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尊敬师长是中华传统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对教师的尊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知书达理,传道授业,是社会各个阶层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文明礼仪修养如何,是衡量每一名教师师德水准和为人师表状况的最明显最直接的标尺。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教师的礼仪修养水平高低,是决定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教师礼仪修养十分必要,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时刻注意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
1 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
进入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培养教育也日益严峻。早在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举行的西方八国集团高峰会议上,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八个国家的首脑讨论了21世纪的教育政策,发表了《科隆宪章——终身学习的目的与希望》的主题报告,报告强调指出:“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采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提升,是任何教育教育制度取得成功极其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对几乎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和前途。每个人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个风范的内容之一。尤其是中学生和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中学生审美观虽已经基本形成,并有较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教师仪表的好坏,会使他们直接产生好感和反感,从而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乃至他们上课时的效果。因此,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想成为教师的人在职前必须接受系统、科学的专门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职后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适应形势的发展,使教师的内在素养和外在形象相统一,尽可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2 教师的礼仪修养的重要作用
教师仪表的好坏,对于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教师适当的形象设计,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很多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教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从而在心理上为教师定位,这就是第一印象。因此,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就必须有良好的礼仪修养,一举一动,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同时,教师的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仅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密切相关,也同时受教师外在形象的影响。为此,教师的仪表就要符合两个要求;具有职业美,即衣着、发式要整洁大方,符合教师形象;还要有风度美,即气质、举止稳重端庄,姿态动作落落大方,有着教师应有的内在修养。
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自己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尤其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这就是家长常说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话”的原因。老师的举止要稳重端庄。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必定要在举止、姿态等方面反映出来。作为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
3 加强教师礼仪修养的措施
教师的礼仪修养无非包括教师的个人形象、教师的服饰、教师的语言、师生关系礼仪、教师与家长沟通礼仪等内容。因此要想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就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3.1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以及外貌服饰。 作为一名教师,在任何场合,都应自觉地保持良好的仪表,待人接物温和自然,举止态度谦恭庄重。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信任以及社会的敬重。因为一个教师如果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将会分散学生学习上的注意力,并有可能成为一部分学生议论的话题,这样,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自己的威信,所以是很不足取的。
3.2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教学语言的语义功能要准确清楚,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音量要适中,语言要精炼,表达要准确。这样才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对此,课前一定要备好课,不打无把握的杖。上好每一堂课。
不光是在课堂上,平时在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学生谈话时,语气要平和,目光要注视对方,赞成的内容应点头示意。与犯了错误的学生谈话,更不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孩子,要耐心的听他们把事情的经过讲出来,教师要有耐心,摆事实,讲道理,不提高音量、不反唇相讥,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3 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 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尊严及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
信赖学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否则,学生也不会信赖教师,人际关系的本原就是互逆性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行为、感情是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行为、感情的反映。尤其对一些后进生来说,因为平时缺少朋友,在学校没有可以谈心的小伙伴,所以他们更需要老师的信赖和帮助。
和学生“搞好”关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后也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虽然在小学生心目中,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他们还是喜欢那些可以在课后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的老师。
因此要“搞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消除与他们之间的隔阂,用心与他们去交流,不能把他们当成普通的小孩子来看。
3.4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在与家长谈话的时候,一方面要放下在讲台上严肃、庄严的架子,和家长亲切随和地交谈,使家长不感到拘束,这时的举止应随意,言谈要幽默、风趣,努力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切忌板着面孔,故作正经,引起家长的反感,更不可以训斥家长。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来说,满口“教育改革”、“期望教育”,他们是听不懂的,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也不可过于随便,在家长面前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这样容易失去老师应有的尊严,给课堂教学和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时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提高自身能力,因为这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首要条件,也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1 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
进入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培养教育也日益严峻。早在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举行的西方八国集团高峰会议上,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八个国家的首脑讨论了21世纪的教育政策,发表了《科隆宪章——终身学习的目的与希望》的主题报告,报告强调指出:“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采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提升,是任何教育教育制度取得成功极其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对几乎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和前途。每个人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个风范的内容之一。尤其是中学生和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中学生审美观虽已经基本形成,并有较强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教师仪表的好坏,会使他们直接产生好感和反感,从而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乃至他们上课时的效果。因此,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想成为教师的人在职前必须接受系统、科学的专门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职后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适应形势的发展,使教师的内在素养和外在形象相统一,尽可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2 教师的礼仪修养的重要作用
教师仪表的好坏,对于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教师适当的形象设计,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很多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教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从而在心理上为教师定位,这就是第一印象。因此,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就必须有良好的礼仪修养,一举一动,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同时,教师的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仅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密切相关,也同时受教师外在形象的影响。为此,教师的仪表就要符合两个要求;具有职业美,即衣着、发式要整洁大方,符合教师形象;还要有风度美,即气质、举止稳重端庄,姿态动作落落大方,有着教师应有的内在修养。
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自己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尤其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这就是家长常说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话”的原因。老师的举止要稳重端庄。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必定要在举止、姿态等方面反映出来。作为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
3 加强教师礼仪修养的措施
教师的礼仪修养无非包括教师的个人形象、教师的服饰、教师的语言、师生关系礼仪、教师与家长沟通礼仪等内容。因此要想加强教师的礼仪修养,就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3.1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以及外貌服饰。 作为一名教师,在任何场合,都应自觉地保持良好的仪表,待人接物温和自然,举止态度谦恭庄重。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信任以及社会的敬重。因为一个教师如果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将会分散学生学习上的注意力,并有可能成为一部分学生议论的话题,这样,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自己的威信,所以是很不足取的。
3.2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教学语言的语义功能要准确清楚,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音量要适中,语言要精炼,表达要准确。这样才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对此,课前一定要备好课,不打无把握的杖。上好每一堂课。
不光是在课堂上,平时在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学生谈话时,语气要平和,目光要注视对方,赞成的内容应点头示意。与犯了错误的学生谈话,更不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孩子,要耐心的听他们把事情的经过讲出来,教师要有耐心,摆事实,讲道理,不提高音量、不反唇相讥,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3 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 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尊严及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
信赖学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否则,学生也不会信赖教师,人际关系的本原就是互逆性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行为、感情是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行为、感情的反映。尤其对一些后进生来说,因为平时缺少朋友,在学校没有可以谈心的小伙伴,所以他们更需要老师的信赖和帮助。
和学生“搞好”关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后也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虽然在小学生心目中,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他们还是喜欢那些可以在课后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的老师。
因此要“搞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消除与他们之间的隔阂,用心与他们去交流,不能把他们当成普通的小孩子来看。
3.4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在与家长谈话的时候,一方面要放下在讲台上严肃、庄严的架子,和家长亲切随和地交谈,使家长不感到拘束,这时的举止应随意,言谈要幽默、风趣,努力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切忌板着面孔,故作正经,引起家长的反感,更不可以训斥家长。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来说,满口“教育改革”、“期望教育”,他们是听不懂的,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也不可过于随便,在家长面前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这样容易失去老师应有的尊严,给课堂教学和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时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提高自身能力,因为这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首要条件,也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