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香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艾草,是老相识了。
   乡村的沟沟渠渠里,一是艾草多,一是芦苇多。它们在那里熙熙攘攘,自枯自荣,世世代代。除了偶尔飞过的鸟雀,平时大概再没有谁会惦念它们。但乡人们都知道,它们在呢,就在那片沟渠里,枕着风,傍着水,枝繁叶茂,不离不舍。一到端午,家家户户门窗上都插上了艾草,满村荡着艾草香。
   羊却不爱吃,猪也不爱吃,大概都是嫌它气味的霸道。它是草里的另类,做不到清淡,从根到茎,从茎到叶,气味浓烈得汹涌澎湃,有种豁出去的决绝。采艾的手,清水里洗过好多遍了,那艾草的味道,还久久逗留在手上,不肯散去。苦中带香,香中带苦,你根本分不清到底是苦多一些,还是香多一些。苦乐年华,它一肩扛了。
   所以,它独特,在传统的民俗里,万古长存。早在诗经年代,就有了“彼采艾兮”的吟唱。说是唱爱情呢,我却觉得是唱它。它被人们赋予了神圣,用以寄托愁思,聊解忧伤。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曾有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说的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争相采艾,扎成人的模样,悬挂于大门之上,以消除毒气灾殃。不过是普通植物,却担当起驱毒辟邪的重任,这是艾草的本事了。有时,保持个性,坚守自己,方能脱颖而出。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得向一棵艾草学习。
   可能是小时的記忆作怪,多少年来,我一直以为艾草只在水边生长——这是我的孤陋了。福建有文友说,他们家乡的山上,漫山遍野,都长着艾草。人们也食它,三月里,艾草正鲜嫩,采了它,拌上糯米粉,包上芝麻、白糖作馅,蒸熟,即成艾糍粑。咬上一口,香软甘甜,鲜美无比。这吃法让我惊异,有尝试的欲望。想着,等来年吧,等三月天,一定去采了艾草回来吃。
   小区里,爱种花的陈爹,在他的小花圃里,种上了艾。六月的天空下,一丛红粉之中,它遗世独立的样子,让人一眼认出,这不是艾草么!
   陈爹笑,眼光缓缓地落在它上面,说,是啊,是艾草啊。
   种这个做什么呢?问的人显然有些好奇了。
   陈爹不急着作答,他弯腰,眯着眼睛笑,伸手拨弄一下那些艾。他说,可以驱虫的。你看,它旁边的花长得多好,不怕虫叮。
   哦——围观的人一声惊呼,恍然大悟,原来,它做了护花使者。
   陈爹种的艾草,现在正插在我家的门上。不多,一棵,茎与叶几乎同色,灰白里,浸染了淡淡的绿。香味很地道,开门关门的当儿,它总是扑鼻而至,浓烈,纯粹。这是陈爹送的。他爬了很高的楼梯,一家一家分送,他说,要过端午节了,弄棵艾你们插插。
   我不时地望望,闻闻,心里有欢喜。端午的粽子我早已不爱吃了,然过节的气氛,却一点没削减,因了这一棵温暖的艾。
其他文献
生的希望,就是我心中救赎的光。   我是一棵平凡的蒲公英,我和我的同伴们生活在破败荒废,干旱又贫瘠的花坛里。我们对面也有一个花坛,那里环境很好,每天都有喷灌器给对面的大树、小草浇水。那里的植物青翠欲滴,充满生机。我很想过去,可是我的根把我牢牢固定在了这里。周围是同我一样充满幻想却无计可施的伙伴们。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肆虐的日头蒸发掉了泥土里最后的水分,我的同伴们坚持不住了,干旱的天气和恶劣
期刊
我从没想过,我会对一株绿萝心怀敬意,毕竟它太弱小,又太微不足道。   最初注意到它,只是偶然。在我常等车的车站对面,是一排居民楼。老式的小区,窗外还安装着锈迹斑斑的防盗窗,那盆绿萝就被安放在三楼的一个窗台逼仄的角落里,阳光稀缺。   它的身躯几乎被挡在粗壮的钢筋后面,只好无奈地贴着铁柱生长。仅在几处地方,勉强地漏出一丝绿意,我带着遗憾的目光匆匆扫过,心里想,这株绿萝真是可怜之至!   后来我
期刊
她,犹如一缕清风,拂去我心頭的烦恼;她,犹如一场春雨,滋润我干涸的心田;她,犹如一束阳光,驱散我心灵的阴霾。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比我小半岁,个子比我矮一点儿,圆圆的小脸,细细的眉毛,一双眼眸灵动清澈,让人一看便移不开眼。她要是笑起来,那眼睛就变成了一对弯弯的月牙儿,可爱又活泼。   我用八个字来概括她的性格,那就是:“认真严谨,善于思考。”那是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晚上,写完作业后,我翻起了数学辅
期刊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确实,有许多值得喜爱的花草,也有许多值得喜爱的树。我最喜欢枣树。遇见它,是我的幸運。   邻家有一棵枣树,长得极高,颤颤巍巍地探出院墙一大半,使我在每个春夏秋冬都能看见它,欣赏它不同的风姿了。   春天,绿叶从光秃秃的枝干中抽出。没过几天就填满了整棵树,比我家的葡萄都长得快呢。   夏天,她绽放出米粒大小的花朵。绿绿的,有一种别样的清香。风一吹,这股清香就弥漫开
期刊
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能让你的内心泛起涟漪;让你重拾信念,有勇气走出低谷;让你如沐春风……可能在别人看来毫不起眼,可对你来说,这句话却带着炙热的温度。伴随我一路走来的,正是“心若向阳,无畏风霜”这样一句话。  当初在父母的鼓励下,我走出待了十多年的小县城,准备报考省城的一所学校。本以为能有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没想到却大受打击。  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等待考试时,只听见从走廊里路过的学姐学长们口中全
期刊
牙医的请求   牙医在给一名病人治完牙痛后,提出了他的请求。“你能帮我个忙吗?能不能大叫几声,那种痛苦的叫喊?”   病人:“为什么?大夫,这次治牙没那么疼。”   牙医:“现在候诊室里还有那么多人等着看牙,我不想错过四点钟看球!”   第一名   6岁的大侄子带了个小朋友回家玩,小朋友走后,嫂子问:“儿子,刚才那同学在班里第几名啊?”   侄子:“倒数第一名。”   嫂子很生气
期刊
曾有专家问中学生:粮食从哪里来?答:超市。肉从哪里来?答:超市。衣服、手机、电视等等从哪里来?答:全在超市。同样的道理,如果你问许多孩子,钱从哪里来?答:从父母口袋里来。再问:父母的钱哪里来?答:单位、公司。还问:为什么?无人回答。   教育方式阻断了孩子们的认知链带。没有人告诉孩子们猪肉来自养猪场,来自养殖户,来自饲料。青菜来自土地。父母的钱来自劳动。劳动也不一定赚到钱,不劳动肯定没钱赚。  
期刊
严格地说,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的一个分类名称。我们所说的蜗牛,除了大蜗牛科的所有种类动物,还包括腹足纲其他一些科的动物,比如海螺、海贝、田螺等长着外壳的无脊椎软体动物。在英语中,一般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但在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全世界大约有40000种陆生蜗牛,虽然种类繁多,但形状都相似。陆生蜗牛生活在树林、草丛、田野和花园里,在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动物身上,实际上充满了许多有趣的谜
期刊
田宇,东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他给大家上了一堂名为《表意焦虑》的作文课,讲授的是如何打破思维局限,建立生命感受的事儿。   田宇老师个子不高,这天穿了一身深蓝色的西服套装,白色的衬衫,棕色皮鞋。黑框眼镜,如果换上一身长袍,很有些民国时期教书先生的味道。语速不快,语调淡淡。   和“走”有关的词   我们被陆地限制了   这一天听老师上课的是省实验中学二(三)班学生,师生之间是第一次见面。没有
期刊
在陌生的城市里醒来  唇間仍留着你的名字  爱人我已离你千万里  我也知道  十六岁的花季只开一次  但我仍在意裙裾的洁白  在意那一切被赞美的  被宠爱与抚慰的情怀  在意那金色的梦幻的网  替我挡住异域的风霜  爱原来是一种酒  饮了就化作思念  而在陌生的城市里  我夜夜举杯  遥向着十六岁的那一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