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2011年2月1日《海峡茶道》郑先生的文章,颇有几分认同。求同存异,也谈谈自己的陋见。
关于茶叶“过度包装”和“立顿茶、中国茶”,我基本认同郑先生的见解,这是两个茶叶消费文化问题。
茶树原产地问题,郑先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现了一个文化人心态的坦荡和科学精神。但这是一个生命科学问题,不是茶文化问题。如果说是文化问题,倒有点似茶人的价值观问题。
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毋庸置疑,翻一翻近些年出版的茶书、瞧一瞧2008年气势磅礴的奥运会开幕式就知道了。郑先生说的意思是不是因为“俗”,就不那么“精深”了?
1997年发行的4枚一套茶文化邮票,郑先生认为邮票设计上是一个败笔。这也能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问题?至于邮票设计水平本身,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先生的见地,只能算一家之言吧。
郑先生的第三、第四两个问题,基本上是一个问题,即饮茶的行为方式问题。你引用的鲁迅先生说的话没错,但你的解读可能有误。
按我不成熟的经验看,品茶“首先就须有工夫”才可能有“特别的感觉”,即所谓“清心寡欲,休闲品茗”。没有工夫或“工夫在茶外”是感觉不出“茶之韵”的。不仅“蓝领”如此,“白领”也一样。为了解渴,喝茶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不识其味很正常,这有点像“饥不择食”。鲁迅先生是茶人,他是不会“挖苦”茶人的。我相信大师嘴里的“象牙”,不会有假。
“品饮”和“牛饮”是喝茶的两种方式,都是中国人生活的常态。
我在《茶道讲座》里说过,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茶歌)开头写孟诔议寄新茶,中间写独自煎茶、饮茶,最后写茶农的辛酸凄苦。七碗茶歌写的是畅饮时的感悟,飞燕游龙,潇洒走笔。有学者称此乃中国茶史上最负盛名的茶诗,并说你要理解中国茶道,请读七碗茶歌。清·袁枚《试茶》有“叹息人间至味存,但教鲁莽使失真。卢仝七碗笼头吃,不是茶中解事人”之句,批评卢仝“笼头吃”,不解饮茶之“味外味”。
同样都是茶人,平头百姓的卢仝,对“牛饮”是情不自禁;文人雅士的袁枚,则偏爱“品饮”之儒雅有节。看来卢仝与袁枚的饮茶之道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茶文化的多元性使然。“牛饮”、“品饮”,雅俗共存,无优无劣。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人生的境遇有别,饮茶习惯和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样。
关于茶叶“过度包装”和“立顿茶、中国茶”,我基本认同郑先生的见解,这是两个茶叶消费文化问题。
茶树原产地问题,郑先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现了一个文化人心态的坦荡和科学精神。但这是一个生命科学问题,不是茶文化问题。如果说是文化问题,倒有点似茶人的价值观问题。
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毋庸置疑,翻一翻近些年出版的茶书、瞧一瞧2008年气势磅礴的奥运会开幕式就知道了。郑先生说的意思是不是因为“俗”,就不那么“精深”了?
1997年发行的4枚一套茶文化邮票,郑先生认为邮票设计上是一个败笔。这也能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问题?至于邮票设计水平本身,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先生的见地,只能算一家之言吧。
郑先生的第三、第四两个问题,基本上是一个问题,即饮茶的行为方式问题。你引用的鲁迅先生说的话没错,但你的解读可能有误。
按我不成熟的经验看,品茶“首先就须有工夫”才可能有“特别的感觉”,即所谓“清心寡欲,休闲品茗”。没有工夫或“工夫在茶外”是感觉不出“茶之韵”的。不仅“蓝领”如此,“白领”也一样。为了解渴,喝茶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不识其味很正常,这有点像“饥不择食”。鲁迅先生是茶人,他是不会“挖苦”茶人的。我相信大师嘴里的“象牙”,不会有假。
“品饮”和“牛饮”是喝茶的两种方式,都是中国人生活的常态。
我在《茶道讲座》里说过,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茶歌)开头写孟诔议寄新茶,中间写独自煎茶、饮茶,最后写茶农的辛酸凄苦。七碗茶歌写的是畅饮时的感悟,飞燕游龙,潇洒走笔。有学者称此乃中国茶史上最负盛名的茶诗,并说你要理解中国茶道,请读七碗茶歌。清·袁枚《试茶》有“叹息人间至味存,但教鲁莽使失真。卢仝七碗笼头吃,不是茶中解事人”之句,批评卢仝“笼头吃”,不解饮茶之“味外味”。
同样都是茶人,平头百姓的卢仝,对“牛饮”是情不自禁;文人雅士的袁枚,则偏爱“品饮”之儒雅有节。看来卢仝与袁枚的饮茶之道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茶文化的多元性使然。“牛饮”、“品饮”,雅俗共存,无优无劣。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人生的境遇有别,饮茶习惯和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