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对此,该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和相关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不平衡;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31-02
一、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
二、产生原因
1.美国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的管制政策加剧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
从1949年到1994年,美国发起组织了“巴统协议”,对中国出口实行限制;“巴统协议”之后,又制定了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的新限制;从2007年开始,美国把中国单列出来,增加了几十个品种的对华出口限制。严格的出口管制的实施阻碍了中美双方正常的技术贸易,也严重限制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使得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
2.国际产业转移对中美贸易起到决定性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开始出现。日本、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规避与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纷纷把与欧美贸易摩擦较大的产品组装工序转移到中国大陆,在我国设立了大量的外资企业,中国从东亚等国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半成品经过加工、组装后依赖原有的销售渠道再向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出口。因而,国际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美贸易顺差。
3.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带来某些特定商品的贸易顺差
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它的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本。尽管中国出口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要远远落后于美国同类行业,但是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成本较低,产品定价也就相对较低,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使产品的单位劳动成本低于美国同类产品水平,从而决定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造成了中国对美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顺差。
4.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也逐渐将国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销售和向母国返销占据很大份额。中国大量商品的出口是美国跨国公司向母国进行返销,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而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左右。
5.中美双方统计口径不同产生的影响
美国方面的统计显示,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从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2009年贸易逆差达到1433.8亿美元。这明显反映出中美两国关于贸易差额的统计数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产生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则在于双方对香港将中国内地商品转口美国以及美国商品转口大陆的这些商品统计方法不同。
三、对策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
外贸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短期内确实可以立竿见影地促进经济的成长,但是过分依赖外贸会使经济发展比较脆弱,弊端很大。亚洲金融危机表明,单纯依赖国际市场和外来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状况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必然加大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一旦国际市场和他国经济出现波动,就有可能引发国内经济发展的波动乃至经济危机。扩大内需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实现贸易收支总体平衡。
2.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由于目前中国对外出口仍集中于美国,这加大了中国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针对目标也是为了改善中国外贸市场的过于不平衡以及过分集中状况,为了能保持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很有必要加大力气开拓新市场,努力提高对拉美、非洲、中东、独联体、东欧、东南亚以及周边国的贸易往来。
3.推行新的对外贸易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从贸易政策看,中国一直推行的是鼓励出口的保护贸易政策,在中国经济、外贸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中国有必要改变这种以量取胜的外贸政策,重视对外贸易效率的提高,由外延的向内涵的外贸发展模式转变。应采取措施推动进出口均衡发展。
4.推动美国放松对华出口管制,减缓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由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所占比重的日益加大,美国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从而在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道路上制造了一系列的障碍。美国不仅在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上有所限制,就是中等偏高技术的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量也是相对较少的。为了能缓解中美贸易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国应该主动采取措施,推动美国放松对华的出口限制,加大双方的贸易往来。
5.推动企业跨国经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美国投资
增大对外投资是我国赢得有利贸易地位的有力工具。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企业尤其是工业生产企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同时为企业做好咨询与信息提供等宏观指导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还可以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6.统一中美贸易统计口径
由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统计方式的不同,导致中美两国在有关中美双边贸易的统计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能准确地反映出中美双方经贸往来的真实状况,中美双方有必要建立贸易统计协调机制,统一贸易计算口径,掌握真实可靠的涉外经济统计数据,并进行科学真实的计算分析。
[1]邓小华:《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5期.
[2]朱险峰:《中美贸易逆差成因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56期.
[3]王红艳: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与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3.
匡宸郗(1987—)女,四川,硕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专业方向: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美贸易;不平衡;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31-02
一、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
二、产生原因
1.美国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的管制政策加剧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
从1949年到1994年,美国发起组织了“巴统协议”,对中国出口实行限制;“巴统协议”之后,又制定了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的新限制;从2007年开始,美国把中国单列出来,增加了几十个品种的对华出口限制。严格的出口管制的实施阻碍了中美双方正常的技术贸易,也严重限制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使得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
2.国际产业转移对中美贸易起到决定性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开始出现。日本、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规避与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纷纷把与欧美贸易摩擦较大的产品组装工序转移到中国大陆,在我国设立了大量的外资企业,中国从东亚等国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半成品经过加工、组装后依赖原有的销售渠道再向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出口。因而,国际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美贸易顺差。
3.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带来某些特定商品的贸易顺差
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它的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本。尽管中国出口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要远远落后于美国同类行业,但是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成本较低,产品定价也就相对较低,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使产品的单位劳动成本低于美国同类产品水平,从而决定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造成了中国对美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顺差。
4.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也逐渐将国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销售和向母国返销占据很大份额。中国大量商品的出口是美国跨国公司向母国进行返销,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而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左右。
5.中美双方统计口径不同产生的影响
美国方面的统计显示,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从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2009年贸易逆差达到1433.8亿美元。这明显反映出中美两国关于贸易差额的统计数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产生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则在于双方对香港将中国内地商品转口美国以及美国商品转口大陆的这些商品统计方法不同。
三、对策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
外贸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短期内确实可以立竿见影地促进经济的成长,但是过分依赖外贸会使经济发展比较脆弱,弊端很大。亚洲金融危机表明,单纯依赖国际市场和外来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状况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必然加大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一旦国际市场和他国经济出现波动,就有可能引发国内经济发展的波动乃至经济危机。扩大内需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实现贸易收支总体平衡。
2.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由于目前中国对外出口仍集中于美国,这加大了中国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针对目标也是为了改善中国外贸市场的过于不平衡以及过分集中状况,为了能保持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很有必要加大力气开拓新市场,努力提高对拉美、非洲、中东、独联体、东欧、东南亚以及周边国的贸易往来。
3.推行新的对外贸易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从贸易政策看,中国一直推行的是鼓励出口的保护贸易政策,在中国经济、外贸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中国有必要改变这种以量取胜的外贸政策,重视对外贸易效率的提高,由外延的向内涵的外贸发展模式转变。应采取措施推动进出口均衡发展。
4.推动美国放松对华出口管制,减缓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由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所占比重的日益加大,美国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从而在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道路上制造了一系列的障碍。美国不仅在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上有所限制,就是中等偏高技术的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量也是相对较少的。为了能缓解中美贸易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国应该主动采取措施,推动美国放松对华的出口限制,加大双方的贸易往来。
5.推动企业跨国经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美国投资
增大对外投资是我国赢得有利贸易地位的有力工具。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企业尤其是工业生产企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同时为企业做好咨询与信息提供等宏观指导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还可以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6.统一中美贸易统计口径
由于中美两国对外贸易统计方式的不同,导致中美两国在有关中美双边贸易的统计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能准确地反映出中美双方经贸往来的真实状况,中美双方有必要建立贸易统计协调机制,统一贸易计算口径,掌握真实可靠的涉外经济统计数据,并进行科学真实的计算分析。
[1]邓小华:《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5期.
[2]朱险峰:《中美贸易逆差成因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56期.
[3]王红艳: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与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3.
匡宸郗(1987—)女,四川,硕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专业方向: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