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建筑己不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和居住的需求,传统四合院的更新改造问题已迫在眉睫。在改造中如何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同时又能满足现代人民生活需求、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于城市的平衡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历史文化的延续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北京传统胡同及四合院的研究,在对这些历史悠久古建筑的欣赏中,使我们对于中国的传统美学有了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 传统建筑;建筑样式;继承创新
说到中国传统建筑,肯定是中国传统独特的木构架建筑,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传统建筑是我们非常值得的考察对象。现如今无论是公共室内空间还是居住空间的设计都是一味的复制粘贴,没有真正的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们仅仅满足了空间的使用功能,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也就是说对于空间的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北京传统建筑无论从建筑的形式、构造、装饰构件,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都反映出了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体现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北京四合院建筑文化特点
四合院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类型,本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先进保存最完好也极具其建筑代表性的,当推北京的四合院为之典型。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中,大到皇亲贵冑,小到黎民百姓,其居家房屋,多采用四合院的格局。而四合院的格局,在于环绕在内院四周均建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房屋,四合院的名称也因环抱内院之势所得名。
四合院的种类,多由其“进数”也实际上是其面积大小和房屋多寡决定。较常见的四合院拥有诸如庭院、正房、厢房、耳房以及后罩房倒座房等房屋构成。其分配安排,一定按照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原则。四合院从外面看,它四面都是墙,只有一个院门通向外界,两扇大门平时还关闭着,一对门钹仿佛告诫人们不可擅自闯入。四合院内一大家人可以安安静静、和和美美、与世无争地生活。院内的房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面向院子中间开放和集中。高大宽敞的北房,冬暖夏凉,由长辈居住,长辈一旦有什么不适,哪怕刮风、下雨、下雪,儿孙们也可以沿着游廊到正房去问安。一家人在一个彼此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融的环境中尽享天伦之乐,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
二、传统四合院功能滞后性
传统北京四合院在功能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水暖设施、卫浴及厨房设施等方面,它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基本的生活要求。传统北京四合院原本是独户独院形式,传统四合院中饮水及排水设施主要以满足独户人家设计,但现在随着人口增多,多数传统四合院早己变成多户人家居住的大杂院格局,原有的给排水系统难以承担增加的负荷;传统四合院用电状况混乱不堪,私自接线现象严重,存在严重的用电隐患;取暖设备相对滞后,很多民居四合院中还采用煤炭取暖的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存在极大的人身安全问题;卫浴设施极不健全,主要依靠胡同中的公共卫生间,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居民拥有私家车,但是由于院内根本没有空间停放,只能将其停放在胡同两侧,使面积较小的胡同更加拥挤,给居民出行带来困扰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环境。绿色设计、无障碍设施等通行的现代设计原则在传统四合院中更是难以落实,形成恶性循环。
三、北京四合院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北京四合院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民居建筑形式,彰显着浓郁的中国特色,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祖先留给世人一笔极富价值的文化遗产。它灵活的平面布局形式、可变的空间构成模式及舒适宜人的庭院居住环境都是其特有的建筑艺术魅力,是现代民居建筑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在世界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需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传统的北京四合院生活模式己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及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传统四合院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其更新改造问题己迫在眉睫。传统北京四合院建筑无论是其建筑价值还是人文价值都值得传承与发展下去,近年来北京掀起了对传统四合院的更新改造热潮,70-80年代期间,重点放在名人故居和王府宅院的整治和改造上,90年代,重点落在对传统四合院的危房改造,清华大学的吴良铺先生从1995年开始,带领一批学术精英开始对传统四合院进行有机更新,这期间,传统北京四合院的创新理念设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当代对传统四合院大量的更新改造实践中,笔者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学习寻找适合当代社会生活模式的传统四合院存在形态。
如今,建筑节能理念逐渐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节能、绿色、人性化成为居住建筑重要的标准。中国传统民居中原本蕴涵着许多节能观念,而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对资源的最佳利用。民居建筑是依照传统的建造方法、使用当地易获得的材料,在适应当地风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而传统四合院建筑就是这其中的节能典范,四合院的节能理念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四合院是院子被房子包围的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很适合北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它冬季可以有效地抵御冷空气入侵,夏季可以通过院子进行气流交换,形成对流风,减少闷热。炎热夏日,四合院中会在朝南的门口放一只水缸,利用水来调节四合院中的微气候,借由东南风引入室内降温。在对传统四合院的更新改造中,设计师不仅保留了四合院的节能建筑形式,同时继续延展四合院的建筑节能功能,进一步的对四合院节能理念进行了发掘和开发。现代北京四合院利用坡屋面设置雨水蓄水池,通过积水槽(设过滤层)将雨水收集储存在蓄水池中,高处雨水蓄水池的雨水冲低处厕所。新型现代四合院建筑,不再是一层院落,出现了两层或三层院落,它们将“绿色花园”引入家中,顶层利用屋顶平台绿化,中间层则利用敞厅绿化,而底层也利用院落绿化,进一步提高合院住宅的绿化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节能技术层出不穷,将节能理念引入传统四合院,根据传统四合院的自身特点通过现代技术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四合院形成资源良性循环,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便利居住者生活起居,同时还能达到减少污染及能源浪费,形成传统四合院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结语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時代的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更加注重了其实用性和外在的观赏性,越来越少的建筑会着眼于其所应当表达和传递的伦理学价值和人文主义关怀,而重新审视那些传统的建筑留给我们的思考,或许能让我们获得更宝贵的启示。居住属性是传统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属性,同时传统四合院生活方式也是最能满足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居住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生活模式及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需求是传统四合院不能给予的,其滞后现代生活需求的功能布局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因此作为民居的传统四合院需要寻求新的功能布局,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探索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 传统建筑;建筑样式;继承创新
说到中国传统建筑,肯定是中国传统独特的木构架建筑,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传统建筑是我们非常值得的考察对象。现如今无论是公共室内空间还是居住空间的设计都是一味的复制粘贴,没有真正的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们仅仅满足了空间的使用功能,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也就是说对于空间的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北京传统建筑无论从建筑的形式、构造、装饰构件,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都反映出了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体现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北京四合院建筑文化特点
四合院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类型,本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先进保存最完好也极具其建筑代表性的,当推北京的四合院为之典型。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中,大到皇亲贵冑,小到黎民百姓,其居家房屋,多采用四合院的格局。而四合院的格局,在于环绕在内院四周均建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房屋,四合院的名称也因环抱内院之势所得名。
四合院的种类,多由其“进数”也实际上是其面积大小和房屋多寡决定。较常见的四合院拥有诸如庭院、正房、厢房、耳房以及后罩房倒座房等房屋构成。其分配安排,一定按照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原则。四合院从外面看,它四面都是墙,只有一个院门通向外界,两扇大门平时还关闭着,一对门钹仿佛告诫人们不可擅自闯入。四合院内一大家人可以安安静静、和和美美、与世无争地生活。院内的房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面向院子中间开放和集中。高大宽敞的北房,冬暖夏凉,由长辈居住,长辈一旦有什么不适,哪怕刮风、下雨、下雪,儿孙们也可以沿着游廊到正房去问安。一家人在一个彼此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融的环境中尽享天伦之乐,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
二、传统四合院功能滞后性
传统北京四合院在功能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水暖设施、卫浴及厨房设施等方面,它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基本的生活要求。传统北京四合院原本是独户独院形式,传统四合院中饮水及排水设施主要以满足独户人家设计,但现在随着人口增多,多数传统四合院早己变成多户人家居住的大杂院格局,原有的给排水系统难以承担增加的负荷;传统四合院用电状况混乱不堪,私自接线现象严重,存在严重的用电隐患;取暖设备相对滞后,很多民居四合院中还采用煤炭取暖的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存在极大的人身安全问题;卫浴设施极不健全,主要依靠胡同中的公共卫生间,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居民拥有私家车,但是由于院内根本没有空间停放,只能将其停放在胡同两侧,使面积较小的胡同更加拥挤,给居民出行带来困扰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环境。绿色设计、无障碍设施等通行的现代设计原则在传统四合院中更是难以落实,形成恶性循环。
三、北京四合院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北京四合院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民居建筑形式,彰显着浓郁的中国特色,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祖先留给世人一笔极富价值的文化遗产。它灵活的平面布局形式、可变的空间构成模式及舒适宜人的庭院居住环境都是其特有的建筑艺术魅力,是现代民居建筑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在世界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需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传统的北京四合院生活模式己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及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传统四合院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其更新改造问题己迫在眉睫。传统北京四合院建筑无论是其建筑价值还是人文价值都值得传承与发展下去,近年来北京掀起了对传统四合院的更新改造热潮,70-80年代期间,重点放在名人故居和王府宅院的整治和改造上,90年代,重点落在对传统四合院的危房改造,清华大学的吴良铺先生从1995年开始,带领一批学术精英开始对传统四合院进行有机更新,这期间,传统北京四合院的创新理念设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当代对传统四合院大量的更新改造实践中,笔者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学习寻找适合当代社会生活模式的传统四合院存在形态。
如今,建筑节能理念逐渐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节能、绿色、人性化成为居住建筑重要的标准。中国传统民居中原本蕴涵着许多节能观念,而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对资源的最佳利用。民居建筑是依照传统的建造方法、使用当地易获得的材料,在适应当地风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而传统四合院建筑就是这其中的节能典范,四合院的节能理念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四合院是院子被房子包围的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很适合北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它冬季可以有效地抵御冷空气入侵,夏季可以通过院子进行气流交换,形成对流风,减少闷热。炎热夏日,四合院中会在朝南的门口放一只水缸,利用水来调节四合院中的微气候,借由东南风引入室内降温。在对传统四合院的更新改造中,设计师不仅保留了四合院的节能建筑形式,同时继续延展四合院的建筑节能功能,进一步的对四合院节能理念进行了发掘和开发。现代北京四合院利用坡屋面设置雨水蓄水池,通过积水槽(设过滤层)将雨水收集储存在蓄水池中,高处雨水蓄水池的雨水冲低处厕所。新型现代四合院建筑,不再是一层院落,出现了两层或三层院落,它们将“绿色花园”引入家中,顶层利用屋顶平台绿化,中间层则利用敞厅绿化,而底层也利用院落绿化,进一步提高合院住宅的绿化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节能技术层出不穷,将节能理念引入传统四合院,根据传统四合院的自身特点通过现代技术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四合院形成资源良性循环,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便利居住者生活起居,同时还能达到减少污染及能源浪费,形成传统四合院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结语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時代的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更加注重了其实用性和外在的观赏性,越来越少的建筑会着眼于其所应当表达和传递的伦理学价值和人文主义关怀,而重新审视那些传统的建筑留给我们的思考,或许能让我们获得更宝贵的启示。居住属性是传统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属性,同时传统四合院生活方式也是最能满足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居住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生活模式及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需求是传统四合院不能给予的,其滞后现代生活需求的功能布局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因此作为民居的传统四合院需要寻求新的功能布局,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探索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