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训练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语言训练的途径很多,但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学生语言训练应以教材中的课本作为主要“训练场”,发挥教材的例读作用,“打好教材这张牌”。然而,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存在着忽视教材,脱离课本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现象。
结果学生写作给人的感觉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样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学生对教材理解还是所进行的语言训练,都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植根于教材”进行语言训练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训练,语文教学工作者都看法不一。而我认为有针对性地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是关键的。我根据教学中的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看法。
一、仿写课文,进行语言训练
词语、句式、段落对文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美的词语、生动的句式、错落有致的段落是构成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闪光点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
(1)词语推敲。词语的恰当运用对句子的表达至关重要。西今中外,在词语的运用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例子。文学家福楼拜对用词的要求十分严格。诗人贾岛也注重于对词语的“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了王安石思乡的情绪,其中“绿”字是他经过反复琢磨、修改的结果,成为词语推敲的典范。因而语文课堂上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我们在品味课文中某一词语的妙用之后,不妨让学生多造几个句子,在词语的运用上多下些功夫。通过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帮助学生领悟悟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不断积累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了解作者用词的精当,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句式表达。句式的表达是评价一篇好文章的标准之一。句式有的体现出匀称美,有的却具有参差美,有的形象生动,有的气势非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式的妙用更要让学生拿起笔来练一练。仔细地体会文章中美妙的句式表达。我在教《春》一课时,就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学生反复诵读,而后仿写。在语文句式的启发下,学生也能像大作家一样,写出很多美妙的富有诗意的句子来。
二、紧扣课文创意和构思,进行语言训练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其中教学也是人学。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汇于教材之中,就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引起共鸣。所以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以下几点,从教材的“意”切入,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思想素质,达到语言训练的作用。
(1)运用词语,概括提炼。阅读课中的词语教学,如果仅停留在对词语简单理解的基础上,不进行词语运用的训练,那么学生写作时就会很困难。对此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运用所学的词语对课文主题概括提炼,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进行表达训练,从而达到词语运用的训练目的。
(2)找准空白,续写内容。一篇课文学完后,对于一些余意未尽,故事情节可延伸的课文,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寻找空白进行续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 考,领悟到所要续写的内容,这样既能巩固所学教材,启迪学生思维,又达到了语言训练的效果。如《变色龙》这篇课文就可以对结尾续写而有针对性进行语言训练。
(3)抓住时机,多写随感。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共鸣,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写一些随感。这不仅再一次实现对语言训练运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背影》一课,我让学生写读后感,很多學生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文字,其中一个学生在文中写到当读到“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语句时,我的心久久不能抚养成人,给了我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伴承受着我的渐渐长大,父亲却慢慢地老去了。对父亲那深沉的爱我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表达?……由此可见,这些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内心触动是多么的大呀!因此,抓住时机,多写随感,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结果学生写作给人的感觉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样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学生对教材理解还是所进行的语言训练,都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植根于教材”进行语言训练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训练,语文教学工作者都看法不一。而我认为有针对性地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点是关键的。我根据教学中的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看法。
一、仿写课文,进行语言训练
词语、句式、段落对文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美的词语、生动的句式、错落有致的段落是构成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闪光点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
(1)词语推敲。词语的恰当运用对句子的表达至关重要。西今中外,在词语的运用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例子。文学家福楼拜对用词的要求十分严格。诗人贾岛也注重于对词语的“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了王安石思乡的情绪,其中“绿”字是他经过反复琢磨、修改的结果,成为词语推敲的典范。因而语文课堂上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我们在品味课文中某一词语的妙用之后,不妨让学生多造几个句子,在词语的运用上多下些功夫。通过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帮助学生领悟悟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不断积累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了解作者用词的精当,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句式表达。句式的表达是评价一篇好文章的标准之一。句式有的体现出匀称美,有的却具有参差美,有的形象生动,有的气势非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式的妙用更要让学生拿起笔来练一练。仔细地体会文章中美妙的句式表达。我在教《春》一课时,就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学生反复诵读,而后仿写。在语文句式的启发下,学生也能像大作家一样,写出很多美妙的富有诗意的句子来。
二、紧扣课文创意和构思,进行语言训练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其中教学也是人学。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汇于教材之中,就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引起共鸣。所以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以下几点,从教材的“意”切入,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思想素质,达到语言训练的作用。
(1)运用词语,概括提炼。阅读课中的词语教学,如果仅停留在对词语简单理解的基础上,不进行词语运用的训练,那么学生写作时就会很困难。对此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运用所学的词语对课文主题概括提炼,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进行表达训练,从而达到词语运用的训练目的。
(2)找准空白,续写内容。一篇课文学完后,对于一些余意未尽,故事情节可延伸的课文,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寻找空白进行续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 考,领悟到所要续写的内容,这样既能巩固所学教材,启迪学生思维,又达到了语言训练的效果。如《变色龙》这篇课文就可以对结尾续写而有针对性进行语言训练。
(3)抓住时机,多写随感。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共鸣,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写一些随感。这不仅再一次实现对语言训练运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背影》一课,我让学生写读后感,很多學生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文字,其中一个学生在文中写到当读到“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语句时,我的心久久不能抚养成人,给了我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伴承受着我的渐渐长大,父亲却慢慢地老去了。对父亲那深沉的爱我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表达?……由此可见,这些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内心触动是多么的大呀!因此,抓住时机,多写随感,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