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观察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tia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析儿科护理工作中施行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儿科接收的128例住院患儿为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这些患儿纳入基础组和干预组,各64例;基础组开展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施行风险防范式护理,评比两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出现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总出现率(6.25%)显著低于基础组(31.25%),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8.44%)显著高于基础组(85.94%),P<0.05。结论:将风险防范式护理实践于儿科护理中,不仅能大幅减少风险事件的出现概率,还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风险防范式护理;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3-056-03
  儿科收治的患儿年龄小,其自控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弱,这会直接影响到治疗依从性,若出现护理安全事故还可能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继而诱发医疗纠纷[1]。对此,强化护理风险管控是目前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将风险防范式管理运用于儿科护理中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使科室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此文择取我院儿科接收的128例住院患儿为对象,主要研讨儿科护理工作中施行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详述内容见下:
  1.对象、方法
  1.1对象
  择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儿科接收的128例住院患儿为对象,入选标准:患儿年龄小于12岁;患儿家长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不包括先天性畸形、意识障碍、伴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病例。当中,69例为男性,59例为女性,年龄4个月-11岁,平均(4.8±1.25)岁;大部分患儿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疾病类型主要有小儿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喉炎、哮喘等;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这些患儿纳入基础组和干预组,各64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基础组开展常规护理服务,内容以常规检查、用药护理、病情监护、对症护理等为主;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施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内容详见如下:
  (1)强化安全护理。为防止患儿坠床,要定期加固病床的护栏,并进行合理安置,以免挤压到患儿手部。如果需将患儿放于治疗台上时,由一名护士进行操作,另外再安排一名护士负责保护患儿,防止意外事件出现。治疗期间,对于情绪激动、躁动不安的患儿,需使用材质较好的约束带适当限制其活动,并确保约束带松紧度合适。嘱家长注意看护患儿,禁止其触碰电器类、插头等物品,以防触电。(2)强化健康宣教。护士和患儿家长主动交谈、沟通,详细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和病情程度,并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诊疗知识,增强家长对患儿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本组多数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士进行健康宣教时,要结合患儿呼吸道疾病的不同类型开展专业性健康指导,告知家长为患儿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比如,室内多通风、平时勤洗手、注意和病患隔离、视温度变化做好保暖护理、落实碗筷和室内消毒处理、加强运动锻炼等。(3)强化心理干预。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与患儿及家长建立有效、良好的沟通机制,尽可能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采用适宜方式缓解患儿心中的恐惧感、紧张感、陌生感,让患儿及早适应病房环境,进而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治疗。对心理、生理不适感较强的患儿,在护理操作中,可通过发放玩具、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方式适当转移其注意力,以减轻患儿的负面情绪和不适感。(4)环境管理。日常护理中,注意清除病房中具有危险性的物品,保持各类物品摆放整齐,地面干燥卫生。为促进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康复,护士要将室内温度调整控制于8-20℃,并定时开窗通风、清理病房,维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无尘、无烟,每天实施1次紫外线消毒。(5)落实细节护理干预。由于患儿多数属于呼吸道疾病,护理人员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积极落实相应的细节护理干预:①呼吸道护理。针对不同的呼吸道疾病类型,对患儿病情进行密切监测,指导其采取舒适、合理的体位,并及时清除口部和鼻内的分泌物,使呼吸系统维持通畅,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的问题。
  ②咽部护理。对不同患儿的病情状况要进行及时观察,若发现有咽部水肿、充血、化脓等现象,要快速上报医师并予以及时处理,一般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治疗以减轻咽部不适感。③高热护理。通常患儿体温超过38.5oC时,需予以高热护理干预,比如物理降温、枕冰袋、头部冷湿敷、取酒精进行腹股沟擦浴等,此外还需使用药物降温,用药时要合理把握药物剂量,避免患儿因吐药而降低药效,同时严格控制用药时间。④病情监护。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体征变化,谨防患儿出现高热抽搐,并关注患儿有无其他传染性疾病的症状表现,一旦发现立即汇报医师,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此外,定期对患儿开展并发症检查,若发现病情转移或病情加重,要即刻联系医师进行诊断,再施予对症治疗,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1.3评价指标
  (1)統计两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出现率,包括:①护理记录不当:日常护理中文书记录不准确、不及时、不够全面等;②意外事故:患儿出现坠床、磕伤、烫伤、摔伤及输液输血不良反应等;③护理差错:输液差错、用药差错、标本送检差错等[2]。(2)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调查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划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数据处理
  用SPSS25.0软件对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开展分类计学处理,计数数据以(n/%)来表示,数据之间比较时通过2检测,若比较差异较大时以P<0.05表示。   2.结果
  2.1风险事件出现率
  干预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总出现率(6.25%)显著低于基础组(31.25%),P<0.05。数据见表1:
  2.2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干预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8.44%)显著高于基础组(85.94%),P<0.05。数据见表2:
  小儿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其机体免疫系统尚缺少足够的抵抗能力,因此较易患上呼吸道疾病,但在患儿接受住院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隐患,故护理人员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尤为关键[3]。该研究中,将风险防范式护理运用于儿科护理中,科室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有关医疗事故的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让各岗位护士提高对风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的重视程度;同时,结合既往临床护理资料、实际案例及相关文献报告,对儿科护理(特别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并按总结情况拟定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通过强化安全护理、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环境管理及落实细节护理干预,为患儿提供了全方位、系统性的安全防护管理,以最大程度减少护理中风险事件出现概率,同时降低风险事件对患儿的不良影响[4]。该研究结果为:干预组患儿护理期间风险事件总出现率低于基础组,干预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基础组,P均<0.05。表明将风险防范式护理实践于儿科护理中,不仅能大幅减少风险事件出现概率,还可改善护患关系,使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
  综上,在常规儿科护理的前提下增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能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并有助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刘丽.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8,8(33):113-114.
  [2]刘娜.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06:1398-1399.
  [3]魏堃.關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15:117-118.
  [4]毛贤荣.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8,19:127-1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98例,依据病灶良恶性情况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将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恶性病变患者设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内实性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良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增厚,恶性病变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胸膜凹陷;研究组边缘征象大多表现为毛刺征和棘状突起,且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PBL方法在临床神经内科中进行实习带教时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实习学生42人,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带教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成绩,以及不同方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对不同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进行调研。结果:两组学员的考核成绩都有所提升,实验组学院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员在PBL教学法中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P<0.05;PBL教学法相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足下垂患者应用踝支具前后,对于下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10月10日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病区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采用按照1:1的比例方式将患者分成治疗组(n=25)和参照组(n=25),治疗组采用踝足矫形器以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参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步行能力评分,ADL能力评分。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的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双数)和观察组(单数),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辱骂、自残、伤人和毁坏物品等暴力行为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辱骂、自残、伤人和毁坏物品等暴力行为的发生率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在胃癌治疗中价值作用。方法:从我院2019.11-2020.11收治的胃癌患者中抽取8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纳入40例,以单用替吉奥二线治疗为方案;观察组纳入40例,以联合阿帕替尼以及替吉奥二线治疗为方案。完成治疗后对比组间疗效、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预防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僵硬治疗中使用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2月份至2021年2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法,每组40例。功能锻炼治疗法用于对照组,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法用于观察组。结果:干预前两组疼痛感评分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oo
期刊
摘要: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通过外科、麻醉、护理、康复、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  关键词:基层医院;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麻醉管理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救治时运用损伤控制神经外科理念的救治效果。方法:对照组依据传统救治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神经外科理念。结果: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为91.89%,对照组为72.97%,P0.05。  1.2方法  对照组依据传统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常规给予救治,即患者入院后进行头部CT检查,如有颅内继发性血肿,或存在挫伤灶范围进一步扩大时需要动态复查患者的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治疗投诉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凝血功能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投诉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龟鹿二仙胶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龟鹿二仙胶治疗组、梅花针叩刺背俞穴组两组,各50例,龟鹿二仙胶治疗组患者接受龟鹿二仙胶治疗,梅花针叩刺背俞穴组患者接受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疲劳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结果:龟鹿二仙胶治疗组患者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