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性存在,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起到引导者和统领全局的作用。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并间接影响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实施的成败。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师专业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55
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历史这门学科距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时间差距,在高中阶段学生接触的这门学科的知识多是已经成为定论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加深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知识。同时,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也能够了解古今中外的具体史实。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可以从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念、提高专业能力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促进自我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授课的基础,是教师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教学水平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合理的定位,并且以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或者进行补充。教师具有系统的、扎实的高中历史知识,是教师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的体现。具体来说,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提高历史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需要对高中历史教育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
首先,高中历史不仅包括中国历史的常识,还包括世界通史,因此,教师首先要有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眼光,并且高中历史课本知识是以单元的形式进行划分的,个单元之间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交叉,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应该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树立,并且对其进行纵向、横向的体系构建,最终完整、系统、扎实地掌握高中历史学科的专业知识。其次,历史学科是一门涉及语文、政治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学科,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离不开文化背景、政治背景等相关因素。比如说,人教版高中历史改革选修课上有关于孝文帝改革的知识讲解,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那就是改革是在一个民族文化相冲突、又相互融合的背景下的改革,改革的结果证明可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强大,同时教师也要明确给学生关于统治者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孝文帝改革之所以会成功,正是由于孝文帝对汉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学生在了解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重点知识后,才能够对改革所采取的内容进行理解上的记忆。最后,教师在宏观上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对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识记历史知识。
二、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实施以后,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求教师教授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同时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这三方面的能力。因此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对教师课堂授课的具体要求。为此,教师要及时地转变教学理念。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对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在深入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切实地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明确自身在课堂中的位置,重新定位自己,将自己由传统的课堂掌控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并且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手段的使用都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既要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最终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其次,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认真备课,很多教师以自己熟练的授课能力为依托,对自己的备课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很多教师在备课不仔细的情况下,甚至直接备课就直接进行历史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备课的不充分有可能造成教师的窘境,当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遇到了超出经验的情况时,就有可能造成应对不妥当的局面。
除此之外,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识记,单纯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在人的记忆中不可能存在很长的时间。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教师的解题思维和理解思维,学生通过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才能够实现基础知识之上的触类旁通。最终达到学习的轻松和有效的目的。
三、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高中新课标明确的指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能够体现新课标授课理念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授课方法。为此,教师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加以改善。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模式。教师的语言、表情以及教师对某一话题的描述都可能成为高中历史授课的情景创设的条件。比如,教师在教授宋代的繁荣时,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入手导入课程,教师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中繁荣的市井生活状态的描述中引发学生对宋代繁荣景象的思考。其次,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技术,利用多媒体融图像、文字、声音等为一体的特点将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或历史画面展现给学生,如在对《清明上河图》的描述中,如果学生还未见过这幅画,或者对这幅画没有太多的印象,这时,学生单凭自己的想象难以达到对画面理解的真实程度。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图话展示给学生,学生就可以细致形象地了解图画的内容。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的环节。一方面,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的疑问;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课上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不仅从教师、从更多外来资源中获得知识、方法上的收获,同时也能够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了解其他人的优点,并且能够从对其他同学的学习中实现自己的进步。
总之,教师通过实现知识的拓展、授课理念的更新、专业技能的转变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定的条件,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贯彻实施也体现了学生在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对教学态度的认真也是对學生对教师事业的尊重。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师专业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55
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历史这门学科距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时间差距,在高中阶段学生接触的这门学科的知识多是已经成为定论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加深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知识。同时,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也能够了解古今中外的具体史实。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可以从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念、提高专业能力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促进自我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授课的基础,是教师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教学水平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合理的定位,并且以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或者进行补充。教师具有系统的、扎实的高中历史知识,是教师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的体现。具体来说,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提高历史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需要对高中历史教育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
首先,高中历史不仅包括中国历史的常识,还包括世界通史,因此,教师首先要有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眼光,并且高中历史课本知识是以单元的形式进行划分的,个单元之间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交叉,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应该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树立,并且对其进行纵向、横向的体系构建,最终完整、系统、扎实地掌握高中历史学科的专业知识。其次,历史学科是一门涉及语文、政治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学科,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离不开文化背景、政治背景等相关因素。比如说,人教版高中历史改革选修课上有关于孝文帝改革的知识讲解,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那就是改革是在一个民族文化相冲突、又相互融合的背景下的改革,改革的结果证明可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强大,同时教师也要明确给学生关于统治者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孝文帝改革之所以会成功,正是由于孝文帝对汉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学生在了解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重点知识后,才能够对改革所采取的内容进行理解上的记忆。最后,教师在宏观上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对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识记历史知识。
二、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实施以后,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求教师教授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同时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这三方面的能力。因此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对教师课堂授课的具体要求。为此,教师要及时地转变教学理念。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对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在深入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切实地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明确自身在课堂中的位置,重新定位自己,将自己由传统的课堂掌控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并且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手段的使用都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既要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最终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其次,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认真备课,很多教师以自己熟练的授课能力为依托,对自己的备课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很多教师在备课不仔细的情况下,甚至直接备课就直接进行历史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备课的不充分有可能造成教师的窘境,当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遇到了超出经验的情况时,就有可能造成应对不妥当的局面。
除此之外,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识记,单纯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在人的记忆中不可能存在很长的时间。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教师的解题思维和理解思维,学生通过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才能够实现基础知识之上的触类旁通。最终达到学习的轻松和有效的目的。
三、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高中新课标明确的指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能够体现新课标授课理念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授课方法。为此,教师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加以改善。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模式。教师的语言、表情以及教师对某一话题的描述都可能成为高中历史授课的情景创设的条件。比如,教师在教授宋代的繁荣时,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入手导入课程,教师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中繁荣的市井生活状态的描述中引发学生对宋代繁荣景象的思考。其次,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技术,利用多媒体融图像、文字、声音等为一体的特点将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或历史画面展现给学生,如在对《清明上河图》的描述中,如果学生还未见过这幅画,或者对这幅画没有太多的印象,这时,学生单凭自己的想象难以达到对画面理解的真实程度。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图话展示给学生,学生就可以细致形象地了解图画的内容。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的环节。一方面,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的疑问;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课上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不仅从教师、从更多外来资源中获得知识、方法上的收获,同时也能够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了解其他人的优点,并且能够从对其他同学的学习中实现自己的进步。
总之,教师通过实现知识的拓展、授课理念的更新、专业技能的转变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定的条件,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贯彻实施也体现了学生在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对教学态度的认真也是对學生对教师事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