写作,按照文章构成,从题目、作者、摘要与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分别介绍每部分的写作技巧、时态、语态、常用句型等。根据专业学时安排,授课重点内容不同。例如,对于专业英语课学时数为30学时的专业,此部分重点讲摘要的写作方法;有些专业英语课学时数为60学时,分两个学期且每学期30学时,此部分可以专门选择一篇具有典型科技英语论文文体特征的专业文章,详细讲解每部分的写作方法。
(4)国际学术会议。介绍国际学术会议主要的领域,会议征文通知与准备和参加学术会议用语(独立发言时用语和表态时用语)。
(5)文献检索。介绍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美国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ce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介绍常用的外文文献数据库,如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和施普林格数据库(Springer Link)等,结合本校图书馆提供的外文数据库,具体介绍外文文献的检索方法。
(6)专业文献选读。不拘泥于专业英语教材上的课文,选择一篇最近发表的与所学专业相近的综述性文章(文章作者的母语尽量是英语)来讲授,因为一般工科综述性英文文献涵盖信息量大,又有图、表等,把本专业技术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吸引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同时,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带着更愿意了解专业知识的兴趣来学习英语。
2.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结合工科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英语课程特点,在注重实践思想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改变过去那些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联系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1)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查找专业相关的科技文章,完成一定的翻译任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外文文献检索能力。学生定期汇报,教师定期考核,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2)情景环境法。充分利用校内留学生和外教教师队伍资源,结合专业特点,搭建交流平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举办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英语讲座,营造运用英语的机会和氛围,激发英语的学习兴趣
(3)讨论法。在讲授多数同学感兴趣的内容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阅相关的文献和搜集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提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机会,因为课堂是对话、沟通、探究和展示的平台。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专业英语;工科;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王桂莲(1975-),女,黑龙江萝北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周海波(1973-),男,黑龙江肇东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10527)、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创新创业应用型包装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A2011-077)、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项项目“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式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62-02
专业英语学习是大学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英语学习过渡到专业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专业英语为必修课程,要求通过大学高年级的专业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专业信息的能力。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用人单位也要求工程技术类人才具备一定的科技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近年来,许多高校各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对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思考总结和改革探索[1],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一些创新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2,3],建议对课程的学期、课时进行合理设置和分配,以及采取趣味性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4]
针对目前高校工科专业英语课讲授内容单一陈旧、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考核方式简单等现状,结合当前国家对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本着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理念,对笔者所在学校的部分工科专业的专业英语课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一、专业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及教学现状
1.培养目标
工科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既具有科技英语文体的一般特征,又包含专业内容。当前新形势下,工科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提高了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从过去单一的培养阅读能力改变为听、说、读、写、译等五方面能力的全面培养。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后,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能较顺利阅读、理解和翻译有关的科技英文文献和资料;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科技文章和资料的结构、词汇、写作方法;能够与外国专家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
2.教学现状
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主流是“单词+翻译+阅读”,特点是一味的填鸭灌输,通常是教师全部占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听。在这种教学情境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兴趣且感觉教学内容枯燥,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差,约束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在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把主要时间都用花费在解释专业词汇和对句子的翻译,而忽略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语法的分析以及专业术语表达习惯的讲解。
二、改革内容
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主要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适宜的改革。
1.授课内容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只注重句子和段落的翻译,涉及的某些专业技术落后,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革前课程讲授内容主要是专业词汇和和专业课文这两部分;改革后授课内容增加了科技文献翻译法、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文献检索方法和专业文献选读。具体内容如下:
(1)翻译方法与技巧。各种翻译技巧(如转译法、省译法和增译法等)、句子的翻译(主从复合句、非人称主语句和长句)和其他情况的翻译(否定意义句式、被动语态、数量与倍数增减)内容。
(2)专业文章精读方法。讲授一些优秀的专业课文,同步介绍精读、泛读、略读、查读等各种基本的英语阅读方法,讲解上下文检索法、分析构词法等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技巧,在每一个环节,每篇课文后配有对应的练习题,题型主要有选择、判断、问答和写作等。
(3)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包括科技英语写作分类与科技论文特点、科技论文的构成与写作,按照文章构成,从题目、作者、摘要与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分别介绍每部分的写作技巧、时态、语态、常用句型等。根据专业学时安排,授课重点内容不同。例如,对于专业英语课学时数为30学时的专业,此部分重点讲摘要的写作方法;有些专业英语课学时数为60学时,分两个学期且每学期30学时,此部分可以专门选择一篇具有典型科技英语论文文体特征的专业文章,详细讲解每部分的写作方法。
(4)国际学术会议。介绍国际学术会议主要的领域,会议征文通知与准备和参加学术会议用语(独立发言时用语和表态时用语)。
(5)文献检索。介绍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美国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ce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介绍常用的外文文献数据库,如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和施普林格数据库(Springer Link)等,结合本校图书馆提供的外文数据库,具体介绍外文文献的检索方法。
(6)专业文献选读。不拘泥于专业英语教材上的课文,选择一篇最近发表的与所学专业相近的综述性文章(文章作者的母语尽量是英语)来讲授,因为一般工科综述性英文文献涵盖信息量大,又有图、表等,把本专业技术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吸引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同时,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带着更愿意了解专业知识的兴趣来学习英语。
2.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结合工科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英语课程特点,在注重实践思想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改变过去那些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联系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1)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查找专业相关的科技文章,完成一定的翻译任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外文文献检索能力。学生定期汇报,教师定期考核,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2)情景环境法。充分利用校内留学生和外教教师队伍资源,结合专业特点,搭建交流平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举办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英语讲座,营造运用英语的机会和氛围,激发英语的学习兴趣
(3)讨论法。在讲授多数同学感兴趣的内容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阅相关的文献和搜集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提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机会,因为课堂是对话、沟通、探究和展示的平台。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