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处于畏惧、厌恶听课的状态;教师总抱怨学生差,课堂上不配合,总是教师“一言堂”,学生与教师易出现敌对状态。本文作者通过实践与尝试,试图寻找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与途径,让学生和教师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与工作,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 中专数学 课堂教学 提高 学习积极性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从学生的学习状况看。
中专学生的数学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他们在初中的数学成绩基本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下层次,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对数学有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信心。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学生听不懂就看小说、玩手机、睡觉,课后作业应付了事或抄袭,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2.从教师的教学状况看。
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参与率不高,师生互动少。教师基本上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只讲授简单的例题,学生普遍掌握较差,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以上分析的背景下,我希望通过课堂教学的一些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教师和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以期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获;希望通过自身在教学模式、上课提问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课堂纪律的调控,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方面的尝试,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授课的热情,改变数学课枯燥难懂的现状,使师生关系向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数学教育学》中写道: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分,它是渴望获得数学知识而积极参与的意向活动。在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学习者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这种意向使得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韧,有利于学习的成功,而成功快感又会进一步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相反,如果对数学没有兴趣,就会对那些抽象的符号、公式感到茫然,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完成作业信心不足,以致学习成绩下降,而学习成绩下降又进一步引起对数学的恐惧和反感,这样就使数学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的漩涡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和想象力。古代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起源于惊奇。”这说明好奇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教师对提问的方式、问题的设计、课堂纪律的调控、课堂气氛的调节上都应该有所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程序
1.时间:2005年9月至今。
2.对象:04国际贸易班、04电子商务班、05形象设计班。
3.具体过程:
2005.9—2006.10。拟定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2005.9—2007.2。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教学上的尝试,对班级总体成绩进行统计。
2007.2—2007.5。分析数据,整理材料,给出研究结果,写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提问方式上的尝试——“列仙谱”。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仙名好听,学生很喜欢,比如爱神阿弗洛狄特,酒神狄俄尼索斯,等等。于是我列出所有的神仙名,最先以指定的形式给班上发言较多的学生命名,上课提问时就叫“仙名”。封完这些“神”之后,其他的神仙由学生竞争上岗,对于喜欢的神仙名可以预定,课下先跟我说,当上课回答问题答对3次以上后就正式册封。这样上课时我就直接叫“仙名”。学生感觉很好玩,积极性也很高,觉得能当个神仙挺自豪的,因此上课举手发言的学生比以前多了。当上“神仙”的学生,若课堂表现不好了,先给一段考察期,表现还不行的就撤除他的仙职。
2.课堂上发言及平时分加分的尝试。
我请课代表每节课上把发言的学生的名字记下来,不管回答的是否正确,只要肯举手想回答问题的,就说明他上课在听讲,并且进行思考了,这些名单再进行汇总,我再相应地增加学生的平均分。这个方法同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控制课堂纪律方面的尝试。
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要求学生上课听课时,要在沉默中灭亡,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要求回答问题时,要在沉默中爆发,要积极举手发言。当班上纪律不好时,我就提醒他们“该在沉默中灭亡了”,要回答问题时,就要求他们“小火山该爆发了”。我发现对于学生不能用吼的,一味的批评与“镇压”,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4.课堂教学内容和例题选择上的尝试。
数学课上,公式计算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上课容易打瞌睡。我上的班级中,有一个班,一周共5节数学课,有3节课在下午,到了第三节课,学生感觉特别疲劳,想睡觉。当发现很多学生表现出想睡觉的情况时,我就把新课先停一下,中间插一个趣味数学题,缓解一下他们的疲劳。比如教学等比数列求和时,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假如一个月有30天,从第一天起,我每天给你100元钱,但你每天还我一点,第一天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第三天还4分钱,第四天还8分钱,后一天还的钱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问学生愿不愿意。学生一听到钱立即来了精神,觉也不想睡了,问我是不是真的。有的学生也不管那么多,只要是我给他钱他就愿意,结果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出他一个月要还我一千多万,而我只要给他3000元就可以了,学生直呼上当,此时他意识到2的29次方是很大的数,下次再用类似的题目给他做,他就不再上当了。这样学生既有了精神听课,又学到了知识。
在例题的处理上,我尽可能地设置为与实际生活、与本专业密切联系的问题,使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公式的讲解,我也尽量想出口诀,以便于学生记忆。比如讲授交集、并集的符号时,为了使学生便于记忆,我在讲授时将字与符号形象联系起来,交集的“交”字中间“八”字开口向下,所以交集的符号为“∩”;并集的“并”字,最上面两笔,开口向上,所以并集的符号为“∪”,学生根据字形即可判断符号的写法。
5.对概念讲授、知识巩固上的尝试。
李阳有疯狂英语,我想数学课也可以模仿。对于一些概念、公式多读,读完再背;一些解题方法我把它们写成口诀叫他们背;课堂上反复读背几遍后,下节课一上课再提问,并且记录回答的情况,与平时分挂钩,因此学生就会有点压力,课上读背的时候也比较用心了。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上课提问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课堂纪律的调控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方面的教学实践,我请学生写听课感受,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以初探此类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尝试,学生对数学课从畏惧到喜欢,上课举手发言的人数大幅提高。在去年的全市统考中,04级两个班在20个参加考试的平行班级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三。在全校的学生评教中,三个班的评教分数分别为:99.33、94.86、97.8,高于全校90.69的均分。
教师在教学中变得有激情,不断地探索,希望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好,从而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所以教师不再畏惧上课,学生也不再畏惧听课。
八、课题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实践证明,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轻松的课堂是学习的摇篮。我们要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调整课堂教学的模式,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改革、创新,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但实践中我发现,对于课堂纪律很差或入校分数低、基础较差的班级,以上一些方法实施后效果不大;对于综合高中班,课时紧、内容多,也不适用,因此今后教学中我还将不断地进行尝试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舒达,蒋长好.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4.
[2]郭亨杰,宋月丽.心理学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3]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4]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 中专数学 课堂教学 提高 学习积极性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从学生的学习状况看。
中专学生的数学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他们在初中的数学成绩基本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下层次,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对数学有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信心。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学生听不懂就看小说、玩手机、睡觉,课后作业应付了事或抄袭,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2.从教师的教学状况看。
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参与率不高,师生互动少。教师基本上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只讲授简单的例题,学生普遍掌握较差,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以上分析的背景下,我希望通过课堂教学的一些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教师和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以期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获;希望通过自身在教学模式、上课提问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课堂纪律的调控,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方面的尝试,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授课的热情,改变数学课枯燥难懂的现状,使师生关系向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数学教育学》中写道: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分,它是渴望获得数学知识而积极参与的意向活动。在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学习者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这种意向使得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韧,有利于学习的成功,而成功快感又会进一步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相反,如果对数学没有兴趣,就会对那些抽象的符号、公式感到茫然,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完成作业信心不足,以致学习成绩下降,而学习成绩下降又进一步引起对数学的恐惧和反感,这样就使数学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的漩涡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和想象力。古代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起源于惊奇。”这说明好奇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教师对提问的方式、问题的设计、课堂纪律的调控、课堂气氛的调节上都应该有所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程序
1.时间:2005年9月至今。
2.对象:04国际贸易班、04电子商务班、05形象设计班。
3.具体过程:
2005.9—2006.10。拟定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2005.9—2007.2。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教学上的尝试,对班级总体成绩进行统计。
2007.2—2007.5。分析数据,整理材料,给出研究结果,写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提问方式上的尝试——“列仙谱”。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仙名好听,学生很喜欢,比如爱神阿弗洛狄特,酒神狄俄尼索斯,等等。于是我列出所有的神仙名,最先以指定的形式给班上发言较多的学生命名,上课提问时就叫“仙名”。封完这些“神”之后,其他的神仙由学生竞争上岗,对于喜欢的神仙名可以预定,课下先跟我说,当上课回答问题答对3次以上后就正式册封。这样上课时我就直接叫“仙名”。学生感觉很好玩,积极性也很高,觉得能当个神仙挺自豪的,因此上课举手发言的学生比以前多了。当上“神仙”的学生,若课堂表现不好了,先给一段考察期,表现还不行的就撤除他的仙职。
2.课堂上发言及平时分加分的尝试。
我请课代表每节课上把发言的学生的名字记下来,不管回答的是否正确,只要肯举手想回答问题的,就说明他上课在听讲,并且进行思考了,这些名单再进行汇总,我再相应地增加学生的平均分。这个方法同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控制课堂纪律方面的尝试。
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要求学生上课听课时,要在沉默中灭亡,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要求回答问题时,要在沉默中爆发,要积极举手发言。当班上纪律不好时,我就提醒他们“该在沉默中灭亡了”,要回答问题时,就要求他们“小火山该爆发了”。我发现对于学生不能用吼的,一味的批评与“镇压”,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4.课堂教学内容和例题选择上的尝试。
数学课上,公式计算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上课容易打瞌睡。我上的班级中,有一个班,一周共5节数学课,有3节课在下午,到了第三节课,学生感觉特别疲劳,想睡觉。当发现很多学生表现出想睡觉的情况时,我就把新课先停一下,中间插一个趣味数学题,缓解一下他们的疲劳。比如教学等比数列求和时,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假如一个月有30天,从第一天起,我每天给你100元钱,但你每天还我一点,第一天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第三天还4分钱,第四天还8分钱,后一天还的钱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问学生愿不愿意。学生一听到钱立即来了精神,觉也不想睡了,问我是不是真的。有的学生也不管那么多,只要是我给他钱他就愿意,结果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出他一个月要还我一千多万,而我只要给他3000元就可以了,学生直呼上当,此时他意识到2的29次方是很大的数,下次再用类似的题目给他做,他就不再上当了。这样学生既有了精神听课,又学到了知识。
在例题的处理上,我尽可能地设置为与实际生活、与本专业密切联系的问题,使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公式的讲解,我也尽量想出口诀,以便于学生记忆。比如讲授交集、并集的符号时,为了使学生便于记忆,我在讲授时将字与符号形象联系起来,交集的“交”字中间“八”字开口向下,所以交集的符号为“∩”;并集的“并”字,最上面两笔,开口向上,所以并集的符号为“∪”,学生根据字形即可判断符号的写法。
5.对概念讲授、知识巩固上的尝试。
李阳有疯狂英语,我想数学课也可以模仿。对于一些概念、公式多读,读完再背;一些解题方法我把它们写成口诀叫他们背;课堂上反复读背几遍后,下节课一上课再提问,并且记录回答的情况,与平时分挂钩,因此学生就会有点压力,课上读背的时候也比较用心了。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上课提问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课堂纪律的调控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方面的教学实践,我请学生写听课感受,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以初探此类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尝试,学生对数学课从畏惧到喜欢,上课举手发言的人数大幅提高。在去年的全市统考中,04级两个班在20个参加考试的平行班级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三。在全校的学生评教中,三个班的评教分数分别为:99.33、94.86、97.8,高于全校90.69的均分。
教师在教学中变得有激情,不断地探索,希望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好,从而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所以教师不再畏惧上课,学生也不再畏惧听课。
八、课题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实践证明,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轻松的课堂是学习的摇篮。我们要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调整课堂教学的模式,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改革、创新,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但实践中我发现,对于课堂纪律很差或入校分数低、基础较差的班级,以上一些方法实施后效果不大;对于综合高中班,课时紧、内容多,也不适用,因此今后教学中我还将不断地进行尝试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舒达,蒋长好.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4.
[2]郭亨杰,宋月丽.心理学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3]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4]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