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棉花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纺织品原料,其市场需求量较大,也推动了我国的棉花种植地区范围的扩大。然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多样,并不是所有环境都适合棉花的种植,有一些地区甚至会出现棉花病虫害威胁到棉花的正常生长。因此我国棉花的种植水平急需提高,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防治棉花病虫害。而这就需要从棉花病虫害的特点入手,根据实际情况对应解决策略,从而保证防治的有效性和应用性。对此,本文将对棉花病虫害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阐述有关棉花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特点;防治策略
一、棉花病虫害特点
(一)棉花枯萎病
这里的棉花枯萎病不是指正常的植物渐变现象,而是指棉花在未成熟阶段就在靠近根部的根茎处开始变黄,并带有病斑、植物组织变脆等现象,又由于纤维层的关联影响蔓延到整个植株,随后整个棉花枯萎。不过总体来说,棉花枯萎病与周围环境有关,因此属于可控的病症。一般而言,棉花在种植时如果空间温度不在20℃以及土壤湿度不在24℃~28℃范围内就容易增加枯萎病的患病几率,因此种植者在种植时注意把控温度和湿度条件就可以预防此病。
(二)棉铃虫
棉铃虫是种植棉花时出现的对棉花危害性较强的虫害种类,因为棉铃虫的幼虫和成虫都是以棉花为食,并且会对棉花进行钻食,因此破坏力度较大,经过棉铃虫的钻咬过后棉花就基本无法恢复正常状态。因此,种植者对棉铃虫的防治需要非常重视,避免因为棉铃虫而造成重大损失。棉铃虫的幼虫和成虫啃食的棉花部位不同,幼虫主要吸食花蜜,一般受害的棉花花心会呈现黄色病态状,但是从外表难以分辨;而成虫会在昏暗状态下吸食主干和花蕾,并在棉花叶面内侧产卵。因此,棉铃虫较难发现,种植者需要非常谨慎,不时进行检查。
(三)棉蚜
棉蚜体型较小,主要是以群体进行活动。它们主要从单一叶片上由主脉络向两旁啃食,进而导致叶片产生萎缩;而且它们会排泄带有粘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包裹住叶片,导致棉花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棉花的生长就会迟缓甚至停滞,即使到了吐絮期也很难吐出同等高度和质量的棉絮。
二、棉花病虫害的监测
上述的几种棉花病虫害都具有进化特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因此想要彻底防治病虫害,首先要做的就是预防。而预防棉花病虫害就需要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才能从发生的一开始就及时控制,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尤其是像棉铃虫害这样不可逆的损失。另外,棉花病虫害的监测还需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所在地区和环境的情况对棉花的种植进行提早预测,根据预测到的可能的病虫害特点实施相应的监测手段,这样也能节约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然而,从我国的棉花种植地区监测情况来看,监测效果并不理想,除了人员问题外,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是重要问题。
三、棉花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棉花病虫害的科研资金投入少
我国对棉花的市场需求量极大,整体而言棉花质量也相对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然而棉花病虫害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随着棉花种植地区的扩大,不同地区环境存在新的危害也会影响到棉花的生长,因此病虫害问题对棉花质量仍然造成很大影响。然而,我国对棉花的科学种植理念不强,因为市场的棉花还能够满足需求量,因此对棉花病虫害也不够重视,投入的科研资金较少,这样容易打击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和信心,相关的科研材料也难以购买,进一步加大了科研的难度,病虫害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二)害虫的抗药性问题突出
棉花病虫害的研究发展程度较低,因此种植者往往采用传统的农药治理,这些农药成本低廉,效果也较为明显,因此各个种植地区都是长期使用的。也正因為如此,长期的喷洒使得作物和害虫都对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因此农药的效果在减退,经研究表明,棉铃虫和蚜虫已经对十种以上的农药产生抗药性,意味着可以喷洒的农药种类减少,病虫害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四、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物理措施
首先,要采用轮作和套种技术进行种植,科学合理间作。这主要是为了减少病虫害的感染程度和范围,因为病虫害一般都具有传染性,容易扩散,如果大片进行种植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用分区隔离或者找适应的作物作为上茬作物,就可以减少或者阻隔一个区域的病虫害,将相应区域集中进行治理,这样治理的效果显著;其次,选择合适的棉花品种,尤其是一些适应性强,抗病抗虫的优质种类。这类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良好,可以进行大批量其他地区的种植,且自身具有一定的抵御性,可以降低感染病虫害的可能性,这样种植者种植的成功率较高,农药喷洒较少,减少抗药性;最后,将物理和生物防治有效结合。在条件允许下,种植者可以安装一些杀虫灯、黄色版以及银灰膜等设备预防和杀虫,还可以在种植棉花过程中加入一些害虫天敌和生物农药配合使用,利用自然的方式控制病虫害。
(二)化学措施
化学措施主要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但是喷洒农药需要注意安全性和抗药性等问题。一方面,为了保证棉花的质量,种植者需要采用一些低毒、低残留,对害虫天敌危害性较低的农药进行前期的预防喷洒,减少病虫害的出现,也保证棉花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当病虫害来临时,采用菊酯类药物、阿维菌素、病毒灵灭幼脲等药物综合防治,尽可能不采用单一农药,这样能够减少害虫的抗药性,而且抗虫类的范围也较大,防治效果更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棉花作为市场上纺织物最主要的原材料,其市场供应必须保持平稳,这样才不会出现市场紧缺的现象。因此,棉花的种植水平和质量尤其重要,种植者必须重视棉花种植问题,树立起防治结合的意识,科学利用防治办法,因地制宜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棉花的威胁,从而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亚丽.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新农业,2019(23):22-23.
[2]杨礼萍.繁昌县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J].园艺与种苗,2019(11):53-54.
[3]李亦波.棉花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南方农机,2019,50(19):76.
[4]于加景.棉花各个生长期病虫害的动态研究[J].农家参谋,2019(08):56.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特点;防治策略
一、棉花病虫害特点
(一)棉花枯萎病
这里的棉花枯萎病不是指正常的植物渐变现象,而是指棉花在未成熟阶段就在靠近根部的根茎处开始变黄,并带有病斑、植物组织变脆等现象,又由于纤维层的关联影响蔓延到整个植株,随后整个棉花枯萎。不过总体来说,棉花枯萎病与周围环境有关,因此属于可控的病症。一般而言,棉花在种植时如果空间温度不在20℃以及土壤湿度不在24℃~28℃范围内就容易增加枯萎病的患病几率,因此种植者在种植时注意把控温度和湿度条件就可以预防此病。
(二)棉铃虫
棉铃虫是种植棉花时出现的对棉花危害性较强的虫害种类,因为棉铃虫的幼虫和成虫都是以棉花为食,并且会对棉花进行钻食,因此破坏力度较大,经过棉铃虫的钻咬过后棉花就基本无法恢复正常状态。因此,种植者对棉铃虫的防治需要非常重视,避免因为棉铃虫而造成重大损失。棉铃虫的幼虫和成虫啃食的棉花部位不同,幼虫主要吸食花蜜,一般受害的棉花花心会呈现黄色病态状,但是从外表难以分辨;而成虫会在昏暗状态下吸食主干和花蕾,并在棉花叶面内侧产卵。因此,棉铃虫较难发现,种植者需要非常谨慎,不时进行检查。
(三)棉蚜
棉蚜体型较小,主要是以群体进行活动。它们主要从单一叶片上由主脉络向两旁啃食,进而导致叶片产生萎缩;而且它们会排泄带有粘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包裹住叶片,导致棉花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棉花的生长就会迟缓甚至停滞,即使到了吐絮期也很难吐出同等高度和质量的棉絮。
二、棉花病虫害的监测
上述的几种棉花病虫害都具有进化特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因此想要彻底防治病虫害,首先要做的就是预防。而预防棉花病虫害就需要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才能从发生的一开始就及时控制,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尤其是像棉铃虫害这样不可逆的损失。另外,棉花病虫害的监测还需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所在地区和环境的情况对棉花的种植进行提早预测,根据预测到的可能的病虫害特点实施相应的监测手段,这样也能节约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然而,从我国的棉花种植地区监测情况来看,监测效果并不理想,除了人员问题外,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是重要问题。
三、棉花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棉花病虫害的科研资金投入少
我国对棉花的市场需求量极大,整体而言棉花质量也相对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然而棉花病虫害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随着棉花种植地区的扩大,不同地区环境存在新的危害也会影响到棉花的生长,因此病虫害问题对棉花质量仍然造成很大影响。然而,我国对棉花的科学种植理念不强,因为市场的棉花还能够满足需求量,因此对棉花病虫害也不够重视,投入的科研资金较少,这样容易打击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和信心,相关的科研材料也难以购买,进一步加大了科研的难度,病虫害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二)害虫的抗药性问题突出
棉花病虫害的研究发展程度较低,因此种植者往往采用传统的农药治理,这些农药成本低廉,效果也较为明显,因此各个种植地区都是长期使用的。也正因為如此,长期的喷洒使得作物和害虫都对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因此农药的效果在减退,经研究表明,棉铃虫和蚜虫已经对十种以上的农药产生抗药性,意味着可以喷洒的农药种类减少,病虫害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四、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物理措施
首先,要采用轮作和套种技术进行种植,科学合理间作。这主要是为了减少病虫害的感染程度和范围,因为病虫害一般都具有传染性,容易扩散,如果大片进行种植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用分区隔离或者找适应的作物作为上茬作物,就可以减少或者阻隔一个区域的病虫害,将相应区域集中进行治理,这样治理的效果显著;其次,选择合适的棉花品种,尤其是一些适应性强,抗病抗虫的优质种类。这类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良好,可以进行大批量其他地区的种植,且自身具有一定的抵御性,可以降低感染病虫害的可能性,这样种植者种植的成功率较高,农药喷洒较少,减少抗药性;最后,将物理和生物防治有效结合。在条件允许下,种植者可以安装一些杀虫灯、黄色版以及银灰膜等设备预防和杀虫,还可以在种植棉花过程中加入一些害虫天敌和生物农药配合使用,利用自然的方式控制病虫害。
(二)化学措施
化学措施主要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但是喷洒农药需要注意安全性和抗药性等问题。一方面,为了保证棉花的质量,种植者需要采用一些低毒、低残留,对害虫天敌危害性较低的农药进行前期的预防喷洒,减少病虫害的出现,也保证棉花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当病虫害来临时,采用菊酯类药物、阿维菌素、病毒灵灭幼脲等药物综合防治,尽可能不采用单一农药,这样能够减少害虫的抗药性,而且抗虫类的范围也较大,防治效果更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棉花作为市场上纺织物最主要的原材料,其市场供应必须保持平稳,这样才不会出现市场紧缺的现象。因此,棉花的种植水平和质量尤其重要,种植者必须重视棉花种植问题,树立起防治结合的意识,科学利用防治办法,因地制宜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棉花的威胁,从而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亚丽.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新农业,2019(23):22-23.
[2]杨礼萍.繁昌县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J].园艺与种苗,2019(11):53-54.
[3]李亦波.棉花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南方农机,2019,50(19):76.
[4]于加景.棉花各个生长期病虫害的动态研究[J].农家参谋,2019(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