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不同生态区生长季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 :干旱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ohe1986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呼伦贝尔地区16个气象站1961—2016年生长季逐候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呼伦贝尔不同生态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干旱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呼伦贝尔地区PCD与PCP空间分布特征明显,PCD总体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递增,PCP总体由西北向东南递减;(2)1961年以来,呼伦贝尔大部分地区PCD和PCP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即整体上降水趋于均匀、最大降水出现时间趋于提前;(3)PCD无明显突变现象,PCP在1978年发生突变;(4)PCD、PCP与干旱灾情发生一致率为
其他文献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由美国Kary Mullis于1983年发明的[1]。它有非常高的检测灵敏度,并且还有快速、简便、特异等优点,能将研究所需要的基因在试管内迅速扩增至几十万甚至上
利用辽宁省53个站点逐日降水量、国家气候中心逐月环流指数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4年盛夏辽宁地区异常少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盛夏,辽宁全省降
连锁经营管理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尤其在零售业和餐饮业方面表现突出。然而,虽然政府不断创造就业机会,但是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对
随着社会对复合式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大,学校教育人才的目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以单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为主要目的,还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对高职院校
自人类进入后工业化进程以来,西方社会围绕治理变革的命题进行了许多理论思考与尝试,其中,西方的参与治理和多中心治理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治理变革理论,其对城市治理或区域治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这些流行的西方理论进行反思和研判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实践与治理理论。中心—边缘结构,作为一个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具有较强解释力和批判力的概念和框架,为这一理论分析和研判提供了有益而独特的视角。在
施肥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施肥量的多少对农作物产量呈现一定的关系。并不是施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施肥量的多少应该结合立地条件和农作物需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