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人才为什么更愿意去华为?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是华为早早就立下的宏伟志向。既然要成为“世界一流”,那么一流的人才必不可少。
  曾经有些企业谈到过,他们希望用世界二流或者三流人才来实现自己世界一流企业的梦想。这和“物美价廉”一样,是一个典型的伪命题。当然,也有很多企业不是不想要“天下一流人才”,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招揽到“天下一流人才”。
  华为是如何“吸引和招揽天下一流人才”的?这里提出了六个核心要素。

宗旨和文化


  第一组的两个要素是“宗旨和文化”,也就是华为首先是要依靠自己的宗旨和文化来吸引和招揽天下一流人才。这是一组人们已经听得耳朵起老茧的词语,非常有趣的是,它们却是有时候被忽视、有时候被滥用的一组要素。
  为什么说有时候被忽视呢?大量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向求职者描绘企业未来都很随便,很少有人像跟投资机构争取资金一样跟招聘对象介绍自己的企业宗旨。
  阿里巴巴创业之初,马云就不断地展示自己的创业宗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蔡崇信就被他的这一宗旨吸引了,主动放弃了580万元的年薪,来跟他拿500元的月薪。
  为了让天下一流人才真的被企业宗旨吸引,从而愿意将他们最宝贵的人生投入到公司里来,公司就必须告诉他们,整个公司追逐的机会是什么。因为每个人可能期望的机会都生长在公司追逐的机会之下。
  对于一流人才来说,关注企业的文化有几个维度,一是判断企业所说的宗旨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二是判断今后在这家企业工作和生活,这样的环境氛围自己是不是受得了。华为去北大、清华这些顶级高校招聘的时候,会反复跟毕业生强调,华为是绝对不会论资排辈的,是用能力和业绩来说话的;华为也不讲什么关系和背景,只讲奋斗。这就是在向天下一流人才展示华为的文化。
  有了文化的配合,天下一流人才就会感觉到,这家企业的宗旨是真的指向了一个巨大的时代机会,而在这样的文化下,自己是可以发挥出才干与潜力来的。于是通过宗旨和文化,吸引一流人才的大环境就算是构建起来了。

成就与机会


  吸引天下一流人才的第二组要素是“成就与机会”。宗旨和文化是整个公司层面的要素,而成就与机会是面向个人的,因为大多数人会有建功立业的愿望。1983年,乔布斯为了让当时的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入苹果,就对他说:“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们改变世界?”这句话既打动了约翰·斯卡利,也打动了全世界的人。这就是用“成就”来吸引天下一流人才。
  成就是结果性质的,要想有成就,首先得有机会。所以成就与机会不可分割。机会是因,成就是果;机会在前,成就在后。所以每一个希望获得职业成就的人都会非常关心职业机会。
  在《华为基本法》就提到了“机会牵引人才”,华为很清楚,人才是靠机会来牵引的。其实约翰·斯卡利和蔡崇信都是被一个巨大的机会所吸引。我们看到,为了吸引天下一流人才,华为是非常认真地对待机会分配问题的。

政策和待遇


  吸引和招揽天下一流人才的第三组要素,就是“政策和待遇”。这关乎每个人的个人收益和回报,直接影响他所得到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对吸引和招揽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很多情况下,一些企业认为这就是最重要的要素。
  很多企业不敢招聘天下一流的人才,就是出于这个层面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天下一流人才”往往要价比较高,他们很贵。有些企业就想,按照这种价钱发工资,公司就要破产了。但华为在“吸引和招揽天下一流人才”时是怎么考虑价钱问题的?
  华为考虑价钱的问题分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给员工钱,即待遇;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给钱的政策。这些天下一流人才看到这样的机制与政策,就不太担心未来的收入问题了。有了这样的政策,他们自然会为自己挣到足够多的钱。关键在于,这些钱不是老板“给”的,因为给不给的主动权不在老板手里,这些钱是这些一流人才自己挣的,愿不愿挣的主动权在他们自己手里。
  为了获得市场里最优秀的人才资源,华为准备了宗旨文化、成就机会、政策待遇三套组合拳,这样当然就会有很好的人才吸引效果。当吸引来足够多人才时,华为就要开始挑选这些人才了。
  本文整理自《华为人才激活法》
其他文献
2020年,全世界消费市场出现了历史性天平倾斜,中国正变成生产最大国与消费最大国,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获得双重筹码。谁都无法否认,中国强大的消费需求正让它成为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区别于餐饮、百货等传统消费,新消费由数字化推动,基于社交网络等新媒介,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商业模式,崛起势头异常迅猛。从直播带货爆火到新消费转型升级,中国社会的消费习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蜕变。新消费大时代  以下四大维度构成了中
期刊
战争或者竞争,是力量的竞赛。  战争或者竞争的特殊规律是弱者胜强者败,劣者胜优者败。  ……  我们是以少胜多的—我们向整个中国统治者这样说。我们又是以多胜少的—我们向战场上作战的各个局部的敌人这样说。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敌人一般地都摸熟我们的脾气了。然而敌人不能取消我们的胜利,也不能避免他们的损失,因为何时何地我们这样做,他们不晓得。这一点我们是保守秘密的。  毛泽东面对“敌强我弱”的现实
期刊
“你说我们百年以后,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在朝鲜干过的那些事儿吗?”  那年,名为“逆光飞行”(本名林超)的漫画家前去拜访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人,老人鬓发苍白,记忆也模糊不清了,但还是一如既往地讲述了当年战场上的惨烈往事。不过在逆光飞行看来,这段历史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显得有些“枯燥”,所以起初他并没有打算将这段历史作为动画的重点内容。直到临走时,老人随口发出了开头的那一句感叹。  正是这句话,触
期刊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20年2月刊中,笔者曾发布《用移植思维助力产品差异化》一文。  文中介紹了笔者1999年参加某知名白酒企业的茶叶营销研讨会中,和与会嘉宾大谈特谈小罐茶时,由曾经历的“大河鱼用大河水来烹饪更巴适”之美食传奇,触发灵感,用移植思维提出“高山茶用高山泉水来煮来泡”的创意。  该方案据说至今尚在论证中,今时逢农夫山泉新品“泡茶山泉水”上市之际,笔者再次想到先前的产品创意,想到移植思
期刊
十年前,山东某白酒企业研发了一种新型芝麻香型的白酒。上市过程中,招商没有问题,铺货、人脉、团购、启动资金、团队等也没有问题,然而销售人员却发现企业原来设想的新香型并没有受到消费者的拥趸。  企业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销售人员一致认为,需要给消费者一个购买芝麻香的理由。企业推广部门经过调研总结完善,并根据一些营销理论指导,找到了一个理由并将之作为广告语进行传播—“中国芝麻香的原创者”!  企业深知没有
期刊
2019年冬,广维祥云核桃项目组三上云南,来到核桃种植基地实地调研,只为打开阳光核桃的秘密之门。  云南,不仅是人们心驰神往的“诗与远方”,还有着无与伦比的宝藏。云南祥云物产丰盈,核桃原果质量上乘,但由于条件所限,并未走出深山。当地企业家们也一直在为“家香”走出家乡寻找出路。  越是关注细节,越有机会找到差异化、提升竞争力。项目组进入深山彝族古老山寨,记录当地彝族村民生产生活场景,了解彝族人民俗民
期刊
自乔布斯因病离世之后,乔布斯式创造力也光环渐失。于是,有媒体发文感叹“乔布斯之后,再无苹果!”这并不奇怪,苹果公司融入了太多的乔布斯特质,苹果品牌也彰显着乔布斯气质。很多中国企业家似乎由此找到了安慰:我就是太阳,企业一放就乱,离开我就玩不转!  其实,企业里没有哪个人必不可少,企业家虽然极其重要,但并非不可替代,关键是企业是否具有自我调整与自主循环的“自运行机制”,即是否具备管理自动化能力。  企
期刊
从2015年起,IP营销已然成为现象级营销方式。引用有价值的IP、与大流量IP跨界联名……各路品牌挖空心思,或充分利用合作IP的自有粉丝,向外渗透,或通过打造自身IP属性,以求获得品牌关注度。  但如今,“IP元年”已过五载,老套路早无巨大吸引力,不少品牌即便联合超级IP, 也往往落入俗套。然而,正如漆黑的夜空总有闪亮的星,依然有一些品牌通过细分品类的创新打造出新IP标杆,绽放绚烂火花。从逐浪到造
期刊
能否对作战进程实施有效控制,是对一个战役指挥员的最大考验,也是战役指挥的理想境界。粟裕是我军一代名将,他对作战进程的控制和把握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粟裕对于作战进程的控制,主要通过以下五点来实现:一、通过实施精确作战指挥来实现  粟裕的这种精确作战指挥,主要体现在既注重定性分析,更注重定量分析上。在我军的高级将领当中,可以说很少有像粟裕那样注重定量分析的。粟裕说过:“打仗就是算数学。”在制订作战
期刊
谈起罗永浩,他是理想主义的“初代网红”,在新东方的执教生涯中,幽默诙谐的讲授风格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罗永浩语录一度席卷各个高校,深受青年群体的欢迎和喜爱。细细想来,这不正是罗永浩个人IP的成功经营吗?中年落难,摇身一变成头牌主播  可当他离开讲台下海创业,经手的牛博网、锤子手机、子弹短信和小野电子烟等项目却一次次败北,而由于锤子科技经营出现危机,罗永浩作为创始人更是背上了6亿元巨额负债。  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