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工具,是顺应现代教学新理念、提升教学实效性、增强教学吸引力的必然选择。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对新媒体与教学融合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应用上的不熟等问题,导致其教学价值得不到最大限度发挥。基于此,文章选择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对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的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代同行,提高教学效能,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理论参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媒体;价值彰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032-02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谈及并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这一重要讲话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出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进行改革创新的动员令,为改革提供了根本指南。更具体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个关键渠道。因此探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的价值彰显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利用新媒体进行“翻转”教学,开展课堂革命是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应深刻认识到: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何以必要?这既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精神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回应各种思潮的理论必备,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加强建设的实践所需。
(一)顺应时代之势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众多新媒体新技术出现在各个领域,包括教育教学领域。新媒体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舞台,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瓶颈,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从思想观念、行为实践等方面主动、积极地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代同行。新媒体之“新”表现为适应人们的需求不断地更新换代,而高校思政课具有较强的时政性,教学内容的修订紧跟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教学方式的选择及教学效果的呈现都是对时代发展的严格遵循和积极回应。思政课教学要顺时代之势,因时而进,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二者都具有同一属性“变”。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正是凸显了教学改革的现实写照,符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生对思政课教学价值诉求,也是对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
但是在实际开展思政课教学时,有的教师从观念上没有真正“接受”新媒体进入“又红又专”的思政课堂,将新媒体带入思政课堂,认为只是哗众取宠,在课堂上博得学生一笑,最终的教学效果仅仅是“一笑而过”罢了,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教师应该跟随时代发展,了解学生的喜好需求,选择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希望能顺应当下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这种易于接受、有意思、感兴趣的新手段和新工具呈现要讲的道理情理和现实事实,应时而动、顺时而进。目前,人们处于一个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大智移云”时代,新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选择,教师要在这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应用新媒体,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头脑、进课堂。
(二)贴合现实之需
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实现教学与技术的有机融合,是与高校思政课课程属性、教学改革创新要求以及新媒体技术层面的不断更新升级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学习获得感与满足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通过新媒体作为辅助手段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彰显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的“八个统一”。当前思政课教学呈现出到课率不高、抬头率不高、点赞率不高、掌声不响、笑声不响的窘境,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目前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授课教师和学生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成效的评定等方面做出改变。
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借助新媒体信息传送和发布的即时性紧跟时代的发展进程,及时把跟思政课课程相关的内容,如对某一理论以及国际国内发生的最新热点事件等,以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应用新媒体的快速传播迅速地捕捉教育教学时机,以此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时效性和吸引力。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借助新媒体具备的信息传播的快捷性、渗透性和即时性等特征做到因时制宜、相机而动。
对于学生而言,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中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是使用新媒体最多的人群,如微博、微信、QQ等,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热衷和喜爱,与他们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将新媒体应用于教学中,尤其是他们眼中所谓的“水课”“枯燥无味”的“庙堂”式教学的思政课中更是需要。既要在课堂教学中唱响思政课教学的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又要通过在新媒体的云端互动讨论中挖掘其他非思政课课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与抽象价值观教育的深度融合,以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目标,使新媒体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完成从“曲高和寡”到“春风化雨”般的转化,提升教学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的可行性
如何将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让新媒体有效地服务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分挖掘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发挥其独特优势,进而丰富和发展思政课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不得不思考思政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何以可行? (一)顺应教学改革逻辑思路
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理念、方式和载体等在一定程度上均需要纳入新鲜元素进行革新,而新媒体正是顺应这些需求应运而生,内容的海量性、传播的快捷性、载体的多样性、互动的即时性等特点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个性化、趣味性的补充,切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新媒体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可拓展教学空间,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桎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活化;增强师生间互动,成为教师发现并了解学生的窗口等。但有一些教师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将新媒体传播的开放的、五花八门的信息,会对思政课教学中宣扬的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会带来负面影响;还有教师认为新媒体更新升级较快,在操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教学内容的板块设计、如何发布推送教学任务、如何进行学生作业的批改等。但总体而言,新媒体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有助于借鉴网络中“二次元文化”的传播模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新媒体在内容的传播上表现出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可以让思政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流意识形态焕发活力。网络传播自带的娱乐性质能够让主流价值观摆脱其一贯严肃刻板的“庙堂”式说教模式,转变为更接近当代大学生喜欢的学习互动模式。在持久的参与互动中,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思政课中蕴涵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精髓,感受主流意志形态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对其了解与认同。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有“意义”又有“意思”、既抓“眼球”又触“灵魂”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上改变他们心目中之前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刻板印象”,让思政课真正在学生的学习中“刷存在感”,发挥其“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基于学而设计教”。
(二)符合信息化教学之趋势
新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目前处于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过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将会普及到每一门学科中。“智慧教学”随着持续发展和演进深入,对教学环境的选择会由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搬到“云端”,开展线上教学,可以随时随地开课,随时进行学习,突破了固定地点、固定时间的桎梏;在教学资源的整理上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动态的效果,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各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和“学”的需求进行选择。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互动讨论等,一改传统教学中只有课本的状况;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丰富了教学工具,而且可以根据上课章节内容的需要调整教学工具,切合教师和学生的使用需求。
比如,在面对2020年全国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时,全国上下大中小学生都不能按时开学,但要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不能让学生落下课程,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教学平台就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微信群、QQ群等都是新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大显身手”保证教学的正常和顺利进行。
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借助新媒体传递信息的即时性可以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其推送的消息进行浏览、阅读,无形中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治的了解、国家政策的解读、热点事件的爆发等在新媒体的应用中逐渐渗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機统一;在教学评价方式上,通过新媒体可以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前课中课后的活跃情况、学习课程的时长,还可通过线上发布试题进行考核,发布主观题开展讨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得出精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新媒体平台提供精准的数据,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精准性和针对性。新媒体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是实现“三全育人”注1的选择之一,体现了移动“教”与“学”的优势,让教学更加便捷与有趣,是大势所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种好思政课这块责任田,守好“关键课程”这段渠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充分地应用好新媒体这一打造“金课”的教学辅助工具。使教师和学生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过程中提高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思想碰撞,实现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将学生心中的“水课”变为有情有义、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滋有味的“金课”;在学习思政课时有“课有所益”和“学有所得”的感受,让学生真正爱上思政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中国网信网.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8-30]. 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责任编辑:李凌峰)
注1 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媒体;价值彰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032-02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谈及并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这一重要讲话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出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进行改革创新的动员令,为改革提供了根本指南。更具体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个关键渠道。因此探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的价值彰显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利用新媒体进行“翻转”教学,开展课堂革命是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应深刻认识到: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何以必要?这既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精神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回应各种思潮的理论必备,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加强建设的实践所需。
(一)顺应时代之势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众多新媒体新技术出现在各个领域,包括教育教学领域。新媒体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舞台,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瓶颈,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从思想观念、行为实践等方面主动、积极地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代同行。新媒体之“新”表现为适应人们的需求不断地更新换代,而高校思政课具有较强的时政性,教学内容的修订紧跟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教学方式的选择及教学效果的呈现都是对时代发展的严格遵循和积极回应。思政课教学要顺时代之势,因时而进,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二者都具有同一属性“变”。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正是凸显了教学改革的现实写照,符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生对思政课教学价值诉求,也是对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
但是在实际开展思政课教学时,有的教师从观念上没有真正“接受”新媒体进入“又红又专”的思政课堂,将新媒体带入思政课堂,认为只是哗众取宠,在课堂上博得学生一笑,最终的教学效果仅仅是“一笑而过”罢了,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教师应该跟随时代发展,了解学生的喜好需求,选择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希望能顺应当下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这种易于接受、有意思、感兴趣的新手段和新工具呈现要讲的道理情理和现实事实,应时而动、顺时而进。目前,人们处于一个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大智移云”时代,新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选择,教师要在这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应用新媒体,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头脑、进课堂。
(二)贴合现实之需
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实现教学与技术的有机融合,是与高校思政课课程属性、教学改革创新要求以及新媒体技术层面的不断更新升级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学习获得感与满足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通过新媒体作为辅助手段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彰显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的“八个统一”。当前思政课教学呈现出到课率不高、抬头率不高、点赞率不高、掌声不响、笑声不响的窘境,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目前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授课教师和学生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成效的评定等方面做出改变。
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借助新媒体信息传送和发布的即时性紧跟时代的发展进程,及时把跟思政课课程相关的内容,如对某一理论以及国际国内发生的最新热点事件等,以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应用新媒体的快速传播迅速地捕捉教育教学时机,以此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时效性和吸引力。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借助新媒体具备的信息传播的快捷性、渗透性和即时性等特征做到因时制宜、相机而动。
对于学生而言,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中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是使用新媒体最多的人群,如微博、微信、QQ等,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热衷和喜爱,与他们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将新媒体应用于教学中,尤其是他们眼中所谓的“水课”“枯燥无味”的“庙堂”式教学的思政课中更是需要。既要在课堂教学中唱响思政课教学的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又要通过在新媒体的云端互动讨论中挖掘其他非思政课课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与抽象价值观教育的深度融合,以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目标,使新媒体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完成从“曲高和寡”到“春风化雨”般的转化,提升教学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的可行性
如何将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让新媒体有效地服务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分挖掘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发挥其独特优势,进而丰富和发展思政课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不得不思考思政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何以可行? (一)顺应教学改革逻辑思路
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理念、方式和载体等在一定程度上均需要纳入新鲜元素进行革新,而新媒体正是顺应这些需求应运而生,内容的海量性、传播的快捷性、载体的多样性、互动的即时性等特点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个性化、趣味性的补充,切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新媒体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可拓展教学空间,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桎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活化;增强师生间互动,成为教师发现并了解学生的窗口等。但有一些教师持相反的意见,认为将新媒体传播的开放的、五花八门的信息,会对思政课教学中宣扬的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会带来负面影响;还有教师认为新媒体更新升级较快,在操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教学内容的板块设计、如何发布推送教学任务、如何进行学生作业的批改等。但总体而言,新媒体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有助于借鉴网络中“二次元文化”的传播模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新媒体在内容的传播上表现出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可以让思政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流意识形态焕发活力。网络传播自带的娱乐性质能够让主流价值观摆脱其一贯严肃刻板的“庙堂”式说教模式,转变为更接近当代大学生喜欢的学习互动模式。在持久的参与互动中,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思政课中蕴涵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精髓,感受主流意志形态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对其了解与认同。新媒体与思政课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有“意义”又有“意思”、既抓“眼球”又触“灵魂”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上改变他们心目中之前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刻板印象”,让思政课真正在学生的学习中“刷存在感”,发挥其“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基于学而设计教”。
(二)符合信息化教学之趋势
新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目前处于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过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将会普及到每一门学科中。“智慧教学”随着持续发展和演进深入,对教学环境的选择会由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搬到“云端”,开展线上教学,可以随时随地开课,随时进行学习,突破了固定地点、固定时间的桎梏;在教学资源的整理上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动态的效果,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各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和“学”的需求进行选择。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互动讨论等,一改传统教学中只有课本的状况;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丰富了教学工具,而且可以根据上课章节内容的需要调整教学工具,切合教师和学生的使用需求。
比如,在面对2020年全国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时,全国上下大中小学生都不能按时开学,但要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不能让学生落下课程,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教学平台就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微信群、QQ群等都是新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大显身手”保证教学的正常和顺利进行。
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借助新媒体传递信息的即时性可以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其推送的消息进行浏览、阅读,无形中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治的了解、国家政策的解读、热点事件的爆发等在新媒体的应用中逐渐渗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機统一;在教学评价方式上,通过新媒体可以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前课中课后的活跃情况、学习课程的时长,还可通过线上发布试题进行考核,发布主观题开展讨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得出精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新媒体平台提供精准的数据,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精准性和针对性。新媒体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是实现“三全育人”注1的选择之一,体现了移动“教”与“学”的优势,让教学更加便捷与有趣,是大势所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种好思政课这块责任田,守好“关键课程”这段渠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充分地应用好新媒体这一打造“金课”的教学辅助工具。使教师和学生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过程中提高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思想碰撞,实现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将学生心中的“水课”变为有情有义、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滋有味的“金课”;在学习思政课时有“课有所益”和“学有所得”的感受,让学生真正爱上思政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中国网信网.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8-30]. 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责任编辑:李凌峰)
注1 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