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年,中国的纪录片人终于感觉到春天的脉搏了。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开播让整个中国纪录片格局清晰地延展开来。在中国,是什么人在创作纪录片?又有哪些人、哪些地方需要纪录片?
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体制内的电视台和国有公司,还是民营纪录片公司,或者非营利性组织,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探索中国纪录片的未来。这次,我们把聚光灯投射在民营纪录片公司及其运营者身上。他们站在制播分离的最前沿,探索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生存;他们看到了纪录片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坚持用纪录片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小贴士
雷禾简介
雷禾是一家专门制作和经营人文、历史和现实类题材纪录片的民营公司。2002年起,为中央电视台制作“十六大”文献纪录片《潮涌东方》,为央视西部频道打造大型谈话节目《西部情怀》,承制吉林卫视的《回家》栏目;2004年起,为凤凰卫视制作《凤凰大视野》;2006年,为阳光卫视量身打造日播栏目《亲历》;2008年参与上海纪实频道《档案》、《往事》、《风言锋语》等栏目的制作;2009年为上海星尚频道创作国庆特别节目《幸福中国》;2010年与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合作《艺文传奇》,并为上海纪实频道策划制作大型纪实系列片《天下华人》。
雷禾成绩
雷禾制作的《回家》栏目,连续三年获中国电视星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1年7月1日,雷禾策划制作的《全景》(View China)和《口述》在北京台新开播的高清纪录片频道落地,并且在该台每天播出的三小时纪录片节目中约占据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喇嘛爷爷》、《金瓶梅》、《不同的孤独》——在制作电视纪录片节目的同时,雷禾也在制作高清纪录电影,力图为纪录片探索更广阔的出路。
大陆地区纪录片制作机构分类
目前,在中国大陆能够看到的纪录片——或者称之为非虚构电视节目和非虚构电影,其制作机构有:中国的各级电视台,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力;大型国有公司,最大的是原中央台节目中心新影厂和科影厂联合形成的中央新影集团;民营纪录片制作公司,比如大陆桥、雷禾、三多堂等;国外电视节目代理商,如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等;还有支持纪录片发展的非营利基金会组织,如CNEX等。
中国纪录片最广阔的传播平台——电视台
目前中国有7个专业的纪录片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辽宁北方频道,今年7月1日北京台开播的高清纪录片频道,也计划每天播出三个小时的高清纪录片。另外全国很多省市级电视台都有纪实类栏目,它们是不可忽视的纪录片购买力量。
雷禾·海天
2011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这天,是雷禾传媒机构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对于雷禾传媒机构(简称“雷禾”)CEO海天来说,雷禾十年的纪录片事业可以说是他最心爱的情人。
海天“结识”纪录片已经有18年了。1993年底,海天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担任栏目编导,主要制作8分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短纪录片。1996年底,央视策划一个45分钟长的栏目《新闻调查》,海天被借调到新栏目组做编导,一年后回到《生活空间》,直到2000年离开中央电视台,2001年创办雷禾传媒机构。
一个公司和一个人的简历可以用这寥寥数百字说清楚,可是,这个以纪录片为信仰的人和以纪录片为事业的民营公司背后的故事更值得细细数来,这些故事或许只是大海中微小的浪花,却真真切切地参与了时代变革的律动。《东方时空》制片人陈虻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对于中国纪录片来说,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回望来时的路,找回中国纪录片曾经的激情与梦想,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下,走好明天。
带上信仰出发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视正酝酿着改革的潮涌,当时的海天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凭着年轻人的冲劲儿想到外面更精彩的世界闯一闯。
1989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海天进入牡丹江电视台做主持人、记者,在那个电视频道稀缺的年代,电视台主持人如风云人物一般。1992年春天,海天到北京参加央视的主持人培训班,就爱上了北京。同年底,海天停薪留职,怀着无限憧憬来到北京,希望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
那个年代,对于一个没上过大学,没有国家干部身份的年轻人来说,能够进入中央电视台做编导,这本身就是极大的鼓励,海天说:“不给钱也愿意干。”
初到北京的日子并不顺利,一边在北京音乐台做主持人,一边在英语辅导班兼职教许国璋英语。1993年秋,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东方时空》一个20分钟的面试机会,面试他的是陈虻。
这次面试改变了海天的人生轨迹,他不记得当时一个多小时的面试陈虻跟他谈了些什么内容,也根本不知道纪录片是什么,只是感到自己找到了信仰般的人生方向。当下决定不再做主持人,要跟随陈虻做一辈子的纪录片,于是海天进入《生活空间》做编导。海天回忆,刚进入《生活空间》的前一年里,对片子编辑“没有一点感觉”,“经常被陈虻骂”。
开播不久的《生活空间》最终确定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基调,让人眼前一亮。当时电视上都是劳模英雄,普通老百姓能够在央视露脸是十分稀罕的事儿。但是,当时海天不懂纪录片,也不知道怎样做片子。
《生活空间》改版后播出的第一个片子《牡丹江畔的老人》是海天与摄影师林宏回到家乡牡丹江去挖掘的题材。当时,林宏已经是一个多次获新闻奖的成熟编导和摄影师,他在海天初学纪录片的阶段给了很多帮助。1995年春天,海天的《母亲》获得中央台新闻评论部季度评奖的金奖,两年之内,海天从对做纪录片一无所知的“白纸”,成长为独立的编导。当时评委对《母亲》的评语是:“这个片子是导演做人的成功。”尊重生活,尊重生命,尊重自己的职业,这是《生活空间》给海天的理念。从《母亲》开始,海天第一次在实践中把做纪录片与做人结合起来。
今天,海天希望用纪录片塑造中国人的文化人格。纪录片作为一种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载体,不只代表中国本土,更是一个世界元素,它是表达知识分子对世界思考的重要手段,也是和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虽不能说我们的思考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至少我们在思考。这是纪录片最吸引我们的,即用真实表达我们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觉得纪录片成为了一种信仰,像宗教一样坚定不移的信仰。”
90年代的那块净土
对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纪录片人不约而同地拿起摄像机用纪录片手段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从《话说长江》、《望长城》,到《流浪北京》、《彼岸》、《八廓南街16号》,从上海的《纪录片编辑室》到北京的《生活空间》,各种纪录片手法如画面配解说、同期声、自我反射、真实电影的针对性采访和直接电影的“壁上观”都被拿来进行通向真实的探索,中国纪录片用十年时间走过了世界纪录片的百年路程。
1996年底,海天被借调到新开播的《新闻调查》栏目,带着摄制组奔赴云南调查国家专项储备粮问题。当上千老百姓聚在他们宾馆周围,期待他们调查出事实真相时,海天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记者和纪录片人肩负的“为生民立命”的责任。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片子被叫停,没有播出。直到今天海天还在后悔,为了云南的老百姓,当时无论如何也应该把片子做出来。
对于海天来说,90年代的纪录片创作还是一块“净土”。当时一批纪录片人如段锦川、蒋樾、康健宁等用个人的努力使得各种资源在体制内外流动,怀着一个单纯的目的,就是用纪录片的手段来记录社会变迁、探寻普通人内心的真实。把目光从宏大的历史文化关照上转移,落到最“接地气”的现实社会人生,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90年代的中国纪录片对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跟踪采访的纪实美学有着特殊的偏好。
18年后的今天,《东方时空》数次改版,《生活空间》和《新闻调查》早已停播。老百姓的故事在电视荧屏上从新奇稀罕到习以为常,甚至平淡乏味了无新意,随着《百姓故事》等一批栏目的停播,以反映现实为主要职责的调查类和现实题材纪录片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名曾经肩负重任的记者,海天深感“传媒人对于社会的干预和影响的意识正在丢失,我们也从上世纪90年代《焦点访谈》式的‘无冕之王’沦落成今天的‘狗仔队’,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远离“无冕之王”的宝座并非始于今天,2000年前后,新一轮市场化浪潮让中国电视格局重新洗牌。那几年,物欲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电视人的价值观,海天感觉从一片净土落到了现实泥沼中。当时,海天对中国电视制播分离的趋势抱有极大的信心,离开央视,创办了雷禾。
且行且珍惜
雷禾的英文名字是RARE,意为稀罕的、珍贵的。这也可以解释当时雷禾在中国民营影视公司中的位置。2000年左右的中国,制播分离首先从娱乐节目开始发出松动的信号,“民营四公子”——光线传媒、欢乐传媒、派格太合、唐龙国际四家都是主营娱乐节目,经营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民营公司只有引进译制为主业的北京大陆桥传媒。当时民营的娱乐节目制作公司林立,主营纪录片制作的雷禾在规模无法与之相比,的确属于比较“稀罕”的一个。新世纪十年,民营影视公司的政策环境相比以往明朗多了。2003年以前,国内民营影视节目制作机构虽然已经很活跃,但一直没有得到国家法规和政策上的正式认可。2003年底,政策出现转机。 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105号文件第十条规定:“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海天稍稍吃了定心丸,在《回家》、《凤凰大视野》中历练雷禾的编导团队。对新手编导,从画面镜头到写稿剪辑,海天都手把手地耐心教。有一年年底,海天用了11天连拍摄带编辑,给《回家》做了五集片子,准时交片。春节,北京一家银行里,海天抱着刚从电视台拿到的制作费给同事往卡里寄工资,站着睡着了。为电视台制作纪录片栏目,给了雷禾人零距离感受中国纪录片脉搏的机会。《凤凰大视野》一个个百年系列——百年语文、百年中医、百年京剧、百年铁路、百年红学,《回家》中深入一个个了不起的人物的生命故事,使雷禾有机会从大跨度历史和个体命运两个层面对中国历史进行全景式的梳理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纪录片市场尚未成型的形势下,作为没有任何背景和播出平台优势的民营公司,雷禾走在了市场化探索的前沿。从经营上来说,一个公司能够生存下来,这是雷禾值得珍惜的成就。而从使命上来讲,十年来最值得珍惜的是明晰了纪录片所担当的重塑中国人文化人格和关照社会现实的责任。
理想主义与消费主义
生于60年代末的海天,属于在80年代受教育的那一代“文化理想主义者”,他们一些人曾经在纪录片中找到了寄托理想的乌托邦。但是,当中国社会经过了90年代的市场经济松动,步入21世纪,理想主义遭遇消费主义的强力冲击。上个世纪80年代,在全世界媒体私有化、集中化的浪潮中,默多克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迪斯尼的跨国发展使得电视新闻、体育、电影、娱乐、动画等节目类型实现了国际化流通。对于中国电视来说,娱乐节目走在制播分离市场化运作的前端。而对于纪录片来说,十年来摸索市场化的大门而不得入,只能在边缘游走。综观世界电视历史,或许娱乐先行必然是商业化起步的发动机。电视媒介的六面骰子中,新闻、体育、电影、娱乐、动画都已实现全球流通,美国探索频道开发了骰子的最后一面——纪实娱乐——将纪录片冠以娱乐的形式,才得以在世界电视商业化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探索频道覆盖了全球180多个国家,给世界纪录片的商业化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格局,商业纪录片找到了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与独立纪录片分庭抗礼,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但是,探索频道也难逃独立纪录片人的“责难”,认为它利用人类的好奇心和娱乐化的形式,带着知识的假面,传播平庸的价值观,消弭了纪录片应有的现实关注和干预社会的责任。这是理想主义和消费主义在国际层面上的对抗。理想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突也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海天既是一个强调责任担当的纪录片人,也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商业纪录片公司的运营者。在收视率主导的电视环境中,雷禾在制作纪录片节目时也曾陷入跟风浮躁的误区。十年中走过的是一条从坚持理想到向现实妥协再到重构理想的路。
或许任何一件事物只有经历了从正面走入反面的过程,才能意识到正面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电视十年大浪淘沙,“民营四公子”如今只有光线传媒还坚持在娱乐节目第一线,电视纪录片也曾经在庸俗、雷同和伪科学的陷阱里徘徊良久。如果说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用喧哗的热情把中国电视推进了市场化的轨道,那么当浮躁冷却,真实沉淀,纪录片真的要成为市场化发展的新动力,还需要找到自身强有力的发动机。
批判现实 向生活低头
有一种纪录片以风花雪月的形态出现,是歌舞升平的点缀;有一种纪录片关注现实,以批判的姿态承担起社会干预者的功能;有一种纪录片立足个体,叩问大历史中小人物的个人情感和命运。不同功能的纪录片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没有必要相互指责,相互要求。纪录片的生态是如此的丰富多样,以至于任何一种偏爱都是对一个社会文化平衡的伤害。
两年来,《大明宫》、《敦煌》、《外滩》等一批剧情纪录片的出现让中国纪录片“好看”了。虽然各界对于此类剧情纪录片褒贬不一,但是它们确实带动了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进程。这与国际纪录片形势是一致的,剧情纪录片是国际电视节目交易量很大的一种类型。
现如今,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大量使用真实再现手法,让人一时分不清真实与虚构,有人惊呼“这明明是故事片嘛!”。然而,对于纪录片来说,手段的使用是否符合真实的要求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层面则是,纪录片是否承担起了记录社会、思考现实的责任。的确,在国际市场上,历史自然人文军事类题材纪录片最受欢迎,即使是纪录片事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制作者们生活得也并不滋润。这是一个共同的现象。不同的是,国外已经为独立纪录片融资和发行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而这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然而,这并不代表中国纪录片就放弃了对社会现实的反应和思考。
海天认为,“中国纪录片一定不能照搬欧美已经走过的发展轨道。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必须有个一致性的考虑,在探索纪录片市场化生存的同时,应该回过头来考虑当下社会文化层面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曾经否定了自己的文化,又站在了别人文化的边缘上。所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完成市场化操作的问题。如果是这样,这事就太简单了,它不是的。纪录片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体系,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都要考虑周到了,才能让中国纪录片往前走。”所以,虽然运营着一个商业纪录片公司,海天却不愿意仅仅站在中国市场上以市场化运作的思维来考虑纪录片生存“这点小问题”。
海天珍视纪录片所具有的批判现实主义特性。他所说的“批判现实主义”并不是“对现实的批评”,而是一种“思辨”的思维方式,是从不同角度对现实的不同思考。与其称自己为“纪录片人”,他更中意“知识分子”这个称呼,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只是他选择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观察、思考、表达社会,切实看看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观众内心最深层次需要的是什么。在电视多元化、娱乐化的大环境下,在为了收视率而迎合观众的逆流中,发挥纪录片的文化引领功能,丰富中国电视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属性。站在更高的文化格局中,深深地向生活低头。
雷禾传媒1822海天工作室,1721事业发展中心……雷禾人在这一个个像用公元纪年做门牌号的办公室之间奔波工作着。他们正在策划VC计划,希望为中国人文化品格的重塑制造维他命,为中国人骨子里心系天下的情怀找到一个光明的出口。将近20年追求信仰的路上,抛开市场的、类型的这些外在因素,海天欣喜于发现了纪录片内核的真实本质。对此,他既兴奋又孤独。
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体制内的电视台和国有公司,还是民营纪录片公司,或者非营利性组织,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探索中国纪录片的未来。这次,我们把聚光灯投射在民营纪录片公司及其运营者身上。他们站在制播分离的最前沿,探索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生存;他们看到了纪录片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坚持用纪录片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小贴士
雷禾简介
雷禾是一家专门制作和经营人文、历史和现实类题材纪录片的民营公司。2002年起,为中央电视台制作“十六大”文献纪录片《潮涌东方》,为央视西部频道打造大型谈话节目《西部情怀》,承制吉林卫视的《回家》栏目;2004年起,为凤凰卫视制作《凤凰大视野》;2006年,为阳光卫视量身打造日播栏目《亲历》;2008年参与上海纪实频道《档案》、《往事》、《风言锋语》等栏目的制作;2009年为上海星尚频道创作国庆特别节目《幸福中国》;2010年与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合作《艺文传奇》,并为上海纪实频道策划制作大型纪实系列片《天下华人》。
雷禾成绩
雷禾制作的《回家》栏目,连续三年获中国电视星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1年7月1日,雷禾策划制作的《全景》(View China)和《口述》在北京台新开播的高清纪录片频道落地,并且在该台每天播出的三小时纪录片节目中约占据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喇嘛爷爷》、《金瓶梅》、《不同的孤独》——在制作电视纪录片节目的同时,雷禾也在制作高清纪录电影,力图为纪录片探索更广阔的出路。
大陆地区纪录片制作机构分类
目前,在中国大陆能够看到的纪录片——或者称之为非虚构电视节目和非虚构电影,其制作机构有:中国的各级电视台,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力;大型国有公司,最大的是原中央台节目中心新影厂和科影厂联合形成的中央新影集团;民营纪录片制作公司,比如大陆桥、雷禾、三多堂等;国外电视节目代理商,如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等;还有支持纪录片发展的非营利基金会组织,如CNEX等。
中国纪录片最广阔的传播平台——电视台
目前中国有7个专业的纪录片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重庆科教频道、辽宁北方频道,今年7月1日北京台开播的高清纪录片频道,也计划每天播出三个小时的高清纪录片。另外全国很多省市级电视台都有纪实类栏目,它们是不可忽视的纪录片购买力量。
雷禾·海天
2011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这天,是雷禾传媒机构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对于雷禾传媒机构(简称“雷禾”)CEO海天来说,雷禾十年的纪录片事业可以说是他最心爱的情人。
海天“结识”纪录片已经有18年了。1993年底,海天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担任栏目编导,主要制作8分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短纪录片。1996年底,央视策划一个45分钟长的栏目《新闻调查》,海天被借调到新栏目组做编导,一年后回到《生活空间》,直到2000年离开中央电视台,2001年创办雷禾传媒机构。
一个公司和一个人的简历可以用这寥寥数百字说清楚,可是,这个以纪录片为信仰的人和以纪录片为事业的民营公司背后的故事更值得细细数来,这些故事或许只是大海中微小的浪花,却真真切切地参与了时代变革的律动。《东方时空》制片人陈虻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对于中国纪录片来说,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回望来时的路,找回中国纪录片曾经的激情与梦想,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下,走好明天。
带上信仰出发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视正酝酿着改革的潮涌,当时的海天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凭着年轻人的冲劲儿想到外面更精彩的世界闯一闯。
1989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海天进入牡丹江电视台做主持人、记者,在那个电视频道稀缺的年代,电视台主持人如风云人物一般。1992年春天,海天到北京参加央视的主持人培训班,就爱上了北京。同年底,海天停薪留职,怀着无限憧憬来到北京,希望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
那个年代,对于一个没上过大学,没有国家干部身份的年轻人来说,能够进入中央电视台做编导,这本身就是极大的鼓励,海天说:“不给钱也愿意干。”
初到北京的日子并不顺利,一边在北京音乐台做主持人,一边在英语辅导班兼职教许国璋英语。1993年秋,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东方时空》一个20分钟的面试机会,面试他的是陈虻。
这次面试改变了海天的人生轨迹,他不记得当时一个多小时的面试陈虻跟他谈了些什么内容,也根本不知道纪录片是什么,只是感到自己找到了信仰般的人生方向。当下决定不再做主持人,要跟随陈虻做一辈子的纪录片,于是海天进入《生活空间》做编导。海天回忆,刚进入《生活空间》的前一年里,对片子编辑“没有一点感觉”,“经常被陈虻骂”。
开播不久的《生活空间》最终确定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基调,让人眼前一亮。当时电视上都是劳模英雄,普通老百姓能够在央视露脸是十分稀罕的事儿。但是,当时海天不懂纪录片,也不知道怎样做片子。
《生活空间》改版后播出的第一个片子《牡丹江畔的老人》是海天与摄影师林宏回到家乡牡丹江去挖掘的题材。当时,林宏已经是一个多次获新闻奖的成熟编导和摄影师,他在海天初学纪录片的阶段给了很多帮助。1995年春天,海天的《母亲》获得中央台新闻评论部季度评奖的金奖,两年之内,海天从对做纪录片一无所知的“白纸”,成长为独立的编导。当时评委对《母亲》的评语是:“这个片子是导演做人的成功。”尊重生活,尊重生命,尊重自己的职业,这是《生活空间》给海天的理念。从《母亲》开始,海天第一次在实践中把做纪录片与做人结合起来。
今天,海天希望用纪录片塑造中国人的文化人格。纪录片作为一种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载体,不只代表中国本土,更是一个世界元素,它是表达知识分子对世界思考的重要手段,也是和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虽不能说我们的思考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至少我们在思考。这是纪录片最吸引我们的,即用真实表达我们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觉得纪录片成为了一种信仰,像宗教一样坚定不移的信仰。”
90年代的那块净土
对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纪录片人不约而同地拿起摄像机用纪录片手段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从《话说长江》、《望长城》,到《流浪北京》、《彼岸》、《八廓南街16号》,从上海的《纪录片编辑室》到北京的《生活空间》,各种纪录片手法如画面配解说、同期声、自我反射、真实电影的针对性采访和直接电影的“壁上观”都被拿来进行通向真实的探索,中国纪录片用十年时间走过了世界纪录片的百年路程。
1996年底,海天被借调到新开播的《新闻调查》栏目,带着摄制组奔赴云南调查国家专项储备粮问题。当上千老百姓聚在他们宾馆周围,期待他们调查出事实真相时,海天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记者和纪录片人肩负的“为生民立命”的责任。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片子被叫停,没有播出。直到今天海天还在后悔,为了云南的老百姓,当时无论如何也应该把片子做出来。
对于海天来说,90年代的纪录片创作还是一块“净土”。当时一批纪录片人如段锦川、蒋樾、康健宁等用个人的努力使得各种资源在体制内外流动,怀着一个单纯的目的,就是用纪录片的手段来记录社会变迁、探寻普通人内心的真实。把目光从宏大的历史文化关照上转移,落到最“接地气”的现实社会人生,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90年代的中国纪录片对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跟踪采访的纪实美学有着特殊的偏好。
18年后的今天,《东方时空》数次改版,《生活空间》和《新闻调查》早已停播。老百姓的故事在电视荧屏上从新奇稀罕到习以为常,甚至平淡乏味了无新意,随着《百姓故事》等一批栏目的停播,以反映现实为主要职责的调查类和现实题材纪录片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名曾经肩负重任的记者,海天深感“传媒人对于社会的干预和影响的意识正在丢失,我们也从上世纪90年代《焦点访谈》式的‘无冕之王’沦落成今天的‘狗仔队’,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远离“无冕之王”的宝座并非始于今天,2000年前后,新一轮市场化浪潮让中国电视格局重新洗牌。那几年,物欲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电视人的价值观,海天感觉从一片净土落到了现实泥沼中。当时,海天对中国电视制播分离的趋势抱有极大的信心,离开央视,创办了雷禾。
且行且珍惜
雷禾的英文名字是RARE,意为稀罕的、珍贵的。这也可以解释当时雷禾在中国民营影视公司中的位置。2000年左右的中国,制播分离首先从娱乐节目开始发出松动的信号,“民营四公子”——光线传媒、欢乐传媒、派格太合、唐龙国际四家都是主营娱乐节目,经营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民营公司只有引进译制为主业的北京大陆桥传媒。当时民营的娱乐节目制作公司林立,主营纪录片制作的雷禾在规模无法与之相比,的确属于比较“稀罕”的一个。新世纪十年,民营影视公司的政策环境相比以往明朗多了。2003年以前,国内民营影视节目制作机构虽然已经很活跃,但一直没有得到国家法规和政策上的正式认可。2003年底,政策出现转机。 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105号文件第十条规定:“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海天稍稍吃了定心丸,在《回家》、《凤凰大视野》中历练雷禾的编导团队。对新手编导,从画面镜头到写稿剪辑,海天都手把手地耐心教。有一年年底,海天用了11天连拍摄带编辑,给《回家》做了五集片子,准时交片。春节,北京一家银行里,海天抱着刚从电视台拿到的制作费给同事往卡里寄工资,站着睡着了。为电视台制作纪录片栏目,给了雷禾人零距离感受中国纪录片脉搏的机会。《凤凰大视野》一个个百年系列——百年语文、百年中医、百年京剧、百年铁路、百年红学,《回家》中深入一个个了不起的人物的生命故事,使雷禾有机会从大跨度历史和个体命运两个层面对中国历史进行全景式的梳理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纪录片市场尚未成型的形势下,作为没有任何背景和播出平台优势的民营公司,雷禾走在了市场化探索的前沿。从经营上来说,一个公司能够生存下来,这是雷禾值得珍惜的成就。而从使命上来讲,十年来最值得珍惜的是明晰了纪录片所担当的重塑中国人文化人格和关照社会现实的责任。
理想主义与消费主义
生于60年代末的海天,属于在80年代受教育的那一代“文化理想主义者”,他们一些人曾经在纪录片中找到了寄托理想的乌托邦。但是,当中国社会经过了90年代的市场经济松动,步入21世纪,理想主义遭遇消费主义的强力冲击。上个世纪80年代,在全世界媒体私有化、集中化的浪潮中,默多克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迪斯尼的跨国发展使得电视新闻、体育、电影、娱乐、动画等节目类型实现了国际化流通。对于中国电视来说,娱乐节目走在制播分离市场化运作的前端。而对于纪录片来说,十年来摸索市场化的大门而不得入,只能在边缘游走。综观世界电视历史,或许娱乐先行必然是商业化起步的发动机。电视媒介的六面骰子中,新闻、体育、电影、娱乐、动画都已实现全球流通,美国探索频道开发了骰子的最后一面——纪实娱乐——将纪录片冠以娱乐的形式,才得以在世界电视商业化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探索频道覆盖了全球180多个国家,给世界纪录片的商业化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格局,商业纪录片找到了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与独立纪录片分庭抗礼,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但是,探索频道也难逃独立纪录片人的“责难”,认为它利用人类的好奇心和娱乐化的形式,带着知识的假面,传播平庸的价值观,消弭了纪录片应有的现实关注和干预社会的责任。这是理想主义和消费主义在国际层面上的对抗。理想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突也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海天既是一个强调责任担当的纪录片人,也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商业纪录片公司的运营者。在收视率主导的电视环境中,雷禾在制作纪录片节目时也曾陷入跟风浮躁的误区。十年中走过的是一条从坚持理想到向现实妥协再到重构理想的路。
或许任何一件事物只有经历了从正面走入反面的过程,才能意识到正面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电视十年大浪淘沙,“民营四公子”如今只有光线传媒还坚持在娱乐节目第一线,电视纪录片也曾经在庸俗、雷同和伪科学的陷阱里徘徊良久。如果说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用喧哗的热情把中国电视推进了市场化的轨道,那么当浮躁冷却,真实沉淀,纪录片真的要成为市场化发展的新动力,还需要找到自身强有力的发动机。
批判现实 向生活低头
有一种纪录片以风花雪月的形态出现,是歌舞升平的点缀;有一种纪录片关注现实,以批判的姿态承担起社会干预者的功能;有一种纪录片立足个体,叩问大历史中小人物的个人情感和命运。不同功能的纪录片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没有必要相互指责,相互要求。纪录片的生态是如此的丰富多样,以至于任何一种偏爱都是对一个社会文化平衡的伤害。
两年来,《大明宫》、《敦煌》、《外滩》等一批剧情纪录片的出现让中国纪录片“好看”了。虽然各界对于此类剧情纪录片褒贬不一,但是它们确实带动了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进程。这与国际纪录片形势是一致的,剧情纪录片是国际电视节目交易量很大的一种类型。
现如今,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大量使用真实再现手法,让人一时分不清真实与虚构,有人惊呼“这明明是故事片嘛!”。然而,对于纪录片来说,手段的使用是否符合真实的要求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层面则是,纪录片是否承担起了记录社会、思考现实的责任。的确,在国际市场上,历史自然人文军事类题材纪录片最受欢迎,即使是纪录片事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制作者们生活得也并不滋润。这是一个共同的现象。不同的是,国外已经为独立纪录片融资和发行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而这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然而,这并不代表中国纪录片就放弃了对社会现实的反应和思考。
海天认为,“中国纪录片一定不能照搬欧美已经走过的发展轨道。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必须有个一致性的考虑,在探索纪录片市场化生存的同时,应该回过头来考虑当下社会文化层面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曾经否定了自己的文化,又站在了别人文化的边缘上。所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完成市场化操作的问题。如果是这样,这事就太简单了,它不是的。纪录片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体系,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都要考虑周到了,才能让中国纪录片往前走。”所以,虽然运营着一个商业纪录片公司,海天却不愿意仅仅站在中国市场上以市场化运作的思维来考虑纪录片生存“这点小问题”。
海天珍视纪录片所具有的批判现实主义特性。他所说的“批判现实主义”并不是“对现实的批评”,而是一种“思辨”的思维方式,是从不同角度对现实的不同思考。与其称自己为“纪录片人”,他更中意“知识分子”这个称呼,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只是他选择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观察、思考、表达社会,切实看看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观众内心最深层次需要的是什么。在电视多元化、娱乐化的大环境下,在为了收视率而迎合观众的逆流中,发挥纪录片的文化引领功能,丰富中国电视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属性。站在更高的文化格局中,深深地向生活低头。
雷禾传媒1822海天工作室,1721事业发展中心……雷禾人在这一个个像用公元纪年做门牌号的办公室之间奔波工作着。他们正在策划VC计划,希望为中国人文化品格的重塑制造维他命,为中国人骨子里心系天下的情怀找到一个光明的出口。将近20年追求信仰的路上,抛开市场的、类型的这些外在因素,海天欣喜于发现了纪录片内核的真实本质。对此,他既兴奋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