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现今煤炭市场分析,提出了通过从煤炭企业内部推进精细化管理和控制降低成本、政府推进企业转型发展三个途径,助力煤企走出困境和持续稳步发展的见解。
关键词:市场低迷 精细化 降本 转型发展
由于当前全国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煤企效益下滑、资金压力增大、经营举步维艰,很多煤炭企业不得不限产、甚至停产。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披露,当前中国煤炭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70%,一半以上企业出现了减发、欠发、缓发职工工资的现象。更有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煤炭产量14.96亿吨,同比下降1.8%,但到今年5月全社会库存已经持续30个月在3亿吨以上,库存居高不下,再加上市场煤炭价格的持续走低,一个个惨淡的数据都在刺激着中国煤炭产业的神经,煤炭行业进入了“寒冬期”。分析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原因,神华集团总经理凌文认为,一是宏观经济低速增长;二是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三是受环保压力,清洁能源快速增加,煤炭消耗增幅降低;四是进口煤保持高位,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净进口达15671万吨。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大量进口煤的冲击下凸显出来,而产量却在煤企不挣利润占市场的指导思想下只增不减,造成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供需矛盾不断激化。煤企在当前形势下该如何生存与发展呢?笔者认为,煤企想要继续生存、发展、更快更安全地渡过“寒冬期”,一方面需要依靠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另一方面则需从自身内部管理出发,找漏洞,想对策。
1 要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煤矿企业竞争力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通过推进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是挖潜增效的有效途径。
1.1 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细化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纵到底、横到边,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岗位标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项精细化的管理渗透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使得不同岗位的员工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减少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消除安全隐患。
1.2 通过精细化管理,规范流程增产提效。按照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控制现场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为每道工序制定标准并使其结果符合规定的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工序质量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消除多余的操作和动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1.3 通过精细化管理,规范各种管理行为,提升全员的执行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和分解,借助考核、奖励、处罚等手段,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 要加强成本管理,降本挖潜增效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是影响煤矿销量一个重要因素。以山西焦煤西曲矿为例,30年的老矿井,有自己的买方市场,而且煤质不错,受煤炭市场供需矛盾影响,煤价一降再降,现在原煤平均售价已降至450元/吨,原煤完全成本418元/吨,也沦落到了不挣利润只为占市场的地步。可即便如此,买方仍要求降价,如再降价煤企就会入不敷出,不降价对方就另选供货商,矛盾凸显,双方都在观望,市场竞争太激烈了。面对这一现状,煤矿企业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成本管理办法,有效控制成本,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三个降低成本的主要对策:
2.1 转变成本管理战略,树立“降本”新观念。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由传统成本管理逐渐转变为战略成本管理,同时在成本管理中,需要做到:第一,全局性。成本管理需要以企业的竞争环境为出发点,通过对企业内部、竞争对手、社会环境及行业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洞察全局。第二,长期性。企业对成本进行管理,其侧重点是降低成本,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于前期投资较大,后期收益更大的项目,要敢于投资,不能只顾及短期利益。
2.2 搞好安全和质量的成本控制。第一,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状况。为了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安全费用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第二,强化标准化管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把质量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实施精品战略和精细化管理,减少或避免返矿产生的成本。
2.3 搞好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第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集中管理为重点,将生产、材料、工资、费用、成本预算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进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考核与分析,实现财务工作由进账后管理向花钱前的预算管理转变。第二,前期生产设计阶段,需要加强地质勘探。在降低成本方面,精确地质资料是主要环节,同时为避免决策失误、降低原煤成本奠定基础。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树立技术服从成本的观念,借助先进、合理的采煤工艺、采煤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第三,计划管理阶段,加强精细化管理。根据集团公司的基本要求,将独立矿井作为成本的控制中心,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定生产作业规模及标准,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依照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制定年度、月度生产经营成本计划,同时将成本指标细分到区队、班组、个人,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第四,生产实施阶段,需要加强全员、全方位成本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组织、管理发生的费用,需要全面贯彻执行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从源头构建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推行成本管理,使煤矿生产经营管理走向精益化,进而形成良性发展模式,切实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
降价不会增加煤炭需求,降资和减少投入也只能暂时缓解煤企困境,矛盾依然存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警告说,“减发、欠发工资容易引起职工思想波动诱发事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资金紧张已经影响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投入。”当前形势下,煤企必须积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 伊泰副总翟德元提出:中国目前的煤炭工业面临三大转型,第一个转型是由传统采矿业逐渐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劳动密集型逐渐被技术密集型取代。这一转型需要通过关闭、淘汰和兼并重组等方式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各方面的利益,不但面积广,而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第二个转型是由政府引领管控的经济体制向完全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种转型已经出现了现行的供需关系与长远战略发展的矛盾,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快速增长的进口煤冲击下恶化,煤炭利润大幅下跌。第三个转型是企业由产业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转变,如发展煤化工,把煤炭由燃料转化为原料(如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高效清洁能源利用),或建立自己的电厂,这是煤企自己也渴望的事情,但这种转型投资大、人力资源要求也比较高,远水难解近渴,较短时期内很难完成。
煤炭是主体能源,是上游产业,时下又面临诸多外忧内患,改革转型艰巨复杂且历时长久,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缓解煤企目前的窘境,给予煤炭人长远发展的动力。笔者认为如下政策利好于煤炭工业发展:第一,开展与市场化相关的改革。一是税费制度改革,沉重的税费负担是煤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建议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和降低企业税负。二是建立价格保障体系或价格调控机制,确定价格区间,当低于或高出此范围时,政府及时发挥作用,采用价格调节机制进行调控。三是合理规范竞争机制,在协会或相关主管部门的引领下,推行联动机制,扭转寡头控制的局面。四是建立稳定的供求机制。在需求准确测定后,以产需刚性系数来控制产量,必要时还要限制煤炭进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煤炭经济的平稳运行。第二,推进煤电联营。当煤炭市场走入困境、电力企业盈利时,就迫切需要煤炭企业增加与电力企业的资本合作,参股或新建适合自己企业煤种的电厂势在必行,如果产业链建设成功,企业经营可以实现“双赢”。国家应从全局高度统筹兼顾,鼓励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联合办电,使双方在煤电联营中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
总之,煤炭企业要想走出经营困局,一定要从自身出发,以强化管理为基础,在政策的推动下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宪勇.关于煤矿企业成本管理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1(09).
[2]李永生,汪建立.煤矿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州煤炭,2009(04).
[3]邓小艳,马国流,刘凯.浅谈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及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J].中国市场,2014(02).
[4]翟德元.正确认识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理性看待煤炭经济运行态势[N].中国煤炭报,2014-04-25.
关键词:市场低迷 精细化 降本 转型发展
由于当前全国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煤企效益下滑、资金压力增大、经营举步维艰,很多煤炭企业不得不限产、甚至停产。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披露,当前中国煤炭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70%,一半以上企业出现了减发、欠发、缓发职工工资的现象。更有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煤炭产量14.96亿吨,同比下降1.8%,但到今年5月全社会库存已经持续30个月在3亿吨以上,库存居高不下,再加上市场煤炭价格的持续走低,一个个惨淡的数据都在刺激着中国煤炭产业的神经,煤炭行业进入了“寒冬期”。分析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原因,神华集团总经理凌文认为,一是宏观经济低速增长;二是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三是受环保压力,清洁能源快速增加,煤炭消耗增幅降低;四是进口煤保持高位,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净进口达15671万吨。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大量进口煤的冲击下凸显出来,而产量却在煤企不挣利润占市场的指导思想下只增不减,造成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供需矛盾不断激化。煤企在当前形势下该如何生存与发展呢?笔者认为,煤企想要继续生存、发展、更快更安全地渡过“寒冬期”,一方面需要依靠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另一方面则需从自身内部管理出发,找漏洞,想对策。
1 要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煤矿企业竞争力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通过推进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是挖潜增效的有效途径。
1.1 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细化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纵到底、横到边,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岗位标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项精细化的管理渗透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使得不同岗位的员工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减少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消除安全隐患。
1.2 通过精细化管理,规范流程增产提效。按照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控制现场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为每道工序制定标准并使其结果符合规定的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工序质量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消除多余的操作和动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1.3 通过精细化管理,规范各种管理行为,提升全员的执行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和分解,借助考核、奖励、处罚等手段,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 要加强成本管理,降本挖潜增效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是影响煤矿销量一个重要因素。以山西焦煤西曲矿为例,30年的老矿井,有自己的买方市场,而且煤质不错,受煤炭市场供需矛盾影响,煤价一降再降,现在原煤平均售价已降至450元/吨,原煤完全成本418元/吨,也沦落到了不挣利润只为占市场的地步。可即便如此,买方仍要求降价,如再降价煤企就会入不敷出,不降价对方就另选供货商,矛盾凸显,双方都在观望,市场竞争太激烈了。面对这一现状,煤矿企业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成本管理办法,有效控制成本,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三个降低成本的主要对策:
2.1 转变成本管理战略,树立“降本”新观念。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由传统成本管理逐渐转变为战略成本管理,同时在成本管理中,需要做到:第一,全局性。成本管理需要以企业的竞争环境为出发点,通过对企业内部、竞争对手、社会环境及行业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洞察全局。第二,长期性。企业对成本进行管理,其侧重点是降低成本,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于前期投资较大,后期收益更大的项目,要敢于投资,不能只顾及短期利益。
2.2 搞好安全和质量的成本控制。第一,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状况。为了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安全费用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第二,强化标准化管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把质量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实施精品战略和精细化管理,减少或避免返矿产生的成本。
2.3 搞好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第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集中管理为重点,将生产、材料、工资、费用、成本预算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进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考核与分析,实现财务工作由进账后管理向花钱前的预算管理转变。第二,前期生产设计阶段,需要加强地质勘探。在降低成本方面,精确地质资料是主要环节,同时为避免决策失误、降低原煤成本奠定基础。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树立技术服从成本的观念,借助先进、合理的采煤工艺、采煤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第三,计划管理阶段,加强精细化管理。根据集团公司的基本要求,将独立矿井作为成本的控制中心,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定生产作业规模及标准,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依照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制定年度、月度生产经营成本计划,同时将成本指标细分到区队、班组、个人,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第四,生产实施阶段,需要加强全员、全方位成本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组织、管理发生的费用,需要全面贯彻执行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从源头构建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推行成本管理,使煤矿生产经营管理走向精益化,进而形成良性发展模式,切实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
降价不会增加煤炭需求,降资和减少投入也只能暂时缓解煤企困境,矛盾依然存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警告说,“减发、欠发工资容易引起职工思想波动诱发事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资金紧张已经影响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投入。”当前形势下,煤企必须积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 伊泰副总翟德元提出:中国目前的煤炭工业面临三大转型,第一个转型是由传统采矿业逐渐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劳动密集型逐渐被技术密集型取代。这一转型需要通过关闭、淘汰和兼并重组等方式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各方面的利益,不但面积广,而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第二个转型是由政府引领管控的经济体制向完全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种转型已经出现了现行的供需关系与长远战略发展的矛盾,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快速增长的进口煤冲击下恶化,煤炭利润大幅下跌。第三个转型是企业由产业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转变,如发展煤化工,把煤炭由燃料转化为原料(如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高效清洁能源利用),或建立自己的电厂,这是煤企自己也渴望的事情,但这种转型投资大、人力资源要求也比较高,远水难解近渴,较短时期内很难完成。
煤炭是主体能源,是上游产业,时下又面临诸多外忧内患,改革转型艰巨复杂且历时长久,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缓解煤企目前的窘境,给予煤炭人长远发展的动力。笔者认为如下政策利好于煤炭工业发展:第一,开展与市场化相关的改革。一是税费制度改革,沉重的税费负担是煤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建议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和降低企业税负。二是建立价格保障体系或价格调控机制,确定价格区间,当低于或高出此范围时,政府及时发挥作用,采用价格调节机制进行调控。三是合理规范竞争机制,在协会或相关主管部门的引领下,推行联动机制,扭转寡头控制的局面。四是建立稳定的供求机制。在需求准确测定后,以产需刚性系数来控制产量,必要时还要限制煤炭进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煤炭经济的平稳运行。第二,推进煤电联营。当煤炭市场走入困境、电力企业盈利时,就迫切需要煤炭企业增加与电力企业的资本合作,参股或新建适合自己企业煤种的电厂势在必行,如果产业链建设成功,企业经营可以实现“双赢”。国家应从全局高度统筹兼顾,鼓励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联合办电,使双方在煤电联营中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
总之,煤炭企业要想走出经营困局,一定要从自身出发,以强化管理为基础,在政策的推动下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宪勇.关于煤矿企业成本管理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1(09).
[2]李永生,汪建立.煤矿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州煤炭,2009(04).
[3]邓小艳,马国流,刘凯.浅谈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及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J].中国市场,2014(02).
[4]翟德元.正确认识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理性看待煤炭经济运行态势[N].中国煤炭报,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