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什么知识都是要付费的,而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其实是带来了一种反向推动——付费越便捷,我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也更强了。
向国际进军的大伯大妈
可不要以为知识付费是年轻人的专利,退休老人一样没落下这波风潮。
退休后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买菜做饭,含饴弄孙,跳跳广场舞,旅旅游……在辛苦了大半辈子之后,尽享天伦之乐?可是来自宁波的退休教师、68岁的周可人阿姨,却开启了学英语的全新冒险。
当年,老三届的周阿姨,在最青春的年华里,并没有学习英语的机会和条件。回过头看这样的技能短板,可人阿姨不甘心,“希望能弥补这个人生遗憾”。
正巧,欧洲朋友向她发来了邀请,请她远赴异国他乡小住。英语口语不好,怎么能和当地老外交流?这个契机,更激发了可人阿姨学英语的念头。“刚巧我弟弟给我介绍了沪江网校,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名了沪江生活口语系列的课程。”
周可人阿姨古稀之年开始学英语。
年近古稀,从零开始学英语,还是在网上——跨出这一步,可人阿姨比很多年轻人都前卫;而她饱含激情的学习状态,更让不少年轻同学自愧不如。为了克服上了年纪之后的记忆力短板,别人一次性就能记住的单词和句型,她就花上三倍、四倍的时间去记忆;每个单词和句子都会反复跟读很多遍,直到模仿得和原文发音差不多为止。
不只是在課堂上学习,可人阿姨还充分实践了学而时习之的真理。“课程配套的开心词场非常好,每次都是拿它先背词、过关,反复好几遍,再去学课件课,这样效果比较好。”
就这样,每天花上三四个小时学英语,可人阿姨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现在可以说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了,和外国朋友有一些简单的对话,简短的文章也能看懂。”但她也并没有满足,“阅读比听说能力好一些,口语水平还是很弱,要继续努力!”
学外语之外,周可人阿姨还经常自驾旅游,玩玩摄影,如此丰富充实的退休生活,让人不得不感叹:为知识付费,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据沪江网校统计,日语零基础、英语四六级和剑桥国际青少外教口语一对一,是目前中老年学习用户最热衷报名的Top3课程。如此看来,退休在家的大伯大妈也开始向国际进军了。
“科学队长”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孩子临睡前的故事时间,总是妈妈们的大难题。随着孩子们的日渐成长,他们不再满足于天线宝宝、小猪佩奇或是安徒生童话了该怎么办?黄小姐想的办法,是给自己的儿子“动动”请来了一位“科学队长”。
“科学队长”是一群科学家自发组建的项目,通过App,面向3-9岁的儿童讲故事。主打的“科学日课”,每天6分钟,一年的收费是199元。之所以选择“科学队长”来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是因为黄小姐本人是一位记者,曾经采访过不少“科学队长”里的讲课人、“都是很大牌的科学家,比如有北京天文馆的馆长、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等等,不仅如此,他们讲述科学知识的方式也充分考虑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讲得通俗易懂。”黄小姐的儿子有时候听一集都觉得不过瘾,听完一集还会要求再听一集。“有时候我们一起看电视,正好看到电视上讲关于黑洞的内容,他还会跟我回忆,这是科学队长讲过的,黑洞是如何如何……也许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科学知识,但是能够形成这样的基础概念,我觉得就很好。”
“谁说科学很遥远,12位名校博士生告诉你,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据悉,科学日课的365期中英文音频,分别立足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计算机七大学科,结合每天的历史事件、科学家诞辰、节日、纪念日、节气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分享相关的科学小知识。12位主讲人都是来自世界知名高校的博士生。
叶子是国内最早一批学母乳喂养指导的人。
除了每天6分钟的日课,“科学队长”还推出了99元52期的专题科学课,比如请来古生物学家、世界上命名恐龙最多的人——徐星,来给孩子们讲恐龙的故事;请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刘敏,带领孩子们探索海洋的世界,认识深海中的神奇生物;请来天文学家、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为孩子们讲述广袤的天文奇观。
朱进曾经带领项目组发现了2728颗小行星,而他本人对于天文的兴趣,也是从初中时就开始的。“我上初中时,碰到一位特别优秀的数学辅导老师。他留学德国,学的就是天文,在他的熏陶下,我对天文的兴趣一发不可收。1981年,我高中毕业,考入北师大天文学系,从此开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天文。30多年里,我和我的团队一共发现了2728颗小行星,获得1214颗的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当上北京天文馆馆长之后,我有更多的机会开展天文科普工作。十几年来,我给一拨又一拨的孩子讲述天文知识,带着他们看月亮、数星星,沉浸在天文的世界里。”朱进表示,“在科学队长,我会用一年时间,52节课,把这些知识,都讲给孩子。希望他们也能从小心怀宇宙,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
比停车费还便宜
无独有偶,家住北京的陈女士也为她的两个孩子订阅了“科学队长”“凯叔讲故事”、喜马拉雅、悟空识字、悟空数学、悟空拼音、Brainpop、Kids a-z等等,每年的花费达到上万元。
在陈女士看来,学什么知识都是要付费的,只是付费的方式与以往不同。“就算是九年义务教育,难道不花书本费吗?上大学不要花钱吗?买一本书看不要花钱吗?这些和我选择在微信群里、在App里听网课、听故事一样,都是要花钱的。”
向国际进军的大伯大妈
可不要以为知识付费是年轻人的专利,退休老人一样没落下这波风潮。
退休后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买菜做饭,含饴弄孙,跳跳广场舞,旅旅游……在辛苦了大半辈子之后,尽享天伦之乐?可是来自宁波的退休教师、68岁的周可人阿姨,却开启了学英语的全新冒险。
当年,老三届的周阿姨,在最青春的年华里,并没有学习英语的机会和条件。回过头看这样的技能短板,可人阿姨不甘心,“希望能弥补这个人生遗憾”。
正巧,欧洲朋友向她发来了邀请,请她远赴异国他乡小住。英语口语不好,怎么能和当地老外交流?这个契机,更激发了可人阿姨学英语的念头。“刚巧我弟弟给我介绍了沪江网校,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名了沪江生活口语系列的课程。”

年近古稀,从零开始学英语,还是在网上——跨出这一步,可人阿姨比很多年轻人都前卫;而她饱含激情的学习状态,更让不少年轻同学自愧不如。为了克服上了年纪之后的记忆力短板,别人一次性就能记住的单词和句型,她就花上三倍、四倍的时间去记忆;每个单词和句子都会反复跟读很多遍,直到模仿得和原文发音差不多为止。
不只是在課堂上学习,可人阿姨还充分实践了学而时习之的真理。“课程配套的开心词场非常好,每次都是拿它先背词、过关,反复好几遍,再去学课件课,这样效果比较好。”
就这样,每天花上三四个小时学英语,可人阿姨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现在可以说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了,和外国朋友有一些简单的对话,简短的文章也能看懂。”但她也并没有满足,“阅读比听说能力好一些,口语水平还是很弱,要继续努力!”
学外语之外,周可人阿姨还经常自驾旅游,玩玩摄影,如此丰富充实的退休生活,让人不得不感叹:为知识付费,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据沪江网校统计,日语零基础、英语四六级和剑桥国际青少外教口语一对一,是目前中老年学习用户最热衷报名的Top3课程。如此看来,退休在家的大伯大妈也开始向国际进军了。
“科学队长”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孩子临睡前的故事时间,总是妈妈们的大难题。随着孩子们的日渐成长,他们不再满足于天线宝宝、小猪佩奇或是安徒生童话了该怎么办?黄小姐想的办法,是给自己的儿子“动动”请来了一位“科学队长”。
“科学队长”是一群科学家自发组建的项目,通过App,面向3-9岁的儿童讲故事。主打的“科学日课”,每天6分钟,一年的收费是199元。之所以选择“科学队长”来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是因为黄小姐本人是一位记者,曾经采访过不少“科学队长”里的讲课人、“都是很大牌的科学家,比如有北京天文馆的馆长、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等等,不仅如此,他们讲述科学知识的方式也充分考虑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讲得通俗易懂。”黄小姐的儿子有时候听一集都觉得不过瘾,听完一集还会要求再听一集。“有时候我们一起看电视,正好看到电视上讲关于黑洞的内容,他还会跟我回忆,这是科学队长讲过的,黑洞是如何如何……也许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科学知识,但是能够形成这样的基础概念,我觉得就很好。”
“谁说科学很遥远,12位名校博士生告诉你,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据悉,科学日课的365期中英文音频,分别立足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计算机七大学科,结合每天的历史事件、科学家诞辰、节日、纪念日、节气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分享相关的科学小知识。12位主讲人都是来自世界知名高校的博士生。

除了每天6分钟的日课,“科学队长”还推出了99元52期的专题科学课,比如请来古生物学家、世界上命名恐龙最多的人——徐星,来给孩子们讲恐龙的故事;请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刘敏,带领孩子们探索海洋的世界,认识深海中的神奇生物;请来天文学家、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为孩子们讲述广袤的天文奇观。
朱进曾经带领项目组发现了2728颗小行星,而他本人对于天文的兴趣,也是从初中时就开始的。“我上初中时,碰到一位特别优秀的数学辅导老师。他留学德国,学的就是天文,在他的熏陶下,我对天文的兴趣一发不可收。1981年,我高中毕业,考入北师大天文学系,从此开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天文。30多年里,我和我的团队一共发现了2728颗小行星,获得1214颗的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当上北京天文馆馆长之后,我有更多的机会开展天文科普工作。十几年来,我给一拨又一拨的孩子讲述天文知识,带着他们看月亮、数星星,沉浸在天文的世界里。”朱进表示,“在科学队长,我会用一年时间,52节课,把这些知识,都讲给孩子。希望他们也能从小心怀宇宙,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
比停车费还便宜
无独有偶,家住北京的陈女士也为她的两个孩子订阅了“科学队长”“凯叔讲故事”、喜马拉雅、悟空识字、悟空数学、悟空拼音、Brainpop、Kids a-z等等,每年的花费达到上万元。
在陈女士看来,学什么知识都是要付费的,只是付费的方式与以往不同。“就算是九年义务教育,难道不花书本费吗?上大学不要花钱吗?买一本书看不要花钱吗?这些和我选择在微信群里、在App里听网课、听故事一样,都是要花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