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来说,不可否认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存在差异,但根据作者长期以来从事心理学和管理学的教学研究经验得知:高职生成长过程中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依据“从职业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行动中学习”的教育理念,通过对《管理实务》的课程改革,采用任务驱动式,把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入在“教学做训评”整个教学环节中,旨在提升对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促进他们端正人生态度、确立人生目标、塑造健康心理、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职生;非智力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体表现为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专业能力,又需具备敬业精神和乐于助人、团队合作等职业素质。高职教育工作者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其应尽责任和义务。
一、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特点
(一)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对高职生的成长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多方面的作用。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说“所有智力水平上都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其他基本能力,但是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目前的研究也表明,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在学生身上的反映十分明显。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地发展,就有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特点
目前北京高职院校的生源有四种:一是普通高考生;二是自主招生的考生;三是单考单招的考生;四是五年制的考生。这些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与同龄的本科大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易受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专业学习目标模糊,对课业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高职生追求时尚,易受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能很快地学会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但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更多体会到的是学习成绩不佳而带来的挫败、沮丧、无奈。特别是中考或高考升学的失败,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前途会充满了坎坷和不确定,致使他们专业学习的目标模糊,普遍对课业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2.张扬自我个性,易忽视别人感受,团结合作意识不强,集体观念弱。目前高职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衣食无忧,特立独行、张扬个性,敢于反抗。他们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不太在意别人的评价。由于他们比较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别人的想法,因此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他们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经常出现集体活动中自行其事的现象。
3.憧憬美好的未来,渴望成功,但缺乏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高职生从小就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渴望自己的成功,憧憬美好的未来,也深知今后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实力。但是很多高职生从小到大一直被过度呵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缺乏责任感,做事的计划性较差、持久性不强,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特别是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离开了家人这根“拐杖”的支撑和逼迫,在学习和生活中便陷入了无序状态,不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4.有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但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意志力不强。高职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在学业上都品尝过中考或高考失利的苦果,虽然他们能够承受一定的挫折,但是由于他们心理发育还未成熟,这些失败的经历还深深地影响他们。通常表现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一些不如意时,他们就归结为考学失败造成的恶果,这易使他们丧失积极向上的动力,容易灰心丧气,甚至放弃。因此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强。
5.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很多高职生热情、开放、充满活力,善于言谈,好表现自己。但是这一般是在熟悉的人面前。如果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表现的比较沉默,不善言辞,让人感觉不易接近。还有一些学生的交往范围仅限于同宿舍同学,或同班的同性别的同学。一些学生渴望交友,却不愿主动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朋友,表现出孤僻、冷漠,他们被排斥在多数群体之外。
二、非智力因素培养对高职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高职生端正人生态度,确立人生目标
目前一些高职生的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表现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因此,加强对高职生的品德教育非常必要。研究表明:在构成学生品德的四个要素中,除了道德认识外,其余三个要素(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都是非智力因素。所以教师对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从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入手,磨练道德意志或训练道德行为习惯。只有这些非智力因素协调一致地都得到发展时,良好的品德才能形成。这有助于高职生端正人生态度,引导他们建立起对自身发展有更大价值的人生目标。
(二)有利于塑造高职生健康心理
林崇德先生提出:“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成分。”即非智力因素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培养非智力因素能够帮助高职生塑造健全人格,形成独特的个性,增强其抵御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这有利于塑造高职生健康心理,使他们能够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
(三)有助于高职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高职生学习过程包括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高职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既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其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形成,如激发学习兴趣、稳定饱满情绪、锻炼坚强意志等。同时高职生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形成则有利于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如激发思维、丰富想象、加强注意、善于观察、促进记忆等。所以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四)有利于高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法之一是高职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包括自我反省、自我认识与评价、自我调节。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高职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幽默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获得愉快的生活体验。使高职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悦纳他人;学会敢于面对现实的挑战,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去适应环境。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高职生培养和完善自身非智力因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使高职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五)有利于培养高职生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性格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非智力因素,特别是责任心、事业心、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诚实、谦虚、助人为乐、自觉遵守纪律的性格特征有助于个人的职业成功。所以这些良好性格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管理实务》课程改革中促进高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方法
(一)针对高职新生的需要,在“教”中,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渗透品德教育
《管理实务》课程的教育对象是高职新生,他们刚入校门,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所学课程是否实用,是否容易学习和掌握,对专业和就业有哪些益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体现新颖、实用和逻辑性强的特点。目前有关管理学的教材都是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先介绍管理学的理论,然后是管理的五大职能。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对于初次接触该课程的高职新生来说难度较大,因为抽象的管理理论大大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比较吃力,这会影响到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现在《管理实务》教学内容根据:“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什么”这条主线,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其次,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第三,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管理的过程和管理理论,并对自身做好个人管理,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这样就由浅入深地引导高职生对管理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也符合高职生的认知规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体现出新颖、实用和逻辑性强的特点。
2.充分利用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学科,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既注意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又要适合高职生心理发展水平,多采用丰富、多采、生动的管理故事、管理寓言、管理漫画和管理游戏等形式,引发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要、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如进行管理游戏《如何赢得更多》时,学生会面对“在做人时,加分和诚信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教师及时引导,最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诚信更重要,这是做人的根基。学生在这个游戏中除了理解影响决策的因素外,还进行了一次自我净化的品德教育。
3.教师自身榜样的影响。教育实践表明:身体力行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高职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始于对任课教师的喜爱。教师的热情、真诚、开朗、友善、责任心、守信用、乐于助人的非智力因素容易吸引高职生。高职生还非常重视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因此教师态度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这三者缺一不可,也被称为“教育爱”。这种爱利于师生之间的交往,形成情感融洽的课堂学习情境,对培养高职生的非智力因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高职生的“学、做”中注重他们积极情感体验和意志的培养,加强自我管理,强化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管理实务》课程中高职生的学习方式是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笔者依据课程要求为学生设计了七个教学任务,并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重要方面。如《组建我们的团队》的任务,就是让高职新生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展示他们积极向上的风采。学生的个人作业《学习计划制定表》、《课外活动计划表》、《身体锻炼计划表》和《X月份消费计录与小结》,都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管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管理中,让他们从平时做起,自我要求,自我监督,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消费,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意志力,加强自我管理。在小组学习时,小组成绩就是各个组员的成绩,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氛围。还要求组长填写小组讨论记录表,把团队精神作为小组考核项目之一。这些措施的实施强化高职生的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的培养。高职生在“学、做”中还增强了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这都利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在评价中注重非智力因素考核
《管理实务》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考核,把学生学期考核分为平时考核(70%)和期末考核(30%)。学生的平时考核又分为作业评价考核和课堂参与效能考核。把学生在课堂参与效能情况记入过程考核,目的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敢于批判的能力。针对一些学生作业拖拉的情况,制定奖励和惩罚措施。把学生作业中的新颖、独特和创新的观点作为加分的项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重视对学生的激励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职教育应注重对学生的激励。《管理实务》课程在了解高职生的需要和动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激励采取多种激励手段的综合使用。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结合,即时激励与学期激励结合,还有期末面向班级全体学生的有一定差别的适度的物质激励。这都有利于激发高职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力,增强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
《管理实务》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期末对学生的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受益,认识到与人沟通、交流很重要;责任感得到加强。
总之,高职生这些非智力因素良好发展,有助于高职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有利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锦生.寻找教育的新支点——非智力因素理论影响下
的教育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沈立德.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97.
[3] 杨强.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4] 李铮编.30天让你精通管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
社,2006.
[5] (美)凯利·麦格尼格尔,王岑卉译.自控力——斯坦福
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
社,2012.
[6] (美)史蒂芬·柯维,高新勇等译.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
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职生;非智力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体表现为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专业能力,又需具备敬业精神和乐于助人、团队合作等职业素质。高职教育工作者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其应尽责任和义务。
一、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特点
(一)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对高职生的成长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多方面的作用。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说“所有智力水平上都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其他基本能力,但是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目前的研究也表明,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在学生身上的反映十分明显。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地发展,就有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特点
目前北京高职院校的生源有四种:一是普通高考生;二是自主招生的考生;三是单考单招的考生;四是五年制的考生。这些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与同龄的本科大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易受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专业学习目标模糊,对课业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高职生追求时尚,易受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能很快地学会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但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更多体会到的是学习成绩不佳而带来的挫败、沮丧、无奈。特别是中考或高考升学的失败,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前途会充满了坎坷和不确定,致使他们专业学习的目标模糊,普遍对课业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2.张扬自我个性,易忽视别人感受,团结合作意识不强,集体观念弱。目前高职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衣食无忧,特立独行、张扬个性,敢于反抗。他们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不太在意别人的评价。由于他们比较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别人的想法,因此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他们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经常出现集体活动中自行其事的现象。
3.憧憬美好的未来,渴望成功,但缺乏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高职生从小就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渴望自己的成功,憧憬美好的未来,也深知今后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实力。但是很多高职生从小到大一直被过度呵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缺乏责任感,做事的计划性较差、持久性不强,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特别是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离开了家人这根“拐杖”的支撑和逼迫,在学习和生活中便陷入了无序状态,不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4.有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但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意志力不强。高职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在学业上都品尝过中考或高考失利的苦果,虽然他们能够承受一定的挫折,但是由于他们心理发育还未成熟,这些失败的经历还深深地影响他们。通常表现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一些不如意时,他们就归结为考学失败造成的恶果,这易使他们丧失积极向上的动力,容易灰心丧气,甚至放弃。因此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强。
5.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很多高职生热情、开放、充满活力,善于言谈,好表现自己。但是这一般是在熟悉的人面前。如果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表现的比较沉默,不善言辞,让人感觉不易接近。还有一些学生的交往范围仅限于同宿舍同学,或同班的同性别的同学。一些学生渴望交友,却不愿主动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朋友,表现出孤僻、冷漠,他们被排斥在多数群体之外。
二、非智力因素培养对高职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高职生端正人生态度,确立人生目标
目前一些高职生的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表现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因此,加强对高职生的品德教育非常必要。研究表明:在构成学生品德的四个要素中,除了道德认识外,其余三个要素(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都是非智力因素。所以教师对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从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入手,磨练道德意志或训练道德行为习惯。只有这些非智力因素协调一致地都得到发展时,良好的品德才能形成。这有助于高职生端正人生态度,引导他们建立起对自身发展有更大价值的人生目标。
(二)有利于塑造高职生健康心理
林崇德先生提出:“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成分。”即非智力因素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培养非智力因素能够帮助高职生塑造健全人格,形成独特的个性,增强其抵御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这有利于塑造高职生健康心理,使他们能够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
(三)有助于高职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高职生学习过程包括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高职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既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其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形成,如激发学习兴趣、稳定饱满情绪、锻炼坚强意志等。同时高职生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形成则有利于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如激发思维、丰富想象、加强注意、善于观察、促进记忆等。所以高职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四)有利于高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法之一是高职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包括自我反省、自我认识与评价、自我调节。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高职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幽默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获得愉快的生活体验。使高职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悦纳他人;学会敢于面对现实的挑战,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去适应环境。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高职生培养和完善自身非智力因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使高职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五)有利于培养高职生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性格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非智力因素,特别是责任心、事业心、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诚实、谦虚、助人为乐、自觉遵守纪律的性格特征有助于个人的职业成功。所以这些良好性格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管理实务》课程改革中促进高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方法
(一)针对高职新生的需要,在“教”中,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渗透品德教育
《管理实务》课程的教育对象是高职新生,他们刚入校门,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所学课程是否实用,是否容易学习和掌握,对专业和就业有哪些益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体现新颖、实用和逻辑性强的特点。目前有关管理学的教材都是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先介绍管理学的理论,然后是管理的五大职能。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对于初次接触该课程的高职新生来说难度较大,因为抽象的管理理论大大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比较吃力,这会影响到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现在《管理实务》教学内容根据:“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什么”这条主线,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其次,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第三,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管理的过程和管理理论,并对自身做好个人管理,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这样就由浅入深地引导高职生对管理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也符合高职生的认知规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体现出新颖、实用和逻辑性强的特点。
2.充分利用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学科,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既注意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又要适合高职生心理发展水平,多采用丰富、多采、生动的管理故事、管理寓言、管理漫画和管理游戏等形式,引发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要、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如进行管理游戏《如何赢得更多》时,学生会面对“在做人时,加分和诚信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教师及时引导,最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诚信更重要,这是做人的根基。学生在这个游戏中除了理解影响决策的因素外,还进行了一次自我净化的品德教育。
3.教师自身榜样的影响。教育实践表明:身体力行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高职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始于对任课教师的喜爱。教师的热情、真诚、开朗、友善、责任心、守信用、乐于助人的非智力因素容易吸引高职生。高职生还非常重视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因此教师态度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这三者缺一不可,也被称为“教育爱”。这种爱利于师生之间的交往,形成情感融洽的课堂学习情境,对培养高职生的非智力因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高职生的“学、做”中注重他们积极情感体验和意志的培养,加强自我管理,强化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管理实务》课程中高职生的学习方式是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笔者依据课程要求为学生设计了七个教学任务,并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重要方面。如《组建我们的团队》的任务,就是让高职新生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展示他们积极向上的风采。学生的个人作业《学习计划制定表》、《课外活动计划表》、《身体锻炼计划表》和《X月份消费计录与小结》,都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管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管理中,让他们从平时做起,自我要求,自我监督,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消费,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意志力,加强自我管理。在小组学习时,小组成绩就是各个组员的成绩,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氛围。还要求组长填写小组讨论记录表,把团队精神作为小组考核项目之一。这些措施的实施强化高职生的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的培养。高职生在“学、做”中还增强了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这都利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在评价中注重非智力因素考核
《管理实务》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考核,把学生学期考核分为平时考核(70%)和期末考核(30%)。学生的平时考核又分为作业评价考核和课堂参与效能考核。把学生在课堂参与效能情况记入过程考核,目的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敢于批判的能力。针对一些学生作业拖拉的情况,制定奖励和惩罚措施。把学生作业中的新颖、独特和创新的观点作为加分的项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重视对学生的激励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职教育应注重对学生的激励。《管理实务》课程在了解高职生的需要和动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激励采取多种激励手段的综合使用。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结合,即时激励与学期激励结合,还有期末面向班级全体学生的有一定差别的适度的物质激励。这都有利于激发高职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力,增强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
《管理实务》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期末对学生的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受益,认识到与人沟通、交流很重要;责任感得到加强。
总之,高职生这些非智力因素良好发展,有助于高职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有利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锦生.寻找教育的新支点——非智力因素理论影响下
的教育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沈立德.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97.
[3] 杨强.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4] 李铮编.30天让你精通管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
社,2006.
[5] (美)凯利·麦格尼格尔,王岑卉译.自控力——斯坦福
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
社,2012.
[6] (美)史蒂芬·柯维,高新勇等译.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
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