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案简介
……
“这是什么?啊,为什么要签名?这个名不能签,你们让我签名,你们就不用负责任了,你们就不管我的小孩了,我不会签这个名的。”
……
上述情境发生在某校的心理室,行政、班主任、心理老师、家长等人正在联合干预一个危机个案。家长就“学生心理状况家长知情书”签名的问题产生了争执,情绪突然失控,大声指责老师,最后,家长没有签知情书。
为什么要签知情书?
个案中小A同学(高一男生,在校住宿)察觉自己近段时间有自残行为,食欲明显下降,与好朋友断交等表现,向父母提出看心理医生。专科医院就医后,医生诊断为抑郁,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因小A与家长拒绝,医生开药并嘱咐家长注意学生安全,24小时防护。
小A回校后拿病历向心理老师求助,心理老师综合了解学生近期有自杀念头及行动等情况,向德育处汇报,启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家校联手确保学生安全。班主任邀请家长来校进行多方会谈并签家长知情书,目的是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促使家长积极配合医院和学校的工作,承担对学生的法定监护职责。由于家长拒绝签名,当时校方只能反复和家长强调关注学生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心理老师根据小A情况提了相关建议,结束了多方会谈。
二、个案分析
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家长签“学生心理状况家长知情书”是其一环节。我们在过往处理类似个案中,经过沟通,家长一般也愿意签写知情书。
为什么这次家长不愿签名且情绪反应这么大?隐藏在签名后的焦虑是什么?我们向校长汇报工作后,再一次深入分析家长不愿签订知情书的原因可能涉及以下几方面。
第一,疫情期间,许多行业都受到了打击,无法避免经济损失。小A父亲自己创业,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几个月时间,其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情绪易波动。而且小A父亲脾气一直比较暴躁,不喜他人反驳自己,全家人都以其父亲意见为主,小A母亲性格温和,无力改变这种状况。
第二,小A与其父亲的关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比较冷淡,小A多次向父亲提出其教育方式过于生硬,但父亲认为应该严格要求孩子,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是被长辈这样要求,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因此小A父亲没有正视小A的心理需求。在小A心理出现异常后,其父亲还是处于否定与接受的拉锯期,“知情书”加速了家长对孩子情况的接受期,导致家长内心不适感加重。
第三,小A被診断抑郁后,小A父亲的好朋友建议他们不要太相信医生,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不利于小A成长,还提醒他,学校会让家长签订知情书一类的协议,签订后如果学生有事,学校就不用负责任。因此,小A父亲看到知情书里要求家长要承担起孩子第一安全监护人的职责,就害怕学校在知道其孩子的病情后,排斥其在校学习和生活,并且学校还建议小A暂时不住宿,又增加其接送的时间负担,小A父亲想起其朋友的话,认为不签订知情书,学校就一定要对其孩子的安全负责。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家长本身的负面情绪和压力需要有宣泄途径,他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失去了掌控感,也害怕孩子因病情被学校排斥,从而影响前途。问题核心是家长担忧孩子的安全与健康,这种焦虑和担忧通过家校沟通表露无遗。
我们如何承接家长的焦虑,并有效开展工作呢?
三、处理方法及效果
在学校德育处、年级组、心理部门共同商讨后,我们确定了以下策略。
第一,多沟通,强信心。了解家长的忧虑后,我们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增强家长信心,给予其足够的安全感。家校合作是为孩子提供更适合他目前情况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家校共同体”为孩子解决暂时遇到的危机。
第二,常科普,促改善。家长和小A的亲子关系是问题的根源,但家长教育观念仍未转变,沟通技巧也不多,对抑郁的认识也不科学。因此,学校行政和心理老师就学生情况向家长提供建议,班主任负责和家长直接沟通,对家长进行抑郁的科普宣传和转达“量身定做”的沟通技巧。
第三,全方位,建系统。由心理老师牵头成立学生关爱小组,组内老师承诺保密协议,共同商议和实施对学生的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校内人际关系支持系统。同时,学校向与教育局或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心理机构寻求专业求助。
确定好基本策略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首先,提升家校沟通的权威性。此个案中,学校校长与家长进行交谈,同理家长的社会压力和教育焦虑,从学校领导的角度给予家长信心,学校会力所能及地对小A提供关爱,强调家校都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为首,家长知情书只是工作程序,希望家长能理解和体谅学校的用意。这种借助权威的沟通方式令家长更容易信任学校建议。
接着,降低影响家校沟通的负面情绪。为了缓和家长的焦虑情绪和对学校的抗拒情绪,级长和班主任要肯定家长在社会的成功和对孩子教育的成功,激发增强家校沟通的正面情感,并询问家长医生有无建议学校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和家长强调学校心理工作的相对保密性,让家长对学校更放心。同时提出可操作方法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如早上孩子可以适当推迟到8点入校学习,中午可以在学校宿舍午休,晚上可以上完一节晚修后再由家长接回家休息等。这种措施较快地降低了家长的负面情绪,使家长更愿意平心静气地同学校商讨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做法。
其次,增强家校沟通的科学性。由于家长对医生诊断的抑郁一直持否认态度,心理老师编辑好抑郁知识的相关信息转班主任,通过其和家长进行微信或电话沟通,从科学的角度向家长宣传抑郁并不是医学绝症,建议家长遵从医嘱住院和服药;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要帮孩子分好每一次药量,由家长(在家)或老师(在校)监督孩子服药。心理老师和班主任了解学生对家长的期待,在经过学生的同意后,转达学生的想法,建议家长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肯定家长的每一点改变,赞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最后,建立学校支持系统。在德育处的统筹下,各部门一起为学生建立学校支持系统。如科任老师适当降低对学生学业的要求,在学生愿意的前提下,心理老師固定每周和学生开展1次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接受现状和增强医治抑郁的信心。在关爱小组群里,大家一起交流学生最近的情况,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相应的做法,并指导帮助小A的同学如何去帮助他,协助小A建立好校内同学支持系统。
这些工作让家长真实感受到学校对小A同学的关爱,经过一段时间的家校共同努力,家长表示理解学校的角色,愿意主动签订知情书。同时家长也尽力改变自己,亲子关系有了缓解,小A与父亲开始了交谈。小A也同意住院治疗。
出院后,医院认为小A需要继续服药巩固,家长和学生遵医嘱。
四、反思和启示
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签订“家长知情书”既是引起家长重视的一种手段,也是保护老师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已被许多学校采用。可是,据我们了解,所有的家长对于签名都是带有疑虑的,签名不代表问题的解决,要深入了解家长隐藏在签名后的焦虑,真正推动家校有效沟通,类似的工作经历让我们不断反思,也得到启示。
第一,家校沟通前,应全面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制订相关策略,参与人员清楚自己角色和掌握话术。心理老师要明确角色,保持边界,避免陷入多重身份而失去家长的信任。为增强部分环节权威性,由行政承担该环节主导,会更容易让家长信服。一般建议由班主任直接与家长沟通,因为班主任在家长、学生、学校其他老师与部门之间起着很好的纽带作用。
第二,签订“知情书”是目前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其中的一个环节,如果家长不接受书面签订,把家长会谈录音和其他过程记录收集完整也有相同作用。家长知情书的撰写目前没有固定格式,因此,更要注意相关细节,在学生问题的描述时使用中性陈述字句,在以学生健康安全为前提下的相关建议(如住宿等)要反复和家长强调其意义,而不仅仅强调规章制度。
第三,同理家长,精准聚焦家长真正的焦虑,坚持与家长有效沟通,取得其支持与信任是开展工作的关键。工作中遵循积极心理学中对人性积极心理能力的肯定,促进学生和家长心理能力的复苏,培养积极心理能量应对各种状况。
此个案中,我们渡过了最艰难的心理危机过程干预工作时期,如何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后期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
“这是什么?啊,为什么要签名?这个名不能签,你们让我签名,你们就不用负责任了,你们就不管我的小孩了,我不会签这个名的。”
……
上述情境发生在某校的心理室,行政、班主任、心理老师、家长等人正在联合干预一个危机个案。家长就“学生心理状况家长知情书”签名的问题产生了争执,情绪突然失控,大声指责老师,最后,家长没有签知情书。
为什么要签知情书?
个案中小A同学(高一男生,在校住宿)察觉自己近段时间有自残行为,食欲明显下降,与好朋友断交等表现,向父母提出看心理医生。专科医院就医后,医生诊断为抑郁,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因小A与家长拒绝,医生开药并嘱咐家长注意学生安全,24小时防护。
小A回校后拿病历向心理老师求助,心理老师综合了解学生近期有自杀念头及行动等情况,向德育处汇报,启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家校联手确保学生安全。班主任邀请家长来校进行多方会谈并签家长知情书,目的是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促使家长积极配合医院和学校的工作,承担对学生的法定监护职责。由于家长拒绝签名,当时校方只能反复和家长强调关注学生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心理老师根据小A情况提了相关建议,结束了多方会谈。
二、个案分析
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家长签“学生心理状况家长知情书”是其一环节。我们在过往处理类似个案中,经过沟通,家长一般也愿意签写知情书。
为什么这次家长不愿签名且情绪反应这么大?隐藏在签名后的焦虑是什么?我们向校长汇报工作后,再一次深入分析家长不愿签订知情书的原因可能涉及以下几方面。
第一,疫情期间,许多行业都受到了打击,无法避免经济损失。小A父亲自己创业,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几个月时间,其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情绪易波动。而且小A父亲脾气一直比较暴躁,不喜他人反驳自己,全家人都以其父亲意见为主,小A母亲性格温和,无力改变这种状况。
第二,小A与其父亲的关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比较冷淡,小A多次向父亲提出其教育方式过于生硬,但父亲认为应该严格要求孩子,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是被长辈这样要求,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因此小A父亲没有正视小A的心理需求。在小A心理出现异常后,其父亲还是处于否定与接受的拉锯期,“知情书”加速了家长对孩子情况的接受期,导致家长内心不适感加重。
第三,小A被診断抑郁后,小A父亲的好朋友建议他们不要太相信医生,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不利于小A成长,还提醒他,学校会让家长签订知情书一类的协议,签订后如果学生有事,学校就不用负责任。因此,小A父亲看到知情书里要求家长要承担起孩子第一安全监护人的职责,就害怕学校在知道其孩子的病情后,排斥其在校学习和生活,并且学校还建议小A暂时不住宿,又增加其接送的时间负担,小A父亲想起其朋友的话,认为不签订知情书,学校就一定要对其孩子的安全负责。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家长本身的负面情绪和压力需要有宣泄途径,他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失去了掌控感,也害怕孩子因病情被学校排斥,从而影响前途。问题核心是家长担忧孩子的安全与健康,这种焦虑和担忧通过家校沟通表露无遗。
我们如何承接家长的焦虑,并有效开展工作呢?
三、处理方法及效果
在学校德育处、年级组、心理部门共同商讨后,我们确定了以下策略。
第一,多沟通,强信心。了解家长的忧虑后,我们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增强家长信心,给予其足够的安全感。家校合作是为孩子提供更适合他目前情况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家校共同体”为孩子解决暂时遇到的危机。
第二,常科普,促改善。家长和小A的亲子关系是问题的根源,但家长教育观念仍未转变,沟通技巧也不多,对抑郁的认识也不科学。因此,学校行政和心理老师就学生情况向家长提供建议,班主任负责和家长直接沟通,对家长进行抑郁的科普宣传和转达“量身定做”的沟通技巧。
第三,全方位,建系统。由心理老师牵头成立学生关爱小组,组内老师承诺保密协议,共同商议和实施对学生的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校内人际关系支持系统。同时,学校向与教育局或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心理机构寻求专业求助。
确定好基本策略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首先,提升家校沟通的权威性。此个案中,学校校长与家长进行交谈,同理家长的社会压力和教育焦虑,从学校领导的角度给予家长信心,学校会力所能及地对小A提供关爱,强调家校都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为首,家长知情书只是工作程序,希望家长能理解和体谅学校的用意。这种借助权威的沟通方式令家长更容易信任学校建议。
接着,降低影响家校沟通的负面情绪。为了缓和家长的焦虑情绪和对学校的抗拒情绪,级长和班主任要肯定家长在社会的成功和对孩子教育的成功,激发增强家校沟通的正面情感,并询问家长医生有无建议学校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和家长强调学校心理工作的相对保密性,让家长对学校更放心。同时提出可操作方法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如早上孩子可以适当推迟到8点入校学习,中午可以在学校宿舍午休,晚上可以上完一节晚修后再由家长接回家休息等。这种措施较快地降低了家长的负面情绪,使家长更愿意平心静气地同学校商讨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做法。
其次,增强家校沟通的科学性。由于家长对医生诊断的抑郁一直持否认态度,心理老师编辑好抑郁知识的相关信息转班主任,通过其和家长进行微信或电话沟通,从科学的角度向家长宣传抑郁并不是医学绝症,建议家长遵从医嘱住院和服药;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要帮孩子分好每一次药量,由家长(在家)或老师(在校)监督孩子服药。心理老师和班主任了解学生对家长的期待,在经过学生的同意后,转达学生的想法,建议家长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肯定家长的每一点改变,赞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最后,建立学校支持系统。在德育处的统筹下,各部门一起为学生建立学校支持系统。如科任老师适当降低对学生学业的要求,在学生愿意的前提下,心理老師固定每周和学生开展1次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接受现状和增强医治抑郁的信心。在关爱小组群里,大家一起交流学生最近的情况,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相应的做法,并指导帮助小A的同学如何去帮助他,协助小A建立好校内同学支持系统。
这些工作让家长真实感受到学校对小A同学的关爱,经过一段时间的家校共同努力,家长表示理解学校的角色,愿意主动签订知情书。同时家长也尽力改变自己,亲子关系有了缓解,小A与父亲开始了交谈。小A也同意住院治疗。
出院后,医院认为小A需要继续服药巩固,家长和学生遵医嘱。
四、反思和启示
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签订“家长知情书”既是引起家长重视的一种手段,也是保护老师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已被许多学校采用。可是,据我们了解,所有的家长对于签名都是带有疑虑的,签名不代表问题的解决,要深入了解家长隐藏在签名后的焦虑,真正推动家校有效沟通,类似的工作经历让我们不断反思,也得到启示。
第一,家校沟通前,应全面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制订相关策略,参与人员清楚自己角色和掌握话术。心理老师要明确角色,保持边界,避免陷入多重身份而失去家长的信任。为增强部分环节权威性,由行政承担该环节主导,会更容易让家长信服。一般建议由班主任直接与家长沟通,因为班主任在家长、学生、学校其他老师与部门之间起着很好的纽带作用。
第二,签订“知情书”是目前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其中的一个环节,如果家长不接受书面签订,把家长会谈录音和其他过程记录收集完整也有相同作用。家长知情书的撰写目前没有固定格式,因此,更要注意相关细节,在学生问题的描述时使用中性陈述字句,在以学生健康安全为前提下的相关建议(如住宿等)要反复和家长强调其意义,而不仅仅强调规章制度。
第三,同理家长,精准聚焦家长真正的焦虑,坚持与家长有效沟通,取得其支持与信任是开展工作的关键。工作中遵循积极心理学中对人性积极心理能力的肯定,促进学生和家长心理能力的复苏,培养积极心理能量应对各种状况。
此个案中,我们渡过了最艰难的心理危机过程干预工作时期,如何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后期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