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超声造影增强时相和肿瘤显像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ng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的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时相特点,评价在常规超声基础上进行的超声造影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宫腔病变显像的价值。方法术前对35例经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变周边肌层(除滋养血管走行区)作为参照,观察子宫内膜癌病变超声造影增强和廓清的顺序,并将病变血流灌注显示状况分为3级(0级、Ⅰ级和Ⅱ级),对常规超声CDFI技术和超声造影对病变血流的显示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清晰显示34例子宫内膜癌病灶,其中28例(82.4%,28/34)早增强,6例(17.
其他文献
目的:深化微量元素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方法用ICP-AES法测定了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1例对照老人头发样品中铬、锌、铁、钴、镉、铅元素含量,用sPss软件分析其分布和差异,并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处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共254例,其中38例出现相关并发症。分析上述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
开场白: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吃的放心,关系到百姓的健康、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兴衰.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和卫生监管工作是国家质检总
【摘要】因材施教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是在全面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发展特长,因人而异培养各类人才。本文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分析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再从自己指导学生朗读和作文教学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因材施教的具体做法,以便和同行交流。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学原则之一。孔子就曾经对
台湾社会于1987年解除戒严完成了政治解放,民众的政治地位从民间社会时期的完全被统治者提高到了市民社会时期的"人民管理"的历史阶段,但是台湾市民社会的资本主义法权性质也
"五四文学"新形式的产生,具体表现在诗歌、戏剧以及小说的变革上,使文学从形式上摆脱了旧形式,走向了新形式,并且使中国文学真正具备了"现代性"特征。
虚拟社区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式,但社区中的海量信息也增加了人们的认知负担。本文以虚拟研究社区中电子文献的个性化推荐为例,建立了知识推荐系统的体系结构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制造业2025"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业亟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要素禀赋视域下,构建了三产品-两阶段的HO模型,根据制造业子行业要素禀赋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制定出全面护理方案,并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腹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