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解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以前就听说郑毓信教授的大名,也看过很多老师对大师的评论,称他是一杯由“数学”和“哲学”调制而成的“鸡尾酒”。这次小学数学教研员培训,我终于见到了真实的他。他给人的感觉是长相宽厚、儒雅,有长者、学者风范,而他的讲座通俗,但又令人回味无穷,给我以很大的启发。
  郑教授指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既不应盲目地去追逐各种时髦的潮流,也不应迷信专家,而应切实立足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基本问题”。在各种课改理论中,很多教师迷失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观念和行为上的误区,在教学中失去了自我。郑教授实际上是为我们教师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就当前而言,他要求一线数学教师尤其要关注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思想以及数学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聚焦数学教学方法。郑教授以大量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若干现实问题,比如:“情境设计”与“数学化”、“探究学习”与“文化继承”、“合作学习”与“教学效果”、“动手实践”与“活动内化”等,并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为一线教师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就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言,我们应坚持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反对观点的简单化与极端化的作法,积极实践,认真总结,深入反思,不断前进。
  聚焦数学教学思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于“学生为本”的突出强调。在数学教学中,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将“学生为本”这样一种教育思想简单地等同于以“学生为中心”去进行教学,这样一种教学思想,将“学生为本”与“知识为本”对立起来,将“以学生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中心”对立起来,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简单认识和极端化的做法。郑教授指出,应当同时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我们应思考,在教学中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既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郑教授以丰富的一线数学教学案例,具体分析了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优化。
  聚焦数学教育思想。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贡献,即是由唯一强调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转向“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思维”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又应如何去处理这两者与数学知识的教学之间的关系?郑教授指出,我们应当注重数学思维的教学;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突出数学课自身的文化韵味等。
  作为管理师资培训的老师,我一直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非常关注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信息,也切切实实做了大量的工作,“请进来”、“走出去”,但效果一直都不明显。教师的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又作用于工作,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加之工作的挫折感、无助感,令很多教师走不出职业倦怠的怪圈。很多教师的学历不低,知识水平也不差,但专业素养却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培养,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我看过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往往比较强调教师在学科知识与技能意义上的“专业性”,强调教师职业生涯必须追求专业发展。郑毓信教授讲座的题目: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他用了“成长”而不是“发展”的概念,我认为他是从生命体角度认识了教师专业化,非常独特。如果没有教师本人对所教学科的挚爱甚至痴迷、执著的情感,没有经常性的对胜任该学科教学的自我肯定的积极体验,他自己是走不远的。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我觉得应该多点关注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培养出教师实实在在而又丰满的情感支撑起来的价值观才是比较稳固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个优秀的老师,首先就要有教育理想。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天生不安分、会做梦。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不一样。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灵感、悟性和冲动。真正的教师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因此教师的培训重点应该放在培养教师的理想信念、培养教师知识学养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否则可能会导致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和扭曲。
  我非常欣赏郑毓信教授最后所提出的希望:愿我们大家都能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些书,认认真真地想一些问题,认认真真地作一些事。愿郑教授的希望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追求!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从目前语文教学研究情况看,语文论文中针对教材和教法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情况比较多,比如某一篇课文如何教,某一类课文如何教,识字课如何教,拼音课如何教,作文课如何教,看图学文课如何教,等等。有一些“传统课文”人们研究了几十年,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教法。这一类的问题我们当然还可以再研究。因为教法本身是一门富有活力的艺术,而不是死板的模式。一个高水平的教师教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针对不同的学
〓〓环顾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大部分千人一面,一样的阅读方法,一样的阅读感受,一样的阅读结果,甚至连考试的答案也要求一样的标准。对个性差异的学生从没考虑去营造培植个性化阅读的土壤,极大地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学生在语文课中,放飞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句空谈。课堂教学片面追求“共性”,压抑了学生个性自由,孩子的梦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以至出现了一些“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老态龙钟”的儿童。所以,在语文课堂倡导个性
推广了Gerschgorin定理,给出了类似的圆盘定理.
宁县辖8镇10乡,257个村民委员会,1671个村民小组,县域面积2653km^2,耕地6.40万hm^2。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96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20.31亿元;粮食总产量2396万t;农民人均纯
在日光温室冬春茬厚皮甜瓜栽培上,常常由于冬季阴雨(雪)、低温、寡照甚至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栽培管理难度大,采收期推后。为保证产品在春节前上市,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育苗期,改进常
用Jacobi椭圆函数展开法获得了Klein-Gordon方程和Hirota-Satsuma方程组的准确周期解,而所得到的周期解包含了冲击波解和孤波解.
摘 要: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有多种教学方式,与常规的教师作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不同,新的教学探索更多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但是,新的探索也带来一些教学困惑,本文呈现的是不同教学情境下的多种观点与反思。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 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在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活跃课
许渊冲教授提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高标准是求美',这与古今中外的翻译理论和标准大相径庭,也
介绍并分析了直播稻形成的原因、优缺点及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直播稻主要的生产技术,并提出了发展直播稻的建议,为直播稻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