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全面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这也就意味着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顺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学校教师应利用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其主动学习的生活习惯,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就如何实现该目的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中学生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引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科技的进步推进着我国国家建设的进程,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具有更高的要求,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及一线教师的重视。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能否学好数学将影响学生未来生活发展的方向,因此,学校及教师应该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出素质更高、专业技能更强的技术性人才。
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机会,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单纯的模仿他人,是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其中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创新思维的一种法师。數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授课前,应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提高其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的意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还要多次设计规划课堂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事物规律,掌握各类解题技巧,使其动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需要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原因。这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在纸板上画出任意角度的三角形,并将三角形剪下,随后教师拿一个三角形,将其三个角剪下并拼接在一起,这时会发现三个角会严丝合缝的组合在一起,最后同学们可以随意进行实验,将每个三角形的角剪下并拼接起来,都可以组合成一个圆[1]。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二、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能力指的是人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时能将灵感转换成具体的知识内容,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不同的创新意识也存在差别,即创新意识也有高低的分别。高标准的创新意识是指人发现了新的事物规律,解决了以前未能解决的各类问题;低标准的创新意识是指人在发现新的事物规律时,该规律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新规律,但该规律已经被研究发现了。但是所有的高标准的创新意识都是建立在低标准的创新意识之上,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问题,也能使其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中发挥创新能力的优势,提高我国的建设进程。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在课堂中起辅助作用,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2]。
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营造新型师生关系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在课堂当中的地位是相同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后都需要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何问题,对教学方法有何建议,使其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创建一个轻松、愉悦、有趣的课堂氛围。这种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开展思维拓展活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其能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解决问题,对积极思考问题的同学提出表扬,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教师应改变讲题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数学中的大多数题型都属于开放性题,因此教师需要注意改变开放式题目的讲解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思维能力。在开放性题中,有些题目由于解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答案;还有些题没有正确答案,但是想法不同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在比较大小:5x和9x时,因为x值的不同,就会产生多个结果,x为0时5x与9x就是相等的,当x>0时,5x<9x;而当x<0时,5x>9x。对于这类开放型题目,教师一定要改变讲题方式,重在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树立创新精神。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尊重他们的看法,最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大对数学开放性题目的重视,旨在通过开放性题目,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数学题型比较丰富,所以教师应该尽量让他们学会更多解题技巧,这对培养创新精神有一定促进作用,也为未来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78.
[2]刘丽婷.对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0:61-62.
[3]陈亚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7.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中学生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引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科技的进步推进着我国国家建设的进程,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具有更高的要求,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及一线教师的重视。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能否学好数学将影响学生未来生活发展的方向,因此,学校及教师应该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出素质更高、专业技能更强的技术性人才。
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机会,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单纯的模仿他人,是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其中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创新思维的一种法师。數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授课前,应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提高其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的意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还要多次设计规划课堂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事物规律,掌握各类解题技巧,使其动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需要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原因。这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在纸板上画出任意角度的三角形,并将三角形剪下,随后教师拿一个三角形,将其三个角剪下并拼接在一起,这时会发现三个角会严丝合缝的组合在一起,最后同学们可以随意进行实验,将每个三角形的角剪下并拼接起来,都可以组合成一个圆[1]。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二、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能力指的是人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时能将灵感转换成具体的知识内容,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不同的创新意识也存在差别,即创新意识也有高低的分别。高标准的创新意识是指人发现了新的事物规律,解决了以前未能解决的各类问题;低标准的创新意识是指人在发现新的事物规律时,该规律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新规律,但该规律已经被研究发现了。但是所有的高标准的创新意识都是建立在低标准的创新意识之上,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问题,也能使其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中发挥创新能力的优势,提高我国的建设进程。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在课堂中起辅助作用,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2]。
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营造新型师生关系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在课堂当中的地位是相同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后都需要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何问题,对教学方法有何建议,使其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创建一个轻松、愉悦、有趣的课堂氛围。这种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开展思维拓展活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其能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解决问题,对积极思考问题的同学提出表扬,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教师应改变讲题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数学中的大多数题型都属于开放性题,因此教师需要注意改变开放式题目的讲解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思维能力。在开放性题中,有些题目由于解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答案;还有些题没有正确答案,但是想法不同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在比较大小:5x和9x时,因为x值的不同,就会产生多个结果,x为0时5x与9x就是相等的,当x>0时,5x<9x;而当x<0时,5x>9x。对于这类开放型题目,教师一定要改变讲题方式,重在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树立创新精神。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尊重他们的看法,最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大对数学开放性题目的重视,旨在通过开放性题目,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数学题型比较丰富,所以教师应该尽量让他们学会更多解题技巧,这对培养创新精神有一定促进作用,也为未来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78.
[2]刘丽婷.对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0:61-62.
[3]陈亚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