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包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写作;创造性;精神劳动;创新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育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通过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尝试,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教”的创新,才有“学”的创新。因此,教师的作文教学应面向学生为前提,鼓励质疑,激发想象和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主创新,使课堂教学成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主阵地,深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教师要切实改变育人观念,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给予学生丰富的个性化色彩。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我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形式要创新
1.激发兴趣。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因此,唤起学生作文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产生“如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情冲动,使作文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例如,创设阅读《再见了亲人》后,学生被文中送别的场面深深地感染,我深情地说:“都说千里有缘来相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他们今后有见面的可能吗?下面大家自拟题目,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讲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有的以《重逢》为题,讲了小金花和志愿军叔叔在北京见面时的感人场面;有的以《梦中见阿妈妮》为题,写一个志愿军叔叔回国后经常梦见“大妈”的动人情景;有的以《大嫂的腿》为题,讲志愿军把大嫂接到中国为她安装假腿的故事……这样,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多样表达。这是指我们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大语文教学观来“前瞻”,针对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新课标年级要求,有的放矢地分散到各个层面:(1)低年级,以说话、造句为主。学生新奇、好动的特点,决定我们必须采用做游戏、分角色、连词成句等方式。同时可加强看图和情境即兴口语交际练习,化枯燥为有趣。(2)中年级,以连句成段、仿写片段为主。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我们进一步挖掘教材因素成为成功范例。如情节空白、语言内涵、标点意蕴、故事余香等要鼓励学生推测、想象、拓展。同时开展讲故事比赛和阅读比赛及各项习作实践活动,让知识“走”出来,摆脱“死”记成为动态过程,做到同中求创,仿中求新,创新结合,合里出异。(3)高年级,则是小学生习作的最高水准,可相应开展难度较高的创造性习作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办报、演讲、辩论、上网查阅、演课本剧、征文比赛等。并鼓励学生质疑,不唯书,不唯师,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达到“变换体裁”、“课文重组”、“变换角度”、“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创新的目的,如进行续写、缩写、扩写、改写等习作练习。
二、过程要创新
1.创新命题。叶圣陶说:“学习作文,必须根据经验,从实际生活流注出来,那才合乎所以要写作文的本意。”这是学生“有米可炊”和写好作文的关键,更是克服学生害怕作文和培养兴趣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少些命题作文,多些自由作文。如“记一次野炊活动”,大多数学生都写得雷同且像个流水账。这次笔者把它换为“野炊中的小故事”,这时学生炸开了锅,热烈而爽朗的讨论过后题目出来了:“班长生气了”、“同学的笑话”、“老师的脸黑了”、“老师,您辛苦了”、“野炊,真好!”、“野炊锻炼了我”……你看,学生都能发散到各个层面,思维呈现球状,写印象最深刻的、自己喜欢的,情绪特别高昂,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创新立意。立意不但要正确,而且要有新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即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不同立意的习作。如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老师不是蜡烛》的作文,他从人们常说的“老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尽自己”说起,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不同于蜡烛,因为蜡烛在燃烧时,时时流淌出悲哀的泪水,可是老师在辛勤耕耘时总是露出幸福的微笑。”接着写了老师的几个生动事例。最后写道:“老师的劳动是辛苦的,她有蜡烛一样的奉献精神,但她不像蜡烛那样,在奉献时毁灭自己,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伸。”这个立意非常新颖独特,准确地提示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含义。
3.创新取材。选择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动笔之前,还应对拥有的素材进行选择,合理剪裁,不信手拈来。要指导学生多方选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写《记一件新鲜事》时,先让学生讨论社会、家庭、学校有什么变化,确定以赞美新时代、新风尚、新观念为中心,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反映一个“新”字。有的写了“卡拉OK”进了寻常百姓家,反映了改革开放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的写李大伯拆新楼支持建设高速公路的事;有的写村办厂来了大学教授,反映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老教授发挥余热为四化作贡献的事等,这样选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4.创新讲评。这里仍以前文“野炊中的小故事”为例。首先让优秀创作者朗读自己的佳作引路。其次让学生自由“点播”自己想听的“故事”。再次让学生互评互议,协作前进。最后教师有表情地朗读作文。让学生听完后,对写作技巧发表看法,还提出了诸多建议。对这堂作文讲评课实话实说写下来,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就这样在学生心中又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总之,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特点,不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教给学生创新方法,使学生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构思精巧、写法丰富,语言清新、想象合理,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就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写作;创造性;精神劳动;创新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育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通过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尝试,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教”的创新,才有“学”的创新。因此,教师的作文教学应面向学生为前提,鼓励质疑,激发想象和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主创新,使课堂教学成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主阵地,深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教师要切实改变育人观念,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给予学生丰富的个性化色彩。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我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形式要创新
1.激发兴趣。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因此,唤起学生作文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产生“如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情冲动,使作文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例如,创设阅读《再见了亲人》后,学生被文中送别的场面深深地感染,我深情地说:“都说千里有缘来相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他们今后有见面的可能吗?下面大家自拟题目,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讲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有的以《重逢》为题,讲了小金花和志愿军叔叔在北京见面时的感人场面;有的以《梦中见阿妈妮》为题,写一个志愿军叔叔回国后经常梦见“大妈”的动人情景;有的以《大嫂的腿》为题,讲志愿军把大嫂接到中国为她安装假腿的故事……这样,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多样表达。这是指我们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大语文教学观来“前瞻”,针对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新课标年级要求,有的放矢地分散到各个层面:(1)低年级,以说话、造句为主。学生新奇、好动的特点,决定我们必须采用做游戏、分角色、连词成句等方式。同时可加强看图和情境即兴口语交际练习,化枯燥为有趣。(2)中年级,以连句成段、仿写片段为主。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我们进一步挖掘教材因素成为成功范例。如情节空白、语言内涵、标点意蕴、故事余香等要鼓励学生推测、想象、拓展。同时开展讲故事比赛和阅读比赛及各项习作实践活动,让知识“走”出来,摆脱“死”记成为动态过程,做到同中求创,仿中求新,创新结合,合里出异。(3)高年级,则是小学生习作的最高水准,可相应开展难度较高的创造性习作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办报、演讲、辩论、上网查阅、演课本剧、征文比赛等。并鼓励学生质疑,不唯书,不唯师,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达到“变换体裁”、“课文重组”、“变换角度”、“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创新的目的,如进行续写、缩写、扩写、改写等习作练习。
二、过程要创新
1.创新命题。叶圣陶说:“学习作文,必须根据经验,从实际生活流注出来,那才合乎所以要写作文的本意。”这是学生“有米可炊”和写好作文的关键,更是克服学生害怕作文和培养兴趣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少些命题作文,多些自由作文。如“记一次野炊活动”,大多数学生都写得雷同且像个流水账。这次笔者把它换为“野炊中的小故事”,这时学生炸开了锅,热烈而爽朗的讨论过后题目出来了:“班长生气了”、“同学的笑话”、“老师的脸黑了”、“老师,您辛苦了”、“野炊,真好!”、“野炊锻炼了我”……你看,学生都能发散到各个层面,思维呈现球状,写印象最深刻的、自己喜欢的,情绪特别高昂,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创新立意。立意不但要正确,而且要有新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即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不同立意的习作。如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老师不是蜡烛》的作文,他从人们常说的“老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尽自己”说起,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不同于蜡烛,因为蜡烛在燃烧时,时时流淌出悲哀的泪水,可是老师在辛勤耕耘时总是露出幸福的微笑。”接着写了老师的几个生动事例。最后写道:“老师的劳动是辛苦的,她有蜡烛一样的奉献精神,但她不像蜡烛那样,在奉献时毁灭自己,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伸。”这个立意非常新颖独特,准确地提示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含义。
3.创新取材。选择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动笔之前,还应对拥有的素材进行选择,合理剪裁,不信手拈来。要指导学生多方选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写《记一件新鲜事》时,先让学生讨论社会、家庭、学校有什么变化,确定以赞美新时代、新风尚、新观念为中心,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个中心,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反映一个“新”字。有的写了“卡拉OK”进了寻常百姓家,反映了改革开放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的写李大伯拆新楼支持建设高速公路的事;有的写村办厂来了大学教授,反映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老教授发挥余热为四化作贡献的事等,这样选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4.创新讲评。这里仍以前文“野炊中的小故事”为例。首先让优秀创作者朗读自己的佳作引路。其次让学生自由“点播”自己想听的“故事”。再次让学生互评互议,协作前进。最后教师有表情地朗读作文。让学生听完后,对写作技巧发表看法,还提出了诸多建议。对这堂作文讲评课实话实说写下来,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就这样在学生心中又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总之,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特点,不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教给学生创新方法,使学生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构思精巧、写法丰富,语言清新、想象合理,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就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