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及影响因素。描述分析发现,高职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普遍感到不容乐观,感觉就业压力较大,但对自身的就业有一定的信心。在就业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缺乏工作经验和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毕业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学习成绩、受奖励情况及父亲职业对毕业生就业压力、就业信心和就业前景均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心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一、引 言
  毕业生就业困难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根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被称为“最难就业年”。随着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深入,关于毕业生就业心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研究分析毕业生就业心理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欧阳霞、李德平等人认为毕业生消极就业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相关知识和能力欠缺、缺乏竞争意识、心理状态差、思想压力大、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等[1];张尚兵的研究表明,焦虑、自卑、嫉妒、幻想、恐惧、猜疑、后悔、焦虑、自卑、嫉妒是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最强烈的挫折心理。就业理想、专业理想、地域理想未实现造成的挫折源是目前我国大学生较为主要的就业挫折源[2];孟祥俊研究得出大学生有如下就业心理问题: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意识突出,功利色彩凸显;择业自主性差,依赖性强;择业安全心理强,主动竞争意识弱[3]。
  纵观国内研究者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研究,理论探讨较多,社会调查相对较少,理论探讨往往缺乏深入的、占有实际调研资料的、定量的统计和分析,缺乏严格的、量化的研究,因而所提出的应对就业心理的策略也只是一般性表述,缺乏针对性、说服力和可操作性。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量化的研究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及其影响因素。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与测量
  就业心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可以归纳为就业心理倾向、就业心理素质、就业心态三个方面[4]。本项研究中,我们把毕业生就业心理界定为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在认知、情绪、意志、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素养或状态。具体操作化为三个指标:就业前景乐观指数、就业信心指数和就业压力指数。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5]。本文所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主要指毕业生在学校的政治素质、认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等,具体操作化为政治面貌、学习成绩、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社会实践经历(包括兼职、勤工俭学和做义工等)、所学专业和奖励状况等6个指标。
  社会资本。本文主要参考学者林南的社会结构资源说[6],将毕业生的社会资本界定为毕业生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具体包括生源地、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父母亲的职业等六个方面。
  (二)拟探讨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考察的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毕业生的个人特征,具体包括性别、是否独生子女。
  二是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具体包括所学专业、政治面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状况和表彰奖励情况。
  三是毕业生的社会资本,具体包括生源地、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亲的职业、家庭经济收入。
  (三)资料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2013年4-6月进行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调查。该调查在留仙洞校区和西丽湖校区各选择了三个学院,每个学院随机抽选6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这样共计360名毕业生构成我们的样本。调查实施过程中均由各学院毕业班辅导员老师协助分发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0%。其中男生占51.2%,女生占48.8%;独生子女占29.9%,非独生子女占70.1%;文科类毕业生占52.5%,理工科类毕业生占47.5%;找到工作并签订就业协议的占53.7%,未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占46.3%。生源地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67.9%、11.1%、12.7%和8.3%。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
  1.对就业前景普遍感到不乐观。为了更清楚更直观地描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乐观指数,我们对就业前景指标赋分,然后计算其均值。具体赋分为:从“很悲观”到“很乐观”分别赋1~5分。得分越高,表明就业前景乐观指数越大。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指数小于3.0,为2.95,表明对就业前景普遍感到不乐观。
  从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人力资本来看,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因素主要为学习成绩和奖励情况,具体表现为:成绩越好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越小,受到表彰奖励的毕业生比没有受到奖励的就业压力更小。影响毕业生就业信心的主要是性别、学习成绩和奖励情况,具体表现为:男性毕业生比女性毕业生的就业信心更强,受到奖励、学习成绩好的毕业生比未受到奖励、学习成绩差的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就业信心。影响毕业生就业前景指数的主要是性别、专业、社会实践、学习成绩和奖励情况。具体表现为男性毕业生比女性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更乐观,文科类毕业生比理工科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更乐观,社会实践、学习成绩和奖励情况对毕业生就业前景起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2)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是父亲文化程度和父亲职业,呈负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父亲文化程度越高,职业层次越高,就业压力越小。影响毕业生就业信心的主要是父亲职业,父亲职业层次越高,就业信心越强。影响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指数的主要因素是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职业。具体表现为:母亲文化程度越高,父亲职业层次越高,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越乐观。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1.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对就业前景感到不容乐观,感觉就业压力比较大,但就业信心指数较高。在就业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缺乏工作经验和自我定位不够准确。
  2.是否学生干部以及是否获得奖励在就业压力指数、就业信心指数和就业前景乐观指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学生干部经历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在就业信心和就业前景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和专业类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具有就业信心,对就业前景持更乐观的心态,文科类毕业生比理工科毕业生具有更高的就业前景乐观指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生对就业市场上存在的性别歧视的担忧。
  4.毕业生人力资本对个人就业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学习成绩和受奖励情况对毕业生就业压力、就业信心和就业前景均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毕业生政治面貌、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等对就业心理不存在显著影响。
  5.毕业生社会资本对个人就业心理存在一定的影响。社会资本中的父亲职业层次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包括就业前景、就业压力和就业信心)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父亲的文化程度对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起到了正面作用,母亲文化程度对提高毕业生就业前景指数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
  (二)几点建议
  1.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之一,学习成绩体现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综合状况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自己的学习,是大学生最为迫切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必须明确,在校期间只有努力学习,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才能增加自身就业的筹码,提高就业质量。
  2.“优异”特征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减少就业压力。受奖励情况反映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或某方面的优秀之处,它被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较为看重。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己的软实力,争取更多的表彰奖励,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高校,要转变观念,摒弃学生专业能力单一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专业能力、职业变迁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复合互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有一定影响。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性别歧视、对工作经验的过分看重、对名校毕业生的过度青睐等。本次调查表明,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最感困惑的是缺乏工作经验,男生比女生更具有就业信心,对就业前景持更乐观的心态。这需要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加强管理,完善就业市场,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4.家庭背景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大量研究证明,大学生就业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亲缘和地缘的联带关系来实现的,非正式社会网络包括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私人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显示,在获得工作过程中曾经得到别人帮助的毕业生占71.8%,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分别是家人、亲戚或朋友的介绍(31.5%)、网站(17.6%)和人才招聘会(17.3%)。因此,高校和大学生自身都应有“社会资本意识”,注重“社会资本”积累。对大学生自身来讲,一是要学会开发现有的“社会资本”。二是要走出校门,注重“后致社会资本”的积累。加强与社会的交往,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实践、兼职、打工、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种活动,加强与社会的交往,主动与社会上各层面的人才交朋友。
  参考文献:
  [1] 欧阳霞,李德平,等.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
  调查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2):71-72.
  [2] 张尚兵.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D].河
  海大学,2007.
  [3] 孟祥俊.沈阳市区职业学校择业心理研究[D].河北师
  范大学,2005.
  [4] 王艳丽.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 舍温·罗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
  李平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736.
  [6]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
  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8.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九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进行的实地调查研究,介绍了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总结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和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
期刊
摘要:“因材施教”是新时期新加坡制定各项教育政策所围绕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是中国最受关注的教育观念,二者结合比较符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收的学生参差不齐,差别很大,采取分层施教、教育方式多样、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可以较好地体现特色,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启示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无论什么
期刊
摘要: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价值与旅游经济价值,合理开发会促进遗产资源管理的良性循环。但是,实践中利益主体往往从维护自己利益最大化诉求的角度出发,会出现一系列破坏遗产资源的“公地悲剧”现象。文章以龙门古镇为例,分析龙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利益主体诉求及利益关系现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龙门古镇;利益协调  
期刊
摘要:据调查,区域继续教育存在的阻滞是:1.企业和单位内部对员工和职工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较少。2.企业和单位门槛不高,员工认为没有较多知识文化也能进厂上班,缺乏知识文化压力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动力。3.企业缺乏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政策法律素质、合作意识等教育,特别是缺乏对员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正确引导,甚至有少数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从而造成员工理想缺失、追求失落。4.在
期刊
摘要:分析了机械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德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构建了校企合作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行专业导师制、建立良好氛围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提高了机械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践;创新;导师制;培养体系  机械行业是为各行各业提供机械设备的部门,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山东省的十一五规划也提出了将实
期刊
摘要:在分析“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特点的基础上,围绕着一个单元的“锚”的设计为案例,探讨了该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最后结合当今高职大学英语“基础+职业”课程特点,总结高职大学英语“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情境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高职大学英语  收稿日期:2013-09-22  作者简介:古嘉惠(1971-),女,硕士,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期刊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在生均教育经费及投入结构方面差距较大,与其规模发展及内涵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其主要原因为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须从提高社会认同度入手,科学制定生均拨款标准,改革财政拨款制度,完善财政投入评价与监督机制,至少保证其财政投入与普通本科教育水平相当,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生均拨款标准  收稿日期:2013-09-16  基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计算机类课程对考核与评价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引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理论思想,探讨了阶段性评价和互动性评价实施的方法,并对现有的评价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使其易于操作和实施。  关键词: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评判,并寻求改进和优化的过程
期刊
摘要:清末民初,“贤妻良母主义”作为政府对待女性问题的指导思想,深刻影响着女子师范教育。从课程设置上看,清末的女子师范学堂集中体现了培养“贤妻良母”的目标,辛亥革命后的课程改革则兼具进步与保守成分,特别是袁世凯执政时期,由于社会需求的增加和观念的落后,传统女性观出现了强势反弹,致使民国初年的女子师范教育仍旧停留在传统框架中。  关键词:女子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校;课程设置;贤妻良母主义  早在中国
期刊
摘要:通过对苏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带来的金融人才需求趋势的新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落实“滚动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实践教学型师资队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