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暮年丧偶,可谓老年人的一大不幸。虽然人们都懂得“老夫老妻不可能同生同死”的道理,但是,当相依数十载的老伴撒手西去时,生者的悲痛之情依然难以自持,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有的人甚至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
据心理学家分析,丧偶老人的内心世界,往往要经历一个悲痛哀伤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自责。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为什么过去常常对他(她)发脾气?为什么没有坚持让他(她)去医院检查?认为对方的死亡自己负有责任,精神恍惚,内疚不安,心理负担沉重,生活规律被搅乱,个别人言行上还会出现反常现象。
2. 怀念。老伴过世,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思念阶段,表现为不由自主地追忆,头脑中经常出现逝者的身影,与逝者相关的环境、物品时常唤起往日的记忆,深感失去老伴之后的凄凉和孤寂。
3. 恢复。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亲朋好友的关怀和帮助下,生者逐渐接受丧偶的现实,领悟到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一道理,身心逐渐恢复常态,着手计划怎样开始新的生活。
老伴过世后,消除悲痛的阴影,当务之急便是进行及时正确的心理调适。
欲使当事人尽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不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地宣泄一番:如在亲友面前号啕大哭;也可将自己的眷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抒发情怀并作为永久的纪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尽管宣泄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有益,但是,无休止的悲哀必然造成人为的精神消耗。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设法转移当事人的注意力,可以到亲朋好友处小住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要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会随之淡化和消失。
“老两口到另一个世界再团聚”或是“来世再相遇”的企盼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对逝者最好的寄托和思念,应该是像他(她)活着时一样,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带着他(她)对你的期望过活,慢慢地适应,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重新设计生活,安排好生活,坚强而乐观地继续走好,让晚年生活继续拥有快乐,享有质量。
据心理学家分析,丧偶老人的内心世界,往往要经历一个悲痛哀伤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自责。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为什么过去常常对他(她)发脾气?为什么没有坚持让他(她)去医院检查?认为对方的死亡自己负有责任,精神恍惚,内疚不安,心理负担沉重,生活规律被搅乱,个别人言行上还会出现反常现象。
2. 怀念。老伴过世,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思念阶段,表现为不由自主地追忆,头脑中经常出现逝者的身影,与逝者相关的环境、物品时常唤起往日的记忆,深感失去老伴之后的凄凉和孤寂。
3. 恢复。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亲朋好友的关怀和帮助下,生者逐渐接受丧偶的现实,领悟到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一道理,身心逐渐恢复常态,着手计划怎样开始新的生活。
老伴过世后,消除悲痛的阴影,当务之急便是进行及时正确的心理调适。
欲使当事人尽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不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地宣泄一番:如在亲友面前号啕大哭;也可将自己的眷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抒发情怀并作为永久的纪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尽管宣泄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有益,但是,无休止的悲哀必然造成人为的精神消耗。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设法转移当事人的注意力,可以到亲朋好友处小住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要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会随之淡化和消失。
“老两口到另一个世界再团聚”或是“来世再相遇”的企盼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对逝者最好的寄托和思念,应该是像他(她)活着时一样,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带着他(她)对你的期望过活,慢慢地适应,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重新设计生活,安排好生活,坚强而乐观地继续走好,让晚年生活继续拥有快乐,享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