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汉翻译课程教学实践中误译现象及教学策略——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日语专业日汉翻译课程教学为例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日汉翻译课程成为本科日语专业高年级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从日汉翻译课程中的误译现象入手分析其教学策略。

“日汉翻译是日语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翻译能力是衡量日语人才是否具备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日汉翻译课程成为本科日语专业高年级的重要课程之一。

高年级学生面临翻译水平提升的问题。如何从基础翻译上升到讲究翻译技巧等较高层次的翻译,是教师及学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鉴于当前日语专业学生数量逐年增长、疫情之下就业形势不乐观、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学生对翻译资格等级考试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这一点在近年翻译课程授课中的体现尤为明显。

一、日汉翻译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误译现象

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日语专业,日汉翻译课程开设于大三上学期,周课时2学时,使用《新编日译汉教程》[2]作为教材。笔者担任翻译课程教学以来,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翻译中,对于学生的误译现象,不断地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以下试举例分析在指导学生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误译现象及原因。

1、母语水平不高导致的误译。

日文原文:しかしより根源的には,「和を以て尊しとなす」日本の精神的風土と関係し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学生译文:但在日本抱怨多数强制的声音很多,是和多数派无视审议,少数派的意见无法采纳有关。但更加根本的是和日本“以何为尊”的精神风土有关。

该同学在翻译原句中的日文谚语“和を以て尊しとなす”时,直接翻译成了“以和为尊”。这句谚语在实际生活中是比较常用的谚语,但是学生在翻译的时候仍然出现误译,由此可见,母语水平制约翻译的准确性。

2、提笔即翻译、缺乏翻译前通读、翻译后检查等良好翻译习惯。

原文:わたしにはこの頃の母さんの背後姿が、殊に肩から左右の腕へかけての線が何故か、いやあな気がする程、淋しく感じられてなりませんでした。

学生译文:对我来说,这个时候妈妈的背影,不知为何,让我越是感到讨厌,就越是寂寞。特别是从肩膀到左右手腕的线条。

原文中的“いや”基本意思是“不喜欢,不愿意,讨厌”,但在这句话中它表达我看到妈妈背影后的落寞感之甚,即“いや”应译成“难受”,而非“讨厌”。究其原因,学生在翻译时没有认真通读整句,对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认识不清,也没有进行翻译后的检查确认。

3、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欠佳,理论与实践脱节。

日文原文:明治以後の日本は、それまで持たなかった技術や機械などの移入·利用に努めるとともに、政治制度や経済体制の方面でも西洋に追随するように努めた。

学生译文:明治时代的日本,随着那时还未掌握的技术和机械的引进和利用的努力,在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努力向西方追随学习。

原文中“移入”、“ 利用”都是名词,翻译过程中,为使句子表达符合中文语言习惯,多采用“词类的转换”技巧,即将“それまで持たなかった技術や機械などの移入·利用に努める”译成“引进和利用以前没有的技术和机械”,但从学生的翻译中可以看出对这一技巧的掌握不够。尽管课堂上已设置“词类的转换”专题进行讲解,也结合理论进行了相关例句的学习,但在实际翻译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二、教学策略

1、鼓励学生不断提高中文水平

“外语思维的培养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野观察世界,而母语水平的提升会促使学生能用母语更好地诠释外语”[3]。在授课中,教师不能一味强调外文水平的提高,应同时将学生容易忽视的母语水平作为重要的关注点,督促学生多阅读中文书籍,特别是一些文学大家的作品。我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多读一些日文小说的中译本,比如林少华翻译的《挪威的森林》等。

2、设置翻译小组、发挥组员间讨论机制

所谓“翻译工作坊”指的是从事翻译活动的人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4]。“翻译工作坊”简言之翻译小组,在实际教学中,分组讨论丰富了课堂授课形式,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中可以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日汉翻译授课如果采取保守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往往会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容易变得枯燥无味,设置翻译小组讨论机制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在我校的日汉翻译课堂上,我会设定若干翻译讨论题,要求学生以分组形式对某段日文的翻译文本进行讨论,或评析给出的几个翻译方案,或分析译文欣赏篇章中的技巧使用等。

3、以指定教材为本,整合其他教材及网络资源等灵活施教

日汉翻译教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而课程指定使用教材只有一本,在教学中教师应吸取各教材之长处,资源优化配置。在我校日語专业的日汉翻译课程中,我以《新编日译汉教程》为纲,糅合其他教材内容,并将翻译考级部分内容注入课堂实战演习,灵活运用网络资源,推荐学生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新闻翻译中译稿及日剧台词翻译,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到不同译者的翻译魅力,并进一步以分享的形式促进学生共同学习,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运用中。

三、结语

以上从日汉翻译课程授课实践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翻译误例,分析误译的原因,并从提高中文水平、分组讨论及教材方面探究其教学策略。总之,日汉翻译课程的授课,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重视学生的翻译实践,解决其中所暴露的诸多问题才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吴辉.应用型日语专业翻译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 2019(32):30.

[2]陈岩.新编日译汉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M]. 2009.

[3]李进荔,李学芹.浅析母语水平的提升与外语翻译教学的契合.中国民族博览[J].2017(5)87.

[4]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32-36.

作者简介:于静静,1983.12,女,汉,江苏省南京市,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及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各学科都有着长足的发展,但中职学校对于专业课的偏见,很多文化课自然而然得不到足够重视,继而学习兴趣不浓,以致兴趣大减,学生也不重视,效率更加低下,以致学习效果和成绩的下降是必然的,那么如何使得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这是提高学习语文课的主要关键,笔者就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分析浅谈兴趣对教学的影响,以便同行参阅。关键词:中职语文 兴趣 措施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增强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语文是否学的好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效果,更是有助于立德树人任
期刊
皮秒定时的微通道板(MCP)光子探测器,将对未来的粒子物理实验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回顾了国外大面积平板MCP光子探测器开发及商业转化历程,概述了MCP光子探测器构成的基本设计要素,分析了时间分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总结了MCP光子探测器开发及产品转化过程存在的物理限定和技术瓶颈。
摘要:高职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写作能力的训练可以使其更好的应对职业环境下对其提出的写作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社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学生能力训练对于学生个人能力训练的积极意义,而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写作理论写作技巧之外,也要在反复的实践修改中更好的理解写作,更好的明确个人的不足,并针对性的加以改进。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强调实践性,强调操作性,而在写作教学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应用文写作情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可以对于应用文写作有着更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促使着我国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使得对于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企业经济建设的内在根本保障,也是营造企业良好工作氛围的力量源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市场冲击与挑战,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就不得不加强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化为强大的精神支撑,从而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更好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本文针对于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
期刊
摘要:音乐表演是一门艺术表演,具有无法比拟的、且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的艺术价值。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而言,表演者不同表演效果也会各有千秋。这种无法取代的音乐艺术表演,为人们呈现了各具个性化的音乐表演作品,但要想促进音乐艺术表演成效的进一步提升,只凭借个性化特征定然不够,还需要对音乐作品的共性进行密切关注。基于此,本文以音乐表演艺术为例,重点探究了其中的个性与共性,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个性;共性引言: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迅猛加快,人们精神层次需求不断提升,因此音乐表演艺术应运而生。更多的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推进,教育部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越发重视。现代音乐表演注重创造性与欣赏性,创作创新也贯穿了音乐表演艺术全程。创造性思维及培养对于保持音乐作品的创新性与活力感有极大的帮助,还能让音乐表演艺术更具欣赏性。基于此,本文就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创作性思维及培养进行分析。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策略分析引言:自古以来,音乐表演就是一门经久不衰的艺术。不同时期的音乐表演拥有不同的特点,这充分说明音乐表演艺术在不断的创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对于艺术的更高层次追求。
期刊
摘要:未来,是属于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因此将所有人的一生都储存在云服务器上,让人类实现另类的永生,让他们的后人可以更详细、更立体化的记住并且了解他们的祖先、亲人和朋友。如今大批的烈士遗骸被接回祖国,我们可以应用“互联网+”作为纽带将烈士陵园、传递红色精神、社会责任等多方面联系在一起。互联网技术已然趋于完善,项目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所以项目技术相对成熟,这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产业,将创新的网络科技投入运用到烈士陵园与文化精神传承中去,提高整个社会对红色文化、社会精神的关注与重视。关键词:红色精神;烈士陵园;社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不断的在发展,人们也慢慢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在电工电子的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这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方法,可以将教师所要讲述的知识转化为更加生动形象的音频,视频等的方式出现在学生们面前。将当前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工电子课程进行融合共同发展,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体现出更具有特色的教学意义。本文就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现状及研究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展开论述。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电工电子课程;现状;策略与方法正文:在当前的中职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培养优秀的人才,也要培养
期刊
摘要: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大学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二者的和谐统一,能够有效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实现思政教育目的。关键词:唯物史观;大学阶段;思政教育一、引言唯物主义史观是当今世界人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科学手段。目前,在社会学领域,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探索的科学总结,是对人们思维科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晶,还没有任何一个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取代唯物史观。二、唯物史观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首先,一方面来讲,唯物史观主要着重于“现实的个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为了
期刊
摘要:提升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意识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一部分,本文从分析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意识的现状入手,有的放矢地研究对策建议,尝试从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拓展高校互联网安全教学平台探讨自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意识。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意识;机遇挑战;现状;对策建议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悄然发生着改变,有的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互联网带来的急剧变化为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意识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有必要对自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互联网安全意识现状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