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83-01
【摘 要】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根据护士职业特点,从社会偏见等六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各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等四大对策。
【关键词】护士 思想状况措施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护士压力的高低与他们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及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可直接影响护士群体的职业形象。因此,有必要对有关压力源进行分析,采取一定措施化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对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护理中压力的产生
1.1 社会偏见 护理工作繁重、复杂,护理人员长期脑、体并用,智力和体力透支严重;加之社会对护理工作和角色的定位不准确,置于辅助于医疗的从属位置,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认可。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护理工作者情感受挫,产生自卑感及消极情绪。
1.2 事业竞争 随着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模式的转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而我院受诸多条件所限,护士离岗深造和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学习和竞争的压力常常造成护理人员心态失衡,产生失落感。
1.3 职业和环境 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三班倒”或大夜班工作制度常常导致护理人员生物钟节律紊乱;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工作,造成体力透支;长期面对病人的痛苦、死亡,病人亲属的焦虑、悲痛,使其精神高度紧张,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回天乏术的失望感。这种特殊环境,极易导致她们身心疲惫,产生厌倦感。
1.4 人力短缺 目前,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如人员缺编、岗位配置不合理、职责界定不清,加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辅助支持系统不健全,护理人员承担了大量非护理范畴工作,护理专业人员大量流失,无形中进一步加大了护理工作量。
1.5 医疗纠纷 医疗服务面对的是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有其不确定性。加上对医疗的高风险性认识不足,患者与医院常发生纠纷。个别不健康的医疗现象以及一些有失偏颇的报道,对日渐增多的护患冲突和医疗纠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医疗纠纷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可能发生暴力伤害事件。对此,护理人员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久之产生恐惧感。
1.6 人际关系 工作中,护理人员需处理与上下级、医师、患者及其他护理人员的关系,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可避免地与各级、各类人员发生多种矛盾和冲突,如患者家属误解与不合作,护理管理者对临床工作人员缺乏理解与支持,则易产生孤独感。
2 应对措施
2.1 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就必须首先树立起热爱护理事业,并为护理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理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懂得为什么工作和应当怎样工作,从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主动自觉地加强优良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爱护并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把解除病人痛苦视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对护理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但能愉快积极地工作,还能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乐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得精益求精。
2.2 塑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自我 面对护理工作中的种种不尽人意,护理人员只有下决心摒弃惰性思想,培养积极情绪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既不会感到力不从心,也不会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并能够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觉得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是美好的。
2.3 消除无益的情绪,告别消极 护理人员绝大多数为女性,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家庭、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他们在工作中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工作中发生了失误或差错事故后的消沉、悔恨、内疚情绪;为自己、子女和家庭未来担忧的忧虑情绪;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的愤怒情绪。这些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下决心消除这些负性情绪,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
2.4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是相互的给予;而医务人员与病人的交往,只有无私的给予而别无他求,对护士来说,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处于人际交往的中心地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因为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多,护士与病人家属的联系也比医生多,护士与医生在工作上又必须密切合作。这些复杂的多角度关系,显示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好,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有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执行;护士与病人家属的关系好,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病人情况,并可发挥家属的积极性;护士与医生关系好,就会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配合默契,得心应手。
总之,护士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令人瞩目。对此,各级管理者及护理人员自身都必须给予高度的注视,护理管理者应尽可能多的消除或减轻不利于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压力源,并为护理人员建立知识系统,使他们的压力得以及时的疏导。护理人员自身应掌握自我减压、调整情绪等方面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品质,使病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保证护理人员以健康的心态和充沛精力进行高品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妍,赵玲.护士亚健康状态探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4.01.
[2] 任勇,张桂平.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7-0083-01
【摘 要】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根据护士职业特点,从社会偏见等六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各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等四大对策。
【关键词】护士 思想状况措施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护士压力的高低与他们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及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可直接影响护士群体的职业形象。因此,有必要对有关压力源进行分析,采取一定措施化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对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护理中压力的产生
1.1 社会偏见 护理工作繁重、复杂,护理人员长期脑、体并用,智力和体力透支严重;加之社会对护理工作和角色的定位不准确,置于辅助于医疗的从属位置,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认可。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护理工作者情感受挫,产生自卑感及消极情绪。
1.2 事业竞争 随着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模式的转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而我院受诸多条件所限,护士离岗深造和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学习和竞争的压力常常造成护理人员心态失衡,产生失落感。
1.3 职业和环境 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三班倒”或大夜班工作制度常常导致护理人员生物钟节律紊乱;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工作,造成体力透支;长期面对病人的痛苦、死亡,病人亲属的焦虑、悲痛,使其精神高度紧张,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回天乏术的失望感。这种特殊环境,极易导致她们身心疲惫,产生厌倦感。
1.4 人力短缺 目前,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如人员缺编、岗位配置不合理、职责界定不清,加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辅助支持系统不健全,护理人员承担了大量非护理范畴工作,护理专业人员大量流失,无形中进一步加大了护理工作量。
1.5 医疗纠纷 医疗服务面对的是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有其不确定性。加上对医疗的高风险性认识不足,患者与医院常发生纠纷。个别不健康的医疗现象以及一些有失偏颇的报道,对日渐增多的护患冲突和医疗纠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医疗纠纷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可能发生暴力伤害事件。对此,护理人员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久之产生恐惧感。
1.6 人际关系 工作中,护理人员需处理与上下级、医师、患者及其他护理人员的关系,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可避免地与各级、各类人员发生多种矛盾和冲突,如患者家属误解与不合作,护理管理者对临床工作人员缺乏理解与支持,则易产生孤独感。
2 应对措施
2.1 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就必须首先树立起热爱护理事业,并为护理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理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懂得为什么工作和应当怎样工作,从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主动自觉地加强优良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爱护并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把解除病人痛苦视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对护理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但能愉快积极地工作,还能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乐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得精益求精。
2.2 塑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自我 面对护理工作中的种种不尽人意,护理人员只有下决心摒弃惰性思想,培养积极情绪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既不会感到力不从心,也不会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并能够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觉得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是美好的。
2.3 消除无益的情绪,告别消极 护理人员绝大多数为女性,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家庭、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他们在工作中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工作中发生了失误或差错事故后的消沉、悔恨、内疚情绪;为自己、子女和家庭未来担忧的忧虑情绪;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的愤怒情绪。这些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下决心消除这些负性情绪,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
2.4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是相互的给予;而医务人员与病人的交往,只有无私的给予而别无他求,对护士来说,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处于人际交往的中心地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因为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多,护士与病人家属的联系也比医生多,护士与医生在工作上又必须密切合作。这些复杂的多角度关系,显示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好,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有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执行;护士与病人家属的关系好,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病人情况,并可发挥家属的积极性;护士与医生关系好,就会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配合默契,得心应手。
总之,护士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令人瞩目。对此,各级管理者及护理人员自身都必须给予高度的注视,护理管理者应尽可能多的消除或减轻不利于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压力源,并为护理人员建立知识系统,使他们的压力得以及时的疏导。护理人员自身应掌握自我减压、调整情绪等方面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品质,使病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保证护理人员以健康的心态和充沛精力进行高品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妍,赵玲.护士亚健康状态探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4.01.
[2] 任勇,张桂平.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02.