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89-02
患者女性,66岁,常规结肠镜检查,距肛缘约15 cm处可见一约4.0*2.5 cm 边界清晰结节样肿物,其长径占据肠周径1/3。诊断: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诊断为绒毛状腺瘤。术前常规予血、尿常规、血生化、肾功能及血型及血凝检查。于2001年12月21日,采用氩气刀于距病变边缘周围0.2cm标定病变粘膜切除范围,粘膜下注射靛胭脂甘油果糖氯化钠溶液,病变区域抬起征阳性,遂则采用MBM(内镜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分别8次将病变粘膜套扎高频电切除,并用氩气刀烧灼创面残留粘膜下组织及边缘后,观察创面清洁,未见残留,然后于创面喷洒硫糖铝混悬凝胶2g及庆大霉素8万单位混合液,手术时间50分钟。并将手术标本拼接成病变的形状送检,病理结果为绒毛状腺瘤,基底及边缘未见阳性切缘。术后给与消炎对症治疗。于术后第7天复查结肠镜,创面附洁净白苔,直径约3.5*2.0cm,周边可见红栅状上皮,患者无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出院。第5周结肠镜检查示局部瘢痕形成。见图1~4。
1 讨论
大肠的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指直径10mm以上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适合内镜下治疗。内镜黏膜下整片切除术( endoscop 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是目前对消化管表浅型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1],但ESD操作技术难度大不易推广。而且,当手术后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由于细菌大量繁殖,肠粘膜受到损伤,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易引发感染[2]。国内外学者应用硫糖铝混悬液预防和保护胃粘膜的作用研究较多,硫糖鋁的作用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直接黏附在溃疡病灶部位构成不易穿透的屏障[3];二是激发黏膜的防御机制,起细胞保护作用[4],而对其在肠粘膜损伤时的作用报道较少。我们采用MBM切除病灶后,喷洒硫糖铝混悬凝胶及庆大霉素混合液处置创面,起到了保护创面及局部消炎的作用,对肠粘膜损伤的快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汪嵘,陈星,毕淑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研究.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10:1001
[2] 胡翔,贺德,肠粘膜生物屏障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工程,2010,18,02:176
[3] 杨昭徐,硫糖铝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现状,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3,5:16~22
[4] Nagashima R.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sucralfate. J Clin Gastroenterol,1981,31(Suppl.2):S117~S127
患者女性,66岁,常规结肠镜检查,距肛缘约15 cm处可见一约4.0*2.5 cm 边界清晰结节样肿物,其长径占据肠周径1/3。诊断: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诊断为绒毛状腺瘤。术前常规予血、尿常规、血生化、肾功能及血型及血凝检查。于2001年12月21日,采用氩气刀于距病变边缘周围0.2cm标定病变粘膜切除范围,粘膜下注射靛胭脂甘油果糖氯化钠溶液,病变区域抬起征阳性,遂则采用MBM(内镜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分别8次将病变粘膜套扎高频电切除,并用氩气刀烧灼创面残留粘膜下组织及边缘后,观察创面清洁,未见残留,然后于创面喷洒硫糖铝混悬凝胶2g及庆大霉素8万单位混合液,手术时间50分钟。并将手术标本拼接成病变的形状送检,病理结果为绒毛状腺瘤,基底及边缘未见阳性切缘。术后给与消炎对症治疗。于术后第7天复查结肠镜,创面附洁净白苔,直径约3.5*2.0cm,周边可见红栅状上皮,患者无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出院。第5周结肠镜检查示局部瘢痕形成。见图1~4。
1 讨论
大肠的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指直径10mm以上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适合内镜下治疗。内镜黏膜下整片切除术( endoscop 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是目前对消化管表浅型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1],但ESD操作技术难度大不易推广。而且,当手术后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由于细菌大量繁殖,肠粘膜受到损伤,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易引发感染[2]。国内外学者应用硫糖铝混悬液预防和保护胃粘膜的作用研究较多,硫糖鋁的作用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直接黏附在溃疡病灶部位构成不易穿透的屏障[3];二是激发黏膜的防御机制,起细胞保护作用[4],而对其在肠粘膜损伤时的作用报道较少。我们采用MBM切除病灶后,喷洒硫糖铝混悬凝胶及庆大霉素混合液处置创面,起到了保护创面及局部消炎的作用,对肠粘膜损伤的快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汪嵘,陈星,毕淑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研究.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10:1001
[2] 胡翔,贺德,肠粘膜生物屏障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工程,2010,18,02:176
[3] 杨昭徐,硫糖铝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现状,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3,5:16~22
[4] Nagashima R.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sucralfate. J Clin Gastroenterol,1981,31(Suppl.2):S117~S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