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剑王痴迷东北系曲刃青铜剑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历经2400余年沧桑历史的越王勾践剑,是国宝级名剑。但人们或许不知道的是,虽然天下名剑多出“吴越之金锡”,大连也有其特色的曲刃式青铜短剑。大连民间文保志愿者王德亮,便在家中收藏了40把同式样的青铜短剑,其中一件珍品,更是在千年后还依然寒光刺目。
  收藏方向
  东北亚独有曲刃式青铜短剑
  “寻找那些散落在土地上的古老记忆。”王德亮说,正是心中的这份留住历史瞬间的动力,让他走上文保和收藏之路。
  王德亮的书房被改造成一间茶室,他所有的藏品都被妥善保管,经真空塑封后置于锦盒当中。其中他最主要的收藏方向,也是他最自豪的藏品,便是极具地域历史文化的东北亚地区的曲刃青铜短剑。
  王德亮小心翼翼地翻出数个锦盒,其中罗列着近40把长短不一,有宽有窄的青铜器物。拿在手中,这些形似匕首的青铜短剑,别有一种历史的厚重。
  王德亮接过我们手中这些带有“短茎,弧形曲刃,柱脊的青铜短剑”解释说:“这些都是出自于咱辽宁和吉林等东北地区的一种曲刃式短剑,有的剑柄还呈倒T形。”王德亮进一步介绍说,春秋晚期至战国可说是青铜剑最发达的时期,“咱东北地区这种曲刃式样的剑,有别于中原的形制,但恰恰反映了当地的地域和民族风格。 ”
  辗转淘宝
  9年搜集收藏40把曲刃短剑
  王德亮的藏品虽然已被真空塑封,但无一例外都被铜锈所腐蚀,锈迹斑斑下好像一掰就断。王德亮说,别看这些藏品已经与本来的面目相去甚远,“但从锻造和形制的角度欣赏,仍能看出当年的绝伦工艺。”
  王德亮说这些非常有收藏价值的藏品,“每一件都非常难得,是可以研究东北亚,特别是大连古代春秋至战国时期兵器发展难得的标本。”王德亮拿过一件“宽叶大圆弧形曲刃,短锋”的藏品,解释说“许多宝贝都要找寻好久才能遇到,而且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王德亮说,他对东北亚地区特有的曲刃式青铜短剑入迷,还要追溯到9年前,“当年也是希望在大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找寻更多的古老记忆,才开始接触它,研究它,收藏它。”王德亮苦笑说,9年过去了,“每年也只能遇到1到2件心仪的藏品,这40件藏品是我在内蒙古和咱东北三省,一山一水间辛苦寻来的。”王德亮拿过一件“细形短茎窄叶长锋曲刃剑”,称其“细形铜剑”,“后来它曾多次易手,被我从外地一家古物市场收来。 ”
  得意藏品
  千年之后短剑依然寒光刺目
  王德亮说,“我这有一把相当锋利的青铜短剑。”
  在我们的注视下,王德亮小心翼翼找出一件藏品,剪开真空塑封后,又缓慢展开白绢,拿出了最令其自豪的藏品——一把剑身还透着寒光的青铜短剑。不用拿上手,就能够从剑身、刃口的光滑程度看出其锋利无比。
  王德亮小心翼翼把短剑递过,果然,手指轻拂刃口,一阵寒意直透皮肤。王德亮一再提醒我们,这把青铜短剑因为保存条件“非常好”,所以刃口部分锋利依旧,“肯定没有‘天下第一剑’名头那么响,但我也舍不得拿它划纸,但是划破皮肤却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剑怎么能保存得这么好呢?”对于我们的疑问,王德亮解释青铜短剑之所以千年不锈,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工艺。“春秋战时期,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部落连年的战争催生了强大的军工生产,古代的某些锻造技术确实是现代人所望尘莫及的。”王德亮说,他手中的这件宝贝,之所以还能保存的如此完好,简直就像新的一样,是因为保存在特定的条件下,“氧化的还不厉害,所以千年之后依然寒光刺目。”并连称“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坚持收藏
  希望找出辽东起源有力证据
  一件件的藏品,又被王德亮陆续塑封后放回锦盒中。王德亮在他身后的大书架中又找出不少学术专刊,其中记录着这种曲刃式青铜短剑的特征,以及发现过程和部分近期出土的实物图片。
  王德亮说,目前有很多研究青铜短剑的学者,“所以现在给青铜短剑的命名很多,有‘东北系青铜短剑’、‘东北曲刃青铜短剑’‘短颈曲刃青铜短剑’‘东北亚系青铜短剑’‘辽宁式铜剑’‘琵琶型短剑’等。”“其实,东北系青铜短剑的起源问题,才是当今很多学者关注的课题。”王德亮说,现在学术界流行三种观点,有“辽西起源说”、“辽东起源说”、“西伯利亚起源说”,而究竟是由辽西向辽东传播,还是由辽东向辽西传播,更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王德亮说,他之所以这些年不遗余力地收藏这种独特式样的青铜短剑,也是想“搜集收藏更多的实物,能够更有利地佐证,这种式样的短剑起源于辽东,也就是咱大连。”
  这种式样独特的青铜短剑,自西周至战国时期,在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河北北部的东北地区和与东北地区相毗邻的朝鲜半岛的青铜时代文化中,有一种典型的青铜短剑,这种青铜短剑的基本特征是,两侧叶刃呈波浪弧线形曲刃,早期有突出的节尖和内弧的束腰,剑脊呈圆柱状,贯通到剑茎;剑身与剑柄是分体组装……
其他文献
周庄是中国江南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而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却是在清康熙初年。周庄在苏州管辖的昆山之西南,古称贞丰里。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  最为著名的
期刊
铜梁县巴川街道白龙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站,街道计生医务工作者为居家养老的老人们例行检查身体。在不远处的一个社区茶馆,检查好身体的张其明老人和另3位老人围在一起喝茶聊天。  张其明老人说,“在社区住习惯了,觉得很方便,不想换地方。”  巴川街道白龙社区共有年满60岁的老人近600人,像张其明老人这样选择在社区居家养老的,目前已有500多人。  据了解,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包括为每一位老人建立一份健康档
期刊
近日,抚顺市政府出台了养老保险缴费新政策,即生活困难人保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申请政府贴息借款,退休后以本人养老保险待遇偿还。  借款额度为1~4万元:政府贴息借款的对象是5年内满足法定退休条件的城镇已参保的个体灵活就业人员或企业下岗职工,以及上述两类人员中的残疾人、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借款额度为1~4万元。  政府贴息政策为:在借款缴费期内,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及企业下岗职工政府贴息5
期刊
辛苦打工挣钱送儿子上大学,没想到临近毕业,儿子却被查出患上尿毒症。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安陆农民工吴国华不顾自身安危捐肾救子。  马路边揽活干,一站就是十年  51岁的吴国华是安陆市陈店乡同兴村的农民,夫妇俩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高中毕业后去深圳打工,目前已在深圳成家。2007年,小儿子吴晓辉从安陆考入武汉工业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为供儿子读书,10年前,吴国华就来到武汉街头做“马路装修工”,在
期刊
“乖,我们把饭饭吃了,就去姐姐家耍。”“你不洗澡澡,外面的人会嫌弃你臭,不和你耍了。”  如果你以为这些话是妈妈在哄孩子,那就错了。这是47岁的刘华丽对54岁的丈夫朱小林每天说上几十遍的话。这些话,她整整说了6年。朱小林是名脑萎缩患者,智力已退化成一个一岁多的孩子。  照顾丈夫吃完饭她才吃  我们来到大渡口九宫庙街道锦霞社区的刘华丽家中,这是一栋30多年的老房子,60平方米左右,屋里大都是些上世纪
期刊
她和他结婚前曾经有个情投意合的男友,他们曾是青梅竹马,从小时懵懂记事时他俩就在一起,那时不懂情爱,只是单纯玩伴。慢慢长大后,他们成为了再也离不开彼此的恋人。只是在大学时,他突然决定休学去当兵,而她仍旧在学校里做个不谙世事的大学生。  他们这一别就是数年,那几年里虽然没能经常见面,但是有了长达三年的通信。他的部队在长年冰封雪飘的山上,当夹带着高原寒气的信笺到达她手上时,往往己是几个月之后。然而,躲在
期刊
清晨,大雨滂沱。70岁的牟爱文披好雨衣,拉着电动车要出门。儿子劝她:“这么大雨,就旷课一次不行吗?”牟爱文笑着说:“你妈是去上大学,不是去玩,怎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呢?”说罢,牟爱文骑着电动车出了门。她上的是老年大学,专业是诗词。  为了养家姐妹仨争着辍学  牟爱文只有小学文化,但从小爱学习。她出生没几个月父亲就去世了,体弱的母亲成了顶梁柱,含辛茹苦抚养她和两个姐姐。  牟爱文小学毕业考上玉林一中,
期刊
在安阳市唐子巷南头一个不大的小院里,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这样一间寒舍陋室,6年来,百余名腰腿疼痛的群众,被搀扶着进来,自己走着出去,来时一脸痛苦,走时满面感激。而这间具有神奇魔力的小屋的主人叫李树林。  李树林1945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面粉厂、电池厂、自行车厂等单位工作,1982年调文峰区人防办工作,直至1991年离休。他曾荣获河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过去的8年里,李树林
期刊
几个60多岁的老人游西藏凭老年证半价,所得优惠却归了导游。这是一起误会,还是行业潜规则?杭州的毛先生想把这个问题弄弄明白,老人凭老年证购半价票,优惠的这部分钱该归谁?  60多岁老人报团游西藏  半价门票的优惠导游拿走了?  毛先生今年60多岁,却有一颗“超级驴友”的心。近日,他刚刚结束了自己的西藏行。可问题跟着来了,毛先生觉得,旅行途中,导游凭几个老年人的老年证买了半价票,优惠的金额没有退回给几
期刊
早晨5点起床、吃早饭、到邮局领报纸、每天最少卖报10个小时……这就是80岁老人石德忠十几年的生活轨迹。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他都免费准时为几十名固定客户送报上门。一个小小的报摊,让石德忠过得知足又乐呵。  八旬老人卖报近20年  顾客好多成朋友  早上7点,东岳大街火车站路口,在街边卖报的石德忠老人已将各种报纸杂志整齐码好,等着为市民“送”上一份资讯“早餐”。  石德忠老人今年80岁,头戴一顶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