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代价

来源 :延安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hl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永兰是北京知青倒在延安黄土地上的第一人。她的名字在延安知青纪念园中名列第一位。从当年2月1日离开北京算起,到她遇难时的5月11日,仅仅100天。
  那天下午四点多钟,知青们正和老乡一起在黄土高原的坡地上、山沟里劳作。突然阴云密布,雷声滚滚,瓢泼大雨骤然而至。荒脊的山坡顿时一片昏暗,豆大雨点倾泻般从天而降,砸在头上生疼。山上瞬时一片泥泞。在雨水的带动下,黄土加雨水组成的泥流随坡而下,向山下奔流。
  光秃秃的高原一望无际,哪有避雨之处。正在耕作的老乡和知青们都淋得浑身湿透。乡亲们惊惶失措,不等队长吩咐,立马冒着暴雨,向山下狂奔起来。知青们不知深浅,还奇怪老乡“抱头鼠窜”的行为。走惯山路的老乡双腿飞快,连腿脚蹒跚的老人也利落起来。人们顺着山坡跌跌撞撞地溜下山。由于坡陡,知青下坡的脚步跟不上老乡,纷纷落在后面。
  这一天,我与另外三个女生一起上山劳动。由于那天劳动的地方就在对面附近的山坡上,我们很快跨过沟,跑回窑洞。天还是那么黑,雨还是那么大。不大工夫,只见山上的水顺着山沟咆哮着奔泻而来,水头如一堵高墙般扑面而来。沟边的土坎在洪水冲击下,一块块被剥离,掉入水中,汇入洪流,顺流而下,急速向沟底奔去。两侧的沟沿继续坍塌,冲击着下面的沟沿。洪水中夹带的杂物、树枝,随水面起起落落,平时只流着清澈山泉的小山沟,竟然汇成滚滚的巨浪,轰轰隆隆,浩浩荡荡,摧枯拉朽,以不可抗拒之势向山下汇集,冲向山外,汇入波涛滚滚的延河。
  我住的窑洞就在沟边,目睹着汹涌的山洪,耳听着轰鸣的水声,感受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威力。来不及回家的老乡也聚集在我所在的窑内。乡亲们惊魂未定的表情和死里逃生的庆幸让我感到事情很严重。
  晚上八点,各家收到公社有线广播发出的通知,号召延河两岸社队的共产党员和社员,到延河边搭救落入水中的人。此时的延河,已达没顶之深,上游倾泻下来的洪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树干、树枝、石头、木块、各种建材及杂物滚滚向前,不可靠近。黑灯瞎火的,伸手不见五指,谁敢投身到那滚滚的激流中去。
  晚十点,公社广播站又发出紧急通知,说高家沟的北京知青沈永兰被水冲走,现已失踪,让沿途村队在沟边寻找。听到广播,我的心揪起来,被这么大的洪水冲走,恐怕凶多吉少!
  第二天,洪水退去,噩耗传来。在离高家沟村不远的沟槽边,发现沈永兰的遗体,一块大石挡住她,一夜的冲击,已使人气息全无。当时人们都去下面的洪流中寻找,没想到她还在沟中。
  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最艰苦的延安,繁重的劳动,粗糙的饭食已经让我们的心理几乎崩溃,没想到还有生命之危。仅三个多月,就失去了一位同来的队友。
  又过一周,公社通知,将在高家沟举行沈永兰追悼大会,一百多北京女八中的知青汇聚在这里,小小的村庄顿时熙熙攘攘。我找到张征等人,才知道当时沈永兰差了一步,当她跨越沟底时,滔滔洪水铺天盖地倾泻下来,会游泳的同学,挣扎着靠上岸,沈永兰不会游泳,被水卷走。天黑什么也看不见,大家打着手电都到下面去找,错过了机会。
  伴着哭泣声,追悼会开始了。专门赶来的沈永兰的父亲痛哭不已地讲了话,我们只看见他在哭,讲的是什么却听不清。是啊,把女儿送往延安,仅三个月就永远失去了,作为家长,谁不痛心?接着,所有同学排成长队,围绕着打开棺盖的棺木,瞻仰沈永兰的遗容。看到躺在棺中的沈永兰,哭声迭起,难以抑制。此时此刻,全场的哭声达到了高潮,撕心裂肺的哀声在山坳里久久回荡。
  后来,陆续传来知青因窑塌、坠沟而死亡的消息,打击着我们的神经,更使大家心情低落起来。
  入冬后,知青的生活的窘境,经周秉和与我公社何立群同学告知总理,知青问题严重到已有人付出生命的严重事实时,总理极为震惊,深感惋惜,决定中央出面解决延安的贫困和知青的问题。
  很快,中央召集陕西和中央有关部委,召开了解决延安问题的座谈会。以《座谈会纪要》形式,要求各部委給延安投资建小钢铁厂、化肥厂、农机厂、水泥厂、卷烟厂等“五小工业”,加快延安建设,改变穷苦落后面貌,并赠送了一些农机设备,使延安农业生产得以提升。
  同时,从北京调1400多名干部到延安,分配到有知青的生产队,把北京知青的事管起来。后来又把中国农业大学下放到延安,带动农业发展。解放军总医院也把延安作为战备的后方基地,派医疗队进驻延安……一系列优惠措施,使延安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央对延安和知青的关怀,是改变我们生存条件的起点。沈永兰的遇难,是知青队伍的不幸,但带来中央对延安建设的高度重视,延安建设走上了快车道,知青处境得到整体性的改变,也是想不到的。就凭这一点,沈永兰的名字就应载入延安的史册。
其他文献
1978年6月15日清晨,陕北志丹向阳沟山村,北京知青窑窗前的半导体收音机,正播出一则来自北京的重要新闻《党中央关怀革命老根据地陕北人民》。张小建一下拧大收音机音键,收音机里传出播音员洪亮的声音:“延安,陕北是中国革命老根据地,全国解放后,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无限关怀陕北人民……最近,有不少群众向中央反映了志丹县当地一些群众的疾苦和干部作风问题……”  一时间空气仿佛凝固,犹如春潮浪涌拍打黄土高原
期刊
1969年2月1日上午知青专列从北京站出发,次日到达铜川市。第二天乘卡车由铜川到延安,汽车行驶到宝塔山下,我和北京月坛中学150名同学一样心情十分激动。延安我们来了!延安的老百姓扭起秧歌欢迎北京知青到延安插队落户,我望着宝塔,想起毛主席在延安居住了十三個春秋在延安指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禁心潮澎湃。  到了蟠龙镇,老乡是牵着毛驴车来接我们的。我们在北京己分配好要插的生产队。老乡按分配好的名单领
期刊
刚到延安时,知青是由政府分配给每位知青每个月45斤原粮。我们不会合理支配,大手大脚,还时常给没有粮吃的老乡分点儿。这样一来,几乎每个月的粮食都不够吃。怎么办呢?学着老乡们的样子,省吃俭吃,可还是不行。  怎么办呢?活人不能让尿憋死。隔壁的羊圈,墙缝里有很多麻雀,晚上用手电筒照着去抓,一抓一个准儿。俗话说麻雀虽小也是肉,掏回来的麻雀用黄土泥裹住,扔进炕灶里,一会儿就熟了,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去山里
期刊
1969年初,我们这些年仅15岁的初中毕业生,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在欢送知青的锣鼓声中,登上了西去的火车,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插队。  第二年我回北京探亲。在探家的日子里,周伯伯与侄儿见面,听说我也回来了,马上安排时间叫我们向他汇报延安的情况,并写一份书面材料。书面材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介绍知青到延安插队的情况;另一部分谈谈延安当地人民的生活。我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激动,在延安时就和同学们议论过这些,现在有
期刊
莎车:十二木卡姆  阿曼尼萨为什么称汗?  她是砍柴人马合木提的女儿  不为她是拉失德汗的王妃  不为她的统治让人民臣服  丝绸南道,是一道走不尽的长廊  用什么把愁苦和悲伤驱散?  所有生者,都是从黑夜来到人间  谁能把不欢乐的心灵感动?  她在王国里收集木卡姆  敞开王宫大门,迎接献艺的人  田野果园,牛羊大巴扎  到处是欢乐的麦西热普  十二套古典音乐大曲  一天一夜也唱不完  有情人朝夕不
期刊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47例经数字血管减影术(DSA)证实存在双侧椎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侧支循环代偿特点。其中男41例,女6例,年龄(62±7)岁。颅内外共存在8种代偿途径,颅内以后交通动脉为主(21例)、颅外以颈深动脉侧支为主(16例)。不同部位病变启动的代偿途径不同,对于此类患者进行DSA评估,有助于患者预后判断及个体化
尽管我们的插队生活是很苦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无知,生活中常常闹出一些笑话,这给我们的艰苦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  记得到陕北插队的第二年,国家不给供应粮了,我们就和农民一样挣工分年终分粮。这一年,分给我们的是麦粒和玉米豆,要靠毛驴拉磨磨成面粉才能吃。  记得第一次磨面是让队里的一个女同学来做。她先把玉米豆倒在碾盘上,然后到驴舍把驴拉来套上,就学着老乡的喊声让驴走。喊了几声驴动也不动,她就去问老乡驴怎么
期刊
目的评价夜间低血压(NHP)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中的发生率。方法循证医学研究。分别以NAION、夜间低血压为中英文检索词,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s、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排除信息不完整或不相关文献以及综述性文献。采用Revi
景文瑞的诗  晚 霞  我将写尽一天中最快乐的事  将成片的晚霞留给你做嫁妆  你可以选择嫁妆的质地颜色  新娘是你,天空请留给我  我也想对过去尽情怀念  对着昨日抱憾离去的晚霞倾诉  你尽可能去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牵着一只会说话的宠物,一路高歌  我也想让明天留在画里  可流动的晚霞拒绝说不  一个人的未来不能被限制  它不仅包括幻想、使命,还有淡淡的忧伤  当我写下这些,黑夜即刻吞并晚霞  
期刊
1969年的春天,距离我们离开北京的时间仅仅过了一百天,在没有任何通讯设备下,一则消息像一声惊雷,在全公社炸响了:史家湾的女知青逃跑了!那是一个超革命的年代,这种举动是对革命的背叛,也是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行为。  离开家一百天要说不算太久,但对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人,就显得格外漫长。已记不清葆云当时要回家的原因了,只记得那是个下午,我们队六个女生都没出工,背着老队长走了十几里山路,来到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