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三不急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g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做事以实,不急于求快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在地里种下两粒种子,很快就长成了两棵树苗。两棵树苗都有宏伟的志向,就是为农夫结出又甜又大的果子。为了这个目标,它们都拼命地从地下吸收营养。
  不同的是,第一棵树苗将吸收来的营养用于向下扎根、向上滋润树干,第二棵树苗则将吸收来的营养全都用在了开花上。在后者看来,开花结果是树的使命,与其花费冗长的时光生根发芽,不如直接把养分用来开花结果。
  时光流转,第一棵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第二棵树却因过早地开花,养分不足,渐渐枯萎。
  有的时候,我们就像故事中的第二棵树苗,一味求快,看似走在了前面,却最终输在了后面。
  古话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多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做好就一定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容不得半点马虎敷衍。
  二、做人以真,不急于求名
  有位剑客拜师学艺,他问师父,凭自己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名。師父回答说:“十年。”剑客接着问,如果自己加倍苦练,又需要多久才能成名。师父回答说:“二十年。”
  这让剑客十分不解,他继续发问:“如果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需要多久才能出名呢?”这次,师父严肃地回答道:“如果你这么着急出名的话,就永远没有成名的可能了。”
  师父解释说,一位了不起的剑客,必须一只眼睛向前看剑,另一只眼睛向后看自己,只有这般反复磨练、不断反省,才能有所进步。如果练剑的人两只眼睛都只盯着“出名”,那就没有空闲看自己和剑了。
  剑客听后幡然醒悟,于是依照师父所言调整心态,沉心静气修炼,终成一代名家。
  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更可能成就好结果。
  三、处事以缓,不急于求成
  有的人一心求快,总是急不可耐地驱使自己的生活,事事匆忙急促,却在加速前行中错过了沿途的风景。
  人生需要全力以赴,但不能太过着急。也许你现在所做的事微不足道,但只要你愿意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耐着性子等一等,就会发现:一直努力的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所以,别着急,只要坚持努力,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你想要的都在来的路上。
  生命从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适时地慢下来,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真正有智慧和才能的人懂得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终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1  小说家最基本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不是书写,不是想象,不是虚构。是病态地、一厢情愿地相信虚构。他相信虚构的真实性,他相信虚构的现实度,他相信虚构的存在感,哪怕虚构是非物质的、非三维的。虚构世界里的人物不是别的,就是人,是人本身。的确,哪怕仅仅从技术层面上说,小说的本质也是人本的。  小说家首先面对的其实是他的“所爱”,然后才是“价值”。说到底,小说家不是机器,不是人工智能,他无法规避他的情感。
期刊
爺爷非常喜欢读书。什么政治、历史、文学、科普,凡是家里能找到的书他都看,有时还自己溜去书店看上大半天。最让我无语的是,他竟然偷偷翻我的书包找我的课本看。上次我找同学借来的漫画就是他翻出来的,结果害得我被妈妈审问了半个小时。爷爷的生活离不开书。我给爷爷送了个绰号,叫“老书虫”。  “老书虫”说他小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生活都不富裕,没有钱买书。同学们谁有一本书,大家都抢着借来看,还得给人家包上
期刊
她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今年90岁。是什么塑造了她始终坚韧的性格,使她饱经沧桑却依然乐观?  回顾自己的人生,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乐黛云说,一生中有三个最重要的选择:第一是选择了教师的职业,第二是选择了终身从事文学和文学研究,第三是选择了老伴汤一介。  “我们共同生活了58年,心中始终有一颗小小的火苗,那就是忠诚。无论经过多少波折,我始终无悔于我的三个选择。”  2021年1月,乐黛云出
期刊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作者为南北朝傅昭。傅昭字茂远,年仅6岁时,父亲因受牵连被杀,他深受震动,养成了内敛谦谨的性格和预知祸福的洞察力,身处纷繁乱世而保有地位与名声,使后来者由衷叹服。《处世悬镜》共九章,分识之、行之、藏之、舍之等,后人总结为“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这里选了第一卷《识之》,供读者参考。  ——编者  【天地
期刊
1976年,12岁的我小学毕业,扛着自带的板凳离开了校园,从此成为了一名辍学少年。那时候,一般人家子女都比较多,生活普遍艰难,加上城里的孩子一旦读了中学就成了“知识青年”,按政策必须下放到农村接受“再教育”。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不如让孩子识得几个眼前字就下来做家务,或找个临时工挣钱养家糊口。  那时,我家四代同堂,十多口人挤在四小间面积总共只有四十多平方米的老旧公有瓦房内。我家兄妹五個,我排行最小,
期刊
在古人众多的情怀中,离别情是最为朴素而又浓烈的一种。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亲人挚友,一别而动人心弦。也正因为此,离愁别绪成为我国古代诗歌歌咏的重要内容。  古人谈离别,总要进行一个动作,那就是折柳。柳,留也,其意思再明显不过,以柳留念,不忍分离,以示无限挽留之意。《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谓这种感情的生动写照。  对于唐人而言,送别亲友,“折柳”这个动作还常常在一个
期刊
于人而言,住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当今中国,住的问题困扰了许多人。那么,古人究竟是怎样解决住房问题的呢?住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短期旅行的住宿,一是长期在某地生活的住房。住房可租可买,买又包括买现房和买地自建房。  为短期旅行提供住宿的是两个系统:一个是官营的驿馆,一个是私營的旅店。驿馆设置在官路之上,唐代原则上每三十里设一驿,宋代改为“六十里有驿,驿有饩给”,但是每二十里有马铺、歇马亭。帝
期刊
春秋战国的哲学黄金时代,奇就奇在出了一批天才——三百年出十个哲学家,以西方概率论,不算太多——不幸,中国从那时以后不再出哲学家了,吃老本吃了两千多年,坐吃山空。  一穷,穷在经济上;二白,白在文化上;三空,空在思想上。所以,唯物论之类进来,没有抵挡。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又称聃,楚国人。传说很多,反而真相不明,寿年大概很高,总是百岁以上,有说是超过两百岁的。  为何我相信他特别高龄呢
期刊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并重点阐述了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去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
期刊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江西路北京路(今江西中路北京东路)德昌里未街3号。1904年,商务印书馆购下宝山路80余亩地,兴建总馆和编译所。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中,商务印书馆在闸北的印刷所、编译所和东方图书馆都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之中。后几经搬迁辗转,1954年迁至北京。  “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  张元济,字菊生,号筱斋,浙江海盐人,清末中进士,入翰林院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