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那天,我送走了孕育五年的孩子”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朱枞鹏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深情讲述了他与天宫二号的不解之缘以及中国航天业坚实的脚印,以下是演讲摘录。
  我有一个孩子,它已经离开我一年零23天了,我花了5年时间孕育它,但我从来没有抚摸过它,甚至跟它连一张合影都没有,这个孩子就是天宫二号。
  从1993年我来到航天五院,我和我的团队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争八保九(争取1998年,最晚不超过1999年),把中国的载人飞船送上太空。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戈壁沙漠,航天人靠着马拉和人推,将火箭运到发射台去发射。90年代,中国的航天还很薄弱,载人航天也基本就是零的状态。当时的世界航天强国美国,对中国的航天一直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也采取技术封锁,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索。那时候,我们都年轻气盛,玩命地干。会议室里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凌晨。经过7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在1999年11月20日将神舟一号飞船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从0到1的突破。我们做到了!
  2000年以后,中国的航天实力得到了飞速发展。我们先后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在2003年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航天人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2008年,我们进行了太空出舱活动;2011年,我们进行了交互对接飞行试验,并开始研制空间实验室。
  2016年9月15日22点04分09秒,天宫二号在长征2F火箭的托举下,飞向太空。当时,我不能擅自离岗,只能老老实实地坐在发射的指挥大厅里,听到外面轰轰隆隆的声音,我真想跑出去看看天宫二号到底长什么样。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发射完了以后,我走去发射大厅,远远看到发射塔架空荡荡地立在那里,抬头看见又大又圆的月亮,心里想天宫二号你现在飞到哪里了?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天宫二号就是我的孩子,5年来,从一张张设计图纸到实物,我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如今它要出去闯荡,在团圆的日子里,我却和它分离,心里确实不舍。但是我也很自豪,国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不负祖国赋予我们的使命。
  到今天,中国航天走过了61个春秋,光是2016年就发射了几十颗卫星,是全世界发射卫星最多的国家。天宫二号是我们建造空間站的重要过渡,到2022年前后,我们将建成空间站。那时候,中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站了。中国独立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我们获得了一大批技术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人才,我们正在向航天强国大步迈进,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途上,将会留下更多属于中国的足迹。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刚刚回国时,非常不习惯——在学术上,没有人和他“吵架”了,“不但如此,一旦给别人的学术观点挑毛病,对方就觉得没面子、下不来台。”从学术角度提出批评、质疑,进行学术争论,在国外是十分常见的事情。然而,这在国内显得有些“大逆不道”。质疑,在张双南看来,正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最缺乏的科学精神。  张双南把科学精神总结为6个字:唯一、独立、质疑。  所谓唯一,即科学的目的是
期刊
真理标准讨论在破除思想枷锁的同时,凝练了亿万大众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共识、对改革开放的共识。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  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理
期刊
标准仅供参考,读者勿要对号入座自行诊断,如有需求,请及时就诊。  A.在同一个两周之内,表现出与以往功能不同的改变,表现为下列症状中的5项以上,其中至少一项为(1)心境抑郁,或(2)丧失兴趣或乐趣。  注:不包括明显是由于躯体疾病所致的症状。  1.几乎每天和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可以是主观的体验(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或无希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看见在流泪);(注:儿童或青少年可能
期刊
这组震撼的照片显示了一个如外星世界般的景观,但它其实是特写镜头下的仙人掌等植物的微距图像。来自伦敦FIELD数字艺术工作室的创意总监Marcus Wendt在西班牙兰萨罗特岛,利用全光谱红外摄影技术拍摄了这些五彩斑斓的照片。  为母则刚  一只鹦鹉妈妈拼尽全力保护幼鸟的一幕。当时,一只饥肠辘辘的蜥蜴攀上树枝准备潜入鸟巢捕食鹦鹉幼鸟,眼看宝宝性命难保,鹦鹉妈妈奋不顾身上前与体型是自己三倍大的敌人展开
期刊
古代区域名称,有的已经被历史遗忘、不为现代人所用,有的则从神坛上跌落,变成普普通通的区域名称,唯有﹃江南﹄,在经历千年起伏之后,仍能让大部分中国人心生向往。  现代地理学家多依据地貌划分中国的地理单元,论高原,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论平原,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古人则更喜欢从文化同质性着手、辅以山川形便,构建出许许多多充满文化韵味的地理区划,如江南、塞北、中原、关中、河西、西域。  只是这些古
期刊
孤独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越来越能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诗人说,“孤独不过仍是与世界共度的时光”。借此与孤独的现代人共勉。  孤独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越来越能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但我们很少看到一种共性的概念,它更多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描述和体会。有人因孤独而烦躁,有人因孤独而成长,有人将其比作“一个人的狂欢”,也有人为了不孤独而不断参加集体聚会。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孤独更是一种特立独行。我们的文化更倾向于集
期刊
甘薯这一朴实无华的物种,却身藏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晚归的人们行色匆匆地奔走在都市的街巷。突然,一缕混合着烟熏味的甜香不经意间从路口飘散过来,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循着愈来愈浓的香气而去,一个硕大的铁桶出现在眼前,土黄色的块根在大铁桶上冒着热气,块根边缘流出的蜜汁在昏黄的路灯下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拿到手上轻轻一捏,微烫的块根柔软而富有弹性,掰开后黄色略显透明的瓤使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放入嘴里,即
期刊
一次次刷新人类认知极限的物理大师杨振宁,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隐姓埋名数十年的“两弹一星”功勋,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上天入地的“天宫二号”“蛟龙号”的科学家,  还有离开上海扎根大西北数十年的“西迁”教授们……除了创新、探索未知,  他们身怀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敢于自信、敢于堅守、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着青年一代奋勇前进。
期刊
2015年,《物理》杂志专访了杜祥琬院士。在这篇《我心目中的于敏先生——对话杜祥琬院士》的文章中,杜祥琬回忆了与于敏相处的细节、氢弹实验现场场景,也谈到了他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以下为对话的摘录。  1965 年初,整个核武器研究院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突破氢弹原理。我正好1964年底从莫斯科回来,加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  1966 年12 月28 日的首次氢弹原理试验,我在现场。12 月是
期刊
南仁东老师逝世后,同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的天文学者陈学雷发文悼念,以下为文章节选。  我相信FAST团组的同事们一定会讲出很多关于南老师和FAST的故事。这里,我只想追忆一下我和南老师的几次接触。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南老师是在2005年,FAST那时还没立项,但在天文界已赫赫有名。当时我刚回国到国家天文台工作不久,南老师邀我去他办公室聊聊,在走廊里离他办公室还老远,就能闻到从他屋里传出的烟味(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