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德”的力量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_sum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生生不息的传统美德之一。对古往今来的所有中国人而言,义都是一个极为熟悉的字眼儿:它不仅连结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更凝聚着孔孟以来历代圣贤的谆谆教诲;它不仅意味着一腔热血,更承载着正义与担当,有如信念之根,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南宋文天祥就义后,书于衣带的绝笔赞中有云:“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位末世丞相,堪称践行仁义美德的楷模。也让我们真切第感受到“义”德的文化光辉。


  仁义之道,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核心,堪称立身处世、治国理政的至德要义。董仲舒说:“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春秋繁露·仁义法》)如果说,“天下归仁”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那么,“义以为上”则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大道坦途。因为义德、义行,一个人将更为可敬,也更加可爱;因为义德、义行,一个社会将更为和谐,也更加充满希望;因为义德、义行,整个国家、社会中的人们,也将生活得更为幸福,更有尊严。
  孟子曾做过这样精妙的比喻:“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义,路也;礼,门也。”(《孟子·万章下》)如果把“仁”看作安身立命的家园,那么,“礼”就是进出的门户,而“义”则是通向家园的大道正途。对所有人而言,谋生之路固然有千万条,但惟有“循义而行”,才算真正踏上人生正道,才能真正安身立命。
  对个人而言如此,对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社会而言也无不如此。人们常看到,大凡兴旺长久的家族,无不是讲求道义的楷模;大凡优秀、杰出的企业,往往是遵守公德、循义而行的典范;整个国家、社会也只有坚定地遵道行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地实现长治久安、幸福和谐。
  义是什么?义,就是我们社会、人生的康庄大道。
  自孔子以来,历代学者皆将“义者,宜也”作为“义”字的通义。据《礼记·中庸》记载,孔子在回答鲁哀公询问时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意思是仁就是爱人,首先要从孝养、爱戴双亲開始;义就是适宜地待人、处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尊贤重长。若析而论之,义的内涵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公平、正义,二是规则、规范、法度,三是应当、责任、担当,四是常说的恩义、情义等。但最主要的内涵是一、三两个方面。其中,第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各种规则、法度、规范的内在依据和灵魂;第三方面是根据公平、正义与合理性的要求,人们应当无条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这是义德实现的关键。正是由此二点,构成了义的全德性特征,并对其他德目形成一定的统摄和影响。如孟子常常讲义利之辨,实际就是以义代替全德;韩愈明确指出:“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原道》)也是以仁义涵盖道德。此外,孟子常将仁、义连言,荀子则常将礼、义连言,也有不少人将忠、义连言,信、义连言,均体现了义对其他诸德的规范、制约性。这是义相对于其他德目的一个显著特征。


  古往今来,公平正义最为民心所向往,而百姓也总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义”的维护、向往和追求。因此,公平正义,历来是检验、考验一个政权合法性的最重要依据。证之于历史,每当一个王朝、一个政权遵守公平正义,施行仁政,必会为百姓所拥戴,从而走向繁荣富强、长治久安。相反,每当一个王朝、一个政权残暴不仁、违背公平正义,就会迅速失去民心,为百姓所抛弃,被历史所湮没。
  孔子将公平正义视为政治的本质所在。为此,孔子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做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并明确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正是基于这一立场,对于那些肆意聚敛、危害百姓利益的行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鸣鼓而攻之”。(《论语·先进》)
  正因如此,孔子尤为看重为政者是否遵行义德,是否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自觉,并努力付诸行动。所以,当弟子樊迟请学稼、请学圃时,他却反复强调:“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论语·子路》)。如果为政者能够做到“义”,那么四方之民就会自然“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
  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孔子进而将义看作执政者与有德君子们的本质要求,期望贤士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并屡屡告诫“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其意都是在强调精英阶层要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视为自己的本分和职责。
  孟子更是高扬“义”的大旗,高度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当孟子初到魏国时,就给梁惠王“上了一课”,郑重提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仁义治国论”,这正是儒家王道、仁政思想的核心内容。孟子认为,统治者的责任就在于施行王道、仁政,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他强调要“制民之产”,使民众能够有起码的生活保障,然后再施以教化。因此,面对当时的社会不公不义现象,孟子进行了更加猛烈的抨击:“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可以说,早在孔子、孟子时代,尚义的价值观就已形成,并迅速获得全民族的广泛认同。两千多年来,由于先哲的教诲,历代的教化,中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士君子们往往会自觉地以尚义为信念,严于律己,勇于担当,既开拓出高尚、光辉的人生境界,也塑造着光明、和谐的国家、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也唯有崇正尚义、先义后利,才能赢得世人的真心敬重。


  对为政者而言,利民为公为义,利己为私为不义。利己者,谋小利而招怨;利民者,舍小利而获大益。“冯谖客孟尝君”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令人惊叹的是,冯谖假托孟尝君之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的“市义”之举,竟彻底改变了孟尝君的命运:“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孟尝君之名)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了供养自己和家人、臣属,以放贷而盘剥封邑百姓,属于典型的不义行为。我们可以想象,之前的薛邑百姓是多么畏惧而痛恨孟尝君。也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冯谖的“市义”之举,当孟尝君落魄而来到薛邑时,老百姓又将如何鄙夷、冷落他。可见,为政者唯有“市义”,唯有一心为公,以义治民,才能获得人民的真心拥戴。治一邑如此,治一国,治天下又何尝不是如此?   其理既如此,就对为政者包括国家、社会中的其他杰出人物提出了义以为上的要求。应当看到,在中国文化中,义德是社会教化、士人教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怀义德,崇正尚义,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志向和事业的士人君子们,往往就是社会的楷模。我们也可以想见,如果一个人秉持正义,循义而行,那么,其心胸、眼光必超越个人、小团体的利益之上,从而具有更广泛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人,也一定会因泽惠他人而受人敬重,最终成长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
  固然,在很多时候,好人未必即得好报,正义也未必立即昭彰,似乎只能无可奈何。但而,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时光无情而公正,如同大浪淘沙,经其反复冲刷检视,是金子还是砂砾,总会逐渐分明,是非终必有彰显之日。真正的仁人义士,即便一时遭际不幸,终究将会渡尽劫波,迎来光明和尊敬;而邪僻诡诈之辈,就算一时荣于华衮、气焰嚣张,待真理、道义伸张之日,也必将身败名裂,受到社会道德的贬斥,遭受国家法律的惩治,可不慎乎!
  秉义而行,前途远大。这一规律,主要是由国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决定的。一个人能自觉认识、践行其所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尊重、维护整个社会的尊严和权益,因而也必将赢得整个社会中人的尊敬和信任。正是由于久已确立了崇正尚义的价值观,遵从道义、义德的,多为社会认可和尊重;而违反、背弃道义、义德的,则往往会遭抨击和排斥。由此而言,秉义者昌,逆义者亡。一个人是在克己奉公,还是在损人利己,都必将为世人所共见,并由此而导致各自不同的人生结局。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崇正尚义的价值观有形无形地时时规范着人们的言行,引导人们遵行道义,按社会规范和法度,时时反省自身,改过迁善,以获得社会、他人更高的认可度,由此而有力地推进了社会文明与进步。
  杜甫有诗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范仲淹则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数千年来,这种义德担当精神代代相传,沾溉亿万中华儿女。今天,我们也常常看到:当一个人胸怀天下,心系国家、民众的时候,他的生命格局就将突破自我局限,而具有更广泛、更永恒的意义,从而成就堂堂君子、慷慨义士。怀抱这样情怀的义德君子越多,国家、社会就会越文明、和谐,民众也将更为和睦友善、富足安康。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繁荣,民众幸福安康,必须首先弘扬正气,维护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同样,在离乱的年代,要“拨乱世,反之正”,也必须从除恶扬善、培育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入手。义德的首要要素,即是尊崇道义,明辨是非。也就是要从道义、良知出发,明确事情的是非曲直,不可含混,也决不可动摇。面对利益、诱惑,始终坚持“义以为上”,这既是个人良心、品质的呈现,也是对国家、社会所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英国艺术史家恩·贡布里希曾在他的名作《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中,赞誉孔子为“一个伟大民族的一位伟大导师”,并恳切地指出:“在他的学说的影响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需要指出的是,儒家学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关于义德理想及施行途径的论述。由此而形成的尚义的民族传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能够“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力量。
  (作者系歷史学博士,现为中国孔子研究院(曲阜)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由“史”入“文”《世说新语》传播史的基本面貌  就《世说新语》影响传播而言,有几件大事特别值得注意。《世说新语》面世后不久,刘义庆的孙辈南朝梁刘孝标就为其作注,改八卷为十卷,可以说是其传播史上最早的重要事件。初唐之时,官修正史《晋书》广采《世说》的同时又对其内容加以裁剪、修订,这成为后人研究《世说新语》在唐代的接受以及其史学地位的重要切口。同时刘知几《史通》把《世说新语》归为“琐言”,但肯定其对修
牛年春节刚过完,青岛出版社的朋友便送来了最新出版的《中国人的服饰与礼俗》。面对着这部装帧精美而别致的大书,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五年前。  那是2016年的深秋,我有幸随团前往罗马尼亚访书。  罗马尼亚向以“吸血鬼的故乡”闻名。一下飞机,凛冽与阴郁便扑面而来,我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中世纪欧洲的种种——异端,火刑,念咒语的炼金术士,有魔力的精装书……  “欢迎来到布加勒斯特,这个地名的意思是欢乐之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会用五点法作函数y=Asin(ωχ φ)(A>0,φ>0)的简图,理解并掌握与函数y=Asin(ωχ φ)(A>0,φ>0)相关的基本变换。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等数学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是祖国的未来。在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导们对乡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等问题的关怀。学校教育的关爱叙事  在《这条小鱼在乎》一文中,小男孩虽然知道自己并不能拯救所有的小鱼,但还是尽己所能地将捡起的小鱼扔进大海,因为“这条小鱼在乎”。如果我们把这些正处于绝境中的小鱼
一般来说,韩非之所以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因为他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学说。这固然不错,但对于此中曲折,却有些未能说尽,尤其是韩非与三位前辈的思想之间具体关系如何,也很难明白看出。关于这个问题,韩非自己曾做过集中的论述。在《定法》《难势》两篇中,他采用问答的方式,层层推进,阐明了他对于法、术、势的理解,从而使我们了解到商、申、慎、韩思想的差异,也
科技正在深层次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正悄无声息地渗入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中国纪录片女性导演代表陈怡执导,中国首部8K变形银幕科技纪录片《你好 AI》9月2日登陆优酷独家播出,讲述前沿科技为人类改造世界赋能,推动人类拥抱未来,朝着美好方向勇敢前行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看这部纪录片,给人最明白、最现实、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拥抱AI(人工智能),创造美好生
关于李白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这一辑的四篇文章,分别从四个方面来新探,角度新颖,解读深到,写法各尽其妙。  人但言李白诗以“气象胜”,《李白诗的雄逸气象及其成因》文章重在成因的探讨,作者认为:“大体而言,李诗雄逸气象的主要成因,就是上文所述的意象、境界和篇体三重因素。”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说:“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却能够使诗人与
《一个都不能少》是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的一部剧情片,由张艺谋导演,上映于1999年。电影讲述了13岁的小女孩魏敏芝成为水泉小学的代课老师后,为了高老师临走前交待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嘱咐,想方设法进城寻找一个辍学打工男孩的故事。影片获得十余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威尼斯金狮奖以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观众评选最佳影片奖等。  这部电影深入农村小学的现实场景,对偏远乡村
文学研究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时间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也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也许后者甚至比前者更为重要。从前的文学研究,无论中外,从时间的角度是通常的选择,因为人们总是从前天、昨天到今天、明天,一生中对于时间的感受是特别强烈的,并且人们总是有一种怀旧的倾向。而最近一百年以来在中国所兴起的文学地理学,则是一种新的进步与发展。文学地理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正在努力建立的一门研究文学的新学科,也
新疆是王蒙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自 70 年代末从新疆“归来”后的王蒙创作了《歌神》《买买提处长轶事》《杂色》等一系列描写新疆伊犁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与《在伊犁》系列小说,更是构成了王蒙新疆小说特别是“伊犁叙事”的“双璧”。王蒙通过他的《这边风景》等小说,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范式——“新疆美学”。  壹  新疆是王蒙的受难地,也是王蒙的“福地”。1963年,因《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