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但依旧美丽。或许,真正的爱情都是不考虑后果的,是瞬间的事情,具备着花的品质,该凋零就凋零吧,只要开放过就好。然而一旦把它最辉煌的瞬间保留下来(通过记忆抑或艺术作品),我们会诧异地发现:它其实已达到永恒的境界。相反,许多现实中的人们即使巧妙设计、苦心经营,也常常跟永恒相差一步之遥,甚至擦肩而过。
爱情并不仅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制造了浪漫,记忆才是它最大的造化。它在记忆中活着,哪怕当事人早已分手,早已衰老。我们可以断定:这一段爱情并没有死亡,只不过迫于诸多限制换了一种方式存活,生命力依然在回憶中延续着。这样的爱情简直是一件艺术品:虽然遗留有大量空白,其实比许多在现实中维持着、但早已失去了推动力的婚姻还要丰富。
什么才是爱情的结果,仅仅指婚姻吗?仅仅指天长地久相厮守?假若这样的话,诸多经典的爱情将被开除出局,譬如《罗马假日》、《魂断蓝桥》,以及综合了它们的影子的《廊桥遗梦》,直至人鬼情未了的《泰坦尼克号》……在我眼中,能够拥有一段完美的记忆的,已经堪称是终成善果的爱情了。别管它的过程多么短促。
在过程的短促方面,谁能够跟《罗马假日》比呢?它仅仅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也仅仅是一个男人一生中的24小时。然而当一个女人跟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宝贵的24小时重合在一起了,却创造了永恒。
对于那些因为爱情而相伴终生的幸运儿,可以按老习惯称之为美满的夫妻。
对于只能相互拥有24小时的这一对男女,我们只能含蓄地称之为情人了。幸好,并没有谁觉得他们真的不幸。羡慕还来不及呢。他们轻而易举达到了令世俗我等望尘莫及的最高境界。
大家已习惯了根据维持时间的长短来命名“金婚”、“银婚”、“钻石婚”;但这一对度假的青年,仅用24小时就打制出钻石质地的爱情,丝毫不显得逊色。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他们同样也是深受爱神佑护的幸运儿。他们的爱情只能在回忆中反复重演,但也将持续得跟分别后的余生一样漫长。
有一种情人是不可能结合的,因为清规戒律、门第观念抑或战争、灾难与死神的重重阻挠,但他们依旧有相爱的权利,回忆的权利。譬如《罗马假日》里的这一对,无力打破现实的制约,只能在内心深处保守这个秘密。秘密的花,有时比公开的果实还要缠绵悱恻。
有一种爱情是为分离而预备的,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说“为了告别的聚会”,但依旧美丽!
奥黛丽 赫本是好几代中国男人做过的梦。她是因为那部电影《罗马假日》而被梦见的。必须承认,她也曾经是我的梦中情人。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高中生的我,在南京新街口的大华电影院看了《罗马假日》,仿佛一下子懂得了什么是爱情。我是按着《罗马假日》的标准来理解并要求爱情的。爱情就该是浪漫的,超凡脱俗的,刻骨铭心,而又无怨无悔。从这个意义上讲,赫本不仅以那张堪称完美的脸蛋成为我的梦中情人,更是我的启蒙老师,教会了我怎样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对爱情的想象,甚至把它当作宗教来信仰。前几天,收到蒋一谈新出的小说集《赫本啊赫本》,既觉得突然,又不无熟悉之感。赫本啊赫本,这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呼唤。至少,它曾在我内心响起过。
看来,与我属于同一代人的蒋一谈,也做过这个梦的,甚至可能做着这个梦长大的。不,他还把这个梦给做大了,写了一部以赫本的名字作为书名的小说集。而且添加了巨大的感叹——赫本啊赫本,就像呼唤久别的情人。《赫本啊赫本》的出版日期是2011年5月4日,这一天是奥黛丽 赫本的生日。蒋一谈《赫本啊赫本》特意选择在奥黛丽 赫本生日当天出版。不仅如此,他还选择了赫本饰演《罗马假日》安妮公主的照片作为封面。那简直是蒙娜丽莎的现代版。沉浸于罗马假日浪漫爱情的赫本,用嘴唇抿住笑意,可微笑还是从眼睛里流露出来了。这跟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耐人寻味。似乎还隐藏着更多与青春相关的秘密。既有对爱的回忆,又有对爱的憧憬。
通过蒋一谈新书封面重读赫本的微笑,远去的罗马假日又回到我眼前,那一对邂逅的青年男女似乎仍在广场与街道上漫步,就像在云中漫步一样潇洒,根本不知道离别就要到来,离别已经到来,甚至连离别已成了往事。我不禁一声长叹。既是为他们一日长于百年的故事而叹息,更是为自己的青春无故事而叹息。赫本啊赫本,这个世界上,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爱是万万不能的。光有爱是不够的,可没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蒋一谈用新书封面上的赫本头像,为自己的梦做了广告。不,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爱情梦做了广告。虽然这个广告做得有点晚了,因为我们都不年轻了,但毕竟证明我们曾经年轻过。
更重要的是,它还证明赫本依然很年轻,依然在微笑。我们忘掉赫本已于1993年死去。忘掉赫本即使还活着,也该82岁了。她仿佛还活在遇见美国记者派克的那一年,活在饰演《罗马假日》时的年龄,刚刚二十岁出头。她永远只有二十多岁,想老也老不了。看着她那年轻的微笑,我们也不禁微笑了。既然蒋一谈和我仍然承认赫本是心中的偶像,说明我们还是相信她的,还是相信爱情的。相信她的存在就是相信爱情的存在。相信爱情的存在,罗马假日才充满无限的可能。虽然我们并不年轻了,可相信爱情的人,老又能老到哪里去呢。
我不知道现在的80后,90后,怎么看待爱情?他们爱不爱看《罗马假日》这部老电影?是否相信罗马假日会变成真的?也许,爱情这个词在他们眼中就跟那部黑白电影一样老掉牙了?可像蒋一谈和我这一代人,即所谓60后,经历过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洗礼,追求人生的辉煌,此心屡遭挫败,却不肯泯灭。年轻时中过爱情的“毒”,不甘于平庸与世俗,认定天上一日胜过人间一年,虽然罗马假日可遇不可求,却难以抑制向往之情。恐怕正是由于内心深处对伟大,浪漫,光荣,成功等大概念旧概念残存着向往,即使已步入老男人行列,心理上仍是个老男孩,骨子里仍是理想主义者。赫本啊赫本,无形中成为我们爱情理想的形象代言人。爱情就该是放假,就该是光荣日,就该是亲手打造的神话。就该是天上一对人间一双,“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 当然,《罗马假日》的伟大在于超越了私奔,赫本的微笑灿烂之余不无沉重,因为重新扛起了公主的责任。《罗马假日》不是甜品,而是五味俱全,尤其揭示了爱情可能遇到的残酷,可能带来的残酷。蒋一谈真正读懂了《罗马假日》看透了《罗马假日》,他在《赫本啊赫本》这篇小说中,展现的是比《罗马假日》更加残酷的爱情,或者说他想把爱情的残酷挖掘到极致。为了烘托两个人的爱情,背景是两个国家的战争,中国与越南的战争,乃至更遥远的美国与越南的战争。而线索是刊登着赫本照片的1950、1960年代的美国杂志,被从大洋彼岸带到战场上,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又从战场带到后方,把两场战争给串联起来,乃至把爱与恨,生与死给串联起来……赫本依然在杂志的封面无辜地微笑着。岁月变了,环境变了,只有她的微笑不变。
爱情并不仅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制造了浪漫,记忆才是它最大的造化。它在记忆中活着,哪怕当事人早已分手,早已衰老。我们可以断定:这一段爱情并没有死亡,只不过迫于诸多限制换了一种方式存活,生命力依然在回憶中延续着。这样的爱情简直是一件艺术品:虽然遗留有大量空白,其实比许多在现实中维持着、但早已失去了推动力的婚姻还要丰富。
什么才是爱情的结果,仅仅指婚姻吗?仅仅指天长地久相厮守?假若这样的话,诸多经典的爱情将被开除出局,譬如《罗马假日》、《魂断蓝桥》,以及综合了它们的影子的《廊桥遗梦》,直至人鬼情未了的《泰坦尼克号》……在我眼中,能够拥有一段完美的记忆的,已经堪称是终成善果的爱情了。别管它的过程多么短促。
在过程的短促方面,谁能够跟《罗马假日》比呢?它仅仅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也仅仅是一个男人一生中的24小时。然而当一个女人跟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宝贵的24小时重合在一起了,却创造了永恒。
对于那些因为爱情而相伴终生的幸运儿,可以按老习惯称之为美满的夫妻。
对于只能相互拥有24小时的这一对男女,我们只能含蓄地称之为情人了。幸好,并没有谁觉得他们真的不幸。羡慕还来不及呢。他们轻而易举达到了令世俗我等望尘莫及的最高境界。
大家已习惯了根据维持时间的长短来命名“金婚”、“银婚”、“钻石婚”;但这一对度假的青年,仅用24小时就打制出钻石质地的爱情,丝毫不显得逊色。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他们同样也是深受爱神佑护的幸运儿。他们的爱情只能在回忆中反复重演,但也将持续得跟分别后的余生一样漫长。
有一种情人是不可能结合的,因为清规戒律、门第观念抑或战争、灾难与死神的重重阻挠,但他们依旧有相爱的权利,回忆的权利。譬如《罗马假日》里的这一对,无力打破现实的制约,只能在内心深处保守这个秘密。秘密的花,有时比公开的果实还要缠绵悱恻。
有一种爱情是为分离而预备的,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说“为了告别的聚会”,但依旧美丽!
奥黛丽 赫本是好几代中国男人做过的梦。她是因为那部电影《罗马假日》而被梦见的。必须承认,她也曾经是我的梦中情人。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高中生的我,在南京新街口的大华电影院看了《罗马假日》,仿佛一下子懂得了什么是爱情。我是按着《罗马假日》的标准来理解并要求爱情的。爱情就该是浪漫的,超凡脱俗的,刻骨铭心,而又无怨无悔。从这个意义上讲,赫本不仅以那张堪称完美的脸蛋成为我的梦中情人,更是我的启蒙老师,教会了我怎样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对爱情的想象,甚至把它当作宗教来信仰。前几天,收到蒋一谈新出的小说集《赫本啊赫本》,既觉得突然,又不无熟悉之感。赫本啊赫本,这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呼唤。至少,它曾在我内心响起过。
看来,与我属于同一代人的蒋一谈,也做过这个梦的,甚至可能做着这个梦长大的。不,他还把这个梦给做大了,写了一部以赫本的名字作为书名的小说集。而且添加了巨大的感叹——赫本啊赫本,就像呼唤久别的情人。《赫本啊赫本》的出版日期是2011年5月4日,这一天是奥黛丽 赫本的生日。蒋一谈《赫本啊赫本》特意选择在奥黛丽 赫本生日当天出版。不仅如此,他还选择了赫本饰演《罗马假日》安妮公主的照片作为封面。那简直是蒙娜丽莎的现代版。沉浸于罗马假日浪漫爱情的赫本,用嘴唇抿住笑意,可微笑还是从眼睛里流露出来了。这跟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耐人寻味。似乎还隐藏着更多与青春相关的秘密。既有对爱的回忆,又有对爱的憧憬。
通过蒋一谈新书封面重读赫本的微笑,远去的罗马假日又回到我眼前,那一对邂逅的青年男女似乎仍在广场与街道上漫步,就像在云中漫步一样潇洒,根本不知道离别就要到来,离别已经到来,甚至连离别已成了往事。我不禁一声长叹。既是为他们一日长于百年的故事而叹息,更是为自己的青春无故事而叹息。赫本啊赫本,这个世界上,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爱是万万不能的。光有爱是不够的,可没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蒋一谈用新书封面上的赫本头像,为自己的梦做了广告。不,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爱情梦做了广告。虽然这个广告做得有点晚了,因为我们都不年轻了,但毕竟证明我们曾经年轻过。
更重要的是,它还证明赫本依然很年轻,依然在微笑。我们忘掉赫本已于1993年死去。忘掉赫本即使还活着,也该82岁了。她仿佛还活在遇见美国记者派克的那一年,活在饰演《罗马假日》时的年龄,刚刚二十岁出头。她永远只有二十多岁,想老也老不了。看着她那年轻的微笑,我们也不禁微笑了。既然蒋一谈和我仍然承认赫本是心中的偶像,说明我们还是相信她的,还是相信爱情的。相信她的存在就是相信爱情的存在。相信爱情的存在,罗马假日才充满无限的可能。虽然我们并不年轻了,可相信爱情的人,老又能老到哪里去呢。
我不知道现在的80后,90后,怎么看待爱情?他们爱不爱看《罗马假日》这部老电影?是否相信罗马假日会变成真的?也许,爱情这个词在他们眼中就跟那部黑白电影一样老掉牙了?可像蒋一谈和我这一代人,即所谓60后,经历过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洗礼,追求人生的辉煌,此心屡遭挫败,却不肯泯灭。年轻时中过爱情的“毒”,不甘于平庸与世俗,认定天上一日胜过人间一年,虽然罗马假日可遇不可求,却难以抑制向往之情。恐怕正是由于内心深处对伟大,浪漫,光荣,成功等大概念旧概念残存着向往,即使已步入老男人行列,心理上仍是个老男孩,骨子里仍是理想主义者。赫本啊赫本,无形中成为我们爱情理想的形象代言人。爱情就该是放假,就该是光荣日,就该是亲手打造的神话。就该是天上一对人间一双,“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 当然,《罗马假日》的伟大在于超越了私奔,赫本的微笑灿烂之余不无沉重,因为重新扛起了公主的责任。《罗马假日》不是甜品,而是五味俱全,尤其揭示了爱情可能遇到的残酷,可能带来的残酷。蒋一谈真正读懂了《罗马假日》看透了《罗马假日》,他在《赫本啊赫本》这篇小说中,展现的是比《罗马假日》更加残酷的爱情,或者说他想把爱情的残酷挖掘到极致。为了烘托两个人的爱情,背景是两个国家的战争,中国与越南的战争,乃至更遥远的美国与越南的战争。而线索是刊登着赫本照片的1950、1960年代的美国杂志,被从大洋彼岸带到战场上,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又从战场带到后方,把两场战争给串联起来,乃至把爱与恨,生与死给串联起来……赫本依然在杂志的封面无辜地微笑着。岁月变了,环境变了,只有她的微笑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