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而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阅读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状况。现代社会是信息密集而变化急剧的社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是学生和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善于阅读,即善于运用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摄取有效信息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已成为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质。
一、对阅读教学中文学鉴赏的理性认识
1.从本质上理解文学鉴赏的内涵
什么是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具体地说,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这就是文学鉴赏。
概括地说,文学鉴赏是一种感觉和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这是因为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读者对文学作品所揭示的生活本质的认识,或是对作家创作的评价和接受,始终是和读者对作品所表现的具体生活现象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分不开的。脱离了具体感受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判断,不能看作文学鉴赏。但是单有感觉没有理解,单有感情没有认识,也不可能深切领会文学作品的意义,同样不是真正的文学鉴赏。夸大感觉与感情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把文学鉴赏归结为脱离理性认识的“形象直觉”活动,是片面的;无视文学鉴赏过程中感觉和感情的作用,不懂得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必须被读者在感觉和感情上肯定和接受,才能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也是片面的。在文学鉴赏中,感觉和理解、情感与认识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
2.从思维上把握文学鉴赏的规律
语文学习与训练都离不开思维活动。文学鉴赏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有其本身的形式和规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关键在于让学生认识文学鉴赏的思维规律,即“感性理性相互交错,前后往复”。强调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前提,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3.从目标上明确文学鉴赏的宗旨
在中学阶段进行文学鉴赏的学习训练,说到底就是一个目的,即通过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品味作品的語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使学生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并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本中选有不少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这就为我们的文学鉴赏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提供了鉴赏习得的训练载体和评价得失的反馈平台。我们对这类文质兼美之作的处理,决不能停留于读读讲讲了事,而应通过艺术形象的分析潜心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比较、想象,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继而获得启迪。
二、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文学鉴赏
进行文学鉴赏,笼统地说,就是不但要说出“好” ,而且要具体地说清楚“好”在哪里。从微观上来说,中学生的文学鉴赏主要是品析语言、体会意境、感受形象三大方面。
1.品析语言法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因此,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抓住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达他的旨趣。……所以,文学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来似乎浅近,但是最基本的。” 叶老明确指出,进行文学鉴赏不仅要“以语言为抓手” ,而且品析要达到“透彻地了解”的程度。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品味文学作品只有紧扣“语言”而字斟句酌,反复玩味,才能悟透文章之旨趣。
(1)利用词语品语言
字斟句酌,是表达的需要也是理解的需要。“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宋〕程颢)鉴赏作品的语言,品评词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尤其是表现力极强的动词和形容词。
譬如:“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故乡》)教学时,我让学生思考品味:作者在“萧索的荒村”前用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横”字,为什么不像一般情况下写成“有”而非用“横”字呢?学生经过比较、揣摩,悟出:“有”比“横”的味道要差得多。一个“横”字突出了萧索荒村的颓败、破落和无生气,低矮的茅草房给人的印象好像倦卧的病人在横躺着,既含蓄贴切,又给人以联想。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雪中捕鸟”一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品味语言时,我让学生将“支起”换成“架起” ,“一拉”改为“拉一拉”,将“棒上系一条长绳”一句中的“长”字删去,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揣摩、体会。学生说,“架起”比“支起”更稳定,拉时不易倒,不利于捕鸟;“拉一拉”含有试的成分,动作太慢,鸟早被吓飞了;“长”字去掉后,与后面“人远远地牵着”一句中的“远远”不能相照应。真是改变一字不可,增减一字不能,恰到好处。 (2)利用句子品语言
句子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句与句之间要连贯,句子的前后要照应,这样才会清楚流畅。
鲁迅的小说《故乡》末尾写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文字平易,文意一目了然,一般并不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注意。然而这看似一览无余的背后却有着值得探究一番的意味。就实际情况而言,是“我”乘船离去,应当表述为“我离老屋愈远了,我渐渐离了故乡的山山水水”才更确切,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一问促使学生的思维在一马平川上驰骋,催其思考,引其感悟:主客倒置突出了“我”的一种隔膜、一种无奈与失落。
如课外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顺序能否颠倒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不可以,这三句是按颜色的深浅来排列的。”这显然没有品“到位” ,于是引导学生再读文前第一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学生顿悟,将句序颠倒后,与前文便不照应。可见,随便改动句序也会影响文章的表意。
(3)利用标点品语言
不同的标点,表示不同的语气。有时,相同的标点,也表现不同的作用。鲁迅小说《故乡》中,省略号很多。例如:回忆“我”与少年闰土的对话,闰土的话有四处用了省略号,意在表示闰土心中有无穷的稀奇事,懂得的东西多,说起话来也滔滔不绝。
“我”与“中年闰土”见面时,也有几处省略号。“阿!闰土哥,——你来了?……”,它表示“我”很兴奋,有许多话要说,又不知从何说起,接着写闰土分明叫道:“老爷!……” ,则是表示中年闰土受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太深,以致即便“迅哥儿”是儿时的好友,但由于好不好叫、能不能叫、该不该叫“迅哥儿”的多方面的思想顾虑,终是紧张而清楚地叫一声“老爷”后,就再也不知如何往下说了。
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几处省略号,学生认识到:天真活泼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闰土,到中年时,变得麻木、自卑、迟钝,可叹、可悲、遗憾,从而更深层地认识到封建制度对人的残害。
(4)利用语段品语言
利用语段品语言,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也是能力层次最高的训练之一,是十分必要的。小说可选精彩的对话;散文宜选有意蕴的语段;议论文可选说理严密的语段;记叙文可选描写生动传神的语段等,均可利用于品味。
2.体会意境法
同品析语言相比较,体味文学作品的意境则属于更高层次的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更高级的享受。这种意境,小者在一字一句里,大者寓于景物人事的局部和整体之中。人们阅读小说,驱遣着自己的想象,进入作者创设的境界,凭借联想能力对情境中的景物人事进一步补充、发挥、完善,由此精神上获得了物质所不能代替的补偿和满足,这就是文学鉴赏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例如,欣赏郑振铎的《海燕》一文中“家乡飞燕”与“海上飞燕”两幅画面,可深感其景其情之美。可是,这些美景作者是怎样描述出来的?这些美“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联系呢?循着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着眼景物的特征,行文的方法、顺序等去阅读、去理解、去想象,不难获得美的“景”——微微吹拂着的轻飔,无因洒落的如毛的细雨,齐舒了黄绿的眼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在这烂漫无比的春天,娇美的春燕在飞舞。平稳的海波,金光灿烂、温秀可喜的水面,薄纱似的轻云,在这皎洁无比的蔚蓝色的海天,健美的海燕在斜掠、浮憩。作者由见到海上的小燕子联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一实一虚,形成兩幅明丽、灵动的画面,进而获得美的“情”——作者的“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 ,即海外游子对祖国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最终体味到课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感受形象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应注重对作品整体的感受和理解,注重领悟作品的内涵,进行艺术分析和审美评赏(出乎其外),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可以通过再现形象,让学生借助语感,在语言信号的刺激下,使作品中可感知的形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如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学生通过对鲁庄公与曹刿的比较、分析,认识到鲁庄公是一个浅陋无知的人。接着我抛出一个问题:鲁庄公真的一无是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研读,发现鲁庄公也具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优点: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试想,鲁庄公如果不采纳曹刿的意见,曹刿也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通过补充想象,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去补充文学作品所描摹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一点拨,学生也明确了评判一个历史人物要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阅读鉴赏适当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在教学《西湖的绿》时,分析清楚“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中的“幽”“野”“闲”三字不能调换的原因后,我引入了郭熙在《山水训》中的话:“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提出了“为什么说春山如笑,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呢?”这个问题。经过讨论,学生明白自然的某些特征和人的生活情感有相似之处。因为春天来了,山上的花开了,叶绿了,雀鸟喧闹,泉水流淌,一切都活跃起来,这些景象与生活中的喜悦、欢乐都很相似,所以说“春山如笑”。在秋天,自然呈现出另外一种景象,天空明净、晴朗,树叶变色,斑斓可爱,好像人们美丽的打扮,所以说“秋山如妆”。冬天里,山上的树叶落了,鸟雀少了,自然环境很安静,一切都沉寂下来,好像人们在沉睡中,所以说“冬山如睡”。这样“不守规矩”地进行阅读教学,学生能乐在其中,自然能学好语文。
当然,文学鉴赏除了“品析语言法”“体会意境法”和“感受形象法”外,也还有侧重于朗读吟诵的朗读式鉴赏,侧重于评价得失的评价式鉴赏等,均可作为语文鉴赏课教学的研究课题,这里不再赘述。
三、重视学生阅读鉴赏的评价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2.重点评价学生对作品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3.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4.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四、鉴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鉴赏评价要恰如其分,既不无限拔高,也不故意贬抑。
2.允许见仁见智,不必强求一致。由于各人的立场观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生活阅历不同,而出现鉴赏差异,是正常现象,它不可能“统一”,也不宜统一。
3.鉴赏评价不能希望一蹴而就。从认识观点看,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不断地探索,对作品的鉴赏与评价也是如此。
4.鉴赏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揣摩、去想象、去创造,切不可包办代替。“如果单教学生逐句听讲,那么,纵使教师的讲解尽是些欣赏的妙旨,在学生只是听教师欣赏文学课罢了。”(叶圣陶语)
5.鉴赏一定要有情感投入。鲁迅先生说过:“情感已经冻结的思想家是绝对进入不了文学作品的。”
6.鉴赏的内容应相对集中。同是鉴赏语言、训练语感,但鉴赏的角度和目的应有侧重,切忌全面开花。
7.鉴赏课是美育课,教师应以人格美、仪表美和语言美感染学生,以激起他们对文学语言鉴赏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参考资料:
1. 盛海耕《品味文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阅读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状况。现代社会是信息密集而变化急剧的社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是学生和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善于阅读,即善于运用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摄取有效信息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已成为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质。
一、对阅读教学中文学鉴赏的理性认识
1.从本质上理解文学鉴赏的内涵
什么是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具体地说,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这就是文学鉴赏。
概括地说,文学鉴赏是一种感觉和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这是因为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读者对文学作品所揭示的生活本质的认识,或是对作家创作的评价和接受,始终是和读者对作品所表现的具体生活现象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分不开的。脱离了具体感受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判断,不能看作文学鉴赏。但是单有感觉没有理解,单有感情没有认识,也不可能深切领会文学作品的意义,同样不是真正的文学鉴赏。夸大感觉与感情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把文学鉴赏归结为脱离理性认识的“形象直觉”活动,是片面的;无视文学鉴赏过程中感觉和感情的作用,不懂得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必须被读者在感觉和感情上肯定和接受,才能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也是片面的。在文学鉴赏中,感觉和理解、情感与认识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
2.从思维上把握文学鉴赏的规律
语文学习与训练都离不开思维活动。文学鉴赏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有其本身的形式和规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关键在于让学生认识文学鉴赏的思维规律,即“感性理性相互交错,前后往复”。强调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前提,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3.从目标上明确文学鉴赏的宗旨
在中学阶段进行文学鉴赏的学习训练,说到底就是一个目的,即通过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品味作品的語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使学生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并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本中选有不少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这就为我们的文学鉴赏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提供了鉴赏习得的训练载体和评价得失的反馈平台。我们对这类文质兼美之作的处理,决不能停留于读读讲讲了事,而应通过艺术形象的分析潜心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比较、想象,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继而获得启迪。
二、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文学鉴赏
进行文学鉴赏,笼统地说,就是不但要说出“好” ,而且要具体地说清楚“好”在哪里。从微观上来说,中学生的文学鉴赏主要是品析语言、体会意境、感受形象三大方面。
1.品析语言法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因此,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抓住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达他的旨趣。……所以,文学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来似乎浅近,但是最基本的。” 叶老明确指出,进行文学鉴赏不仅要“以语言为抓手” ,而且品析要达到“透彻地了解”的程度。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品味文学作品只有紧扣“语言”而字斟句酌,反复玩味,才能悟透文章之旨趣。
(1)利用词语品语言
字斟句酌,是表达的需要也是理解的需要。“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宋〕程颢)鉴赏作品的语言,品评词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尤其是表现力极强的动词和形容词。
譬如:“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故乡》)教学时,我让学生思考品味:作者在“萧索的荒村”前用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横”字,为什么不像一般情况下写成“有”而非用“横”字呢?学生经过比较、揣摩,悟出:“有”比“横”的味道要差得多。一个“横”字突出了萧索荒村的颓败、破落和无生气,低矮的茅草房给人的印象好像倦卧的病人在横躺着,既含蓄贴切,又给人以联想。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雪中捕鸟”一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品味语言时,我让学生将“支起”换成“架起” ,“一拉”改为“拉一拉”,将“棒上系一条长绳”一句中的“长”字删去,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揣摩、体会。学生说,“架起”比“支起”更稳定,拉时不易倒,不利于捕鸟;“拉一拉”含有试的成分,动作太慢,鸟早被吓飞了;“长”字去掉后,与后面“人远远地牵着”一句中的“远远”不能相照应。真是改变一字不可,增减一字不能,恰到好处。 (2)利用句子品语言
句子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句与句之间要连贯,句子的前后要照应,这样才会清楚流畅。
鲁迅的小说《故乡》末尾写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文字平易,文意一目了然,一般并不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注意。然而这看似一览无余的背后却有着值得探究一番的意味。就实际情况而言,是“我”乘船离去,应当表述为“我离老屋愈远了,我渐渐离了故乡的山山水水”才更确切,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一问促使学生的思维在一马平川上驰骋,催其思考,引其感悟:主客倒置突出了“我”的一种隔膜、一种无奈与失落。
如课外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顺序能否颠倒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不可以,这三句是按颜色的深浅来排列的。”这显然没有品“到位” ,于是引导学生再读文前第一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学生顿悟,将句序颠倒后,与前文便不照应。可见,随便改动句序也会影响文章的表意。
(3)利用标点品语言
不同的标点,表示不同的语气。有时,相同的标点,也表现不同的作用。鲁迅小说《故乡》中,省略号很多。例如:回忆“我”与少年闰土的对话,闰土的话有四处用了省略号,意在表示闰土心中有无穷的稀奇事,懂得的东西多,说起话来也滔滔不绝。
“我”与“中年闰土”见面时,也有几处省略号。“阿!闰土哥,——你来了?……”,它表示“我”很兴奋,有许多话要说,又不知从何说起,接着写闰土分明叫道:“老爷!……” ,则是表示中年闰土受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太深,以致即便“迅哥儿”是儿时的好友,但由于好不好叫、能不能叫、该不该叫“迅哥儿”的多方面的思想顾虑,终是紧张而清楚地叫一声“老爷”后,就再也不知如何往下说了。
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几处省略号,学生认识到:天真活泼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闰土,到中年时,变得麻木、自卑、迟钝,可叹、可悲、遗憾,从而更深层地认识到封建制度对人的残害。
(4)利用语段品语言
利用语段品语言,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也是能力层次最高的训练之一,是十分必要的。小说可选精彩的对话;散文宜选有意蕴的语段;议论文可选说理严密的语段;记叙文可选描写生动传神的语段等,均可利用于品味。
2.体会意境法
同品析语言相比较,体味文学作品的意境则属于更高层次的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更高级的享受。这种意境,小者在一字一句里,大者寓于景物人事的局部和整体之中。人们阅读小说,驱遣着自己的想象,进入作者创设的境界,凭借联想能力对情境中的景物人事进一步补充、发挥、完善,由此精神上获得了物质所不能代替的补偿和满足,这就是文学鉴赏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例如,欣赏郑振铎的《海燕》一文中“家乡飞燕”与“海上飞燕”两幅画面,可深感其景其情之美。可是,这些美景作者是怎样描述出来的?这些美“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联系呢?循着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着眼景物的特征,行文的方法、顺序等去阅读、去理解、去想象,不难获得美的“景”——微微吹拂着的轻飔,无因洒落的如毛的细雨,齐舒了黄绿的眼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在这烂漫无比的春天,娇美的春燕在飞舞。平稳的海波,金光灿烂、温秀可喜的水面,薄纱似的轻云,在这皎洁无比的蔚蓝色的海天,健美的海燕在斜掠、浮憩。作者由见到海上的小燕子联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一实一虚,形成兩幅明丽、灵动的画面,进而获得美的“情”——作者的“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 ,即海外游子对祖国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最终体味到课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感受形象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应注重对作品整体的感受和理解,注重领悟作品的内涵,进行艺术分析和审美评赏(出乎其外),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可以通过再现形象,让学生借助语感,在语言信号的刺激下,使作品中可感知的形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如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学生通过对鲁庄公与曹刿的比较、分析,认识到鲁庄公是一个浅陋无知的人。接着我抛出一个问题:鲁庄公真的一无是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研读,发现鲁庄公也具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优点: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试想,鲁庄公如果不采纳曹刿的意见,曹刿也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通过补充想象,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去补充文学作品所描摹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一点拨,学生也明确了评判一个历史人物要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阅读鉴赏适当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在教学《西湖的绿》时,分析清楚“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中的“幽”“野”“闲”三字不能调换的原因后,我引入了郭熙在《山水训》中的话:“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提出了“为什么说春山如笑,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呢?”这个问题。经过讨论,学生明白自然的某些特征和人的生活情感有相似之处。因为春天来了,山上的花开了,叶绿了,雀鸟喧闹,泉水流淌,一切都活跃起来,这些景象与生活中的喜悦、欢乐都很相似,所以说“春山如笑”。在秋天,自然呈现出另外一种景象,天空明净、晴朗,树叶变色,斑斓可爱,好像人们美丽的打扮,所以说“秋山如妆”。冬天里,山上的树叶落了,鸟雀少了,自然环境很安静,一切都沉寂下来,好像人们在沉睡中,所以说“冬山如睡”。这样“不守规矩”地进行阅读教学,学生能乐在其中,自然能学好语文。
当然,文学鉴赏除了“品析语言法”“体会意境法”和“感受形象法”外,也还有侧重于朗读吟诵的朗读式鉴赏,侧重于评价得失的评价式鉴赏等,均可作为语文鉴赏课教学的研究课题,这里不再赘述。
三、重视学生阅读鉴赏的评价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2.重点评价学生对作品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3.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4.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四、鉴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鉴赏评价要恰如其分,既不无限拔高,也不故意贬抑。
2.允许见仁见智,不必强求一致。由于各人的立场观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生活阅历不同,而出现鉴赏差异,是正常现象,它不可能“统一”,也不宜统一。
3.鉴赏评价不能希望一蹴而就。从认识观点看,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不断地探索,对作品的鉴赏与评价也是如此。
4.鉴赏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揣摩、去想象、去创造,切不可包办代替。“如果单教学生逐句听讲,那么,纵使教师的讲解尽是些欣赏的妙旨,在学生只是听教师欣赏文学课罢了。”(叶圣陶语)
5.鉴赏一定要有情感投入。鲁迅先生说过:“情感已经冻结的思想家是绝对进入不了文学作品的。”
6.鉴赏的内容应相对集中。同是鉴赏语言、训练语感,但鉴赏的角度和目的应有侧重,切忌全面开花。
7.鉴赏课是美育课,教师应以人格美、仪表美和语言美感染学生,以激起他们对文学语言鉴赏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参考资料:
1. 盛海耕《品味文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