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经典中文本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 2016-08-24
  [基金项目] 本文是湖北工
  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本研究》(立项号:BSQD14069)和校级资助项目《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1917-1927)》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曾银慧(1980-),
  女,湖北荆门人,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摘 要] 《帝国主义浅说》(今译《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1925年2月,中国市面上出现的《帝国主义浅说》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中译单行本,译者李春蕃根据英译本翻译而来,是列宁主义在我国早期传播的代表作。该书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为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方法论思想利器。
  [关键词] 列宁主义;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K265,D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9-0163-03
  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程中,有一本书堪称早期传播史的经典,这就是《帝国主义浅说》(今译《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该书是列宁于1917年所著,1925年2月,由中共党员李春蕃(即高尔松)翻译,沈泽民校订,中国经济研究会出版,全书共187页,售价大洋2角5分。同年12月,由上海新文化书社再版。
  世界资本主义进入19世纪末过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新的形势要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有新的选择和突破。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前人对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的新现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论是列宁在帝国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下简称《最高阶段》)一书,就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全面总结的经典著作。《帝国主义浅说》(以下简称《浅说》)是《最高阶段》的中译单行本,并非《最高阶段》的全译本,只翻译了前六章,即第一章 工业集中与专利(今译垄断),第二章 银行的新地位,第三章 金融资本与金融贵族政治(今译金融寡头),第四章 资本的输出,第五章 资本家之分割(今译瓜分)世界,第六章 列强之分割世界。《浅说》的主要内容有:
  首先,揭示帝国主义的特质。列宁概括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象征资本主义进入衰落期。《浅说》翻译了《最高阶段》的前三章来阐释帝国主义经济的垄断性。“帝国主义底特质,最显著的,一是工业底非常的发达;一是生产极快地集中为天天加大的组织。”[1]1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大的企业,这样,个人的企业便渐渐联合成为巨大的公司,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垄断同盟即形成。“工业集中造成垄断,是成为现在资本主义中绝对的规律了!”[1] 15在帝国主义时代,银行、金融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银行将死的资本变成活的资本,交给资本家阶级从事经营事业。银行也成了势力极大的垄断公司。“这是‘资本主义’变为‘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的主要现象之一”[1] 43。帝国主义时代,不仅生产集中,资本也高度集中。“工业集中所生的”垄断,“银行与工业间的联盟,这些就是金融资本底历史,就是‘金融资本’这名词底意义”[1] 90。在这样的环境里,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也就必不可免地实现“金融贵族底专制”(今译金融寡头)[1] 90。竞争转化为垄断,促使资本主义的危机日益加深,危机又大大加强了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因此专利(即垄断)“确实是资本主义进化之末期” [1] 42。
  其次,剖析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帝国主义时代,与旧资本主义典型不同,最大区别在于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就是商品底生产达到最高点。劳动自身也成为商品。国家的和国际的物品交易,(自然成)为资本主义底顶明显的特质。”[1] 133但到了20世纪出现了新情况,“第一,在资本主义已经发达的国家里,资本家联合起来,成为一种‘专利(即垄断)的联合’;第二,过富的国家,资本集积极巨,因而获得‘专利(即垄断)的地位’。最进步的国家中,资本是太多的(今译‘过剩资本’)”[1] 134。这样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强行地向落后国家输出资本,其目的“就是要在工业未发达的国家里,建筑铁路,供给发达工业所必需的第一要素,使工业未发达的国家,也被世界资本主义所掠夺。”[1] 136通过对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把他们变成原材料和劳动力输出的殖民地,于是“金融资本就将罩着全地球了!”[1] 146
  最后,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帝国主义国家输出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分割世界。《浅说》的最后两章进一步阐释帝国主义分割世界是殖民地国家的本质。一方面,垄断导致世界被瓜分。《浅说》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底殖民政策,目的已经达到,地球上所有的未被占领的土地,现都被占领了。”[1] 174帝国主义国家按照他们的资本、权力而分割海外市场。“世界底分割,在二十世界(笔者注:应为“纪”)底曙期,业已‘完毕’” [1] 185。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本质即为侵略。帝国主义阶段,进行资本输出,归根结底是为了“殖民地扩张于全世界”[1] 174,各西方大国在全世界扩张殖民地,将落后的东方国家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将其侵略本质暴露无疑。
  《浅说》虽然没有翻译后4章,但将帝国主义最基本的体征垄断性介绍给了中国人民。帝国主义理论对于正在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国人民来讲,无疑是一盏明灯,使他们成为造成世界乱源、中国乱源的祸首——帝国主义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第一,帮助中国人民提高了对帝国主义的正确认知。《浅说》分析了帝国主义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的基本特征,对外经济扩张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帝国主义用经济与武力强行扩张殖民地,瓜分东方落后国家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这些国家落后、内乱、被掠夺的主要祸首。《浅说》将帝国主义的本质一一揭露出来,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即在中国进行的国民革命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在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打倒帝国主义是第一要务。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国民革命斗争中。   第二,给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方法论思想利器。《浅说》告诉国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的。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浅说》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向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极大的启蒙作用,启迪了中国共产党人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相结合、必须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民革命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启蒙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创新,我国国民革命是新型的民主革命,与旧时代的民主革命不同,就在于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极大地启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特殊环境。中国与俄国在国情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俄国这个资本主义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够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中国为什么不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同时,中国与俄国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必须从“走俄国的路”转向“走自己的路”,从而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
  [参考文献]
  [1]列 宁.帝国主义浅说[M].李春蕃译,沈泽民校.中国经济研究会,1925.
  [责任编辑:李利林][摘 要] 《帝国主义浅说》(今译《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1925年2月,中国市面上出现的《帝国主义浅说》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中译单行本,译者李春蕃根据英译本翻译而来,是列宁主义在我国早期传播的代表作。该书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为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方法论思想利器。
  [关键词] 列宁主义;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K265,D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9-0163-03
  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程中,有一本书堪称早期传播史的经典,这就是《帝国主义浅说》(今译《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该书是列宁于1917年所著,1925年2月,由中共党员李春蕃(即高尔松)翻译,沈泽民校订,中国经济研究会出版,全书共187页,售价大洋2角5分。同年12月,由上海新文化书社再版。
  世界资本主义进入19世纪末过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新的形势要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有新的选择和突破。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前人对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的新现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论是列宁在帝国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下简称《最高阶段》)一书,就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全面总结的经典著作。《帝国主义浅说》(以下简称《浅说》)是《最高阶段》的中译单行本,并非《最高阶段》的全译本,只翻译了前六章,即第一章 工业集中与专利(今译垄断),第二章 银行的新地位,第三章 金融资本与金融贵族政治(今译金融寡头),第四章 资本的输出,第五章 资本家之分割(今译瓜分)世界,第六章 列强之分割世界。《浅说》的主要内容有:
  首先,揭示帝国主义的特质。列宁概括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象征资本主义进入衰落期。《浅说》翻译了《最高阶段》的前三章来阐释帝国主义经济的垄断性。“帝国主义底特质,最显著的,一是工业底非常的发达;一是生产极快地集中为天天加大的组织。”[1]1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大的企业,这样,个人的企业便渐渐联合成为巨大的公司,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垄断同盟即形成。“工业集中造成垄断,是成为现在资本主义中绝对的规律了!”[1] 15在帝国主义时代,银行、金融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银行将死的资本变成活的资本,交给资本家阶级从事经营事业。银行也成了势力极大的垄断公司。“这是‘资本主义’变为‘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的主要现象之一”[1] 43。帝国主义时代,不仅生产集中,资本也高度集中。“工业集中所生的”垄断,“银行与工业间的联盟,这些就是金融资本底历史,就是‘金融资本’这名词底意义”[1] 90。在这样的环境里,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也就必不可免地实现“金融贵族底专制”(今译金融寡头)[1] 90。竞争转化为垄断,促使资本主义的危机日益加深,危机又大大加强了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因此专利(即垄断)“确实是资本主义进化之末期” [1] 42。
  其次,剖析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帝国主义时代,与旧资本主义典型不同,最大区别在于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就是商品底生产达到最高点。劳动自身也成为商品。国家的和国际的物品交易,(自然成)为资本主义底顶明显的特质。”[1] 133但到了20世纪出现了新情况,“第一,在资本主义已经发达的国家里,资本家联合起来,成为一种‘专利(即垄断)的联合’;第二,过富的国家,资本集积极巨,因而获得‘专利(即垄断)的地位’。最进步的国家中,资本是太多的(今译‘过剩资本’)”[1] 134。这样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强行地向落后国家输出资本,其目的“就是要在工业未发达的国家里,建筑铁路,供给发达工业所必需的第一要素,使工业未发达的国家,也被世界资本主义所掠夺。”[1] 136通过对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把他们变成原材料和劳动力输出的殖民地,于是“金融资本就将罩着全地球了!”[1] 146
  最后,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帝国主义国家输出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分割世界。《浅说》的最后两章进一步阐释帝国主义分割世界是殖民地国家的本质。一方面,垄断导致世界被瓜分。《浅说》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底殖民政策,目的已经达到,地球上所有的未被占领的土地,现都被占领了。”[1] 174帝国主义国家按照他们的资本、权力而分割海外市场。“世界底分割,在二十世界(笔者注:应为“纪”)底曙期,业已‘完毕’” [1] 185。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本质即为侵略。帝国主义阶段,进行资本输出,归根结底是为了“殖民地扩张于全世界”[1] 174,各西方大国在全世界扩张殖民地,将落后的东方国家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将其侵略本质暴露无疑。
  《浅说》虽然没有翻译后4章,但将帝国主义最基本的体征垄断性介绍给了中国人民。帝国主义理论对于正在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国人民来讲,无疑是一盏明灯,使他们成为造成世界乱源、中国乱源的祸首——帝国主义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第一,帮助中国人民提高了对帝国主义的正确认知。《浅说》分析了帝国主义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的基本特征,对外经济扩张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帝国主义用经济与武力强行扩张殖民地,瓜分东方落后国家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这些国家落后、内乱、被掠夺的主要祸首。《浅说》将帝国主义的本质一一揭露出来,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即在中国进行的国民革命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在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打倒帝国主义是第一要务。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国民革命斗争中。
  第二,给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方法论思想利器。《浅说》告诉国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的。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浅说》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向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极大的启蒙作用,启迪了中国共产党人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相结合、必须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民革命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启蒙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创新,我国国民革命是新型的民主革命,与旧时代的民主革命不同,就在于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极大地启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特殊环境。中国与俄国在国情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俄国这个资本主义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够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中国为什么不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同时,中国与俄国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必须从“走俄国的路”转向“走自己的路”,从而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
  [参考文献]
  [1]列 宁.帝国主义浅说[M].李春蕃译,沈泽民校.中国经济研究会,1925.
  [责任编辑:李利林]
其他文献
5年=40年;   3小时=11小时;   1种=4种;   ……   这是中国人创造的“高铁等式”。   中国高铁似乎在一夜之间完成华丽转身,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了世人关注的领跑者。  它的速度,来源于中国人对“速度”情有独钟、矢志不渝的梦想;它的道路,记录了中国人奋力创新、勇超世界一流的心路历程;它的模式,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凝聚的团结协作、联合攻关的强大力量;它的精神,演绎着铁路人报效祖国
泰国巴谷格,在这个偏远村庄的首位代孕母亲产子后不久,邻居们注意到她买了新车,整修了房屋,嫉妒的涟漪波及了稻田和罗望子树丛旁的一栋栋木屋。   50岁的店主通占·因参说,“大家非常激动,很多人都很嫉妒。”   此后的两年,为外国人——主要是富裕的亚洲国家的夫妇代孕,在巴谷格周围的村庄中迅速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家庭产业,在大约1.3万人中至少有24名女性成为了赚薪酬的代孕母亲。   “如果我不这么
曼施坦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因为他极高的军事造诣和敏锐的战略能力,被认为是德国国防军中最优秀的将领。  1939年,曼施坦因开始担任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准备入侵波兰。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在曼施坦因的策划下,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连续围歼波军主力,很快包围波兰首都华沙。9月28日,波军投降。波兰战役后,曼施坦因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准备入侵法国。  战争初期
“反腐败斗争中不应该存在‘碰不得’的人”,“没有不能触碰的领域。”  ——俄罗斯总统普京  一 百年来,俄式腐败被形容为一场场堕落的狂飙。每个历史时期,腐败不但有新的成因和表象,还总是与过去的传统融为一体,以至如今,腐败渐渐从政府向司法机关、军队、教育系统扩散,向街头巷陌扩散。  俄前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认为,80%的官员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行为;调查显示,有29%的个人和56%的企业曾被迫行贿,在那些
摘要 办税窗口环节只负责受理业务,对需要花费时间较长、容易引起纳税人排队的业务,安排在税务部门较后台的部门环节负责,从每个细节来优化服务,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关键词 办税窗口 优化服务 提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F127.5(263)  文献标识码:A    近两年来,随着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不论是办税环境、便民设施等外在方面,还是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内在层面,都有了全新的改变和提高,
[摘 要] 影视剧创作及其管理是行业决策,即文化决策。文化决策需要不断解放思想,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需要完美的文学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更需要管理者的恢宏大气及不负历史使命的脚踏实地。《战狼2》在塑造国家强大形象方面,终于开了一個好头。  [关键词] 《战狼2》;战狼精神;创新突破;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 J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科学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据此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资源节
[摘 要] 2015年是学术界关于列宁和斯大林思想研究较为活跃的一年。关于列宁和斯大林的思想研究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研究领域更加宽阔,思想认识更趋全面;二是与“中国梦”紧密结合,以史为鉴推进理论创新。学术界对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帝国主义论、执政党建设思想、国家治理思想、哲学思想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进行了重新认识与评价,推进了对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民族理论、国家利益观等方面的
2008,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大喜大悲。   2009,世界聚光灯还会频繁打向中国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周年纪念日”是重中之重     2009年恰逢中国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日。每一个周年纪念日,对于外国媒体来说,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主题。路透社在年初就早已关注到:“2009年对中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年份。比如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还有,达赖出走50年周年。”美国之音、
今年召开的“两会”,因“分配”、“房价”、“就业”等在会上会下反复提及的民生“热词”而备受关注;更因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央政府作出的“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庄严承诺而令人振奋。  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的2009年“一府两院”11个专项工作报告中,有6个直接涉及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全年安排的3项执法检查全部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本次的全国政协会议收受5430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