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所有人都在不断追求着“第一”的位置,根据“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原理,一路领先才是成功的正道,在商业领域,人们更是强调“市场领先法则”,简单来说,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早”。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那些一路领先的家伙,往往一不留神,就会成为落伍者。
领先者的停滞
在漫长的世界史上,中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有效的官僚制度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的儒教信仰,中国的GDP一直是全球第一。在宋朝,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超过了同时期的西方贵族,中国人看到外国人都认为是低等的“蛮夷”。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由240多艘豪华海船和27400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舰队出行,拜访了位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在15世纪初期,而直到15世纪末期,西方才在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带领下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可是就在这一时期,中西方形式发生了逆转。西方的经济文化开始迅猛发展,尤其是商业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令人瞠目结舌,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工业革命在西方拉开了序幕,它标志着人类跨入了崭新的工业时代;而此时的中国,仍在小农经济的迷梦里徘徊,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很快,老大帝国被曾经的野蛮人轰开了大门。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一书中对欧亚大陆中世纪历史进行总结时,论述了一个著名的法则,即“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他认为,在近代以前,中国长时期的领先地位,使得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里仍自高自大,不愿改变自己;相形之下,贫穷的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一个先进的文明在历史嬗变中被后来者超越,这在世界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古老的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中东文明,都曾在辉煌后被落后地区超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这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步领先,步步领先”,领先者常常被自己的成就所阻滞,这就是“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历史大转折时期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其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
二战之后,在战争中彻底沦为废墟的日本和德国,经济已经迅速恢复,如今领先全球,而战胜国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超级大国,却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烟消云散。这些都是这一法则的现实例子。
创新总有衰竭时
“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不仅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得到印证,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商业社会里,同样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得到了印证。
最近几年,苹果手机依靠其多方面创新精神,在世界手机市场上独领风骚。然而好景不长,其他手机品牌反应过来,开始纷纷模仿苹果手机,苹果本来遥遥领先的地位逐渐受到侵蚀,苹果的领先地位现在越来越不稳固了。最近两年,凭借模仿苹果而崛起的三星手机频频挑战苹果的手机霸主地位,苹果虽然着急,但是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如今,苹果公司推出的新机型并没有什么更特别的“创新”之举,网络上的评论声中,竟然是毁誉参半,再也没了昔日的辉煌。
这表明,曾经领先多年的创新公司——苹果,终于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刻,它的成长已经停滞,后来者正在赶超,苹果的领先地位终将不保。
而反过来,一些原本落后的企业,在危机意识的带动下,利用创新者开创的成功之道,通过模仿一举超越领先者。模仿者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披荆斩棘,可以轻松地搭上顺风车,既不需要付出高额的研发费,也有了创新者培养出的消费群体为支撑,其赶超成本很低。更关键的是,模仿者拥有着创新者所不具有的优势,即后发优势。当创新者将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模仿者可以通过消费者反馈、搜集市场信息等方式,找到原产品自身的不足进行弥补和改进,并对一些细节部分进行创新。这样一来,想要“后来者居上”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日本一些著名企业,丰田、日产、松下等等,都是靠模仿而非创新成功的。
“领先”使人丧失动力
领先者常常安于现状,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就如同当年中国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却被英国人的大炮轰得目瞪口呆一样。拒绝改变的领先者使自己在一条路上越走越窄,最终被这个不断发展的世界所抛弃。
明朝的时候,中国航海技术是世界领先的,郑和在下西洋时,其使用的海船、人力、物资都远比几十年之后的哥伦布等人好得多,郑和下西洋本是非常有利于开拓新的贸易领域,但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只是一次“炫富”之旅,是为了表现天朝上国国力的强大,而不是为了开拓市场,寻找贸易机会。结果这样声势浩大的远洋航海行动,得到的结果无非是,赠送给对方各种珍贵的瓷器、珠宝等等“见面礼”,然后象征性地收些回礼,但对明朝社会的发展却没什么促进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明朝的富饶平稳的形势,已经构成了一个最具有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再想要身处其中的人们想到“创新”、“探索”等事情,就变得很难了。因为成功在此时已经成为了一种包袱,让人无法轻装上阵。
而哥伦布等人的情况则大有不同。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发行以来,西方国家对于东方地区的物质财富就相当渴求,比如昂贵的丝绸、瓷器,还有茶叶、香料和黄金等等,都是他们所稀缺和渴求的。当时的西方国家生活并不如明朝这样富裕,因此哥伦布等人的航海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迫切地希望自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因此,那些航海家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发挥巨大的创造性,才开创出崭新的世界。
在商业领域也是如此。比如钟表行业的霸主瑞士,在最早时便是以尊贵的机械表和石英表起家并享誉全球的。由于瑞士的钟表报时精准、样式美观,因此瑞士人无论到哪里都愿意带着自己国家生产的钟表同行,并展示给世人观看。然而日本的精工集团却模仿了瑞士的石英表,再加上自己“微创新”,生产出了“大众化、小规模化的石英表”。这种新表不仅价格更便宜、走时也更准确,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产量不久便跃居世界第一,给予了瑞士钟表业一个沉重的打击。
无独有偶,原来手机业的霸主诺基亚当下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窘境,由于一直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诺基亚颇有种“闭门造车”的感觉,当安卓系统普及全球时,并未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仍然坚持于自己的“塞班”系统,导致自己的市值在五年内缩水近千亿,如今,诺基亚在手机行业几乎没有影响了。
由此看来,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领先者,一时的领先不必骄傲,一时的落后也无需沮丧,落后者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在一个世界不断加速变革的时期,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领先者的停滞
在漫长的世界史上,中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有效的官僚制度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的儒教信仰,中国的GDP一直是全球第一。在宋朝,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超过了同时期的西方贵族,中国人看到外国人都认为是低等的“蛮夷”。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由240多艘豪华海船和27400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舰队出行,拜访了位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在15世纪初期,而直到15世纪末期,西方才在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带领下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可是就在这一时期,中西方形式发生了逆转。西方的经济文化开始迅猛发展,尤其是商业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令人瞠目结舌,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工业革命在西方拉开了序幕,它标志着人类跨入了崭新的工业时代;而此时的中国,仍在小农经济的迷梦里徘徊,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很快,老大帝国被曾经的野蛮人轰开了大门。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一书中对欧亚大陆中世纪历史进行总结时,论述了一个著名的法则,即“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他认为,在近代以前,中国长时期的领先地位,使得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里仍自高自大,不愿改变自己;相形之下,贫穷的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一个先进的文明在历史嬗变中被后来者超越,这在世界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古老的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中东文明,都曾在辉煌后被落后地区超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这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步领先,步步领先”,领先者常常被自己的成就所阻滞,这就是“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历史大转折时期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其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
二战之后,在战争中彻底沦为废墟的日本和德国,经济已经迅速恢复,如今领先全球,而战胜国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超级大国,却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烟消云散。这些都是这一法则的现实例子。
创新总有衰竭时
“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不仅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得到印证,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商业社会里,同样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得到了印证。
最近几年,苹果手机依靠其多方面创新精神,在世界手机市场上独领风骚。然而好景不长,其他手机品牌反应过来,开始纷纷模仿苹果手机,苹果本来遥遥领先的地位逐渐受到侵蚀,苹果的领先地位现在越来越不稳固了。最近两年,凭借模仿苹果而崛起的三星手机频频挑战苹果的手机霸主地位,苹果虽然着急,但是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如今,苹果公司推出的新机型并没有什么更特别的“创新”之举,网络上的评论声中,竟然是毁誉参半,再也没了昔日的辉煌。
这表明,曾经领先多年的创新公司——苹果,终于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刻,它的成长已经停滞,后来者正在赶超,苹果的领先地位终将不保。
而反过来,一些原本落后的企业,在危机意识的带动下,利用创新者开创的成功之道,通过模仿一举超越领先者。模仿者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披荆斩棘,可以轻松地搭上顺风车,既不需要付出高额的研发费,也有了创新者培养出的消费群体为支撑,其赶超成本很低。更关键的是,模仿者拥有着创新者所不具有的优势,即后发优势。当创新者将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模仿者可以通过消费者反馈、搜集市场信息等方式,找到原产品自身的不足进行弥补和改进,并对一些细节部分进行创新。这样一来,想要“后来者居上”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日本一些著名企业,丰田、日产、松下等等,都是靠模仿而非创新成功的。
“领先”使人丧失动力
领先者常常安于现状,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就如同当年中国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却被英国人的大炮轰得目瞪口呆一样。拒绝改变的领先者使自己在一条路上越走越窄,最终被这个不断发展的世界所抛弃。
明朝的时候,中国航海技术是世界领先的,郑和在下西洋时,其使用的海船、人力、物资都远比几十年之后的哥伦布等人好得多,郑和下西洋本是非常有利于开拓新的贸易领域,但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只是一次“炫富”之旅,是为了表现天朝上国国力的强大,而不是为了开拓市场,寻找贸易机会。结果这样声势浩大的远洋航海行动,得到的结果无非是,赠送给对方各种珍贵的瓷器、珠宝等等“见面礼”,然后象征性地收些回礼,但对明朝社会的发展却没什么促进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明朝的富饶平稳的形势,已经构成了一个最具有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再想要身处其中的人们想到“创新”、“探索”等事情,就变得很难了。因为成功在此时已经成为了一种包袱,让人无法轻装上阵。
而哥伦布等人的情况则大有不同。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发行以来,西方国家对于东方地区的物质财富就相当渴求,比如昂贵的丝绸、瓷器,还有茶叶、香料和黄金等等,都是他们所稀缺和渴求的。当时的西方国家生活并不如明朝这样富裕,因此哥伦布等人的航海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迫切地希望自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因此,那些航海家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发挥巨大的创造性,才开创出崭新的世界。
在商业领域也是如此。比如钟表行业的霸主瑞士,在最早时便是以尊贵的机械表和石英表起家并享誉全球的。由于瑞士的钟表报时精准、样式美观,因此瑞士人无论到哪里都愿意带着自己国家生产的钟表同行,并展示给世人观看。然而日本的精工集团却模仿了瑞士的石英表,再加上自己“微创新”,生产出了“大众化、小规模化的石英表”。这种新表不仅价格更便宜、走时也更准确,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产量不久便跃居世界第一,给予了瑞士钟表业一个沉重的打击。
无独有偶,原来手机业的霸主诺基亚当下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窘境,由于一直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诺基亚颇有种“闭门造车”的感觉,当安卓系统普及全球时,并未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仍然坚持于自己的“塞班”系统,导致自己的市值在五年内缩水近千亿,如今,诺基亚在手机行业几乎没有影响了。
由此看来,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领先者,一时的领先不必骄傲,一时的落后也无需沮丧,落后者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在一个世界不断加速变革的时期,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