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在赵匡义和赵普等众将的拥戴下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这年正月初五下午,赵匡胤废去柴宗训,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建国后赵匡胤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历史上的宋太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
然而,历史上宋朝的国防却非常的虚弱,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宋军队缺乏战斗力
宋朝建国之时,所统治的地方只有黄河、淮河流域一带,宋朝北面有北汉和契丹,西面有后蜀,南面有南唐、吴越、荆南、湖南、南汉各国,周边每一个国家都有独立的势力,而且他们也都在虎视眈眈地窥视着宋朝。
北边的辽国是宋朝的大敌,已经先宋立国有了50多年的历史。那时的燕云十六州,早被石敬瑭割赠辽人。内蒙大部、辽宁乃至山西、河北的一部分疆土,都在辽人手里。北方藩篱尽撤,而宋代又建都开封,开封是一片平地,豁露在黄河边。太行山以东一马平川,是个大平原,辽国骑兵从北一路南下,三几天工夫就可饮马黄河边。一渡黄河,即达开封城门下。所以宋代立国时是无险可守的,也即是说,大宋刚一开国,其国防就是岌岌可危。
有人说,宋代兵制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了。这话并非没有道理。宋朝的国防武装力量主要有四种:
一是禁兵,也称禁军,是朝廷直接掌握的正规军,其兵员从全国范围内召募,服兵役没有期限。这种禁军是怎么招募来的呢?禁军的挑选,身高、体重都有明确的规定。募兵人在全国招兵时事先制定一个活的兵样,量身征召。后来用木头做成一个人的模子,送到各地方各队伍中去。合这个标准的,就送去中央当禁兵;不合这标准的,留在地方军队。这就为招兵之人钻空子留下了余地。
二是厢兵。厢是城厢之义,厢军是指驻在各地方城厢的,是隶属州府的地方性部队,兵员从本州县范围内召募。这些兵,并不需要他们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地方政府有什么力役,就叫他们做。厢兵的训练很少,有兵之名,无兵之实,大都没有战斗力,只能服杂务劳役。
三是蕃兵,他们是边境地区的守兵,由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壮丁编组而成,担任边防的戍守任务。
四是乡兵,亦称民兵,或称士兵,是由各地民众为保卫乡土自动组成的,也有的是奉官家之命组成的。其成员在内地是按户抽壮丁,就地编组而成,不离本业,不支官饷,农隙进行训练,作为防守地方之兵。但由于训练较少,形不成战斗力。
宋朝的这些军队多老弱残兵。军队不能上阵打仗,便把他们像罪犯般当劳役用。其时凡当兵的,都要在面上刺花字,称为配军,以防他们开小差。平时有人犯了法要刺配充军,如《水浒传》里的宋江、武松一类人,脸上刺了字,送到某地方军营中当兵做苦工,人家骂他贼配军,原因就在此。实际上,面上刺花字,被叫做配军并非赵匡胤首创,远从五代时就已经兴起。
不仅如此,在宋太祖时,因防兵卒骄惰,又防再有黄袍加在他人身上发生,规定禁军分番戍守之制。再加上地方厢军基本上是个摆设,各边防守须派中央禁军去。但亦不能让其久戍,譬如今年戍河北的,隔一年调中央,又隔些时再调至山西,这与汉唐戍兵退役不同。宋代是没有退役的,禁军不在边防,即在中央。
如是轮番调防,军人只感是不断的兴师动众,长途跋涉、劳苦不堪,因此朝廷又要多送他们钱。宋代虽连年不打仗,而经费上则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结果,宋代就成为一个因养兵而亡国的朝代。
军队老是在路上跑,军队一批批调防,而将官却还是在那里原地不动,这样一来把将官和军队分开了,“兵不习将,将不习兵”,其目的是达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以防“陈桥兵变”重演。
然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却是一把双刃剑。宋太祖担心军人拥兵自重,施出此计,然而缓急之际,兵将不相习,这就难以有效调动运用,无法形成战斗力。史书记载,“辽军已过黄河,宋军还在商议战和之计、防守之策”,就是具体的体现。
不仅兵将不相习,而且整个宋代都是不得不用兵,而又看不起兵,这样一来,“如何叫武人立功?”宋代武将最有名的如狄青如是说。狄青因是行伍出身,所以得军心,受一般兵卒之崇拜。但朝廷又要提防他要做宋太祖第二,又要黄袍加身,于是立了大功也不予重用。
“尚文轻武”而非文武兼重
宋代开国时,中国社会承袭唐末五代,已饱受军人之祸,所以,宋代自开国就“尚文轻武”。史料记载,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柴荣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赵匡胤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皆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结果发现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赵匡胤称帝后,非常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
据说,宋太祖临死立遗嘱告诉后人: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的子孙牢守此家训,“尊文臣、士大夫而轻武”。直到南宋,其后人还是守着不杀士大夫的遗训。
岂止不杀,与历朝历代相比,宋王室实在是更懂得优奖文人的。因此,宋太祖开国百十年后,中原文化就能从唐末五代混乱黑暗的局面下慢慢地复兴起来。后代所谓宋学——又称理学,就是在此条件下奠定基础的。这个朝代的文人,都提倡“尊王攘夷,明夷夏之分”,提倡和发扬儒家的历史传统,所以华夏文明就能很好的继续维持下去,开辟出自宋以下的下半部中国史。正因宋代人“尚文轻武”的传统,所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话头,也就从那时传下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宋仁宗时,《儒林公议》中引尹洙语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在唐代能进凌烟阁的功劳,到了宋代,在世人眼里,即使有“恢复幽、蓟,凯歌劳还”之大功,其荣耀还不及大宋一个公务员考试第一名的人。
再如名将狄青,他以卓越的战功而成为宋仁宗时期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但由于他是行伍出身,常常受到文臣们的嘲讽和排挤。他的名望与身份,也大大低于当时与他平级的枢密使韩琦。韩琦以进士出身出任武职,看不起军人,说什么:“东华门外以状元及第唱出者乃好儿。”对此,狄青心里也很明白,他自己就对别人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后来,范仲淹教他读《春秋》,并告诫他:“为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耳!”以此话劝勉狄青。
宋人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但是,因为过于强调“右文抑武”这一基本国策,“不张挞伐”,又使得宋朝国防与兵力十分的虚弱,令敌国骄气日盛。
在檀渊之盟带来长时间的边疆安宁之后,统治者不仅在经济繁荣中安于现状,并迷信以金钱换和平的万能魅力。北宋神宗年间,西夏屡次寇边,朝廷不张挞伐却赐岁币试图安抚,难怪当时边将上奏:“朝廷素事姑息,所以狡虏生心,敢尔狂悖,今若再赐岁币,是益令玩视,愈亵国威。”
苏辙曾总结过:“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其乐,是以群起而趋之,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从那以后,只有进士出身才被视为惟一的正途,惹得“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穷”。一般老百姓虽然经常要为国家提供兵源,但他们仍坚信“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俗谚。中国古代那些“劝学文”、“劝学诗”,就是从宋代开始多了起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在这时应运而生的。“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据说还出自宋真宗的“御笔”。“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更是成了不知被多少腐儒牢记不忘的座右铭。
宋人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加之南宋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等因素,如诗人们唱的:“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也是从宋代开始,白面书生开始成为中国男性的一种典型形象。现在人们认为,汉民族的性格温文柔美、沉潜内向,好静不好动,好文不好武,这样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固然是历史积淀而成,但其定型应该说主要是从宋代开始的。
宋太祖的“重文轻武”,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前朝“重武轻文”。然而,由“重文轻武”引出的文人治国,又确立了大宋300多年防范武臣的“祖宗家法”。宋太祖的本意虽非真正的重视读书人,但重用文人却是一个事实。再经太宗、真宗、仁宗几朝的“右文抑武”之后,武人的形象真正的跌落下去了。这一点折射到当时人们的观念上,就成了“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重文轻武”从一种施政措施变成了普通的社会意识,使得“尚文”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中被大大强化了。
可以这么说,宋初的开国国策中最为失败的地方不啻为崇文贬武。赵匡胤推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国策,使得强盛的大宋王朝过度注重文儒之风,从而导致国内兵弱,朝廷懦弱;军事上过于强干弱枝,使地方军战斗力低下,最终沦落到割地纳贡,与敌国开仗经常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宋太祖可以称得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同时,他实施的基本国策又为大宋的覆灭早早的埋下了伏笔。
然而,历史上宋朝的国防却非常的虚弱,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宋军队缺乏战斗力
宋朝建国之时,所统治的地方只有黄河、淮河流域一带,宋朝北面有北汉和契丹,西面有后蜀,南面有南唐、吴越、荆南、湖南、南汉各国,周边每一个国家都有独立的势力,而且他们也都在虎视眈眈地窥视着宋朝。
北边的辽国是宋朝的大敌,已经先宋立国有了50多年的历史。那时的燕云十六州,早被石敬瑭割赠辽人。内蒙大部、辽宁乃至山西、河北的一部分疆土,都在辽人手里。北方藩篱尽撤,而宋代又建都开封,开封是一片平地,豁露在黄河边。太行山以东一马平川,是个大平原,辽国骑兵从北一路南下,三几天工夫就可饮马黄河边。一渡黄河,即达开封城门下。所以宋代立国时是无险可守的,也即是说,大宋刚一开国,其国防就是岌岌可危。
有人说,宋代兵制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了。这话并非没有道理。宋朝的国防武装力量主要有四种:
一是禁兵,也称禁军,是朝廷直接掌握的正规军,其兵员从全国范围内召募,服兵役没有期限。这种禁军是怎么招募来的呢?禁军的挑选,身高、体重都有明确的规定。募兵人在全国招兵时事先制定一个活的兵样,量身征召。后来用木头做成一个人的模子,送到各地方各队伍中去。合这个标准的,就送去中央当禁兵;不合这标准的,留在地方军队。这就为招兵之人钻空子留下了余地。
二是厢兵。厢是城厢之义,厢军是指驻在各地方城厢的,是隶属州府的地方性部队,兵员从本州县范围内召募。这些兵,并不需要他们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地方政府有什么力役,就叫他们做。厢兵的训练很少,有兵之名,无兵之实,大都没有战斗力,只能服杂务劳役。
三是蕃兵,他们是边境地区的守兵,由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壮丁编组而成,担任边防的戍守任务。
四是乡兵,亦称民兵,或称士兵,是由各地民众为保卫乡土自动组成的,也有的是奉官家之命组成的。其成员在内地是按户抽壮丁,就地编组而成,不离本业,不支官饷,农隙进行训练,作为防守地方之兵。但由于训练较少,形不成战斗力。
宋朝的这些军队多老弱残兵。军队不能上阵打仗,便把他们像罪犯般当劳役用。其时凡当兵的,都要在面上刺花字,称为配军,以防他们开小差。平时有人犯了法要刺配充军,如《水浒传》里的宋江、武松一类人,脸上刺了字,送到某地方军营中当兵做苦工,人家骂他贼配军,原因就在此。实际上,面上刺花字,被叫做配军并非赵匡胤首创,远从五代时就已经兴起。
不仅如此,在宋太祖时,因防兵卒骄惰,又防再有黄袍加在他人身上发生,规定禁军分番戍守之制。再加上地方厢军基本上是个摆设,各边防守须派中央禁军去。但亦不能让其久戍,譬如今年戍河北的,隔一年调中央,又隔些时再调至山西,这与汉唐戍兵退役不同。宋代是没有退役的,禁军不在边防,即在中央。
如是轮番调防,军人只感是不断的兴师动众,长途跋涉、劳苦不堪,因此朝廷又要多送他们钱。宋代虽连年不打仗,而经费上则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结果,宋代就成为一个因养兵而亡国的朝代。
军队老是在路上跑,军队一批批调防,而将官却还是在那里原地不动,这样一来把将官和军队分开了,“兵不习将,将不习兵”,其目的是达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以防“陈桥兵变”重演。
然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却是一把双刃剑。宋太祖担心军人拥兵自重,施出此计,然而缓急之际,兵将不相习,这就难以有效调动运用,无法形成战斗力。史书记载,“辽军已过黄河,宋军还在商议战和之计、防守之策”,就是具体的体现。
不仅兵将不相习,而且整个宋代都是不得不用兵,而又看不起兵,这样一来,“如何叫武人立功?”宋代武将最有名的如狄青如是说。狄青因是行伍出身,所以得军心,受一般兵卒之崇拜。但朝廷又要提防他要做宋太祖第二,又要黄袍加身,于是立了大功也不予重用。
“尚文轻武”而非文武兼重
宋代开国时,中国社会承袭唐末五代,已饱受军人之祸,所以,宋代自开国就“尚文轻武”。史料记载,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柴荣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赵匡胤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皆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结果发现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赵匡胤称帝后,非常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
据说,宋太祖临死立遗嘱告诉后人: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的子孙牢守此家训,“尊文臣、士大夫而轻武”。直到南宋,其后人还是守着不杀士大夫的遗训。
岂止不杀,与历朝历代相比,宋王室实在是更懂得优奖文人的。因此,宋太祖开国百十年后,中原文化就能从唐末五代混乱黑暗的局面下慢慢地复兴起来。后代所谓宋学——又称理学,就是在此条件下奠定基础的。这个朝代的文人,都提倡“尊王攘夷,明夷夏之分”,提倡和发扬儒家的历史传统,所以华夏文明就能很好的继续维持下去,开辟出自宋以下的下半部中国史。正因宋代人“尚文轻武”的传统,所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话头,也就从那时传下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宋仁宗时,《儒林公议》中引尹洙语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在唐代能进凌烟阁的功劳,到了宋代,在世人眼里,即使有“恢复幽、蓟,凯歌劳还”之大功,其荣耀还不及大宋一个公务员考试第一名的人。
再如名将狄青,他以卓越的战功而成为宋仁宗时期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但由于他是行伍出身,常常受到文臣们的嘲讽和排挤。他的名望与身份,也大大低于当时与他平级的枢密使韩琦。韩琦以进士出身出任武职,看不起军人,说什么:“东华门外以状元及第唱出者乃好儿。”对此,狄青心里也很明白,他自己就对别人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后来,范仲淹教他读《春秋》,并告诫他:“为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耳!”以此话劝勉狄青。
宋人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但是,因为过于强调“右文抑武”这一基本国策,“不张挞伐”,又使得宋朝国防与兵力十分的虚弱,令敌国骄气日盛。
在檀渊之盟带来长时间的边疆安宁之后,统治者不仅在经济繁荣中安于现状,并迷信以金钱换和平的万能魅力。北宋神宗年间,西夏屡次寇边,朝廷不张挞伐却赐岁币试图安抚,难怪当时边将上奏:“朝廷素事姑息,所以狡虏生心,敢尔狂悖,今若再赐岁币,是益令玩视,愈亵国威。”
苏辙曾总结过:“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其乐,是以群起而趋之,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从那以后,只有进士出身才被视为惟一的正途,惹得“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穷”。一般老百姓虽然经常要为国家提供兵源,但他们仍坚信“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俗谚。中国古代那些“劝学文”、“劝学诗”,就是从宋代开始多了起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在这时应运而生的。“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据说还出自宋真宗的“御笔”。“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更是成了不知被多少腐儒牢记不忘的座右铭。
宋人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加之南宋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等因素,如诗人们唱的:“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也是从宋代开始,白面书生开始成为中国男性的一种典型形象。现在人们认为,汉民族的性格温文柔美、沉潜内向,好静不好动,好文不好武,这样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固然是历史积淀而成,但其定型应该说主要是从宋代开始的。
宋太祖的“重文轻武”,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前朝“重武轻文”。然而,由“重文轻武”引出的文人治国,又确立了大宋300多年防范武臣的“祖宗家法”。宋太祖的本意虽非真正的重视读书人,但重用文人却是一个事实。再经太宗、真宗、仁宗几朝的“右文抑武”之后,武人的形象真正的跌落下去了。这一点折射到当时人们的观念上,就成了“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重文轻武”从一种施政措施变成了普通的社会意识,使得“尚文”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中被大大强化了。
可以这么说,宋初的开国国策中最为失败的地方不啻为崇文贬武。赵匡胤推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国策,使得强盛的大宋王朝过度注重文儒之风,从而导致国内兵弱,朝廷懦弱;军事上过于强干弱枝,使地方军战斗力低下,最终沦落到割地纳贡,与敌国开仗经常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宋太祖可以称得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同时,他实施的基本国策又为大宋的覆灭早早的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