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活动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同时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实施创新教育是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义无反顾地担当起这一历史的重任,因此我们应彻底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以尽快向创新教育转变。
  创新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精神,进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正常人从此重新开始,都具有创造能力,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创造家,也只是运用了其头脑和身体资源的一小部分。可见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点燃人们的智慧之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
  
  1 创设优良的创新教育环境
  
  优良的环境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无形阵地——即所谓的“环境育人”。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软环境(如:广播网、闭路电视、黑板报、宣传橱窗等)、硬环境(景点、雕塑等)来宣传、展示中、外科学家、发明家、著名历史人物等的名言警句,主要思想、主要贡献等,从而营造出浓浓的创造、创新氛围,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情感。
  
  2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同样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1 重视思维过程。我们知道,思维的结果和思维的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正确的结果往往来自于正确的思维过程,因此,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时重视思维过程是进行创新教学的关键。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着眼于如何让学生充分显示其思维过程这一方面。比如在解某道题,教师可以问“你是怎样想的?”而不直接问“怎样做的?”这样即使不会做的学生也会积极思考,努力寻求答案,进而甚至还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等等,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只有学会思考,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学生才真正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创造的灵感。另外,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思维,特别是那些简捷巧妙、概括力强、有独特见解的思考方法应及时地给予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2.2 强化思维训练。在课堂创新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思维训练途径,不断强化各种思维方法,并通过各种思维方法的选择、比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广阔性等等,鼓励多思,鼓励创新,积极提倡、引导学生的反省思维,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學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证明题、推理题的练习,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用反证法来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用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等等。
  2.3 注重散聚统一。在实施创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关键之关键是教会学生坚持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有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首先表现在发散性思维上,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充分发表各种不同的看法。然而,创造思维不仅要求发散而且要求聚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当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时,在学生的思维发散后,给以恰当的评价,有所点拨,帮助学生认识到各种方法的优劣,和学生一起找到最佳的方法,只有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才是有效的。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一题多解题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各种解题方法,再和学生一起来讨论各种方法的长短比较一下哪种方法较好,是否可以综合各法或几法之长,找出更好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上一台阶。
  
  3 创建展现创新能力的实践、锻炼舞台
  
  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充分展现其创新能力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直接的场所。这方面是我们在以前的教学中所忽视的,在以后的创新教育中必须加强的。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创造技能,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开展“科技周”活动,举办各种智力竞赛,进行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的评比,举办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各种社会调查等等,从而使创新教育落在实处。
  总之,创新教育是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它,并结合农村中学的特点,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是教学成功的坚实基础。广大教师只有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创造性人才。那么怎样才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1 更新观念,民主施教    1.1 
期刊
新课程改革应积极倡导师生间互动交流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努力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互动合作的交流平台。    1 改革课堂教学,倡导小组合作    1.1 改革课堂座位模式。目前最为普遍的课堂座位排列使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范围比较小,不利于更多同学的交流。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均衡的小组,让学生分别围坐在一起,教师以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有计划地向小组提出一定
期刊
[摘要] 笔者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学与教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实践课改理念,结合课例来说明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地体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写字教学,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强调了写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改革传统的写字教学,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着挑战。    1 创设写字情境    古人云:“书为心画”,强调一幅字是书写者心态的自然流露,书写时心境的好与差会影响到作品的风格和质量。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与四
期刊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探索性或研究性的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内容还将不断变化,方式还将不断更新。在高中,研究性学习已列入课程正式实施。而初中,实践性的课题活动也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在初中教材中有三个地方提出了研究性学习,为使学生初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方式。尽快适应国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为今后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作好铺垫。我借鉴现代教育理论,本文就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谈一
期刊
进入新一轮课改以来,合作学习成为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大多还只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摆“花架子”、“走过场”,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甚至只是某些教师用来表演的“道具”,并未实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那么,语文合作学习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语文合作学习从
期刊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且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期刊
陶行知曾提出:“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小语阅读教学以“动口、动手、动脑”为主线,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发挥其聪明才智,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1 动口    动口是指学生认真阅读,积极回答。主动提问。它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
期刊
复习课是系统掌握知识、增强记忆以达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初三数学最后3个月是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引导学生全面有效地复习,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个首要任务。    1 以“教学大纲”和“中考数学指导”为准绳,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    复习前,首先研究“大纲”及“指导”,然后再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及重点难点,确定复习的深度与难度,重点与非重点,制定出复习计
期刊
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增进知识,发展技能,应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紧紧抓住学生是教学过程主体这一重要方面展开教学。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决定因素,它必须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得以实现,就心理学角度而言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认知过程,即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去,调整扩大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