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石嘴山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石嘴山市委党校成立课题组,深入全市三县(区)基层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以期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方面进行探索总结,为建设平安石嘴山提供决策参考。
   社会治理制度的初步探索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打下基础
  近年来,石嘴山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探索,实现了老工业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社会的总体安全稳定,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逐步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机制。全市三县(区)社会治理過程中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有效扩大“两个覆盖”,做实党建载体,从严抓好机关党建“三强九严”工程、城市党建“四联四化”机制。在农村,全面落实“三大三强”战略,深入推进“两个带头人”工程,不断夯实乡村党组织基础。
  健全民主协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机制更加完善。以大武口区万盛社区、惠农区春晖社区等为代表的社区坚持深化以“基层党建+民安、民康、民便、民乐”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区创建,健全居民网格社区三级民情议事园、民情恳谈会、党群民主议事会等形式多样的社区协商平台,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有效提升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
  整合有效资源,强化法治制度保障。在乡村,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专人专调、集约化处理社会矛盾,分散性解决邻里纠纷,运用法律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水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同时,严格落实社区服务事项“准入制”。
  完成综治中心网络化建设,促进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功能精细化。进一步落实网格管理6项制度和“周月季年”网格考评制度,健全网格服务激励机制。
  积极发掘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日渐凸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自治组织发挥自治功能提供经济保障。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受年龄、文化、专业素质等因素影响,个别地区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弱化,自身作用发挥不够,在领导当地社会治理过程中缺乏具体有效的创新举措。
  社会治理主体定位不明。一方面,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过多的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受工作中权、责、利不明晰和当前考评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基层自治组织有时忙于应付各类测评检查等工作,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力不从心,功能弱化。
  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不足。虽然乡镇普遍设有综治专干,社区设有网格员等岗位,但目前从事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部分人员多是下岗职工、家庭妇女、离退休职工等,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缺乏社会管理知识,面对社区各项功能的社会化服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在农村,很多该由行业自治的事项都靠政府增加人财物投入来管理。在城市,社区居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社区卫生、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方面,一些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如物业公司)也没有发挥好调节功能。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探索的意见建议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教育引导全市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明晰社会治理主体定位。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应该更加主动下沉治理资源,及时回应和化解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在办小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实现到位不越位。同时,要深化基层减负年,严格落实基层自治组织准入事项清单制度,统一实行“权随责走、人随事转、费随事转、事费配套”,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彻底为基层自治组织松绑减负。
  协调各方力量,补足治理资源紧缺短板。完善城乡社区工作者选任配备、薪酬待遇、社会保障、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核、退出等制度,建立一支年龄学历结构更加合理、能力素质明显提升、职业发展渠道更为畅通的职业化社会治理工作队伍。健全社会治理财政保障机制,提高在社会治理相关事务的投入资金比例。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治理效能。通过民主协商共同“提”治理事项,由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主体,就本治理区域需要共同关注的重点治理事项进行协商,提出一定期限内的社会治理清单;共同“定”治理方案,将治理清单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转化为破解实际治理难题的民主决策,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共同拟定操作性强的社会治理方案,以明确治理权责,分解各方治理任务。
  灵活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以“委托代理”的方式与社会承购方在社会公共服务购买方面所缔结的契约关系,能够有效地盘活社会富余资源,从而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管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提升。
  (执笔人:吴惠珍、张健、李晓丽)
  责任编辑:谢 斌
其他文献
四月,红寺堡区花红柳绿,和风送暖,生机盎然。20多年来,红寺堡区在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上稳定移民23万余人,并且逐步摆脱贫困,令世人刮目相看。2020年,自治区批准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这只是决战脱贫攻坚迈出的第一步。现在,红寺堡区人民正意气风发,仍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姿态,实干、苦干,确保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乌沙塘村:脱贫有路子  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选对路
期刊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由银川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银川市委组织部、银川市委宣传部、银川市委党校、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共同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媒体互动公开课——《党员说》。  《党员说》围绕“初心”命题,将传统课堂与全媒体融合,打造全媒体公开互动课,将党员干部请进电视“演播厅”,让百姓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成为现身说法的“讲师”,讲述自己在平凡
期刊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固原市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安排要求,在自治区党委第四巡回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聚焦根本任务,紧扣目标要求,贯通重点措施,抓实“十个关键动作”,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了一次理论武装的集中强化、思想政治的集中洗礼、精神状态的集中提振、突出问题的集中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果。  坚持高位推动 精心组织实施  固原市委把主题教育作
期刊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无数平凡而普通的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在不屈中挺立起中国精神的群像。他们中,有为民服务、带头冲锋的基层党員;有身披“战衣”、以命护命的医护人员;有忠诚热血、守卫平安的公安民警;有守土尽责、兢兢业业的社区工作人员;有身穿马甲、甘于奉献的志愿者……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事、忠一事,化身最美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  铿锵玫瑰 无惧无畏  在家里,她们是乖巧的
期刊
中卫市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培养考察党员的“主战场”和考验入党初心的“大熔炉”,既看防疫贡献,又看一贯表现,对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及时发展入党,聚集更强战斗力量。截至4月上旬,全市有697人在疫情防控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共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71人、发展对象56人、接收预备党员20人。  旗帜引领方向,榜样鼓舞人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中卫市委的号召下,援鄂医疗队、交通卡点
期刊
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工程。聚焦“四个一”林草产业、“1+4”特色农业、纺织、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固原市将深入实施人才集聚计划,积极联系对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开展交流合作,培养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人才,以人才优先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工程。固原市将培养一批具有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名师”“名校长”,命名一批“名师工作室”,带动提高全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对数字经济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加速宁夏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疫
期刊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固原市原州区依靠党建引领,综合施策,多向发力,大力发展蔬菜、养殖业、光伏等特色产业,打出了一套脱贫富民的“组合拳”。2019年减贫4615户1324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3.2%下降到0.68%。  能人带动引领发展  集体经济缺收入,发展产业没有主心骨。这是申学礼刚任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蒋河村党支部书记时面对的情形。2017年,一直在运输和工程建设领域打拼的申学礼
期刊
建章立制,村集体经济规范化发展得到保障。为进一步促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确保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有序发展,兴庆区委制定《兴庆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银川市兴庆区村集体经济实体管理办法(实行)》,为各乡镇、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指明方向、提供路径,确保兴庆区乡镇各村经济实体规范化建设、健康运营。  强化发展,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进一步提升。自2015年以来,由兴庆区委组织部牵头,财政局、农
期刊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盐池县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为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聚焦党建主业,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链”。紧扣脱贫富民、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重新修订各领域星级党组织创建考评标准,逐级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成绩、问题、任务、责任“四个清单”,量身定制脱贫富民“责任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