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位为作者主持的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职业倦怠视阈下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3—QN—156)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
[摘 要]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该说,辅导员的职业角色是重要、神圣、光荣的。然而,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复杂因素使许多辅导员产生了严重职业倦怠,缺乏正确的职业认同,常常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迷茫、困惑,从而直接制约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工作成效的发挥。
[关键词]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 职业认同
一、职业倦怠与辅导员职业认同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首先提出倦怠(burnout)这一新概念,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是在教师教育领域对职业倦怠的研究。由于工作性质和特征,教育工作是高压力职业,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不能及时有效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出现情绪、态度和行为的一种衰竭状态。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职业倦怠更严重地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
职业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关系确定,包含了自己对该职业的看法和观点,对该职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和如何处理自己与该职业之间关系的一种定位。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几乎找不到相关的理论研究。有关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是借鉴教师教育领域对职业认同所做的研究,建立在教师职业认同基础之上。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学者何峰则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一是才智枯竭。他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工作往往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理论功底不深,在工作中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学生工作的需要,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够集中等。二是生理耗竭。三是情绪衰竭。四是人格解体。五是低成就感。江莉娜、颜宁、卜庆梅、童玉玲、罗涤、姚木远都根据 Maslach 的三维理论的三个纬度来论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从以上学者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具体表现的论述看,除何峰提出辅导员存在才智枯竭这一表现外,其它论述大多以Maslach 三维理论的三个纬度为基础,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而作的具体阐述。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动力,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水平等,不仅关系到辅导员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低,从辅导员看,不利于辅导员自身的成长;从学生工作看,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开展以及不利于学生工作的稳定和传承等;从学生角度看,影响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因此,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从业积极性,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对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倦怠视阈下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路径设计
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呈现出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地方高校的辅导员表现的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对辅导员群体的身心健康以及高校育人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危害和消极的影响。减少辅导员职业倦怠,努力将其转变为职业眷恋,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对辅导员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高校辅导员、尤其是地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构建和谐的环境,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营造一个人人重视、关心辅导员成长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高校的全体教职工都是育人队伍中的一员,无论教师、管理干部、科研人员都应从自身做起,履行好岗位职责,担负起育人重任,同时要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形成一个共同育人的良好人际氛围;构建和谐的团队环境,要加大辅导员队伍内部的沟通交流力度,做到相互支持,排忧解难,构建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
明确岗位职责,树立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形象。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形象。辅导员的形象往往被戏称为“保姆”、“勤杂工”等,职业地位不高,职业形象不好。因此,学校、院系领导要把思政工作当成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将一部分不属于辅导员的工作分离出去,从而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保障工作质量。最后,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提升工作的内涵, 树立起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职业形象。
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要在提升学历、在职进修、科研立项等方面优化政策、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开展德育研究,积累学术成果。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畅通发展渠道。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保证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考核评估,可促使辅导员及时进行自我总结,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可为其晋级、调动、奖惩等提供了可靠依据。使用科学的考评体系,给予辅导员工作比较公正的认可,能够对辅导员起到鼓励、鞭策、督促等作用,有利于降低工作倦怠感。解决好发展问题,是缓解辅导员工作倦怠、安定工作情绪的保证。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应是一支动态而又相对稳定的队伍。
积极做好自我调适,保持身心愉快。减少职业倦怠,辅导员自身也要做好自我调适。 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因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而产生职业倦怠;二要做好认真反思,让自己成为更加内控的人,将挫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减少挫折感;三要乐于接受变化,学会适应各种变化,积极挑战工作中的各种变化,从观念上认可,在行为上接受,并向积极方面转变;四要安心本职工作,从内心热爱本职工作,形成内在推动力;五是掌握好的身心放松方法,经常参加过体育锻炼、肌体放松等,使自己的心理系统恢复平衡,使个人潜能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43-44.
[2] 郭韶明.职业认同:教师成长的内动力 [N].中国青年报,2006-9-24.
[3]何峰.高等学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 :109 -112.
[4]曹建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报,2007( 4) :96 -98.
[5]彭金富.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题探究[J]. 改革与开放,2009(,5):155-156.
[摘 要]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该说,辅导员的职业角色是重要、神圣、光荣的。然而,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复杂因素使许多辅导员产生了严重职业倦怠,缺乏正确的职业认同,常常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迷茫、困惑,从而直接制约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工作成效的发挥。
[关键词]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 职业认同
一、职业倦怠与辅导员职业认同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首先提出倦怠(burnout)这一新概念,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是在教师教育领域对职业倦怠的研究。由于工作性质和特征,教育工作是高压力职业,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不能及时有效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出现情绪、态度和行为的一种衰竭状态。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职业倦怠更严重地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
职业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关系确定,包含了自己对该职业的看法和观点,对该职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和如何处理自己与该职业之间关系的一种定位。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几乎找不到相关的理论研究。有关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是借鉴教师教育领域对职业认同所做的研究,建立在教师职业认同基础之上。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学者何峰则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一是才智枯竭。他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工作往往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理论功底不深,在工作中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学生工作的需要,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够集中等。二是生理耗竭。三是情绪衰竭。四是人格解体。五是低成就感。江莉娜、颜宁、卜庆梅、童玉玲、罗涤、姚木远都根据 Maslach 的三维理论的三个纬度来论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从以上学者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具体表现的论述看,除何峰提出辅导员存在才智枯竭这一表现外,其它论述大多以Maslach 三维理论的三个纬度为基础,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而作的具体阐述。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动力,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水平等,不仅关系到辅导员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低,从辅导员看,不利于辅导员自身的成长;从学生工作看,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开展以及不利于学生工作的稳定和传承等;从学生角度看,影响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因此,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从业积极性,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对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倦怠视阈下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路径设计
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呈现出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地方高校的辅导员表现的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对辅导员群体的身心健康以及高校育人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危害和消极的影响。减少辅导员职业倦怠,努力将其转变为职业眷恋,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对辅导员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高校辅导员、尤其是地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构建和谐的环境,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营造一个人人重视、关心辅导员成长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高校的全体教职工都是育人队伍中的一员,无论教师、管理干部、科研人员都应从自身做起,履行好岗位职责,担负起育人重任,同时要支持辅导员的工作,形成一个共同育人的良好人际氛围;构建和谐的团队环境,要加大辅导员队伍内部的沟通交流力度,做到相互支持,排忧解难,构建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
明确岗位职责,树立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形象。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形象。辅导员的形象往往被戏称为“保姆”、“勤杂工”等,职业地位不高,职业形象不好。因此,学校、院系领导要把思政工作当成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将一部分不属于辅导员的工作分离出去,从而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保障工作质量。最后,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提升工作的内涵, 树立起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职业形象。
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要在提升学历、在职进修、科研立项等方面优化政策、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开展德育研究,积累学术成果。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畅通发展渠道。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保证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考核评估,可促使辅导员及时进行自我总结,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可为其晋级、调动、奖惩等提供了可靠依据。使用科学的考评体系,给予辅导员工作比较公正的认可,能够对辅导员起到鼓励、鞭策、督促等作用,有利于降低工作倦怠感。解决好发展问题,是缓解辅导员工作倦怠、安定工作情绪的保证。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应是一支动态而又相对稳定的队伍。
积极做好自我调适,保持身心愉快。减少职业倦怠,辅导员自身也要做好自我调适。 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因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而产生职业倦怠;二要做好认真反思,让自己成为更加内控的人,将挫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减少挫折感;三要乐于接受变化,学会适应各种变化,积极挑战工作中的各种变化,从观念上认可,在行为上接受,并向积极方面转变;四要安心本职工作,从内心热爱本职工作,形成内在推动力;五是掌握好的身心放松方法,经常参加过体育锻炼、肌体放松等,使自己的心理系统恢复平衡,使个人潜能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43-44.
[2] 郭韶明.职业认同:教师成长的内动力 [N].中国青年报,2006-9-24.
[3]何峰.高等学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 :109 -112.
[4]曹建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报,2007( 4) :96 -98.
[5]彭金富.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题探究[J]. 改革与开放,2009(,5):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