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赝品的守门神(艺术品保险)何时登陆中国?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i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赝品横行一直是艺术品市场上令人谈之色变的话题,也是影响艺术品市场繁荣发展的痼疾。在艺术品市场引入保险无疑是抵御赝品的有力武器,国外的大保险公司都普遍开设了艺术品保险业务,而在国内面对个人的艺术品保险业务几乎还是空白。本刊特刊发赵阳先生对在国外知名保险公司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艺术品投资专家马天先生的专访,希望能对国内艺术品界有所启迪。
  
  问:您好,目前艺术界热烈探讨的一个话题是,国内艺术品保险为何无法展开?尤其是无法作为家庭财产保险的附加险加以推广,艺术品保险停留在展览保险与拍卖保险的有限范围中,无法广泛向个人推开。国内媒体一致认为,障碍主要在于国内艺术品评价体系以目测的不可量化性,艺术人才的阙如,以及由此带来的真伪难分,价值难估等。您作为有六年在AIG美国国际集团公司(国内称友邦保险公司)的全球私人客户部担任近代油画艺术品投资收藏咨询顾问经验的专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这个问题很大,涉及面也较广,我回国后也听到了一些反映,觉得里面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层面的制度设计和技术操作问题,其实还有深层的文化观念问题以及整个社会大背景给实施行为提供可能性的问题。
  问:您能具体说说吗?因为在艺术品保险这个特殊险种里,的确隐含了不少技术鉴定以外的道德层面、人文生活状态问题,以及人的价值观等问题。国内谁先操作艺术品保险的业务,等于为国内的艺术品进行最有说服力的鉴定。这样的商机在普遍缺乏鉴定机制的中国艺术品行业难道还不足以诱惑到下水试行?国外的大保险公司据说都开设艺术品保险业务,为什么他们不开发中国市场?
  
  答:我们分几个层面与角度来谈。刚才您说到的国内的鉴定问题,量化问题,真伪问题,无法预估价值的问题,这些种种的问题,说实话,在美国多多少少也是存在一点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制度运行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而不是照搬或期待别人(来为我们做什么)。他们更不至于笨到来改变另一种文化。
  艺术品保险的问题,第一个遇到的即是真假的问题,在西方也一样。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对辨别真假的有效机制的建设,目的是保护保险双方的正当权益。在美国,被伪造的对象一般都是名气较大的画家作品,动机当然是牟取暴利,因为暴利驱动下,才会让人铤而走险,这个是人性的普遍弱点。但是为什么此种状况在国外不容易蔓延呢?从一般层面上看,可以理解为艺术经纪鉴定制度的完善与成熟。专业保险公司的介入,又从侧面加强了职业与专业的真伪判断,有效地遏止了赝品进入市场。国外的艺术品保险是如此的普及,以至于它几乎成了鉴定的附加保险锁,因而保险公司不可能拿自己的风险和利益来开玩笑。这个就是落实在保险公司身上的直接责任。换句话说,拿到艺术品保单的艺术品,从市场角度来看,其效能等同于取得了一份附加鉴定证书。二是国外艺术品的身份证制度,这个制度背后是尊重艺术创造与传承、尊重艺术创造本体的艺术传统的产物。这种艺术身份证制度由来已久,一些近现代欧洲的即使是小型工艺刀具,上面都錾刻了出品的工坊、工匠的名字,它有这个意识,尊重艺术与手艺。我们国家在秦代的兵器上也有“物勒其名”的制度,每把青铜秦剑上都要刻上从邦相以下四级管理人员的名字。但是那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工匠的荣光,而是为了“以考其诚”,是为了考核追究,背后是一个管理惩罚体制,就像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诚信机制。当然这只是做个粗浅的比较。据说上海也在建立艺术品尤其是当代油画的身份证制度,这个是好的意识,但是需要画家、画廊、艺术经纪机构、拍卖公司等的全体觉悟与参与,否则就像个零碎的部件,很难聚成气候。
  问:紧接着的问题就是,美国的艺术经纪机构害怕出局。他们的潜台词是,如果他用赝品混入经营活动,坑害了买家,一旦被发现,除了受到法律惩罚外,在法律完备又保护当事人权益的美国,有些地方是法律的真空,他未必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或是事先就法务上对此进行了设计。那么他必定是赚到了不菲的利益(否则没有必要去在体制外操作这样的事情),那么美国人得到了暴利而又害怕出局,这个问题就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了。而国内的一些人,得到了现实的利益,也许并不怕出局。你是怎么看的?
  答: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个就是我所说的文化、社会层面上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他做了不良的事情,可以迅速换个地方继续做,那么这个就是大家所说的犯罪成本很低,造成大家都可能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个人拥有了财富但是没有安全感,社会不鼓励人们从事长久事业,那么他就永远只对“快钱”感兴趣,而不对事业品牌信誉、百年老字号等感兴趣,这个是关键。我也关注到中国通过了新的物权法,也在改善养老保险体制、住房保障体制。大家千万别以为这个跟艺术品市场没关系,其实大有关系。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一个方面;人人安居乐业,享受到了社会进步的成果,他自然会害怕被排斥在这个社会分享体系之外;如果人人都是纯粹的个人奋斗,掘金冒险,赌博心态,他当然不怕出局。因为他根本从未入过局,也因此没什么可再失去的了,失去了也可以重新再来。如此往复,游戏始终无规则可言,泥潭越来越大。
  同时,我想指出的是,赝品在西洋油画中并无盛行的社会条件。因为近现代油画从专业角度来看,笔触造型很难不露一丝马脚,而中国画的仿造则容易得多,鉴别也难得多。
  
  卖假画事件在加州有时会发生,因为那里有电影明星云集的好莱坞,大多数明星买画只是附属风雅。在画廊这么小的空间,知假卖假的事是不能保证绝对不发生的。美国的(艺术)法律对厘定真假概念的原则是,以你当时认定为最真实的、知识最多的且完全无意骗人来作为判断准则。这个原则表明,如果卖家不是有意骗你,当初根据就他所知最真实的情况认为这是幅真画,而且你举不出他明知假画而故意骗卖的事实证据,那法律也不能追究他。就算后来论定是假画,或就是他当初可能有意暗中骗你,也可能在法律上被视为无辜,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要害不在这里,而在于如果画廊一旦有虚假的记录后,它的品牌就砸了。当然前提是你十分在乎这牌子。
  问:有道理。回到主题,战术层面上的操作问题,美国艺术品保险的操作一般有什么特点呢?能给国内的艺术界同行介绍一下吗?因为友邦保险公司在国内也有保险业务,但是没有开设艺术品保险类种。
  答:保险公司是防止伪品进入市场的第二道门卫。保险公司上保的程序也分几类,一般接到保险申请,公司可能会派出自己机构的属员或聘请雇佣的独立艺术行业顾问。大部分专家是顾问性质,俗称外托,因为保险公司要自己养一班专家,费用高得惊人,也没有必要。
  在保险业务的油画分类中,有传统古典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古典的、现实的、浪漫的、印象的、抽象的等,直到当代艺术领域。在我们公司中我是两个专家之一,我们两人要轮流驻守纽约总部。我们部门的名称叫艺术类保险评估(油画)专家小组。艺术保险业务的流程是:接保后先让申请人寄一张作品的清晰数码照片或正片彩照。在电子邮件诞生之前,先邮寄照片过来,我们初步看一下。然后查阅申请表和艺术作品的身份证和专业交易机构出具的原作保证书,历史交易记录等。稍有疑问,就会电话或亲自去客户家里实地察考。如果客户已有房屋和汽车保险,均是在我们公司投的保,那么就可以直接在财产险上加保,因为他没有把艺术品另保于其他公司。如果这个客户以前就在我们公司办理过艺术品保险的业务,他要加保其他新的艺术品,可以直接按0.1%-0.5%的保险费接保就行了。当然保的额度越大,费率越低。这个是全世界做生意的普遍法则。
  问:为什么以前在保险公司有过艺术品保险记录的人,可以不去仔细查看新入藏的艺术品的质量价值呢?
  答:这里有个背景前提,刚才说了,欧美艺术收藏家,一般都做专题收藏,要买画,是因为他喜欢这个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这个与家族收藏的文化血脉、收藏传统有关,都是配套成系的。这就是为何很多人在拍卖会上对塞尚、凡高的作品一掷万金,志在必得,理由在此。当然也有纯粹投资的,比如对发展中国家(所谓新兴国家)的当代艺术,但这多属机构的商业行为。而就我所专擅的印象画派艺术作品来说,在美国或欧洲,要某个藏家一下子拿出数十幅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是十分困难的,除非由国家政府出面来组织召集。就连大英博物馆要办这样的专题展出,难度也很大,还要请私人的印象派艺术作品的收藏家提供藏品,就是因为一个专题、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往往被广大的(专题)收藏家不遗余力地收藏掉了,市面上剩余的就不会太多。在这样的艺术收藏背景下,一个藏家专题收藏某个印象派画家的画,他新入藏该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的时候,我就基于他过去自己收藏品的层次和水准,并配以该画的文字记录和背景资料,就可以判断该画成交的真实性和价值,所以不必每次亲往,除非我自己喜欢看真迹。因为从保险公司角度看,如果藏家收罗的新作品是在以前的专题范围中,一般就不必存疑,凭证就可以加保了。也有的客户原来收藏的专题方向是抽象主义,但是最近忽然间买了张浪漫主义的作品,这个就需要证实其真实性。
  问:您说得很对,“如果原来买印象派的,现在多买,就不必怀疑,凭证加保”。这个情况,如果在国内的话,恐怕保险公司也是不敢掉以轻心的,为什么您或西方保险公司敢于如此“托大”?万一其中有诈呢?不管是藏家主观的买假还是被人坑害?如果是这样,保险公司如何重视风险,把风险降低到最低呢?
  答:你说的是骗保吧。我们与收藏家交往,有其艺术作品的身份证系统,不去事必躬亲不等于不查看资料,至于主观买假又来申请加保的目的,这就是骗保了。作为保险公司,看上去好像是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万一有人用赝品骗保怎么办?二是万一有人不管主观还是客观,价格买高了怎么办?其实在美国,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骗保的事情,我个人没有遇见过,起码在美国骗保情形不频繁。怎么看呢,如果遇见这种事情,骗保的人他图什么呢?在美国,如果他要靠买画来骗保,也未免太笨了。你想,如要这幅画他花钱买了,目前如果想收回成本,只要选择返销市场就可以了,环节简明直接,实在想不出用艺术品骗保的理由。因为美国一般的艺术品是真实交易,所以买进后,想兑现,只需要通过多种市场出货渠道变现即可,最多有点价格出入,为这点出入去骗保,承担犯罪成本风险,太不值得。前提是因为美国艺术品的成交是真实的,有了这个前因,所谓的骗保的后果就很少出现。除非急于变现,又担心艺术品由于急着变现而导致价值大幅度打折扣,所以要故意损坏来骗保费。等于想让保险公司帮他变现,把保险公司当成足额的典当或无息抵押贷款。如果这样,也反过来说明当时成交价有问题,有太大的空间。
  
  第二个问题,艺术品保险中,艺术品的价值如何估算的问题。我觉得在美国这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美国是个高度成熟的商业化社会,即使买来的价格大大高于普遍的预计,保险公司也奉行不介入的原则,保险公司完全从保险角度出发去接保。怎么理解从保险角度出发去接保呢?美国人很现实,他们认为,有买家有卖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他们会尊重事实,保险公司认为,在市场成交的方面,完全可以假定在这个时间段里就是有这个价格。如果发生虚假交易,那么此虚假交易一定会被记录在案。换句话说,拍卖行与画廊如果造假,等于是艺术(商业)机构联手欺骗国家税务局,这是在犯罪。犯罪这个问题,保险公司不管,属于联邦调查局管辖范围。保险公司只认定交易记录,只能先把每个成交记录当作真实的记录看待。这跟无罪推定的法学原则的文化哲学观念是一致的。
  至于为什么大家不纷纷去犯这个偷税罪,我想美国就是美国,我在此就不多说了。在中国,大保险公司应当是大财团。我觉得首先要有观念参照国外,去投保的人要有充分的自信,市场也应给你这个自信。拍卖行给你的东西值这个钱,没有这个基础,哪来自信?没有这个自信就缺乏实施的前提。如果创造有利的环境,让保险公司得益,让受保人自信,那么就会进入良性互动循环。
  问:您能举个例子向大家介绍一下在接保艺术品业务中的流程与特点吗?
  答:我只能有限度地透露,保险业务的财产险类别除了汽车、房子(包括私家运动场)之外,还有一种作为家庭财产中的收藏品:古董工艺、油画、雕塑、首饰、酒类、金银器、地毯、名车、游艇等。其中艺术品是大类。每个门类小组的专家,对每一件艺术品的证书、签名、景框、印鉴、正反两面以及局部,都有照片留档,做过这样的手续,才算完成。
  作为险种的家庭财产险,您家门一开,所有东西都能保,但得有险种的分类,艺术品类收藏是一大险种。另外,保险公司的相关部门也会给你界定,比如把所有保险内容全部打包,然后告诉你全部保险总价,统一打个折扣,给客户一个优惠。当然如果客户一次性付年费,还有优惠。保险公司也可以单独保艺术品险。但是这样的情形不是很多,一般都是家庭财产险在你这里保,家庭财产中的艺术品一般也在这里加保。条款中也设置了不予理赔的具体细节条款。
  如果保险公司不得不理赔,那理赔相当迅速,一月内可完成。因为如果你的艺术品报失窃,那么肯定有警方的记录。在保险公司办理保险的时候,也会验证该公司或该家庭的警报装置,保险公司决不会去保无有效安全措施的家庭。
  问:在您手中,有过艺术品理赔的经历吗?能为大家解剖一只麻雀吗?
  答:只记得我的同事理赔过一幅波斯地毯。要说明的是,如果艺术品被损坏,其伤害分永久性的与非永久性的,标准是如果现在就返销市场的价值折价。如果是艺术品遭遇可能性极低的非人为性彻底伤害,那么保险公司也必须认帐。对艺术品伤害程度的鉴定者都具备专业门类的修复古董的职业证书(这体现了美国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的完善,这个与市场的需求是分不开的),他们会配备一个小型红外或同位素探测仪,从底部反照,即能显示作品原来的底色,为以后修复作参照。国内没有这个,是因为油画进入中国才一百年,而油画寿命则是500年或更久。所以中国还没有碰到油画修复保存的问题。
  至于彻底理赔油画,在我记忆里一次也没有。
  问:面对中国国内艺术品保险主要针对珠宝店、典当行、拍卖行和相关展会欲行又止的缓慢进展,我们很有兴致了解美国人对艺术品保险的普遍观念是怎样的?有什么成因吗?
  答:在普通美国人的观念中,所有东西都是可能贬值的,但是他们亲眼看到,历次经济衰退中,唯有艺术品照样坚挺,不跌反升。所以大家对它十分钟情,尤其是名家作品。一般在美国,如果家里有艺术品而不保险,那是不可想象的。况且在有钱人中,投资艺术品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一般中产阶级,买几幅像样的画也比比皆是。这种中等价位的作品上保我们也接受,每件上了一万美元的艺术品都可以保。
  国际上比较知名的保险公司如东京海事,德国安联Allianz AG,法国安盛AXA,美国友邦AIG、公平Equitable等等,全都有艺术品的保险项目。一般来说,较小的保险公司揽了业务后会交大公司分保或再保。大客户如果只愿意与一家小保险公司打交道,那么只需开一张支票过去。另外,在原来公司保险期限还没有到的时候,就要先谈续保,以免发生空仓期。如果办好保险,有15天以上的缓冲期,可随时退保。假定您一年后去休假了,无法联系上,耽搁了保险期限的衔接,而你确有意续保,保险公司也会预留一个空仓期。在此期间保险公司仍然承担责任,这个是保险条款中又一比较人性化的地方。
  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博物馆由于事先购买了财险,所以才能在一场突入其来的暴风雪灾难中弥补其重建的大部分损失,而奥斯陆的孟克博物馆(Munch Museum)中爱德华·孟克的两幅作品《圣母玛丽亚》和《尖声惊叫》失窃后,由于这两幅价值6000万美元的艺术品没上保险,招致的打击是致命的。到目前为止,1991年成立的国际失踪艺术品记录组织(ALR)登记在册的失窃艺术品数量累计已达120000件以上,而且还在以平均每个月增加1000余条的速度递增。这些似乎足以提醒艺术经营者、收藏家、博物馆等机构重视保险。但是保险意识的形成,是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不断地通过舆论、思潮、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整个社会行为价值观的一部分,这个是需要时间与条件的。
  问:艺术保险的收益如何看待?
  答:艺术保险的收益是必赚无疑,比如我在公司的五六年时间里,你想能发生多少天灾人祸?像麦克尔·艾斯纳(迪斯尼乐园集团董事长)这样的富豪,他比保险公司还更忙着保护自己的艺术品。他的住地,抗灾能力不亚于一般美国博物馆,直比白宫总统府。室内使用的又是最好的通风除湿装置,每天有专业人员在陈列馆中测温量湿,况且整天没有人去那儿,几乎没有损坏的可能。美国同样还有不少低调的艺术收藏大家,他们深居简出,只聘请自己的专业顾问作经理人,除保险公司外,无人知晓那些真正的幕后买手是谁,这使得他们购买艺术品不需要担心付出安全成本。保险公司有法律责任为他们保守一切秘密。(责编:石晓)
  
  马天简介
  1962年6月出生于中国上海的一个艺术世家,自幼即展露出对绘画的喜爱和天分。1985年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美术系毕业。1987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术学院留学深造,并于1989年毕业前获奖以交流计划续往法国巴黎进修。1990年返美后成为职业艺术家。1993年入籍美国,翌年开始旅行写生,游历欧洲,其间参加全美各地的艺术大展,获画坛好评并被著名的《画廊指南》、《艺术潮流》、《艺术世界新闻》等多项专业杂志图文介绍,并于1995年起被列入美术年度杂志《世界艺术家标准人名录》。1996年起在纽约贝内戴特和格林威治美术画廊举办个展。1997年他的一幅印象派风格粉彩画Forver HongKong(永远的香港)由美国中华总商会购入礼赠首届特区政府。曾长期在纽约金融中心华尔街AIG美国国际集团公司的全球私人客户部担任近代油画艺术品投资收藏咨询顾问。在北美颇具影响的艺术杂志也曾多次刊登他所撰写的有关研究印象画派的学术文章。
其他文献
花开富贵谈花镜      唐代瑞花镜,圆形,直径17.6厘米。桥形钮,钮座为圆形菊花纹,主图饰为五朵牡丹花与枝叶纹相间绕钮环列。在外饰一高圈连珠纹,宽素缘。全镜黑漆古,极少锈斑。在光线映照下,菊花纹呈现白色,牡丹花叶纹呈现紫红色,图饰雕工精致,雍容华丽。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唐人甚爱花,唐诗中有花,唐镜中有花,唐代贵妇头饰上的发髻与花簪也特别艳丽。李白曾写下“一枝红艳露凝香”的名句,千古
期刊
毛泽东像章既是历史遗物,又是现代艺术品,因此,收藏像章,就是收藏历史,鉴赏像章,就是鉴赏历史。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仅在“文革”时期发行的各种毛泽东像章就达4万多种20多亿枚,而德化的四家瓷厂在1968年至1969年两年多时间里就生产毛泽东瓷像章700多万枚。当时,德化各大瓷厂都集中了大批制瓷高手和瓷绘名家来制作像章,他们选用最优的瓷土配方,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尤其是选用高白度瓷来制作像章,使毛泽
期刊
“贾文忠”,百度搜索相关网页147000篇,在收藏界,特别是青铜器鉴定与修复方面,只要提起贾文忠,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实战经验的专家,同时还身兼数职: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博物馆文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鉴定委员会委员、修复委员会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鉴宝”、“艺术品投资”栏目顾问
期刊
“新罗山人”,即清代中期的著名画家华。  华,字秋岳,清福建上杭县白沙里人。此地原属长杭县,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以上杭场升置为县,属汀州。晋时曾于此置新罗县,故其号:新罗山人、新罗生,以示不忘桑梓之情;也号白沙山人;因其终生不仕,故又号布衣生;还有东园生、离垢居士等别号。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曾改汀州为临汀郡,虽郡名仅存在短暂的十一年,有的工具书却“旧名今用”般地标其为“临汀人”。
期刊
1998年2月,笔者因筹办“耀州窑陶瓷展”,前往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工作了一个星期,期间通过参观、考察及与日本同行的交流,对该馆的收藏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阪位于本州的关西地区,是日本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大城市。它北与日本著名的千年古都——京都相邻,东边则紧靠日本另一个著名都市——奈良市,这两个城市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大阪古称“浪速”、“难波”。据日本史书记载,神武天皇乘船
期刊
按语:  “中国画通鉴”专栏由《收藏界》与中国画通鉴网(www.qiongyan.cn)合办,由中国画通鉴网总编李恢弘先生任栏目学术主持。本栏目将立足于学术性、鉴赏性和市场性高度统一的定位原则,以一刊一网同步的传播方式,来关注21世纪的中国画坛及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家,并系统探讨传统中国画的精神实质与发展脉络。我们渴望为广大读者捧出一盘陶情悦性的案头珠玉,为中国画收藏者提供一把投资选择的案头标
期刊
本文之“五绝”,非近体诗之五言绝句,乃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粉彩职贡图瓶”之精美绝伦也。“五绝”者:    一绝:题材悠久意义重大    (一)绘画中的“职贡图”  何谓“职贡”:职方之贡物。职方,官名,《周礼·夏官》有职方氏,掌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周礼·天官·大宰》载:“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牺牲、包茅之属),二曰嫔贡(皮帛之属),三曰器贡(宗庙之器),四曰币贡(绣帛),五曰材贡
期刊
觽与玉冲牙,是古代一类形构相似或雷同的弯角形玉佩,文献记载两者的物名、渊源,功用、文化内涵有别,所见出土实物则多混而难辨,论者据物释名歧义纷呈,或认为两者器名不同实系一物。  觽是古代一种锥形实用器,《说文·角部》:“觽,佩角,瑞耑可以解结。”早期服装不用纽扣,皆以绳带系结相连,解衣释服则多需借助于专用的一端粗阔、一端尖细的弯角形觽完成。躺的起源很早,一般认为是由原始的觽系动物的獠牙或质地坚硬的一
期刊
尽管目前国内名家书画市场转入了调整期,但是在不少书画收藏爱好者的心中,依然割舍不下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挚爱之情,他们迫切希望在书画这一门类中,能够确立一个独树一帜的收藏项目,以期经过不懈的努力后获得出奇制胜的成效。据此我以为,重视及留意对“名人文牍”的投资收藏,应当不失是踏入了一条通往收藏成功目标的捷径。  在古玩收藏界,若提起“尺牍”,可谓是人人耳熟能详。但是要论及“文牍”,恐怕有些人就会感到陌
期刊
《禅思》具有两大特色。一是构思严谨,布局合理。作者依石就形,强调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使济公似疯似癫,实则豁达大度、大智若愚的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艺术形象的合理布局,使济公头部与下半身协调一致,上下呼应,虚实结合,详略得当。作品结构造型简放,白色破扇看似随意,实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不仅表现了济公的身份,且富有传神达意韵味。    一是善用俏色。作者巧妙利用石之天然色彩,全力赋予石头以艺术生命。该石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