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我能行

来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区域就是娃娃家和建构区,娃娃家在教室里,建构区在室外靠近美工区的地方。在娃娃家玩的幼儿会拿着食物、垫子、帐篷等材料到室外的小花园进行野餐游戏,喂宝宝吃好吃的食物,哄宝宝睡觉。如果食物不够,他们就会去美工区制作。建构区的幼儿喜欢搭建高楼,因为教师前期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其中。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本就不大的建构区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游戏需要,该如何调整呢?
  以往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大都直接上手对区域进行调整。但在经历了七年多的研究之后,我们坚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要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幼儿。建构区的困境正是这样一个促进幼儿发展的契机,于是就生成了项目活动——我可以,我能行。
  我们的讨论
  首先,我们组织幼儿围绕游戏内容和感受展开了讨论。娃娃家的幼儿说:“野餐很开心。”“我们很喜欢野餐。”建构区的幼儿却说:“地上都是积木,太乱了。”“他总是把我的作品弄倒。”“人太多了。”“我都没有地方搭积木了。”教师尝试引发幼儿思考解决方案。
  教师:游戏的时候,我看见教室里面的娃娃家没有人。
  幼1:我们在外面野餐的。
  幼2:在外面小花园,野餐不用进来。
  教师:有时候教室里面没有人,建构区人又太多了,怎么办呢?
  幼1:换一下。
  教师:把什么换一下呢?
  幼2:到教室里面搭积木,娃娃家在外面野餐。
  教师:可是娃娃家有桌子、床、洗衣机等好多家具,建构区也有很多积木,不方便换,该怎么办呢?
  幼3:我们一起搬就可以啦!
  有了方案,幼儿很快就行动起来。在区域游戏时间,建构区和娃娃家的幼儿自发地组织起了搬家。
  我们搬家啦
  娃娃家的幼儿有的独自搬着衣架,有的和同伴一起抬厨房的灶具、架子。几个女孩将衣服、袜子拿出来放在桌面,耐心地将衣服挂在衣架上,把袜子一双一双地卷起来整齐地摆放在格子里。
  建构区的幼儿有的捡拾散落在地上的积木,有的把积木垒在一起搬到教室中,有的把积木放在篓子里,前拉后推送往教室中,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哎呀、哎呀”的声音。
  我们惊喜地看到:1.幼儿愿意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搬积木、抬桌子、收拾衣服、扫地等。2.幼儿能够和同伴合作完成一件事情,如一起推积木、搬桌子、收衣服、叠袜子等。3.幼儿手部小动作发展较好,能将袜子、衣服整理好,同时也能看出他们有较为丰富的收拾、整理的经验。
  东西搬完了,娃娃家东西比较多,幼儿继续收拾整理。建构区的幼儿则开始在室内进行建构。
  区域游戏结束了,要吃午饭了,建构区的幼儿想要保留自己的作品。可是大部分地方都被建构作品占据了,要在哪里吃饭呢?
  在哪里吃饭
  我们又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
  幼1:可以找空的地方吃饭。
  教师:哪里是空的地方呢?
  幼1:读写区的旁边。
  幼2:靠近电视的地方。
  幼3:科学区地方很大。
  幼4:门那里可以摆椅子。
  ……
  然后,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把桌子放在空的地方准备吃饭。可是,其中有一组幼儿是在靠近洗手间的科学区吃午饭,这里合适吗?我们又开始了讨论。幼儿有的说:“在那里吃饭很好玩。”有的说:“我进来不好搬椅子了。”有的说:“洗手也不好走,太挤了。”还有的说:“感觉有臭臭的味道。”一番讨论后他们决定,第二天要在教室里寻找更适合的吃饭地点。
  第二天区域游戏刚结束,幼儿便开始寻找更适合的地方摆放桌子。有的幼儿自己推桌子,有的幼儿邀请同伴和自己一起抬桌子 。
  正宝自己在拉桌子,他一边拉桌子,一边转头看着自己的脚下。桌子被一条“马路”(建构区的成果)挡住,拉不过去。他抬起要碰到马路的桌腿,让桌子的一条腿跨过“马路”,然后又走到另外一边,向前推桌子,当桌腿快要碰到“马路”的时候,又用相同的方法,将桌腿抬起来,最后成功地将整张桌子穿过“马路”。
  桌子摆好后,幼儿端着午点慢慢地绕着积木或走或跨。皮皮不小心把“马路”碰歪了,她马上捡起地上歪掉的积木,将它放回原来的地方。
  建构区搬家之后,每次吃饭的桌子都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幼儿搬椅子进教室的时候经常会发懵:“老师,我坐在哪里?”“老师,哪个是冰激凌组?”以前桌子的位置相对固定,但现在桌子的位置经常变化,要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小组呢?我们和幼儿进行了讨论:
  幼1:可以找空的地方坐。
  幼2:和自己组的小朋友坐在一起。
  幼3:可以画一个我们的标记。
  幼4:我在二楼的时候,看见哥哥姐姐桌上有标记。
  于是,有幼儿在美工区寻找纸片,画出了自己小组的标记,并用胶带贴在桌子上。其中,小花组有两位幼儿同时绘画了小花的标记,他们表示可以把自己绘画的标记一起贴在桌面上。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遇到问题时,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一种或者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调整桌子的位置时,发现靠着卫生间不合适,就会重新寻找位置。第二,在寻找摆放桌子的空间位置的过程中,幼儿会站在楼梯上先观察,然后再进行调整,这表明他们对空间位置有一定的感知。第三,幼儿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身体,绕過积木。当有幼儿不小心弄倒积木时,会将其捡起来重新放回原处,非常爱护、珍惜同伴的作品。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教室里面到处都是作品,保育老师犯难了:我要怎么打扫教室呢?
  解决保育老师的担忧
  我们决定把问题还给幼儿,请保育老师和幼儿面对面交流。
  保育老师讲了自己的担忧,并邀请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拆掉。”“不行,我还没搭好呢,我还要搭!”“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搭好的。”“扫地的时候可以绕过去。”“要把拖把伸进去拖。”“要轻一点,慢一点。”
  面对教室里现在的状况,我们决定让幼儿自己来打扫一遍卫生。我们看到,幼儿会把拖把伸进桌子里面拖地,也会绕过别人搭建好的作品,把扫帚轻轻地伸到积木下面,将饭菜扫出来。幼儿会说:“我是小心翼翼的。”“积木一点都没倒。”他们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事情,互不干扰。
  但是保育老师发现,教室里面障碍很多,虽然幼儿扫过并拖过地,但是桌子、椅子、积木旁边还是会有一些饭菜,需要保育老师返工。
  保育老师把问题告诉了幼儿。他们说:“吃饭要干净一点。”“不能把积木弄脏了。”“不能把饭菜弄到地上。”“地上的饭菜太多了,很难拖地。”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惊喜地发现,幼儿吃饭越来越干净了,这样打扫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引发了教师的思考,以前幼儿吃饭的时候,教师都是在旁边叮嘱:“比一比谁的桌面、地上更干净。”用榜样示范来激励幼儿,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是外部刺激,并不是幼儿内在的需求。在这样一个项目活动中,幼儿出于对自己的作品的爱惜,遇到问题后,激发了更多的主动性,他们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幼儿的活动还在继续开展着,也不断有新的问题发生,他们不断去解决问题,也不断带给我们惊喜,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事实证明,幼儿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要充分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给予其充分的挑战,让其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
  通过这个活动,教师也进行了反思。当娃娃家和建构区的游戏出现困难、问题的时候,教师并没有直接把两个区域进行调整、交换,而是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幼儿,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在此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教师,要多一些耐心和细致,并在需要的时候抓住契机,给予幼儿适当的回应、指导。除此之外,还要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尊重幼儿的游戏选择、游戏意愿,保护幼儿的挑战欲望,鼓励他们在游戏情境中自己去解决问题。幼儿的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因此,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把握好每一件小事,学会放手,努力做到教育生活化,给幼儿更多学习的可能,促进幼儿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其他文献
南京南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是华东地区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南站园部地处南京南站旁,一天里的无数时刻,无论在班级还是户外,经常能听到孩子们指着不远处来回穿梭的高铁惊呼:“高铁来了!高铁来了!”然后立即有一群孩子上去围观,彼此兴奋地说着、笑着、谈论着有关高铁的话题。  高铁作为现代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以其壮观的造型、飞驰的速度、奇妙的体验让幼儿着迷。孩子们的热情让我们意识到,把
期刊
作品《布朗先生糟糕的一天》讲述的是布朗先生弄丟了很重要的包,一路追寻,最后失而复得的故事。丢东西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该故事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却又将故事的情节戏剧化,引发了幼儿充分的想象。本系列活动让幼儿根据画面线索推测故事情节并大胆讲述,旨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结合绘本交流实际生活中的“糟糕事件”,引导幼儿学会化解消极情绪。在自制图书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同
期刊
这段时间轮到我班组织户外纸杯搭建活动,小班幼儿进行纸杯搭建,搭建什么?大多数幼儿说:搭房子、家,给小动物住。于是,我们以主题“给小动物搭个家”开展搭建活动。  第一次搭建,几乎所有幼儿全是直线垒高,一旦垒得太高就倒得满地都是。还有的幼儿只是把纸杯抱在怀里玩或者四处观望。回顾活动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家只有一面墙吗?看看我们教室,想想自己的家都只有一面墙吗?”晗晗说:“家是全部围起的、有门的。”昊
期刊
小社团活动是我园园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打破班级界限、年龄界限,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组成小社团共同活动。小社团活动具有鲜明的混龄学习特点,能满足混龄幼儿合作与发展的需要,从而让幼儿在混龄合作中玩出精彩。  一、混龄学习特点鲜明  1.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幼儿之间的观察、模仿学习时有发生。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其他个体的行为,能主动改进自身技能和学会新技能。在小社团活动中,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组成学
期刊
设计背景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讲述了一条起初又瘦又小的毛毛虫经历了一周有趣的食物之旅后,变成了一条胖嘟嘟的大毛毛虫,最后蜕变成蝴蝶的故事。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且具有重复性,画面色彩丰富而明亮,挖洞的设计让阅读更添几分趣味,因而深受刚开始读书的宝宝们喜欢。故事中出现的食物贴近幼儿日常生活,易于激发并保持幼儿的阅读兴趣,并唤起他们的表达欲望。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并指认食物名称,初步理解故事
期刊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鲁迅先生这段来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话,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我们的年少时光中,大抵都有过类似的記忆。它们
期刊
主题活动符合儿童认知整体性的特点,注重各个领域之间的整合联系,是目前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形式。  主题是否适用靠有效的主题审议来鉴别,而主题审议按时间顺序则可细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我们尝试链接儿童经验,在审议方式上形成了新的策略与做法,不断细致与优化,使主题活动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促进幼儿发展。  一、审主题——在取舍中深挖主题内涵  主题的由来是开展主题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主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
期刊
风是自然界的礼物,早晨上学、外出散步的时候,幼儿都能感受到风的存在。风吹跑了放在外面的标识卡、吹乱了头发、吹响了树叶、吹落了桂花……风极大地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印象派画家凡·高的画作《麦田与柏树》表现的正是刮着风的夏日旷野,画家运用卷曲的线条描绘了麦田、柏树、云朵,赋予画面以运动感,表现出大自然中风的力量,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大班幼儿乐于欣赏并收集美的东西,他们还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
期刊
随着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二孩家庭也越来越普遍。班级中常常能听到孩子们分享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相处的故事,既有共同游戏的快乐,也有发生争执的小摩擦。绘本《山姆当哥哥》讲述了山姆在为一件小衣服和一双小袜子寻找主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当了哥哥的故事。寻找的过程中,山姆与小动物间发生了一连串的互动,使得整个故事充满童趣与温馨。中班幼儿对一些常见的动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拥有一定的绘本阅读经验,具备了初步
期刊
编者按:本刊今年特别推出“人物”栏目,寻找那些最近几十年来,在幼教之农田播种、灌溉、除虫、挡风的耕耘者,通过他们的经历窥见新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同时也希望带着读者回眸历史、凝望变迁,在故事中发现并思考自己的使命。赵寄石教授作为新中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开拓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引路人、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和体系重要创始人之一,应是本栏目的首要采访对象。但由于赵寄石教授年事已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