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馆在进行文献资料信息化和数据库标准化的建设中,虽然初步建成了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但仍存在着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薄弱;数据库建设缺乏标准化,数据难以共享;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图书馆在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增强图书馆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图书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 ;信息化;服务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读者,获取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利用各种电子产品立马就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知识和内容。这一现象的出现,给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者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传统图书管理员究竟要怎样做,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对文献、杂志等信息的高度需求并及时给读者传递信息,反馈多样性的信息内容等等,都是当下图书管理员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1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特征
1.1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图书进行管理,积极推动管理人员信息化、图书管理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智能化、图书存储数字化、管理服务网络化。通俗的讲,就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体系当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管理的自动化和便捷化,使图书管理更加适应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要想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图书开发、利用、服务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2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来看,特别是从当前国内外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图书借阅服务具有“快速性”的特点,由于信息技术引入到图书管理当中,这就使得纸制图书以及电子图书的借阅能够实现网络化,读者只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就保以快速浏览以及搜索图书网页,进而能够更快捷的借阅和下载图书,这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为突出的特征。二是图书资源容量具有“无限性”的特点,由于信息化广泛应用于图书管理当中,这就使得图书资源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处理,使图书不仅可以纸制化保存,而且也可以数字化保存,而数字化保存则以存储大量的文字、音频以及视频信息,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类知识与文化的“宝库”。三是读者服务模式具有“便利性”的特点,图书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服务,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使讀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阅读图书,特别是通过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图书资源共享,能够大大提高诸服务的拓展性,进而为诸提供更加优势的服务。
2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薄弱
我国图书馆员的年龄普遍偏大,信息化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电子信息知识。我国现有的图书馆只是提高了硬件设备的电子化、信息化,却忽略了对图书馆员信息化意识及技能的培养,专业的信息化咨询与分析人才也很稀少,致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信息化意识弱、信息化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和技能落后,不能提供更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严重影响了图书管理信息建设的发展。
2.2数据库建设缺乏标准化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图书馆的信息数据库建设,我国图书馆大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建设标准,数据库独立封闭,且没有统一的标准,系统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导致数据库之间的资源不能共建共享,大大浪费了图书资源。
2.3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低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科技网络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图书馆资源的主力,它有效地改善了纸质版的局限性。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化意识不强,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度较低,缺乏相关的使用方法。读者的获取能力有待加强,缺乏掌握数据库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检索方法,因此数字图书馆使用率较低。
3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3.1提高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的建设意识是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前提,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相关部门要把培养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当作一项政策来实施,并且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地完成图书馆的管理任务。在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培训管理人员服务社会的发展需求,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目标,树立正确的图书管理信息化观念。
3.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完善,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图书馆的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应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岗位培训和技术教育。管理人员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借鉴他人的合理做法,提高管理人员的合作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3加大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在对图书馆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加强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此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图书馆拥有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施,目前,我国图书馆普遍都拥有电子阅览室,以供读者自行在网上查阅图书,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等设备都需要管理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另外,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教育时也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要改变我国硬件设施匮乏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的问题,就要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以此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顺应时代的需求,要加强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明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并深入分析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进而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孙辉英.关于强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上旬,2015(7):226.
[2]黄茜.论信息化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5(3):90-92.
[3]霍哓勇.关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5):163-164.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 ;信息化;服务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读者,获取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利用各种电子产品立马就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知识和内容。这一现象的出现,给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者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传统图书管理员究竟要怎样做,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对文献、杂志等信息的高度需求并及时给读者传递信息,反馈多样性的信息内容等等,都是当下图书管理员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1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特征
1.1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图书进行管理,积极推动管理人员信息化、图书管理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智能化、图书存储数字化、管理服务网络化。通俗的讲,就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体系当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管理的自动化和便捷化,使图书管理更加适应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要想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图书开发、利用、服务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2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来看,特别是从当前国内外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图书借阅服务具有“快速性”的特点,由于信息技术引入到图书管理当中,这就使得纸制图书以及电子图书的借阅能够实现网络化,读者只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就保以快速浏览以及搜索图书网页,进而能够更快捷的借阅和下载图书,这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为突出的特征。二是图书资源容量具有“无限性”的特点,由于信息化广泛应用于图书管理当中,这就使得图书资源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处理,使图书不仅可以纸制化保存,而且也可以数字化保存,而数字化保存则以存储大量的文字、音频以及视频信息,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类知识与文化的“宝库”。三是读者服务模式具有“便利性”的特点,图书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服务,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使讀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阅读图书,特别是通过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图书资源共享,能够大大提高诸服务的拓展性,进而为诸提供更加优势的服务。
2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薄弱
我国图书馆员的年龄普遍偏大,信息化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电子信息知识。我国现有的图书馆只是提高了硬件设备的电子化、信息化,却忽略了对图书馆员信息化意识及技能的培养,专业的信息化咨询与分析人才也很稀少,致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信息化意识弱、信息化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和技能落后,不能提供更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严重影响了图书管理信息建设的发展。
2.2数据库建设缺乏标准化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图书馆的信息数据库建设,我国图书馆大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建设标准,数据库独立封闭,且没有统一的标准,系统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导致数据库之间的资源不能共建共享,大大浪费了图书资源。
2.3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低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科技网络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图书馆资源的主力,它有效地改善了纸质版的局限性。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化意识不强,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度较低,缺乏相关的使用方法。读者的获取能力有待加强,缺乏掌握数据库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检索方法,因此数字图书馆使用率较低。
3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3.1提高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的建设意识是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前提,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相关部门要把培养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当作一项政策来实施,并且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地完成图书馆的管理任务。在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培训管理人员服务社会的发展需求,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目标,树立正确的图书管理信息化观念。
3.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完善,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图书馆的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应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岗位培训和技术教育。管理人员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借鉴他人的合理做法,提高管理人员的合作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3加大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在对图书馆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加强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此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图书馆拥有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施,目前,我国图书馆普遍都拥有电子阅览室,以供读者自行在网上查阅图书,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等设备都需要管理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另外,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教育时也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要改变我国硬件设施匮乏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的问题,就要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以此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顺应时代的需求,要加强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明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并深入分析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进而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孙辉英.关于强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上旬,2015(7):226.
[2]黄茜.论信息化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5(3):90-92.
[3]霍哓勇.关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