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引导必须渗透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作文写作是反映他们生活、体现他们情感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作文写作中正确的情感倾向。还要善于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通过写作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感引导;作文写作
笔者在农村教学,接触最多的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正值身心、人格和思想的成熟完备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少,一年甚至几年难见一面,相互之间沟通和交流少,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家庭教育缺位,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导致他们道德失范、心理失衡、自我封闭、胆小怕事、盲目冲动、自卑自私、暴躁叛逆、厌学弃学……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在作文教学中,尤其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引导。
每一次的作文写作,都是情感的修行。批阅学生的作文,不难发现一个班甚至一个学校,学生的作文内容整体呈现以自信乐观和空落孤独为主的两种。调查发现,第一种学生有父母亲人的陪伴呵护,他们生活幸福、无忧无虑、自信乐观、关爱他人;第二种学生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有的学生甚至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身亡,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近亲家属生活在一起,情感包袱沉重,精神压力大,身心发展不平衡,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封闭压抑、柔弱无助。由此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引导必须渗透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作文写作是反映他们生活,体现他们情感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作文写作中正确的情感倾向。
那么,如何在写作课堂中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感呢?
第一,遵守新课改要求,引导学生甄别假丑恶。写作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最终以生活为蓝本。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时候尽量寻找那些传递正能量、彰显美好生活的榜样。特别要引导留守儿童去发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在亲眼所见、亲耳所聞和亲身经历中体悟生活的美。我们在辅导学生作文写作时要启发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是大写作,写作是小生活。
生活中并非总是处处美好、阳光普照。现实社会虽法治意识增强,相关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但在广大农村由于各方面条件相对滞后,监护人存在监管“盲区”,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如黑网吧、社会暴力、小偷小摸、不良“口袋书”、不良网络小视频等诸多对未成年人有极坏影响的诱因,给尚处于心灵成长期的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日趋放纵,行为失控而走向犯罪。所以笔者认为,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真、善、美和辨别假、丑、恶,积极消除不良社会因素对留守儿童造成的影响,正确教育、正面引导,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
第二,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沟通,多为隔代抚养,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隔代监护由于年龄差距大,观念不同,因此相互间难以沟通,“代沟”明显。祖辈年老力衰、精力不济,观念保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导致留守儿童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消极悲观、焦虑自闭、缺乏自信,逆反心理重、合作意识差、没有上进心。
综上分析,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激励和引导。1.指出优点,正向激励。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优秀品质,我们可以善于抓住他们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适当地激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且在激励中使他们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2.倾注爱心,耐心引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相信每一位充满稚气与朝气的留守儿童的内心都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小世界,我们要接近且能够走进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田,去循循善诱、启迪心智、德沐芳华。笔者以为,每一位教师都是一名爱的天使,而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渴望被爱,所以,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爱心去爱、去感化他们。
第三,善于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的困难。写作能够把内心的真情实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作者抒发内心真挚情感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也许留守儿童的作文并非字精句妙、文采斐然、情感丰富,但他或多或少在自己并不是特别精彩的内容中表达着真情实感,或喜、或悲,或生活的琐碎、学习的困顿,或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对祖辈抚养的感恩等。我们在批阅他们的作文时一定要特别关注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捕捉他们认知观念上的偏差、心理上的异常,一定要及时且迅速地给予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引导,通过家访或与其监护人、好友、同学了解他们近期学习和生活的处境,在作文评语中,恰当给予情感引导,并通过委婉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但我们在给予他们关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式,要保护他们的隐私,做到呵护他们的心灵。
人间处处有芳菲,农村留守儿童并非孤独生长在广袤贫瘠土地上的荒草,他们尚处于心灵的成长期,让我们常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寻找最有效、最温情的方法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的情感,健全他们的人格,激活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在新时代充满希望的大地上!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感引导;作文写作
笔者在农村教学,接触最多的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正值身心、人格和思想的成熟完备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少,一年甚至几年难见一面,相互之间沟通和交流少,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家庭教育缺位,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导致他们道德失范、心理失衡、自我封闭、胆小怕事、盲目冲动、自卑自私、暴躁叛逆、厌学弃学……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在作文教学中,尤其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引导。
每一次的作文写作,都是情感的修行。批阅学生的作文,不难发现一个班甚至一个学校,学生的作文内容整体呈现以自信乐观和空落孤独为主的两种。调查发现,第一种学生有父母亲人的陪伴呵护,他们生活幸福、无忧无虑、自信乐观、关爱他人;第二种学生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有的学生甚至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身亡,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近亲家属生活在一起,情感包袱沉重,精神压力大,身心发展不平衡,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封闭压抑、柔弱无助。由此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引导必须渗透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作文写作是反映他们生活,体现他们情感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作文写作中正确的情感倾向。
那么,如何在写作课堂中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感呢?
第一,遵守新课改要求,引导学生甄别假丑恶。写作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最终以生活为蓝本。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时候尽量寻找那些传递正能量、彰显美好生活的榜样。特别要引导留守儿童去发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在亲眼所见、亲耳所聞和亲身经历中体悟生活的美。我们在辅导学生作文写作时要启发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是大写作,写作是小生活。
生活中并非总是处处美好、阳光普照。现实社会虽法治意识增强,相关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但在广大农村由于各方面条件相对滞后,监护人存在监管“盲区”,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如黑网吧、社会暴力、小偷小摸、不良“口袋书”、不良网络小视频等诸多对未成年人有极坏影响的诱因,给尚处于心灵成长期的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日趋放纵,行为失控而走向犯罪。所以笔者认为,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真、善、美和辨别假、丑、恶,积极消除不良社会因素对留守儿童造成的影响,正确教育、正面引导,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
第二,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沟通,多为隔代抚养,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隔代监护由于年龄差距大,观念不同,因此相互间难以沟通,“代沟”明显。祖辈年老力衰、精力不济,观念保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导致留守儿童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消极悲观、焦虑自闭、缺乏自信,逆反心理重、合作意识差、没有上进心。
综上分析,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激励和引导。1.指出优点,正向激励。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优秀品质,我们可以善于抓住他们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适当地激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且在激励中使他们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2.倾注爱心,耐心引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相信每一位充满稚气与朝气的留守儿童的内心都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小世界,我们要接近且能够走进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田,去循循善诱、启迪心智、德沐芳华。笔者以为,每一位教师都是一名爱的天使,而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渴望被爱,所以,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爱心去爱、去感化他们。
第三,善于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的困难。写作能够把内心的真情实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作者抒发内心真挚情感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也许留守儿童的作文并非字精句妙、文采斐然、情感丰富,但他或多或少在自己并不是特别精彩的内容中表达着真情实感,或喜、或悲,或生活的琐碎、学习的困顿,或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对祖辈抚养的感恩等。我们在批阅他们的作文时一定要特别关注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捕捉他们认知观念上的偏差、心理上的异常,一定要及时且迅速地给予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引导,通过家访或与其监护人、好友、同学了解他们近期学习和生活的处境,在作文评语中,恰当给予情感引导,并通过委婉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但我们在给予他们关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式,要保护他们的隐私,做到呵护他们的心灵。
人间处处有芳菲,农村留守儿童并非孤独生长在广袤贫瘠土地上的荒草,他们尚处于心灵的成长期,让我们常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寻找最有效、最温情的方法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的情感,健全他们的人格,激活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在新时代充满希望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