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几个注重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cxue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素质教育的新形势,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怎样开展教学,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焕发迷人光彩,许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希望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好模式。那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呢?本文试图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注重课堂导语的巧妙设置
  
  优美精致的导语,就像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语文课堂的导人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充盈着吸引人、打动人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神圣、魅力和诗意。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时代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就可以运用这样一则导语:
  古语说:“伴君如伴虎。”在皇权威威、君主至上的阶级社会里。国君高高在上,俯视天下;生杀予夺。无不随心所欲。虽然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在“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王权时代,真正能虚心蚋谏的君主又有凡人?多少谋巨良相在朝廷上因“披龙鳞”、“逆圣听”而惹来杀身之祸:伍子胥忠肝义胆,锐艰辨奸,却落了个赐刽自刎的下场:比干耿耿忠心,力谏纣王,到头来反被剖腹挖心;屈原一心向楚,苦劝怀王,竞道放遥……这些都是千古奇冤!
  那么,有没有在朝堂之上洒脱自如,娓娓而谈。最终让君王大彻大悟的谏士呢?有!邹忌就是其中之一。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法宝能使君主甘心情蜃地接受他的谏言呢?
  这则导语运用高超的悬念艺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设计精妙的导语,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悬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学生人情、移情、冶情。例如,在教学郑愁予的《错误》一文时,某教师声情并茂地导人:
  远山一抹淡青,近树一层深绿,花摇曳,蝶飞舞,水长流。一个临风而立的女子。在春风尽情涂抹的小城中,以青石板小路为背景,凝望,从夏到秋,从冬到春,站成一尊雕像;凝望,从早到晚,从晚到早,站成一道风景。
  这一等,莲花的容颜随季节衰老;这一等,江南的风不再温柔地吹。
  这小小的城,像寂寞中柔柔的女子,像夕阳下硬硬的青石板,寂静,冷峻,孤独。
  那迭迭的马蹄声是心上人吗?
  这段话仿佛涓涓细流淌进了学生的情感花园,让他们共鸣着美丽而哀怨的闺愁,情不自禁地对主人公的情结有了特别的体会。再结合作者简介,就能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体会作者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眷恋相思之情了。
  (三)点击重点。短中求胜。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还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总之,“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程度随机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就是成功的导语。
  
  二、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正确引导
  
  (一)以生为本,平等待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就不能完全一样。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等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使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其次,营造良好的气氛——民主、和谐、宽松、愉悦。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讲求课堂提问的整体优化。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启动思维获得的钥匙,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疑设得精、设得巧,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不善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教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将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不由而发,发而后快。在这个过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进发。
  优化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2)设问巧妙,有层次性。设问要注重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富于激励性,避免“冷暴力”。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三)发挥优势,走个性化道路,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有差异,诸如有的老师文言功底深厚。有的老师能够妙笔生花。对写作有独到的见解。有的老师应变能力强。口语表达特别到位……我们要结合自身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三、注重课堂教学结尾的趣味性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优秀的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应该是“风头”、“猪肚”、“豹尾”,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精致的开头固然重要。好的结尾也必不可少。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四、注重课后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与评价体系的完整性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作业应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而作业分层,就是为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跳一跳都有可以摘到“桃子”的成就感,使作业处在他们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提高他们写作业的兴趣。
  对分层作业的评价也不应建立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应当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尝到作业的甜头,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形成作业上的良性循环。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以新课改的最新理念武装自己,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发现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规律、新模式,从而使新课改能够得到更好、更理性、更健康的发展。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高中新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在许多省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但是受到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讲”代“读”,单向地向学生灌输信息的教学模式仍然在大行其道,即使有部分老师在进行尝试,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认识的不到位等原因,教学效果仍不甚理想。踏踏实实地实施新课程是
对Bayer公司和国产的三种有代表性的氧化铬绿样品进行了晶体结构、元素含量等分析,结果表明:国产铬绿颜料的晶胞参数与Bayer样品的晶胞参数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几种产品所含元素
语文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师范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上有它自己独特的一面。师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母机”,承担着为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础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能承担基础教育实行创新教育的真正实践者且能把小学创新教育带入一个崭新境界的新型师资的光荣任务。营造愉悦的空间是师范语文创新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温床”。笔者就师范语文创新教学应
技术异化是指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过程中,技术反倒成为一种控制和奴役人的力量以及它所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技术异化缘于理性的异化,人性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