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后疫情时代最该读的一本书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北京的疫情一直揪着大家的心,很多人又回到了每天早上起来,查看最新消息的状态。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朋友和同事,陷入了新的迷茫和焦虑。有人决定离开打拼了几年的大城市,回老家过安逸的生活;有人重新梳理了人生规划,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生活;甚至也有人丧失了向上奋斗的动力……
  因为一场疫情,很多人突然走到了人生和心灵的困境。所以我想给大家推荐这本经典好书:加缪的《鼠疫》。这本帮助加缪拿下诺贝尔文学奖的小书,只有两百来页,薄薄的一本,却拥有扭转我内心的巨大力量,它让我在疫情后的迷茫和焦虑中平静了下来。
  《鼠疫》讲了个什么故事
  我先给大家讲讲,《鼠疫》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它发生在一座非常普通的海边小城里,关于一次疫情的故事。
  一个平常的清晨,那是四月的春天,里厄医生走出诊所,忽然被一只死老鼠绊了一下。他没有在意,当即一脚踢开了那老鼠。
  可是第二天,死老鼠变得多了。人们没有在意,都以为是哪个小孩在恶作剧。
  这场灾异的起源悄无声息,难以察觉。
  几天之后,上万只老鼠集体死亡,排水道里躺满了死老鼠,一股恐慌的情绪席卷了全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呕吐、发烧,出现淋巴肿大等症状……很多病人还没来得及抢救,就迅速死亡了。
  里厄医生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致死性极强的传染病。
  然而,报纸只是蜻蜓点水地提了一下最近的“病情”,政府也没有进行宣传,于是,死老鼠们很快遍布了全城,鼠疫就这样寂静地蔓延开来。
  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最凶悍的传染病,杀死的人要用“亿”来计算!
  这一次也不例外。
  接下来的故事,则跟我们过去半年里的境遇出奇地相似。
  首先,就是封城。封城导致恐怖气氛与日俱增,每个人的生命都陷入了飘摇之中。不久前还在站台上吻别爱人的年轻记者,也被困在了城里,为了见爱人一面,他想破了脑袋,就想伪造一张健康证明好混出城。
  接着,各种谣言大肆传播。胆大的人发现,可以利用恐慌和谣言发财,于是传播“喝纯葡萄酒可以杀灭细菌”“含薄荷片可以预防疾病”这样的消息,倒买倒卖,借此大捞一笔。
  到最后,由于物资短缺,棺材都成了奢侈品,食物实行配给制,幸存者连吃饭都需办手续……
  命运、良心、责任、恐惧、生与死、爱与怕……
  小说中,这场鼠疫持续了十个月,人性的众生相,在这座几十万人的小城里,反反复复地上演。
  这本书对我们当下有什么意义
  看完上一段,你一定觉得有点熟悉。没错,加缪书里描写的,和我们现在经历的事情,几乎都可以对照起来看。
  但这不是我想推荐《鼠疫》的重点,人类的历史循环往复,这样的瘟疫数不胜数,它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座小城里。而加繆的《鼠疫》之所以成为一本超越时代、超越种族的文学经典,是因为加缪从现象中挖掘到了人生的本质——鼠疫不仅仅是瘟疫,它隐喻的是我们随时可能遭遇的意外、破产、生病、死亡,一切最惨烈的现实。
  小说中,鼠疫发生在一个普通小城。市民们很勤劳,喜欢赚钱,也爱享受生活,每到周末就会去看电影,联谊聚会,去海边玩,享受城市里的快乐……这不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吗?而突如其来的“鼠疫”一夜之间摧毁了这种太平日子,冲击着每个人的生活:那些逃避生活、不正视人生的人,更加沉沦;那些从来不思考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人,最终崩溃;而那些清醒地、坚定与灾祸对抗的人,则走到了最后。这个人就是《鼠疫》里的主角,一个唯一不害怕这场瘟疫的人——主人公里厄医生。
  我曾无数次地介绍过加缪,当然也无数次地介绍过他的《局外人》。很多人对于《局外人》的印象,可能是“格格不入”“荒诞”“虚无”……但《鼠疫》却完全相反!这是一本让人看完之后十分振奋的书。
  不止我,很多人看完《鼠疫》后也是这么觉得的,甚至是让人内心激荡、热泪盈眶的!原因就在于,我被主人公里厄医生深深地打动了。他默默地组建了救助队,给市民做判断、隔离、防治,日复一日地做着医生该做的工作。他心里完全明白,鼠疫有多么可怕,多么难以战胜,但在死亡与失败的双重阴影下,里厄医生仍然救治着一个个生病的人。
  有一次,里厄医生治疗一位被感染的儿童。这名患儿和鼠疫搏斗了两天,这个时间已经超过了鼠疫致死的时间,所以里厄觉得患儿有康复的希望。可是很快,这个孩子就暴毙了。他就像每天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即使面对不可战胜的鼠疫,仍然坚定地与之对抗,不问输赢。他用这种方式,直面鼠疫,也超越了自己。
  而在加缪眼中,“人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推的石头更坚强。”里厄式人物,不是“英雄”,他们是生活的强者。
  平凡地做好自己应做之事,永远抱着毫不退却的热枕和坚定,就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也希望每一个经历过疫情的人,都和里厄医生一样,撑起自己生命中的那块石头。
  坚定地与之对抗,不问输赢
  我向大家推荐《鼠疫》,不仅仅是因为它对疫情的描绘与反思,更因为它刺激着大家去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疫情发生前,我们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工作乃至人生有什么问题,即使有,也都被忙碌的庸常所掩盖着。
  而当疫情真正到来时,我们似乎一下子发现,生活中怎么就有这么多问题呢?家庭、工作、恋爱、生活,似乎都有反思和改变的空间。
  只要活着,就必然面对各种困境——有时它是裹挟无数人的瘟疫,有时很可能只是一场发生在个体身上的车祸、重病与意外。当我们无法用常理来对抗这个世界的无常之事时,《鼠疫》提供了一种参考答案,那就是:坚定地与之对抗,不问输赢。勇敢地去做自己生命的“里厄医生”。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一、做事以实,不急于求快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在地里种下两粒种子,很快就长成了两棵树苗。两棵树苗都有宏伟的志向,就是为农夫结出又甜又大的果子。为了这个目标,它们都拼命地从地下吸收营养。  不同的是,第一棵树苗将吸收来的营养用于向下扎根、向上滋润树干,第二棵树苗则将吸收来的营养全都用在了开花上。在后者看来,开花结果是树的使命,与其花费冗长的时光生根发芽,不如直接把养分用来开花结果。  时光流
期刊
15投笔从戎(班超)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6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17暗渡陈仓(韩信)  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
期刊
《科技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  该书以意、英、法、德、俄(苏)、美、中等七个国家为案例,着力阐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特别关注了“地域性的”科学革命或技术革命以及外力冲击下启动的现代化。这不仅深化了广大读者对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还将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科技战略的制定提供学术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科技成就中国之路》  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期刊
在今年世界读书日,我出版了新书《我是故宫“看门人”》,有的朋友向我表示祝贺,还说我近年来是高产的作者,不仅出版了很多专业著作,而且也有作品面向大众读者。其实,“读书加写作”是我多年以来的生活习惯,每天必须读上两三个小时的书、写上一些东西,几十年下来,自然而然就写作出版了几十本书。每天吃过晚饭,沏上一杯茶,摊开喜爱的书籍,打开电脑,这是我每日最美好的个人时光。  长期以来,我面对的工作任务一直比较复
期刊
全民阅读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今天的一股热潮。目前,全国31个省700多个市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民众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阅读已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和农村。江苏、湖北、深圳、辽宁等地先后完成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工作,确定了全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阅读上升为法律法规,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进展。  对一个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如何把全民
期刊
白鹭洲书院为江南著名书院,坐落于江西省吉安市城东赣江中的绿洲上。因洲上多栖白鹭,古人取李白诗句“二水中分白鹭洲”给洲命名。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著名爱国丞相江万里在吉州任知军,见白鹭洲绿树点点,清幽静雅,是读圣贤书澄明心境的好地方,遂在洲上构筑精舍,创办书院,设坛讲学,延请名儒欧阳守道(曾任岳麓书院副山长)出任山长。书院创办后第15年,生员文天祥高中状元,吉安39人同登进士及第,占当年进士全
期刊
1.《英雄山·穿插》《英雄山·伏击》  徐贵祥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雄山”系列作品落脚在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各路力量胶着的鄂豫皖地区,两部作品一正一反、一明一暗,以富有藝术性的交叉叙事在人物性格、角色关系及故事情节等方面形成互补,展现了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跌宕曲折的抗战情节和拯救国家于危难不畏牺牲的英雄情怀。  2.《我的二本学生》  黄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作者结合自身际遇对大学生毕业后
期刊
【基本信息】  书名:《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  作者:李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对新中国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重要推动作用的45个“大事件”,用“大事件”串联新中国历史,以“小细节”解析“大历史”,用事实说话,让细节发光,力求在细节呈现上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把那些鲜为人知或者知之不详的历史现场、幕后情节、事件脉络准确还原出来。本书选题精准,图文并
期刊
01.拉格斐与他的书世界  本来,时尚圈和读书圈好像并不搭界,但是时尚圈的人一旦爱读书、爱藏书了,恐怕就真的让读书人艳羡了。比如,德国著名服装设计师,人称“老佛爷”的卡尔·拉格斐在巴黎的书房,大概是所有爱书人梦寐以求的空间吧:  两层高的房间,从天花板到地板的墙壁都做成书柜。在这间数百平米的屋子里,收藏了超过60000册书,而这,据说只是主人私人藏书的五分之一。作家梁文道说,老佛爷的私人藏书,超过
期刊
鲁迅与蔡元培的关系很微妙,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有趣的话题。  蔡元培和鲁迅是绍兴同乡,前者比后者大13岁。从某种意义上讲,身为朝廷翰林院学士的蔡元培是后学鲁迅的师长和伯乐,身为教育总长或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则是鲁迅的上级。1912年,蔡元培被孙中山力荐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后,便开始延揽人才。蔡元培对推荐鲁迅的许寿裳(时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说:“我久慕其名,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