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各地区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在不断提高,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深化。与各个领域的全球化相对应,教育的内涵及活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反映在高等教育发展领域,就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推进知识的国际共享和区域服务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使命和国计民生发展的世界性需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呈现
从大学本身的特质来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非常符合其与生俱有的“普遍主义”性格的。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us,是普遍、世界、宇宙的意思。大学的现代性发展是一个在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播中逐渐使得高等教育在发展内涵上不断地趋向国际规范和标准的过程。时下,国际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教育国际化程度已成为大学开放度的重要标志。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万名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61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与1997年相比,来华留学人数增长了4.5倍;接受来华留学人员的机构不仅数量上几乎翻一番,而且已从单一的高校扩展到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生源国和地区也增加了30个。1998年~2009年,我国累计接受来华留学人员143万人次,占改革开放以来接受来华留学人员总数的85%。在中央财政对来华留学工作的支持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省市、高校及其他机构和组织主动开展工作,纷纷设立来华留学奖学金,扩大来华留学生的规模。
为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学习需求,我国近年来稳步地扩大向海外输出汉语教育,通过推广国际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等专业化考试手段,规范汉语的国际交流;通过走出国门兴办孔子学院等教育机构,展示我国在思想文化、中医学、传统工艺、餐饮业、武术、艺术等领域的深厚文化积蕴。
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当下中国是高等教育大国,是一个巨大的国际人才教育与流动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机构也通过在华设立国际学校或通过合作兴办留学中介和咨询机构的方式,直接培养或吸引选拔中国留学生。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和发展路径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观念和意识、理解各国文化传统、通晓国际贸易、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整个人类和平与健康发展的“国际人”。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应以培养新型的“国际人”为最终目的。 20世纪以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发达、信息化社会的形成都推动着区域乃至全球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跨国公司的不断涌现和网络经济的崛起。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熟悉世界经济贸易知识的国际化人才成为服务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劳动力市场获得高素质新兴人才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在保护和开放中的交互。高等教育事业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不断凸显产业化趋势。很多高校积极开拓海外留学生市场,既吸收了优秀外来生源,又为学校和国家获取了经济利益。此外,网络教育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内涵
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综合各种因素对其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的内部变化,又有学校的外部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
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不是简单的师生互派或留学生市场化。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研究者田建国等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把全球观念、国际知识、各种各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融入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诸项职能中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于扩展学校办学的空间和范围,扩大信息和财政资源,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声誉。
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源于丰富的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国际间历经了较长时间的探索推进之路。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 60年代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潮,7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局面。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评述道:“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对于大学而言,传统的以“学术寂寞”为重要特征的学院教育已经被大规模的留学生扩招、高密度的国际学术会议、跨国界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大学联盟组织所取代。大学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国际化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
在实践中,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形成了如下发展意涵:
一是逐步树立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期,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着力开展跨国界、跨文化交流,传播现代大学精神理念和优化提升本国教育资源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大学积极融入国际发展舞台,不断提升国际文化视野;在国际化发展背景下,高校不断革新自身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时至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逐步由偏于单向度的吮吸外来文化发展为有机的双向交互。如何在文化反思、文化批判中保护本土文化,加强新文化体系建设,输出民族优秀文化,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
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化。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养精英人才是衡量各高校育人品质和服务社会水平的一把标尺。当前,各高校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在理念、经验、知识和能力等素质结构上塑造育人对象,着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标准上,积极导入各种教学质量认证和标准评估体系,强化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
三是探索教学结构的国际化。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步完成了外延扩张。随着社会家庭和用人市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期待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成为各高校发展的内在使命。各高校逐渐在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积极探求与接轨国际先进做法,在课程体系上导入各类经典译作,强化语言课程,选用原版教材,推进双语教学。教学过程的国际化成为高校教改行动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四是师生的双向国际交流。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同步,高校也在开放的教育市场中开展师生的国际交流。当前,教师的交流方式在各国都呈现出多样化,既有政府自主的计划,也有高校间的交流计划。从具体形式上看包括到外国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经验交流、共同出版学术著作、参加国际会议等。近年来,许多国家的高校都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出国访问进修的机会,同时还面向世界招聘教师和学者,还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这些都大大推进了高校教师国际化的进程。学生国际化与教师国际化是同步的,主要包括国内学生的出国留学和各高校的留学生吸收行动,目前集中呈现为交换生项目和海外游学,学习的内容也从一开始单一的语言学习综合发展为异域文化的习得。
五是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全球化分工合作,催生着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当前我国高校以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流动为主要形式与国际高校纷纷建立联合项目,通过学分制平台,实行学分互认和学习延续,取得相应学分的学生可以获得流入学校相应的学位。在联合项目的基础上,海外办学也成为了当前我国高校新的国际化办学形式,既传播着民族优秀文化,又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办学制度。
六是探索开放教育功能区。现代大学制度源于欧美,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在单向度地模仿他们的办学模式。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当前我国逐渐孕生了一些对外开放办学的教育功能区域。尤其在沿海地区的一些省市,通过民办资本和国际办学资源的有机融合,建立了一些以目的语教学为主,以涉外经贸专业见长的高校,如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所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开放型大学,它树立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升华国内教育开放属性的发展模式。
新形势下高校复合型涉外人才的培养
1.改革教育设计,营造有利于涉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想环境、制度环境和发展空间
一是当前各高校要紧密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与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涉外人才培养”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发展战略,改革办学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各高校要从激扬教育功能的角度,学习总结国内外知名高校支撑其国际化办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具体说,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应引进国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性管理体制,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国外相应院校相匹配或可衔接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质量评价方法等,使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参与国际认证,尽可能多地执行国际通用标准,以促进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位、学分、证书互相承认上有所突破,这样才能推行根据学生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学制等弹性教学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学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外籍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调动外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聘用效益。
三是各高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优化办学空间,提升社会影响力。当前,可以融入共建国际友好城市的背景,从区域发展实际和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出发,建立友好学校或学校联盟形式的校际合作、访学交流和学术攻关项目,藉此积极交互先进的人才、教学和学术资源。
2.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一是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重交互、求共赢”的培养原则,在语言教学上,要从单一的外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传授(强化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转变为外语知识与技能对涉外专业的全方位渗入与深度融合;要在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创设涉外实务的工作实践(如外事、外贸、旅游活动等),促进涉外知识的实际应用;要积极探索设置复合多元的模块化教学体系,重点强化人文素养(包括外语应用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和道德素养,通过高密度外语教学、双语并行式教学和精致化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复合专业知识优秀 外语见长”的素质结构特征;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外语和信息技术的交互教学,加强实验室仿真情景实践模拟,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化潮流。
二是要借鉴国外教学经验,改进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努力加强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实践学习、科学研究、创业训练等培养环节,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实践性环节,密切教学与社会的联系,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监测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校企对接和合作教育平台,推进国际化产学研结合与创业就业功能的提升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是高校教学实训、科研孵化和就业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在国际化行动中积极借助跨国企业的研究基金、课题资助、委托培养、基地建设等合作基础,引领专业教育服务企业发展,通过项目化科研与教学实训,强化师生的创新研发和学生的创业意识、职业素养与就业实践能力;通过专业和外语交叉应用的叠加效应,综合强化学生基于市场导向的外语应用、外事接触、商务体验、外贸经营和管理能力培育、创业素质习得、国际形势分析、域外公关交往等社会化进程。
4.提升校园国际文化氛围,建设和谐共享的特色校园文化
在大学校园不断增强“国际化”的时代,大学要以“语言学习和国际文化交流”为载体,通过组织校园学术文化节等活动,激发师生的“文化自觉”,思索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扎根于民族文化,发扬和输出中华文化;通过培育国际文化节、异域风情节等文化品牌,开拓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提升融通东西方文化的意识和本领;通过开展文化艺术社团的跨国际院校交流,在学习借鉴中提升艺术文化的育人魅力,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推进高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注入生机,平添活力。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呈现
从大学本身的特质来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非常符合其与生俱有的“普遍主义”性格的。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us,是普遍、世界、宇宙的意思。大学的现代性发展是一个在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播中逐渐使得高等教育在发展内涵上不断地趋向国际规范和标准的过程。时下,国际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教育国际化程度已成为大学开放度的重要标志。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万名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61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与1997年相比,来华留学人数增长了4.5倍;接受来华留学人员的机构不仅数量上几乎翻一番,而且已从单一的高校扩展到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生源国和地区也增加了30个。1998年~2009年,我国累计接受来华留学人员143万人次,占改革开放以来接受来华留学人员总数的85%。在中央财政对来华留学工作的支持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省市、高校及其他机构和组织主动开展工作,纷纷设立来华留学奖学金,扩大来华留学生的规模。
为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学习需求,我国近年来稳步地扩大向海外输出汉语教育,通过推广国际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等专业化考试手段,规范汉语的国际交流;通过走出国门兴办孔子学院等教育机构,展示我国在思想文化、中医学、传统工艺、餐饮业、武术、艺术等领域的深厚文化积蕴。
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当下中国是高等教育大国,是一个巨大的国际人才教育与流动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机构也通过在华设立国际学校或通过合作兴办留学中介和咨询机构的方式,直接培养或吸引选拔中国留学生。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和发展路径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观念和意识、理解各国文化传统、通晓国际贸易、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整个人类和平与健康发展的“国际人”。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应以培养新型的“国际人”为最终目的。 20世纪以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发达、信息化社会的形成都推动着区域乃至全球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跨国公司的不断涌现和网络经济的崛起。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熟悉世界经济贸易知识的国际化人才成为服务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劳动力市场获得高素质新兴人才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在保护和开放中的交互。高等教育事业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不断凸显产业化趋势。很多高校积极开拓海外留学生市场,既吸收了优秀外来生源,又为学校和国家获取了经济利益。此外,网络教育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内涵
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综合各种因素对其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的内部变化,又有学校的外部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
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不是简单的师生互派或留学生市场化。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研究者田建国等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把全球观念、国际知识、各种各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融入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诸项职能中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于扩展学校办学的空间和范围,扩大信息和财政资源,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声誉。
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源于丰富的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国际间历经了较长时间的探索推进之路。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 60年代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潮,7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局面。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评述道:“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对于大学而言,传统的以“学术寂寞”为重要特征的学院教育已经被大规模的留学生扩招、高密度的国际学术会议、跨国界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大学联盟组织所取代。大学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国际化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
在实践中,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形成了如下发展意涵:
一是逐步树立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期,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着力开展跨国界、跨文化交流,传播现代大学精神理念和优化提升本国教育资源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大学积极融入国际发展舞台,不断提升国际文化视野;在国际化发展背景下,高校不断革新自身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时至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逐步由偏于单向度的吮吸外来文化发展为有机的双向交互。如何在文化反思、文化批判中保护本土文化,加强新文化体系建设,输出民族优秀文化,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
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化。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养精英人才是衡量各高校育人品质和服务社会水平的一把标尺。当前,各高校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在理念、经验、知识和能力等素质结构上塑造育人对象,着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标准上,积极导入各种教学质量认证和标准评估体系,强化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
三是探索教学结构的国际化。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步完成了外延扩张。随着社会家庭和用人市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期待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成为各高校发展的内在使命。各高校逐渐在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积极探求与接轨国际先进做法,在课程体系上导入各类经典译作,强化语言课程,选用原版教材,推进双语教学。教学过程的国际化成为高校教改行动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四是师生的双向国际交流。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同步,高校也在开放的教育市场中开展师生的国际交流。当前,教师的交流方式在各国都呈现出多样化,既有政府自主的计划,也有高校间的交流计划。从具体形式上看包括到外国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经验交流、共同出版学术著作、参加国际会议等。近年来,许多国家的高校都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出国访问进修的机会,同时还面向世界招聘教师和学者,还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这些都大大推进了高校教师国际化的进程。学生国际化与教师国际化是同步的,主要包括国内学生的出国留学和各高校的留学生吸收行动,目前集中呈现为交换生项目和海外游学,学习的内容也从一开始单一的语言学习综合发展为异域文化的习得。
五是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全球化分工合作,催生着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当前我国高校以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流动为主要形式与国际高校纷纷建立联合项目,通过学分制平台,实行学分互认和学习延续,取得相应学分的学生可以获得流入学校相应的学位。在联合项目的基础上,海外办学也成为了当前我国高校新的国际化办学形式,既传播着民族优秀文化,又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办学制度。
六是探索开放教育功能区。现代大学制度源于欧美,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在单向度地模仿他们的办学模式。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当前我国逐渐孕生了一些对外开放办学的教育功能区域。尤其在沿海地区的一些省市,通过民办资本和国际办学资源的有机融合,建立了一些以目的语教学为主,以涉外经贸专业见长的高校,如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所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开放型大学,它树立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升华国内教育开放属性的发展模式。
新形势下高校复合型涉外人才的培养
1.改革教育设计,营造有利于涉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想环境、制度环境和发展空间
一是当前各高校要紧密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与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涉外人才培养”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发展战略,改革办学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各高校要从激扬教育功能的角度,学习总结国内外知名高校支撑其国际化办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具体说,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应引进国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性管理体制,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国外相应院校相匹配或可衔接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质量评价方法等,使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参与国际认证,尽可能多地执行国际通用标准,以促进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位、学分、证书互相承认上有所突破,这样才能推行根据学生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学制等弹性教学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学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外籍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调动外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聘用效益。
三是各高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优化办学空间,提升社会影响力。当前,可以融入共建国际友好城市的背景,从区域发展实际和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出发,建立友好学校或学校联盟形式的校际合作、访学交流和学术攻关项目,藉此积极交互先进的人才、教学和学术资源。
2.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一是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重交互、求共赢”的培养原则,在语言教学上,要从单一的外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传授(强化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转变为外语知识与技能对涉外专业的全方位渗入与深度融合;要在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创设涉外实务的工作实践(如外事、外贸、旅游活动等),促进涉外知识的实际应用;要积极探索设置复合多元的模块化教学体系,重点强化人文素养(包括外语应用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和道德素养,通过高密度外语教学、双语并行式教学和精致化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复合专业知识优秀 外语见长”的素质结构特征;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外语和信息技术的交互教学,加强实验室仿真情景实践模拟,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化潮流。
二是要借鉴国外教学经验,改进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努力加强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实践学习、科学研究、创业训练等培养环节,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实践性环节,密切教学与社会的联系,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监测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校企对接和合作教育平台,推进国际化产学研结合与创业就业功能的提升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是高校教学实训、科研孵化和就业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在国际化行动中积极借助跨国企业的研究基金、课题资助、委托培养、基地建设等合作基础,引领专业教育服务企业发展,通过项目化科研与教学实训,强化师生的创新研发和学生的创业意识、职业素养与就业实践能力;通过专业和外语交叉应用的叠加效应,综合强化学生基于市场导向的外语应用、外事接触、商务体验、外贸经营和管理能力培育、创业素质习得、国际形势分析、域外公关交往等社会化进程。
4.提升校园国际文化氛围,建设和谐共享的特色校园文化
在大学校园不断增强“国际化”的时代,大学要以“语言学习和国际文化交流”为载体,通过组织校园学术文化节等活动,激发师生的“文化自觉”,思索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扎根于民族文化,发扬和输出中华文化;通过培育国际文化节、异域风情节等文化品牌,开拓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提升融通东西方文化的意识和本领;通过开展文化艺术社团的跨国际院校交流,在学习借鉴中提升艺术文化的育人魅力,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推进高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注入生机,平添活力。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