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育不能忽视“差生”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f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又要考虑面对少数的“差生”,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有收获,这才是老师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渗入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艺术、了解点数学理论,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所取舍,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轻松学习,让“差生”有所收获,让效果显而易见,这才是成功的课堂、完美的教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差生”培养 情感教育 教学艺术
  搞好中学数学教学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更不能忽视“差生”。平均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要举措,决不可偏废。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在从事数学教学时要多实践、多体会,变抽象为形象,由感观变直观,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差生”也能获得知识。笔者认为以下方面值得我们研究。
  一、渗入情感教育
  (一)三方融合。数学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少不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融合。一是知识的直接的传授,这个是根本的目的;二是技能的培养,既包含怎样接受知识,又包含学习数学的技能技巧,而这里的技能技巧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注重情感投入,那是尊重学生,尤其是对转化“差生”更合适、更重要。以上三个方面的融合,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有效,而且会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转化“差生”、提高成绩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平等对待。首先要有像对待好生一样对待“差生”的想法才能付诸实际。对“差生”注入情感,他会看到你在尊重他,获得了平等的待遇,这样的“差生”会精神抖擞,激发兴趣,有想学好、学会数学的欲望。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加上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和课间、课外的耐心辅导,“差生”也会逐步转化为中等生,甚至一跃转化为优等生,从而提高全班的数学平均分。
  (三)生动活泼。老师不可生硬简单地从事数学教学,可以灵活多变、生动活泼、机智敏锐地开展教学活动,这里其实就包含了情感教育。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都是倾注感情的,如果把这种感情多向“差生”投入一些,就会给“差生”以很多感染和鼓舞。现在的学生绝不是那么“木”的学生,只不过是兴趣取向的问题,这就要靠兴趣的调动、情感的激发。
  (四)环境创设。环境创设对于转化“差生”也有极大的帮助。老师不妨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面前,数学非常有用,学数学很有意思,从而增强学习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如收入与支出就是正数与负数的关系。数学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对“差生”来说更容易接受。
  (五)热爱学生。热爱学生虽然老生常谈,但对“差生”来说是送去温暖。只有老师热爱学生,热爱每个学生包括“差生”,视学生为自己的儿女,才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感情,容易亲近,从而会把这种好感迁移到他所学的学科中,并形成一股力量。因此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倾注感情,而且要从思想、生活、情感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从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近老师、相信老师。这种情感就形成了互补,也就是老师倾注的情感在学生中得到了回应,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更让学生视老师为知己。如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板书总是提问深一点的,也提问浅一点的,有针对性地面向好学生,也面向“差生”,激励学习,鼓励进步。对于“差生”只要“精诚所至”必能“金石为开”。一旦老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种真诚的爱就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好生向好,“差生”不差。当老师一走进课堂,所有学生都能围绕在老师周围问这问那,也有“差生”围在老师身边,喜欢听老师对问题的解答,不时也会蹦出一两个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会让老师感到意外,这样学生肯定会进步。
  二、提高教学艺术
  (一)风趣幽默的语言。教无止境,艺海无涯。如课堂中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既活跃了气氛,又传输了知识。在快乐中学习,就像做游戏一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何乐不为?老师的风趣会引来学生的笑容,老师也会感到快乐。老师的幽默也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他不会幽默但能懂得幽默,享受幽默带来的快意。老师的幽默让学生快乐,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差生”有他活跃的另一面,就是对风趣幽默感兴趣,所以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更能让“差生”从中学到抽象的数学知识。
  (二)生动恰当的比喻。老师生动恰当的比喻,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心智、激发兴趣的作用。生动的比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生会通过生动的比喻,变得容易接受、容易迁移,这叫触类旁通。恰当的比喻正因为恰当,必然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化理为趣。“差生”对生动的比喻容易接受,他会从那些故事里理解数学的道理。如“绝对值”一课。为解决学生易犯的毛病即|a|=a,就形象地告诉学生,要让a从围墙绝对值| |走出了,就要看a的体质如何(体质正负或零),体质强的(a≥0)直接出去,体质弱的(a<0),必须带上一根“筷子”(负号-),这样学生笑了,也掌握了知识。
  (三)发挥主导作用。老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老师要善于点拨、启发学生,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开发其智力,启发其思维。为消除初一学生接触负数就产生有理数深奥容易混乱的感觉,可以由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例如“摄氏温度零上与零下”、“收入与支出”,让学生结合实际认识负数,从而进一步了解其中的道理。老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仅对全体同学起作用,对“差生”多一些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引导,同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重视“差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才能做到不让一个“差生”掉队。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类比、推广、探究、质疑,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 案例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技能、培树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平台”。案例教学应该体现新课改“学习能力第一要务”内在精髓,展现教学活动双向互动特点,让高中生在多样、丰富、实效的案例教学策略中,实现技能提高、素养提升、品质升华。  关键词: 平面向量 案例教学 策略运用  案例是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展示数学知识点要义、培养学生数学技能、培树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平台”
期刊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充斥着各种定理、公式,因此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爱好,呈现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就变得很难。本文论述了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让数学课变得精彩。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精彩课堂 教学策略  引言  作为公式和定理的代名词,数学是充满逻辑的论证分析,是枯燥乏味的计算推理,因此在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时,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呈现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就显得十
期刊
恶性肿瘤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失调,由于多种补偿途径的存在,单一靶点药物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疗效。研究表明,多种抗肿瘤药物的联用能实现对肿瘤的持续抑制。然而这种“鸡尾酒”式疗法存在剂量设计复杂、患者依从性低、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及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缺陷。相比之下,同时作用于具有协同效应的多个靶点的单分子多靶点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
初中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个年头,回过头来看一看,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么继续是教师的“一言堂”,要么是形式上的“过程”。就拿合作学习这一点来说,我校正在大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形势下,我认为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有效应用的原因  1.形式主义严重  在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班班通”,不仅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让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新知识。本文主要谈谈如何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教学课件,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班班通 课件设计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下面几个环节谈谈如何将数学教学与“班班通”有效结合。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件  课件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一道例题,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重要心理学基础,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教学作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探究教学 提出问题 探究过程 研究结果 教学启示  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出问题往往被忽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本文基于一道例题,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重要心理学基础,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教学作了初步探索.  1.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